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32)
2023(3319)
2022(2507)
2021(2388)
2020(2030)
2019(4565)
2018(4731)
2017(9254)
2016(4944)
2015(5813)
2014(5651)
2013(5765)
2012(5086)
2011(4381)
2010(5066)
2009(5288)
2008(4387)
2007(3689)
2006(3206)
2005(2901)
作者
(13199)
(10797)
(10650)
(10340)
(6850)
(5205)
(4872)
(4077)
(4027)
(4011)
(3740)
(3667)
(3450)
(3436)
(3386)
(3339)
(3259)
(3203)
(3180)
(3066)
(2748)
(2691)
(2557)
(2470)
(2469)
(2420)
(2369)
(2349)
(2126)
(2126)
学科
管理(19870)
(18874)
(17380)
企业(17380)
(14092)
经济(14076)
(11515)
(10031)
财务(10015)
财务管理(9983)
企业财务(9565)
方法(5445)
(4507)
数学(4299)
中国(4287)
理论(4261)
数学方法(4238)
业经(4152)
(4135)
教学(3893)
(3844)
金融(3843)
(3781)
国家(3677)
(3555)
银行(3554)
(3119)
(2873)
贸易(2869)
农业(2864)
机构
学院(66986)
大学(63912)
管理(25028)
(23400)
经济(22760)
理学(20848)
理学院(20647)
管理学(20321)
管理学院(20213)
研究(19047)
中国(16834)
(15453)
(13328)
财经(10997)
(10886)
科学(10689)
(9866)
(9602)
中心(9229)
(8660)
北京(8564)
技术(8415)
研究所(8220)
(8167)
师范(8077)
财经大学(8072)
(8046)
业大(7746)
职业(7539)
商学(7049)
基金
项目(39148)
研究(31164)
科学(29663)
基金(26148)
(22037)
国家(21820)
科学基金(18794)
社会(17985)
社会科(17006)
社会科学(16996)
(16241)
教育(15232)
编号(14321)
基金项目(13714)
(13078)
成果(12230)
自然(11682)
自然科(11392)
自然科学(11390)
自然科学基金(11166)
资助(11031)
课题(9976)
项目编号(9117)
重点(8810)
(8770)
(8538)
(8424)
(8411)
(7993)
创新(7896)
期刊
(28601)
经济(28601)
研究(19800)
(16712)
中国(15723)
教育(10509)
管理(10013)
(8580)
金融(8580)
学报(8124)
(7650)
科学(7215)
技术(6725)
大学(6687)
财会(6588)
会计(6232)
学学(6184)
财经(5577)
农业(5284)
业经(4966)
(4712)
通讯(4579)
会通(4565)
经济研究(4461)
(4208)
职业(3629)
(3579)
图书(3188)
商业(3120)
问题(3100)
共检索到106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帆  朱鹤  
近年来,中国的债务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有些国际机构认为当前中国债务负担过重,可能会爆发债务危机。我们不讳言中国经济确实面临很多挑战,但不能轻易得出债务水平过高并会出现危机的结论。准确认识中国当前的债务问题,有助于厘清危机的形成机制和可能爆发点,避免引发自我实现式的债务危机。衡量债务水平的标准存在缺陷首先,仅凭常用的标准有可能会对中国的债务问题形成误判。目前,学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楚铃  
警惕新兴市场的累积债务编译陈楚铃1996年新兴市场又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西方国家采取了低利率政策,大量投资者涌向新兴债券市场。保加利亚政府债券、肯尼亚国债、尼加拉瓜土地没收债券、委内瑞拉电话公司的应收账款债券等,几乎任何贴有“新兴市场”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丹  
一、形成有序降杠杆机制,减少对整个金融体系过度冲击。面对债市的高杠杆,央行已意识到其危害性,进而采取措施引导市场降杠杆。但是,长期持续的强硬降杠杆可能会引发系统性危机。如果调控过度或不及时,未能有效释放其中的风险,那么无序的去杠杆也很可能发生。因此,要把握降杠杆的时点及程度,实现温和而有序的去杠杆过程,剧烈而无序降杠杆只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此外,还应适当放开机构进入国债期货市场的禁令,使得期货市场套保避险功能进一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丹  
一、形成有序降杠杆机制,减少对整个金融体系过度冲击。面对债市的高杠杆,央行已意识到其危害性,进而采取措施引导市场降杠杆。但是,长期持续的强硬降杠杆可能会引发系统性危机。如果调控过度或不及时,未能有效释放其中的风险,那么无序的去杠杆也很可能发生。因此,要把握降杠杆的时点及程度,实现温和而有序的去杠杆过程,剧烈而无序降杠杆只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此外,还应适当放开机构进入国债期货市场的禁令,使得期货市场套保避险功能进一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斌  
当前,美欧金融机构和工业企业纷纷陷入经营困境,它们发行的金融和企业债券违约率迅速攀升。美国消费贷款、信用卡、汽车贷款的质量也严重恶化,可能引爆比次贷危机还要猛烈许多倍的冲击波。美国金融利益集团仍然操纵着政府和联邦储备银行,用不断印钞票稀释债权的办法向全世界转嫁危机,威胁到世界各国拥有的巨额外汇储备,中国和世界各国都不应对此保持沉默。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钟正生  夏天然  
2016年7月以来,不断有德意志银行、意大利西雅那银行等濒临破产的消息流出。欧洲银行业问题能否妥善解决,直接影响到欧洲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本文梳理了欧洲银行业的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英国退欧公投结束后,欧洲股市迎来一轮暴跌,其中领跌的就是银行股(STOXX,银行指数)。随着避险情绪的消退,欧洲股市逐渐恢复,但银行股依然深跌。2016年7月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俊芳  喻薇  
