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0)
2023(7095)
2022(5727)
2021(5215)
2020(4254)
2019(9201)
2018(8753)
2017(16531)
2016(8109)
2015(8717)
2014(7809)
2013(7594)
2012(6777)
2011(6001)
2010(6330)
2009(6402)
2008(5179)
2007(4844)
2006(4272)
2005(3809)
作者
(20290)
(16903)
(16499)
(15613)
(10516)
(7896)
(7460)
(6446)
(6208)
(5895)
(5629)
(5602)
(5309)
(5252)
(5185)
(5044)
(4870)
(4861)
(4692)
(4443)
(4067)
(3922)
(3850)
(3836)
(3813)
(3688)
(3687)
(3623)
(3363)
(3261)
学科
(33013)
管理(30846)
(30117)
企业(30117)
(28400)
经济(28381)
(24647)
金融(24647)
(21842)
银行(21836)
(21279)
中国(16730)
技术(14376)
技术管理(11485)
中国金融(10953)
(10639)
方法(10069)
(9725)
业经(9326)
地方(8651)
数学(8381)
数学方法(8299)
(7878)
财务(7863)
财务管理(7851)
(7726)
企业财务(7585)
理论(6521)
(6108)
产业(6043)
机构
学院(104524)
大学(101495)
(47191)
经济(46285)
管理(43513)
理学(37269)
理学院(36962)
管理学(36550)
管理学院(36347)
中国(32149)
研究(31559)
(22777)
(19530)
财经(17862)
中心(17501)
(16176)
(16079)
(16021)
(15972)
科学(15942)
金融(15690)
银行(15512)
经济学(15182)
(14514)
(13696)
经济学院(13695)
(13547)
财经大学(13454)
商学(13126)
商学院(12989)
基金
项目(70015)
科学(57348)
研究(54955)
基金(51001)
(42747)
国家(42335)
科学基金(38560)
社会(37289)
社会科(35679)
社会科学(35670)
(30022)
基金项目(27076)
教育(24251)
(23242)
(22664)
自然(22664)
自然科(22254)
自然科学(22249)
自然科学基金(21895)
编号(21010)
创新(20021)
资助(18948)
成果(16410)
(16283)
国家社会(15824)
重点(15675)
(15267)
(15140)
课题(15074)
(14652)
期刊
(49888)
经济(49888)
研究(33322)
(27966)
金融(27966)
中国(24094)
管理(19201)
(17860)
科学(11776)
教育(11537)
(11362)
学报(10708)
技术(10040)
大学(9103)
财经(8869)
学学(8627)
业经(8417)
经济研究(8405)
科技(7776)
(7623)
农业(6808)
技术经济(6382)
(5732)
理论(5389)
问题(5387)
(5282)
论坛(5282)
中国金融(5187)
商业(5033)
现代(5017)
共检索到165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文婷  
顾名思义,"首付贷",是指金融机构为无法支付全额首付款的客户提供的用于首付的贷款。"首付贷"其实并不是新鲜事物,但是在房价快速上涨的阶段,"首付贷"需求更为旺盛,因其增加了购房者的杠杆,使其可以用较低的资金购买房屋,但是对于银行而言,则增加了银行的贷款风险。过去一些开发商为了尽快回笼资金,曾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凯生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过度的、脱离实体经济运行需求的、缺乏有效监管的金融创新会带来严重后果。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创新是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我国金融市场无论是其广度还是深度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彭移风  程燕婉  
对新人进行岗位培训是必要的,但是长期的洗脑式培训则是对员工创造力的扼杀。人力资源由于其主动性、可再生性和创造性,是企业当之无愧的第一资源。充分挖掘员工的创造力为组织服务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人力资源管理者充当了企业创新的谋杀者。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谋杀了企业创新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科  
文章从政策性金融的定义与功能出发,判定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性金融范围,以此为基础,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借助MATLAB7.6R2008a数学分析软件,构建政策性金融与自主创新的关联度模型,计算两者之间的直接关联度和间接关联度,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政策性金融对自主创新的直接促进作用与间接促进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庆之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的创新不断,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这些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繁荣,但同时也增加了新的金融风险。去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业带来了重大影响,许多金融机构纷纷陷入困境,至今仍难料结局。如果总结一下近20年来金融领域中的重大风险事件,可以看出,金融风险发生的频率在加快,风险损失的数量在加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斌  
