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6)
- 2023(12391)
- 2022(11139)
- 2021(10560)
- 2020(9041)
- 2019(21302)
- 2018(21455)
- 2017(42036)
- 2016(23168)
- 2015(26323)
- 2014(26823)
- 2013(26741)
- 2012(24684)
- 2011(22314)
- 2010(22225)
- 2009(20555)
- 2008(20288)
- 2007(17945)
- 2006(15287)
- 2005(13263)
- 学科
- 济(94166)
- 经济(94068)
- 管理(65462)
- 业(62574)
- 企(51596)
- 企业(51596)
- 方法(48326)
- 数学(42399)
- 数学方法(41970)
- 农(25109)
- 财(23226)
- 中国(22507)
- 学(21731)
- 业经(19442)
- 地方(18960)
- 贸(17282)
- 贸易(17278)
- 易(16733)
- 农业(16699)
- 理论(15611)
- 和(15545)
- 制(15371)
- 务(15077)
- 财务(15008)
- 财务管理(14974)
- 环境(14728)
- 企业财务(14133)
- 技术(13804)
- 银(12780)
- 银行(12727)
- 机构
- 大学(335922)
- 学院(333093)
- 管理(134110)
- 济(129636)
- 经济(126656)
- 理学(116957)
- 理学院(115639)
- 管理学(113616)
- 管理学院(113032)
- 研究(108311)
- 中国(78668)
- 京(71309)
- 科学(70367)
- 财(57507)
- 农(56774)
- 所(55276)
- 业大(53036)
- 研究所(50798)
- 中心(49525)
- 江(47761)
- 财经(47033)
- 北京(45010)
- 农业(44915)
- 范(44510)
- 师范(44111)
- 经(42609)
- 院(38908)
- 州(38902)
- 经济学(38209)
- 师范大学(35660)
- 基金
- 项目(229949)
- 科学(178862)
- 研究(166636)
- 基金(165080)
- 家(143606)
- 国家(142415)
- 科学基金(121415)
- 社会(101955)
- 社会科(96449)
- 社会科学(96420)
- 省(90562)
- 基金项目(89008)
- 自然(80642)
- 自然科(78557)
- 自然科学(78534)
- 自然科学基金(77105)
- 教育(76789)
- 划(76229)
- 编号(69503)
- 资助(68469)
- 成果(56123)
- 重点(51094)
- 部(50643)
- 发(48499)
- 创(47175)
- 课题(47047)
- 科研(44449)
- 创新(43977)
- 教育部(42996)
- 大学(42987)
- 期刊
- 济(137105)
- 经济(137105)
- 研究(93586)
- 中国(57197)
- 学报(55267)
- 农(50635)
- 科学(49827)
- 管理(45028)
- 财(43296)
- 大学(40685)
- 学学(38158)
- 教育(36003)
- 农业(35079)
- 技术(28693)
- 融(24195)
- 金融(24195)
- 业经(23190)
- 财经(22027)
- 经济研究(21379)
- 图书(18682)
- 经(18595)
- 问题(18543)
- 业(18068)
- 技术经济(16938)
- 理论(16933)
- 科技(16196)
- 版(15989)
- 实践(15754)
- 践(15754)
- 商业(15318)
共检索到466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海林
人类在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面前所做的努力而不能如愿,无一不在说明,我们对"自然"的理解依然处在"未知"状态。从现代科学开始的那个端点(笛卡儿)起,自然如何进入人的心灵(意识)或者说认识论问题至今还没有真正解决的办法,像康德所说的"物自体"之不可知性,实用主义绕过了该问题,经验实在论也只是采用了折中办法加以应对。本文希望从人对自然的认知、涉及自然的真理概念以及欲望做一简要说明,以提示自然科学研究尤其生态学、环境科学研究者们注意到其知识、理论以及实践所面临的界限及不可能性的领域,在不能言说的地方应保持沉默(维根斯坦语)。
关键词:
自然 观念 欲望 稀缺性 认知状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亚 窦卫霖
话语分析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理论与方法,教育公平已成为政策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2012年OECD发布的报告《教育公平与质量》为研究对象,融合语料库方法与话语分析,统计结果主要是该文本的主题语义域和主题词,包括"弱势"、"领导力"、"经济"等,这揭示了目前OECD教育公平政策的关注点,即要解决的问题、要采取的措施以及动因,并反映了政策制订者如何定义教育目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焦建国
《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的作者是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1898-1992), 他的类似著作还有《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这两本著作是他经过15年时间的实地考察写成的。《亚洲的戏剧》于1968年出版三卷本,经过塞思·金整理、他本人审定于1971年出版了一卷本的缩写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信 柯平
