- 年份
- 2024(7161)
- 2023(10079)
- 2022(8313)
- 2021(7722)
- 2020(6172)
- 2019(13879)
- 2018(14085)
- 2017(25527)
- 2016(14500)
- 2015(16034)
- 2014(16234)
- 2013(15275)
- 2012(14056)
- 2011(12748)
- 2010(13125)
- 2009(12405)
- 2008(12528)
- 2007(11291)
- 2006(10291)
- 2005(9554)
- 学科
- 济(48359)
- 经济(48265)
- 管理(44506)
- 业(37175)
- 企(32272)
- 企业(32272)
- 制(18622)
- 财(17027)
- 中国(15926)
- 农(15672)
- 方法(15128)
- 体(14189)
- 业经(13857)
- 学(12504)
- 数学(12018)
- 数学方法(11732)
- 银(11053)
- 银行(11025)
- 体制(10952)
- 理论(10808)
- 行(10610)
- 融(10517)
- 金融(10509)
- 农业(9747)
- 务(9656)
- 财务(9623)
- 财务管理(9593)
- 地方(9564)
- 企业财务(9099)
- 环境(8992)
- 机构
- 学院(200718)
- 大学(200437)
- 济(75628)
- 经济(73651)
- 研究(73650)
- 管理(69562)
- 理学(58222)
- 理学院(57474)
- 管理学(56329)
- 管理学院(55945)
- 中国(55646)
- 科学(44437)
- 京(43947)
- 财(41901)
- 所(37830)
- 农(34999)
- 研究所(33916)
- 江(33765)
- 中心(32640)
- 财经(31036)
- 业大(28945)
- 范(28612)
- 师范(28267)
- 经(27932)
- 北京(27793)
- 院(27553)
- 农业(27236)
- 州(25998)
- 省(24016)
- 技术(23793)
- 基金
- 项目(129658)
- 科学(101374)
- 研究(98441)
- 基金(91311)
- 家(80227)
- 国家(79529)
- 科学基金(66779)
- 社会(60643)
- 社会科(57153)
- 社会科学(57139)
- 省(51850)
- 基金项目(47199)
- 教育(46746)
- 划(44277)
- 自然(41519)
- 编号(40796)
- 自然科(40478)
- 自然科学(40461)
- 自然科学基金(39716)
- 资助(36360)
- 成果(36127)
- 课题(30812)
- 重点(30267)
- 制(29404)
- 部(28680)
- 发(28257)
- 创(27330)
- 性(25989)
- 创新(25601)
- 年(25079)
共检索到323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文剑
计划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实现目标的途径是:1.实现计划决策的科学化。科学的计划决策是制定正确计划的的前提。而科学的计划决策应该充分体现权威和民主性的统一。前者能使计划对各级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燕萍
逐步建立符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综合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经济的方针的重要保证。本文拟从广西计划体制改革的实践出发,对在治理整顿期间或更长一些时期内,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计划体制改革,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一、计划体制的改革与成就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以行政手段和实物调拨为主要标志的计划体制,全国上下大体一致。这种计划体制尽管有利于集中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保证重点生产建设,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管和纯
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高校招生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体制改革,经过不断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从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发展为两类计划(指令性计划和调节性计划)、五种计划形式(定向、非定向、联合办学、委托培养、自费);由中央一级管理发展为“中央和省、市两级管理,分级负责。”招行计划体制改革的这些成果,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朴民 李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和宇 杨宜勇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计划控制的重心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思路是想通过严格控制职工数量保证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建国以来,我国的劳动计划体制从无到有,几经收权和放权,形成了以下一些特征。 1、管理范围过于狭窄。即劳动计划主要控制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铁成
本文研究了国外公私合作模式在重大创新专项、战略研发项目、技术转移项目、风险投资领域、科研设施设备领域、科研机构建设领域的应用,阐明了公私合作模式的内涵和类型,分析了公私合作模式对公共资金使用效率、社会创新投资规模、创新风险化解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公私合作创新模式的要点及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全根
改革实践反复证明,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目标片面锁定在减少财政补贴方向上,导致了对粮食流通安全的消极影响作用。其结果不仅削弱了粮食流通安全基础,而且也对粮食生产安全形成潜在威胁。这就在客观上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校正改革路径,瞄正改革方向,锁定符合粮食流通安全实际的改革目标。也即健全保障粮食流通安全的调控体系,创新粮食流通安全长效保障机制。
关键词:
路径选择 粮食流通安全 长效保障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吕本友
政府对医疗服务市场干预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市场化导致的低收入者看不起病的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为他们提供免费医疗或给予一定的医疗补贴。而我国的医改中采用的是政府管制的方式是价格管制,这促使医院提供过多的医疗服务以及把服务的重点放在药品和检查上,在增加了医疗费用的同时也降低了医疗服务市场的效率。同时低价政策不但没有解决低收入群体看不起病的问题,反而增重了他们的医疗负担,进一步增加了医疗服务的社会不公平性。
关键词:
医疗体制改革 市场化 医疗补贴 价格管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调查表明,目前农村教育在教育目标、投入、体制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摆正教育目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培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郭扬华
浅谈农行存款经营目标及其实现途径郭扬华农业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存款的总量、结构、品种、质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对商业化后的存款经营目标赋予新的内涵。本文就存款经营目标的内容及其实现途径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存款经营目标的内涵所谓存款经营目标是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大军 傅尧
我国管理会计职业化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吴大军傅尧在当今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管理会计职业化目标?如何选择实现管理会计职业化的途径?这是研究如何构建中国管理会计职业化模式的过程中需要首先解决的两大课题。本文拟就此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一、...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孟建军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2001年修订本,以下简称《标准》)对内部审计作了新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机构目标。”这一定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秋生 郭檬楠
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企与审计管理体制改革要求为指导,利用2010—2017年审计署对央企实施审计所提供的自然实验契机,选取商业类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国家审计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国家审计对国企监督的广度、力度和深度三个维度出发,观察国家审计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具有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功能,这种功能的发挥可以通过扩大国家审计对象广度、加强国家审计权限行使力度和提高国家审计目标实现深度来实现。研究结论表明党中央将国企审计监督职权集中赋予国家审计机关的决策是合理的,国家审计机关应当据此优化审计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国企审计全覆盖,提高国家审计监督力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