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45)
2023(4483)
2022(3733)
2021(3782)
2020(3045)
2019(7291)
2018(7079)
2017(13727)
2016(7323)
2015(8484)
2014(8272)
2013(8606)
2012(8125)
2011(7697)
2010(7371)
2009(6961)
2008(6811)
2007(5720)
2006(4946)
2005(4685)
作者
(19310)
(16073)
(16031)
(15547)
(10381)
(7593)
(7483)
(6283)
(6241)
(5752)
(5511)
(5391)
(5230)
(5133)
(5067)
(4976)
(4919)
(4686)
(4669)
(4240)
(4189)
(3809)
(3809)
(3707)
(3639)
(3634)
(3466)
(3204)
(3200)
(3136)
学科
(34770)
经济(34730)
方法(16890)
数学(15999)
数学方法(15940)
管理(15258)
(13761)
中国(12366)
(10767)
贸易(10760)
(10673)
(9815)
企业(9815)
(7420)
(6758)
金融(6758)
(6667)
(6611)
银行(6607)
(6494)
(6308)
关系(5798)
(5660)
业经(5191)
环境(4647)
(4593)
(4581)
出口(4561)
出口贸易(4561)
(4561)
机构
大学(109959)
学院(104252)
(58372)
经济(57677)
研究(44765)
中国(38010)
管理(37035)
理学(31330)
理学院(30967)
管理学(30726)
管理学院(30526)
(24909)
(23794)
(22454)
科学(21839)
经济学(20982)
研究所(20400)
财经(20312)
中心(19115)
(18994)
经济学院(18962)
北京(16207)
财经大学(15557)
(15510)
(13817)
金融(13670)
(13526)
科学院(13511)
师范(13460)
(13100)
基金
项目(65775)
科学(52944)
基金(51879)
研究(49669)
(45210)
国家(44943)
科学基金(37611)
社会(35058)
社会科(33469)
社会科学(33465)
基金项目(25864)
资助(22853)
教育(22525)
自然(21583)
自然科(21139)
自然科学(21134)
自然科学基金(20837)
(19452)
(18641)
中国(18342)
(17711)
编号(17594)
国家社会(16503)
教育部(15770)
成果(15665)
重点(14945)
(14058)
人文(14020)
社科(13807)
大学(13552)
期刊
(59038)
经济(59038)
研究(38363)
中国(20720)
(17153)
(16926)
金融(16926)
管理(14271)
科学(13743)
学报(12851)
(12022)
经济研究(11511)
财经(10816)
(10679)
国际(10643)
世界(10595)
大学(10436)
学学(9614)
(9463)
教育(9101)
农业(8744)
问题(8187)
技术(6951)
(6282)
业经(5568)
统计(5195)
现代(5184)
技术经济(4986)
(4695)
贸易(4695)
共检索到167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俊杰  
最近十几年,中国货币供给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名义GDP增长速度,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这种现象也曾出现于日本经济危机之前。在发生"货币之谜"现象的同时,中国和日本都出现了明显的消费率下降现象,可以认为是有效需求不足的体现。有效需求不足正是中国和日本出现"货币之谜"的原因。日本在消费率下降和"货币之谜"发生后,陷入了经济衰退,这对中国是一个警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通过将政府对银行体系的补贴和担保因素引入Mckinnon的最优货币化模型,本文初步认定政府对银行体系的控制是导致中国高货币化结果的基本原因。而基于BaileyCagan函数的提示,本文进一步发现,在政府对银行体系实施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内部货币扩张具有与外部货币扩张不同的货币需求“预算约束”和福利后果。其要害是,它可以兼容在货币化进程原本存在显著利益冲突的政府和居民部门的效用,从而使得中国的高货币化与货币价格的稳定并行不悖。本文的结论是,由于中国的高货币化具有十分特殊的金融制度内涵,因此既不能简单夸大其负面效应,也不能过高期望数量调整政策的效果。合理的做法应当着眼于调整政府、银行体系与居民部门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梁斯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2020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然而,过去中国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继而带动收入增长的模式引发了人们对收入倍增引起价格上涨的担忧。以最近年度中国出现的通货膨胀为依据,分析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政府在今后工作中要遏制随时可能出现的新一轮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长生  马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M2/GDP比率持续上升,现已高达2.0左右,居世界前列,这种中国特色的高货币化现象被称为"中国货币之谜"。我国货币化率的上升主要由准货币(定期存款)快速上升造成的,居民资产性货币需求的上升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基本原因。不断上升的储蓄率提升了我国经济主体的资产规模;金融抑制从融资约束和投资限制两个渠道加强了经济主体对资产性货币需求的偏好。正是由于资产性货币需求或准货币占GDP的比率不断上升,我国偏高的M2/GDP比率并未对通胀产生很大压力,但将对房价、股价等资产价格产生越来越大的压力,可能引致资产泡沫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宝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徐宏  
本文首先对货币供给理论进行了回顾,在对各货币供给理论评价的基础上,选取货币供给内生理论对我国货币供给问题开展研究。在货币供给内生性理的支撑下,选取影响货币供给量的相关变量,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从实证方面对中国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分析。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我国货币供给的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东  陈哲立  
虚拟货币交易监管是亟待解决的全球共性问题,中国对此采取了严厉的管制型监管措施。日本率先立法规范虚拟货币交易,旨在平衡持有者利益保护、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并具体规定了虚拟货币的定义,设置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准入标准,规定了平台用户保护和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的相关规则,但私法上未对虚拟货币加以特别规定。此次日本修法以其进步性回应了社会需要,值得其他国家借鉴。我国采取管制型措施的必要性及有效性均值得再商榷,应当基于本国实际,积极吸取他国有益经验,完善专门立法,形成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虚拟货币规制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郎晓龙  