当前,美欧金融机构和工业企业纷纷陷入经营困境,它们发行的金融和企业债券违约率迅速攀升。美国消费贷款、信用卡、汽车贷款的质量也严重恶化,可能引爆比次贷危机还要猛烈许多倍的冲击波。美国金融利益集团仍然操纵着政府和联邦储备银行,用不断印钞票稀释债权的办法向全世界转嫁危机,威胁到世界各国拥有的巨额外汇储备,中国和世界各国都不应对此保持沉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小鲁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和信贷发挥着类似血液循环的功能,源源不断地将资源输送到国民经济各领域,支持投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货币和信贷也是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有可能对经济自身造成重大伤害。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应对日元大幅升值的挑战,持续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融资规模翻番,股价房价暴涨,至90年代初,泡沫大崩盘。此后至今的25年,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茉楠  
全球金融深层次结构性难题进一步凸显全球经济整体缓慢回升,但不平衡性复苏导致全球金融表现出现分化2013年上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版图呈现"北升南降"格局,国际金融市场因此也出现"北强南弱"局面。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内生动力普遍增强,随着股市上涨和房地产复苏,家庭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改善加速,财富效应和资产型储蓄上升能持续地提振消费的恢复,欧债危机缓解,在欧元区核心国复苏带动下逐步摆脱衰退,呈现缓慢复苏迹象。然而,新兴经济体却集体陷入"调整期"。根据IMF的最新数据,2013年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亚楠  
2018年下半年以来,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部分以实体公司为载体的票据中介,借助银行做通道做转贴现业务,借助券商做通道做票据资管业务,不仅诱发金融乱象回潮,还有可能潜藏系统性票据案件隐患,亟待引起关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辛波  隋岳峰  
金融自由化虽然是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必要历程,但必须辩证地看待。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陷阱,主要包括:国家主权让渡的陷阱;财政能力弱化的陷阱;金融自由化进程无序的陷阱;金融监管滞后的陷阱;过渡依赖外资的陷阱以及银行体系脆弱性的陷阱等。正确认识这些陷阱的存在与危害性,对于即将踏上金融自由化之路的我国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慧莲  
本文探讨美联储加息预期和首次升息可能给新兴经济体带来的风险,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正在经历的变化描述新兴经济体所承受的压力。2013年年中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汇率延续下跌趋势,风险虽已部分释放,但是风险仍然存在而且情况正在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此次预期美联储升息的时间正好与我国经济增长减速、结构调整、去杠杆化,以及人民币追求国际化的时间相互重叠。为此,本文提出要实施审慎灵活的宏观政策,高度警惕美联储加息预期引发的新兴市场金融动荡及其风险传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什么是好的市场经济?吴敬琏说是"法治化的市场经济",而不是"权贵资本主义";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说是"企业家型经济与大企业型经济的混合体",而不是寡头型或国家资本主义;钱颖一说,制定好的法律来保护产权的安全,既防止私人掠夺,也防止政府掠夺,是有助于"好的市场经济"形成的基本逻辑。而从供求的角度看,好的市场经济应该有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俞能宏  
警惕新的“粮食大战”俞能宏“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给粮食生产带来了重大转机,产区和销区都在大办农业,狠抓粮食,粮食生产形势十分喜人。但如果认真分析粮食的流通过程,就会发现,粮食问题潜忧仍在,不容乐观。而在诸多影响粮食顺畅流通的因素中,当以可能发生的“粮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