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47)
- 2023(6919)
- 2022(5258)
- 2021(4656)
- 2020(4088)
- 2019(8724)
- 2018(9248)
- 2017(18630)
- 2016(10281)
- 2015(11991)
- 2014(12283)
- 2013(12179)
- 2012(11409)
- 2011(10335)
- 2010(10616)
- 2009(10264)
- 2008(10170)
- 2007(9485)
- 2006(8928)
- 2005(8421)
- 学科
- 济(48273)
- 经济(48221)
- 管理(28628)
- 业(28255)
- 企(20785)
- 企业(20785)
- 中国(17884)
- 方法(16562)
- 农(15395)
- 数学(14282)
- 数学方法(14183)
- 业经(12859)
- 制(11847)
- 地方(11527)
- 产业(11103)
- 财(10278)
- 银(10023)
- 银行(10016)
- 农业(9922)
- 行(9667)
- 贸(8774)
- 贸易(8765)
- 易(8531)
- 融(8113)
- 金融(8113)
- 发(7948)
- 体(7914)
- 学(7488)
- 技术(7421)
- 发展(6421)
- 机构
- 学院(154067)
- 大学(153407)
- 济(69123)
- 经济(67698)
- 管理(57186)
- 研究(52782)
- 理学(47586)
- 理学院(47139)
- 管理学(46450)
- 管理学院(46172)
- 中国(42783)
- 财(33957)
- 京(33246)
- 科学(28854)
- 所(26165)
- 财经(26078)
- 江(25509)
- 中心(24515)
- 经(23305)
- 研究所(23089)
- 农(22574)
- 经济学(21836)
- 北京(21645)
- 州(20368)
- 范(20337)
- 师范(20172)
- 经济学院(19818)
- 业大(19084)
- 财经大学(18963)
- 院(18723)
- 基金
- 项目(90376)
- 科学(71080)
- 研究(70927)
- 基金(64111)
- 家(54004)
- 国家(53556)
- 社会(46147)
- 科学基金(45448)
- 社会科(43859)
- 社会科学(43852)
- 省(35719)
- 基金项目(33334)
- 教育(31651)
- 编号(30040)
- 划(29121)
- 资助(25783)
- 成果(25766)
- 自然(25668)
- 自然科(24981)
- 自然科学(24973)
- 自然科学基金(24540)
- 发(21709)
- 课题(21123)
- 重点(20313)
- 部(20190)
- 国家社会(19125)
- 发展(18495)
- 创(18448)
- 性(18346)
- 展(18239)
共检索到248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治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晓伟 殷晓红 初铭畅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谭红平
日本的产业空洞化及其成因谭红平(武汉大学)日本产业空洞化的发展现状“产业空洞化”(Holowing-Out)是指由于海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而导致的母国国内制造业部门的生产与就业大幅度减少、竞争力下降、结构性失业增加等较严重经济问题的一种经济现象。产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科翔 杨秀云 叶红
笔者首先基于美日韩的产业空洞化现象及我国产业空洞化中表现出的产业结构高度同构化与产业核心技术缺失的新特征,指出我国产业空洞化的本质原因是资源配置效率问题而非资源配置结构,而后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入手,借鉴藤田昌久和克鲁格曼基于分歧理论的简单非线性函数模型,指出我国产业空洞化的形成机理与边界模糊的区域间产业集聚形成机理相同,并结合事实特征重新界定我国"产业空洞化"的定义。最后指出我国产业空洞化的有效预防路径是在同质化竞争时期实现产业升级;或在产业空洞化出现之后打破原有约束条件,化解的最优时机出现在产业衰退发生初期。
关键词:
产业空洞化 经济全球化 产业集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梅新育
在这场转型中,发展服务业和金融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所有这些转变,都不应损害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中国"世界工厂"地位面临产业空心化压力至少从春秋战国起,直至明末,中国一直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在清朝时期中国丧失了这一地位。经过鸦片战争以来一个半世纪的奋斗,中国工业化成就堪称伟大,如今已经是世界公认的"世界工厂",其众多制成品产量、出口量均高居世界之冠,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再度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产出占全世界比重接近20%,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兆慧
本文认为应根据不同阶段产业外移遵从的理论依据及与台湾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来探讨“产业空洞化”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后,台湾高科技产业大量外移,其理论基础是供应链管理模式。高科技产业外移存在“新产业空洞化”的隐忧,但产业外移不等于“产业空洞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如良
本文在分析了台湾“新产业空洞化”问题及其由来的基础上,对此提出异议。本文认为台湾科技产业外移,有利于推进台湾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玉来
"3·11"大地震之后,日本国内经济产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巨大震灾不仅使日本经济遭受重创,而且,还带来了供应链断裂、福岛核危机以及因核电停运而导致的电力紧张。这些新的问题又与内需不足、财政失衡、增长低迷等日本经济长期未能解决的"沉疴"交织在一起,导致日本国内经济产业环境急剧恶化。此外,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更让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欧债危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长减速,危机四伏的全球经济环境导致日元不断升值。在上述三重压力的打击之下,是否"离开日本",已经成为日本企业战略重构的关键,所以,日本政府正在面临史无前例的产业空洞化困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军,李明珠,黄宁辉
传统产业衰退、新兴产业发育迟缓的产业空洞化问题正困扰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文章分析了产业空洞化对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并通过分析该问题的形成机理,揭示出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和外部需求变化引起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衰退,通货紧缩、企业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经济要素流动性差、民间投资主体缺位则导致了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面临外部环境变化的弹性不足。进而针对这些因素,提出通过体制、科技、投融资、市场等方面的创新,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弥补新旧产业衔接的"空洞"。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产业空洞化 形成机理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华文
日本十种主要产业空洞化的最新情况及未来展望海军广州舰船学院政教室王华文80年代后半期以来,日本国内一些主要产业就开始出现空洞化的倾向,此后,这种趋势一直在发展变化。到1995年底,日本国内的电机、汽车等主要产业的空洞化仍在进一步地发展,而彩电的生产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彭正银
一、日本“产业空洞化”的发展特征 1994年日本经济领域的热点之一便是“经济空洞化”。日本经济团体联会会长丰田章一郎在一次国际经济恳谈会上指出:日本经济正面临4个方面的“空洞化”倾向:(1)由于日元迅速升值,日本企业向海外转移而出现的“制造业空洞化。”(2)由于日本对金融市场限制多以及金融成本高而出现的“金融业空洞化”。(3)由于缺乏具有独创性的人才而出现的“技术空洞化”。(4)由于对人、物和信息的交流中枢配备迟缓而出现的“信息空洞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鹏 宗刚
产业空洞化是指新产业的发展不能弥补旧产业衰退而形成的经济萎缩现象,是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产业空洞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对发达国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继续保持优势;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真正的空洞,将导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继续拉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振华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产业空洞化的挑战:机理分析与应对思路周振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0020)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各种迹象表明,处于世纪之交的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产业空洞化的挑战,并将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产业空洞化是新产业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俐平
产业空洞化是日本“泡沫经济”的重要表现之一。“产业空洞化”在日本已存在许多年,在最近的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不仅推动了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削弱了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对东亚经济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因此可能改变东亚经济的走势。
关键词:
日本,产业空洞化,东亚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