阿根廷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对同样实行货币局制度的香港的关注。2001年香港经济再度下滑,港元联系汇率制面临的压力日渐增大。尽管联系汇率制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但目前香港仍不宜放弃这一汇率制度。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香港政府应当未雨绸缪,早作准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建  
自2006年年初以来,流动性过剩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当前,过剩的流动性正在强劲地推动中国的资产价格上涨,从而开始酝酿出日益扩大的资产泡沫风险。为了防范这个风险,政府一方面在加强回收过剩流动性的力度,一方面在努力预防和消除地产和股市的泡沫。这些做法无疑都是正确的,但要“治本”还得从消除产生过剩流动性的根源入手。在我看来,流动性过剩的成因有太多的谜团,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下面四大谜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货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执行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占比逐年下降,执行资产职能的准货币已成为主体,使货币总量对物价的影响力减弱,这是形成货币总量高速增长中物价持续性处于低位的“中国货币之谜”的主因。更重要的是,货币的结构变化致使货币运行发生了重大转变:货币供求均衡的主导力量已由供给转向需求方面,货币均衡的表现也由物价转为包含资产价格和金融指标在内的综合价格,货币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亦由总量为主转为总量与结构兼有。因此,政策调控需要更加重视货币需求,采用综合变量指标考察货币运行,调控的重点也需要转为总量与结构并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运信  钟立新  耿中元  
对于我国高M_2/GDP的成因,现有研究主要从我国市场化改革和产业结构变迁导致货币化加深,金融市场缺陷导致居民缺乏有效投资渠道两方面进行解释。然而,这些研究忽略了收入分配这一重要宏观因素。文章研究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推动我国M_2/GDP长期上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如果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不能扭转,我国高M_2/GDP还会持续,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通过金融改革增加居民投资渠道使这个比例暂时下降,但是这些改革带来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发挥完之后,M_2/GDP也会在新的均衡基础上重拾升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洋  
外生货币供给是主流理论分析的一个缺陷。本文考察了内生货币理论的起源、发展、争论和症结,提出一个基于宏观存量-流量结构的资产抵押和收入预期一致的内生货币假说,重新解释了货币数量论和收入流通速度。由此对M2/GDP的"中国之谜"提出新的解释:水平高源于高投资、高负债、低工资份额和低资本回报的增长模式;而持续上升源于增长数量和增长质量的不一致,在缺乏企业破产机制和资产价值重估的情况下,形成经济增长越快、居民储蓄越多而不良信贷越高的悖论,固定汇率制下的外汇占款大幅攀升恰好弥补了企业的现金流不足,并进一步造成M2/GDP畸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俊生  
"中国之谜"的实质是货币供给长期快速增长下物价水平何以能保持稳定。不同历史时期引起该现象的主导原因不同,在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背景下,巨额存贷差的存在及快速提高一方面推动了M2的高增长率,另一方面又由于绝大部分存差的不可动用性质,使得该部分货币没能作用于实体经济,进而对物价没有产生影响,因此,巨额存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目前"中国之谜"的主导原因。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望远  李仲飞  黄金波  
本文坚持传统的二分法,避开短期问题的复杂性,利用非参数回归方法和新的数据处理方法,着重研究了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长期关系。实证检验结果否定我国存在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的"反常规"关系,得出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的长期正相关关系,而且随着观察间隔期的延长,这种正相关关系越来越显著,以上结果对于三种不同的货币度量口径和两种不同的回归方法(参数和非参数)都是非常显著和稳健的;长期内,M0和M1增长率变动能解释通货膨胀率变动的90%,但货币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边际影响小于1;对非参数估计结果与参数估计结果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我国的货币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现非线性关系;最后,我们认为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郎晓龙  
阿根廷政府宣布放弃已实行了11年的货币局制度,引起了人们对同样实行货币局制度的香港特区的关注。2001年香港经济再度下滑,港元联系汇率制面临的压力日渐增大。尽管联系汇率制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但目前香港仍不宜放弃这一汇率制度。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特区政府应当未雨绸缪,早作准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宋爽   熊爱宗   华佳丽  
日本是全球数字货币交易和使用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在私人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和数字货币国际合作三方面制定了系统的发展策略。从政策目标看,日本的国内数字货币政策强调发展,国际数字货币政策意在安全,而国际上追求安全也是为国内发展提供保障。从政策内容看,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日本在国内采取了重私人数字货币、慎央行数字货币的策略;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日本在国际上积极推动发达国家之间的央行数字货币合作,以弥补国内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的制约。在政策协调方面,日本在本国领先的私人数字货币领域采取国内国际互补性策略,在本国慎重的央行数字货币领域采取国内国际替代性策略。参考日本数字货币发展策略,中国在发展数字货币时可考虑充分调动国内私营部门的创新作用,促进国际央行数字货币治理的公平性和包容性,加强国内国际数字货币之间的政策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