1997年7月,泰国发生金融动荡,并最终引发了东 南亚金融危机。首波受难者是东南亚国家,随后台湾、香港、韩国和日本等国(地区)也都遭受了这场金融风暴的袭 击,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金融危机使亚洲国 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进而引发了相关国家的社会 和政治动荡。危机过后,亚洲国家和地区当局采取了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建  
之所以提出要警惕财政危机,是因为目前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远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然而我们却对用财政扩张来保增长寄予了太多期望。2012年前8个月累计,支出速度大于收入速度整整11个百分点,按照这个速度差距,到2012年年末时就会出现1.8万亿元的赤字,是2011年赤字规模的3.4倍。当然中国目前公共赤字占总产出的水平还很低,还是有很大的发债空间,但是到2012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世清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数目众多,地方政府债务迅速膨胀。通过比较分析欧洲主权债务与"中国式主权债务",本文发现尽管两者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虽然我国并不具备爆发"欧洲式主权债务危机"的相关条件,但仍存在爆发"中国式主权债务危机"的隐患。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慧君  
由于岗位竞争压力、报酬递减效应、接受区域窄化和主管风格转变等原因,经济危机中容易引发企业组织认同危机,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本文建议重视组织认同风险控制,搞好内部团结稳定,强化心理健康保护,实施灵活雇员策略,着眼未来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做好布局工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裕平  
近段时间以来,山东邹平、东营等一些地方大型民营企业接连出现了债务违约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应对处置,市场会形成悲观心理预期,银行金融业和商界将会更加收紧信用、加急催讨资金,形成连环违约,很可能造成债务危机和诱发新的区域性风险,乃至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债务违约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体现了市场纪律的约束。一般而言,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企业大都面临去杠杆、去过剩产能和调整库存的压力,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裕平  
近段时间以来,山东邹平、东营等一些地方大型民营企业接连出现了债务违约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应对处置,市场会形成悲观心理预期,银行金融业和商界将会更加收紧信用、加急催讨资金,形成连环违约,很可能造成债务危机和诱发新的区域性风险,乃至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债务违约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体现了市场纪律的约束。一般而言,在经济周期下行阶段,企业大都面临去杠杆、去过剩产能和调整库存的压力,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舒其勇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总体规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尽管这个规模尚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决不能忽视地方政府债务不断累积,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警示在于:由于债务是延迟的税收,政府必须不断地在短期与长期内努力平衡其收益与支出。因此,必须积极寻找相应对策,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潜在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建勇  李艾琳  
文章用概率矩阵分析了高负债扩张的恒大可用于应对"三道红线"危机的融资工具及度过危机概率,由此为切入点,发现"利用资本市场赚钱"成为当前一些公司的信条,使得越来越多从事实体经济的公司呈现出金融化特征。公司醉心于利用高科技进行包装或互联网思维进行资本运作,不利于健康资本市场生态的养成,也不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改善这一不良风气对资本生态的破坏,文章建议在注册制时代企业上市可以不要求盈利,但是在企业未获得真金白银的利润前,必须对大股东等利益相关方的减持套现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蔡云  于晓媛  
对希腊债务危机的内外部原因进行分析,剖析希腊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欧元区乃至欧洲经济的稳定,危机可能会蔓延到部分欧洲银行,债务解决出现两难困境,可能诱发全球赤字浪潮爆发,造成全球经济的波动。总结出希腊债务危机启示:欧盟①组建强有力的欧洲货币基金组织对债务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救助,金融创新需要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对中国而言,尤其是要关注各级地方政府积累的巨额债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