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0)
- 2023(9403)
- 2022(7846)
- 2021(7051)
- 2020(5578)
- 2019(12664)
- 2018(12316)
- 2017(23844)
- 2016(12796)
- 2015(13995)
- 2014(14132)
- 2013(14026)
- 2012(13482)
- 2011(12403)
- 2010(12776)
- 2009(11569)
- 2008(11572)
- 2007(10651)
- 2006(9564)
- 2005(8957)
- 学科
- 济(63922)
- 经济(63873)
- 业(37753)
- 管理(34796)
- 企(29795)
- 企业(29795)
- 地方(21291)
- 中国(20036)
- 方法(19316)
- 农(17719)
- 业经(16678)
- 数学(15912)
- 数学方法(15751)
- 地方经济(12577)
- 农业(12273)
- 产业(11740)
- 银(11539)
- 银行(11525)
- 财(11491)
- 融(11453)
- 金融(11453)
- 制(11405)
- 学(11309)
- 行(11267)
- 发(11075)
- 贸(10748)
- 贸易(10737)
- 技术(10685)
- 易(10324)
- 环境(9203)
- 机构
- 学院(188117)
- 大学(183616)
- 济(80623)
- 经济(78923)
- 研究(70219)
- 管理(69302)
- 理学(58464)
- 理学院(57734)
- 管理学(56856)
- 管理学院(56478)
- 中国(52751)
- 科学(42086)
- 京(39937)
- 所(36248)
- 财(35854)
- 研究所(32683)
- 农(32370)
- 中心(30844)
- 江(30201)
- 财经(27882)
- 范(26332)
- 业大(26068)
- 师范(26059)
- 北京(25685)
- 院(25351)
- 经(25111)
- 农业(25087)
- 州(24711)
- 经济学(24301)
- 省(22042)
- 基金
- 项目(119902)
- 科学(94935)
- 研究(89022)
- 基金(85188)
- 家(74247)
- 国家(73576)
- 科学基金(62687)
- 社会(57147)
- 社会科(54429)
- 社会科学(54418)
- 省(48815)
- 基金项目(44411)
- 划(40385)
- 教育(39619)
- 自然(38769)
- 自然科(37877)
- 自然科学(37869)
- 自然科学基金(37213)
- 编号(35594)
- 资助(34537)
- 发(32763)
- 成果(28981)
- 重点(27551)
- 发展(26681)
- 课题(26331)
- 展(26220)
- 部(25600)
- 创(25596)
- 创新(23880)
- 性(23555)
共检索到299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孙国民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级政府推进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但在举国体制下的全面规划、全面推进、全面发展中尚存在诸于概念误区和执行误区,致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存在脱离"产业"谈"产业"、产业同质与产能"牛鞭效应"、内核空心化及高端产业低端技术、与生态文明互斥等诸多隐忧,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同时,还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误区 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韩超 赵文霞 邓菁 齐鹰飞 曹志来 郭晓丹 万丛颖 李姝 王建林 王岭 王雅洁 李少林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及其形成路径。根据中国实践,讨论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并对低碳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了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 肖兴志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理论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学者们根据中央领导的讲话和国务院近期颁布的指导方针,将含义分为战略性和新兴性两部分,并赋予其性质上的诠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背景,借鉴社会各界的主流观点,本文认为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需分别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胡剑波 古世奎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未来产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对象。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初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晓华 刘峰
基于商业生态系统、国家创新系统等既有理论,本文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态学家或环境学家将产业生态系统看做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循环体系不同,本文将产业生态系统定义为对某一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创新生态系统、生产生态系统与应用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以及要素供给、基础设施、社会文化环境、国际环境、政策体系等辅助因素。产业生态系统具有相互依赖、复杂连接、自我修复、共同演化等特征。产业的发展是整个产业生态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那些能够率先建立起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的国家将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新新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决定性促进和导向作用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抉择。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推动我国经济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道路,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背景 策略研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擎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河南省在今后一个时期实现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期间,全省将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受技术难度大、市场风险高、回报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等因素制约,金融和民间资本缺乏投资积极性。因而需要进一步发挥财政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创新财政支持企业方式,优化涉企财政支出,营造优良政策环境,深度推进产业结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健 张卓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结构转型是中国经济未来面临的主要任务,而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基于业态比较的研究方法,从产业特征和发展效率评价两方面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据此提出了一个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率的评价框架。从产业发展、产业过程和产业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包括全过程金融支持、探索多元融资途径、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职能和创新金融支持模式等具体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霞 朱克实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引领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后发国家应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以技术追赶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机,以技术标准战略为核心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话语权,以国际化为导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在具体的政策选择上,要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整合行业研发资源;加强组织协调与合理规划,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强化知识产权助推战略,完善产业发展促进机制。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后发国家 政策取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茹莉
江西省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力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其生产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加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如产品研发投入水平低、产学研合作不够深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工业园区内企业关联度不大等问题,制约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此,需要整合政府、企业、社会资源,通过完善制度环境,转变政策扶持重点,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促使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发展。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特点(一)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从产业规模看。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主要产品销售产值增速约两倍于工业总体产值增速。特别是医药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医疗器械等行业的销售产值的增速超过20%,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世举 杨雄 赵亮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具有重大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但同时,应坚持创新驱动,发挥比较优势,注意潜在风险和发展机遇并存,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开发、有序发展,预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文章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做好顶层设计;二是坚持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差别发展、因地制宜;三是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提供的创新设计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即是处于领先市场地位还是滞后市场地位,将直接影响该国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本文将从领先市场的视角,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征与机理,阐述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角色的定位,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中明 李战奇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都将经济增长的关注点转向新兴产业,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旨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抢占经济制高点。我国也积极地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但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必须充分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殊融资需求和现行金融体系的缺陷,创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模式,成立科技银行,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债券市场;开发保险新品种,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保险机制。
关键词:
金融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科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