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2)
2023(5239)
2022(4335)
2021(4368)
2020(3554)
2019(8404)
2018(7903)
2017(15183)
2016(7803)
2015(9015)
2014(8638)
2013(8763)
2012(8229)
2011(7675)
2010(7444)
2009(6991)
2008(6908)
2007(6070)
2006(5289)
2005(4985)
作者
(21482)
(18223)
(18202)
(17353)
(11620)
(8621)
(8139)
(7082)
(7005)
(6307)
(6305)
(6089)
(5849)
(5802)
(5796)
(5655)
(5397)
(5341)
(5313)
(4693)
(4477)
(4360)
(4200)
(4172)
(4071)
(4011)
(3972)
(3590)
(3557)
(3555)
学科
(39520)
经济(39472)
管理(23171)
(21322)
方法(19071)
数学(17660)
数学方法(17611)
(16815)
企业(16815)
中国(13304)
(10823)
贸易(10813)
(10639)
(8995)
(8970)
(8113)
(7427)
金融(7427)
(7371)
银行(7370)
(7207)
业经(6410)
关系(5793)
(5630)
(5564)
(5434)
(5430)
财务(5428)
财务管理(5418)
环境(5354)
机构
大学(121754)
学院(117396)
(64346)
经济(63632)
管理(47169)
研究(45350)
理学(40707)
理学院(40311)
管理学(39995)
管理学院(39771)
中国(38840)
(27925)
(26015)
财经(23090)
经济学(22094)
科学(22054)
(21866)
(21498)
中心(19867)
经济学院(19865)
研究所(19719)
财经大学(17632)
北京(17212)
(15924)
(15836)
(14515)
商学(14094)
商学院(13970)
科学院(13634)
研究中心(13583)
基金
项目(76081)
科学(62752)
基金(61848)
研究(55588)
(54104)
国家(53770)
科学基金(46673)
社会(40296)
社会科(38468)
社会科学(38461)
基金项目(31918)
自然(28905)
自然科(28385)
自然科学(28378)
自然科学基金(27974)
资助(26063)
教育(24805)
(23165)
(21453)
(19931)
编号(19572)
中国(19368)
国家社会(18785)
教育部(17862)
重点(16753)
人文(16507)
成果(15874)
(15573)
(15573)
大学(15349)
期刊
(66347)
经济(66347)
研究(40181)
中国(22550)
(20714)
管理(18613)
科学(16716)
(15402)
金融(15402)
学报(14943)
(13663)
财经(13146)
经济研究(12441)
大学(12211)
学学(11589)
(11416)
(10720)
国际(9833)
世界(9674)
农业(9462)
问题(9182)
业经(7936)
技术(7804)
教育(6587)
(6460)
技术经济(6433)
理论(5792)
统计(5721)
经济问题(5407)
经济管理(4858)
共检索到181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当高盛的"欺诈门"被美国证券监督交易委员会(SEC)无情地捅破之后,这一"华尔街最诡秘的投资银行"的华丽面纱也被悉数撩开。而在欧洲和澳洲国家政府纷纷对高盛进行围剿和追打的同时,高盛在中国几乎掠夺性的渊薮与行径开始引发公众的检举和声讨。客观材料证实,在中国市场到处啜金吸银的高盛所从事的各种交易勾当对中国企业和投资者造成的损失可能要比其在美国的欺诈行为严重得多。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斌  
作为国际贸易重要结算方式的信用证屡屡发生诈骗案件。其产生原因就我国受骗者而言,大致是有关人员防骗警觉不高,反骗能力不强,以及我国与信用证有关的法律不完善,乃至信用证自身的局限。建议国际商会修改与补充有关信用证诈骗方面的内容;建议我国加紧完善有关信用证方面的法律,努力增强有关业务人员的敬业精神,提高其业务水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袁敏  
信用衍生品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中的一个重要金融工具,并在信用风险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高盛事件为背景,讨论了合成式CDO交易的来龙去脉,分析了"算盘"交易的参与各方和业务流程,并从高盛公司、监管部门和投资者角度分析了该事件的影响和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文红  
一、案例背景高盛集团公司(Goldman Sachs Group Inc.,简称"高盛")创始于1869年,成立于纽约,1999年5月在纽约交易所挂牌上市,证券代码为GS。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都设有分部,并以东京、伦敦、香港以及法兰克福等地作为地区总部,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经验最丰富、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潘勇  
在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交易中的欺诈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网络交易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本文认为,从根本上讲,网络欺诈行为的出现是由于网络市场中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不同于传统市场。本文对网络欺诈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通过一个产品质量博弈模型,分析了管理网络欺诈的内在机理,力图为减少和消除网络欺诈提供一个策略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朝晖  李路垚  李安文  
与日益凸显的信用风险相比,我国金融市场风险分担机制的建设相对滞后,中国在发展具备强大信用风险转嫁功能的信用衍生品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以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中的"高盛欺诈案"为例,通过梳理案情,剖析涉案信用衍生品的设计,从各涉案主体角度出发,分析其间利益诉求,研究合成担保债务凭证(Synthetic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ynthetic CDO)、公司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CDS)等信用衍生产品在实际运用中所隐含的风险,并总结经验教训,探讨中国应如何防范信用衍生品风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武勤英  王自成  
警惕,经济生活中的诈骗行为武勤英,王自成当改革开放的大潮,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时候,当经济生活中的剧烈变革将中国社会那种特有的平稳、封闭、中庸、停滞打破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万花筒般涌动着的特殊历史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欣婷  闫妍  薛欣  
高盛集团因金融欺诈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原因是高盛集团在销售一款合成担保债务凭证ABACUS 2007-AC1时有误导性陈述,导致投资者巨额亏损。本文重点对案例中涉及的金融衍生品———RMBS、CDS和CDO的结构和风险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CDO定价公式,对ABACUS 2007-AC1的价值下跌进行定量的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文建  郭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宓洽群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确立后,高教界进入了新一轮的改革,在确立高校的法人地位,改变政府的管理职能,培育人才和技术市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由面向政府、面向计划、奉命办学,转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可以预计,经过若干年后,一个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办学体制终将在我国高等学校中建立起来。然而,不无忧虑的是,由于宏观调控的不得力、不到位,在相当一部分高校中出现了一些接受市场误导的迹象,影响了高校主要功能的发挥,威胁到国家长远目标的实现。对此应有所警惕,有所剖析,以便采取措施,加以拨正。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巍  
当前证券市场中的欺诈行为与对策思考□孙巍我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相继在上海、深圳设立证券交易所以来,以惊人的速度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目前的证券市场还处于试验阶段,大量配套的法律法规尚未制度化,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尚未规范化。因此...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勇  
在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互联网交易中的欺诈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网络交易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产品质量的博弈模型进行探讨,并分析对网络欺诈进行规治的内在机理,力图为减少和消除网络欺诈提供一个策略思路。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顾雷  
本文突破现有证券违规立法的框架结构,大胆探索欺诈客户证券违规行为模式,对证券欺诈客户刑事犯罪化问题进行探讨,解决了《证券法》与《刑法》在欺诈客户行为不同法律责任问题上的交叉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德华  康毅  
在国家日益重视"三农"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金融支农业绩考核以及财税部门针对银行机构的税费减免、奖励等优惠政策均与涉农贷款指标紧密相关,涉农贷款统计数据也成为了衡量县域商业性金融经营状况的重要"晴雨表"。但是,在一些县域农贷比例存在个别虚高现象,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