文章阐释了后现代语境中话语的权力、话语成规的表现形式及话语分析在LIS领域的应用,认为打破话语成规的话语分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探寻新的话语,二是伪装成现有话语。
关键词:
LIS 话语成规 话语权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晴晴
以中美图书馆法规关于公共图书馆设置问题的规定为分析对象,利用话语分析方法进行比较论述,指出两国公共图书馆在设置主体、设置依据和设置模式等话语上存在显著差异。美国公共图书馆设置话语体现"主权在民"的制度理念;中国公共图书馆设置话语则体现行政主导的集权理念。深入解析两国不同公共图书馆设置话语及蕴涵其中的权力意志,有助于反思不同话语"真实"及其支配下的公共图书馆实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桂华 黄琳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建构对公共图书馆发展起杠杆作用,而政府路径是社会认知建构的重要支点。文章基于知识社会学理论阐释公共图书馆社会认知的建构过程,并选取省级“政府新闻办”微博这一典型政府路径展开话语分析。基于2012—2020年省级“政府新闻办”博文,先通过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数量分析,讨论“是否言说公共图书馆”,然后以语词-语篇-语境为分析框架剖析“如何言说公共图书馆”。研究发现:当下政府路径在社会认知建构方面作用更加突出,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语境限制可能导致公共图书馆社会认知建构的局限性。文章据此提出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瑞敏
生态危机表征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从本质上探究,生态危机导源于人性中欲望的复归和释放,是"欲望支配世界"的现代性后果。因此,透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要将"欲望"纳入历史的通道,作为考量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依据。近代主体性哲学构建了一个由"征服自然的欲望"、"追求财富的欲望"和"过度消费的欲望"内在勾连的逻辑框架,并构成了生态危机产生的三个向度。因而,消费只是生态危机的表象,并不是其根源。消解由欲望高度张扬所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需要建立伦理规制,从思想意识上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觉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晓鹏 刘燕丽
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和农业生产过程的商品化帮助现代农业技术确立了话语地位,并形成了制度化的话语空间,进而使小农处于其有效凝视之下。随着现代农业技术话语空间的拓展及其控制力的强化,不仅使小农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产生了异化,而且,还使农村社会与外部社会之间产生了双重信任危机,进而使我国粮食生产安全问题愈加严重,社会风险强度急剧增加。因此,要想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消解突显的社会风险,必须对小农生产技术变迁的整个历史过程进行深入的社会学考察,反思现代农业技术话语对小农行为异化产生的影响,以揭示现代农业技术话语对农村社会的分解与控制机制,基于此,才能深入思考农村社会的重构与发展路径。
关键词:
现代农业技术 话语 标准化 商品化 信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长桂 吕源
在东道国的相似制度压力下,跨国公司为何做出了不同的战略选择,这是谷歌和苹果案例所呈现的核心管理问题。本文遵循制度逻辑的元理论视角,采用系统功能语法的分析技术对谷歌的声明、苹果的道歉信以及中国政府的回应进行了话语分析,在整合制度战略观和认知战略观基础上提出了战略选择的话语模型。作为制度如何思考的战略版本,这一模型不但清晰地呈现了从制度逻辑和认知框架到战略选择的内在机制,尤其是认知框架在制度压力和战略选择之间的关键性中介作用,而且凸显了组织话语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独特影响。对谷歌和苹果的案例分析也深化了我们对制度逻辑和管理认知的理解,对如何有效观测制度逻辑和管理认知做了有效的尝试。最后,基于系统功能...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絮 于良芝
以美国著名图书馆情报学家兰开斯特在20世纪下半叶提出的图书馆消亡预言和21世纪初至今i School联盟的使命陈述和研究文献为分析对象,采用福柯式话语分析方法,分析这两组语料对"图书馆"和"图书馆情报学"的意义建构策略及结果。研究发现,对于"图书馆",兰开斯特的预言将场所性、机构性打造为其核心定义要素,隐性成就了"图书馆=实体图书馆"的意义,排除了图书馆立足于其功能进行形态转变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图书馆"消亡的未来。对于"图书馆情报学",i School运动话语持续地将其建构为"受实体图书馆机构视野局限的,以图书馆员培养为目标的,缺乏就业竞争力的狭隘学科",并因此赋予其i Field发展战略以合法性。这些学科流行话语及其意义建构,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本学科的两大核心概念——"图书馆"与"图书馆情报学",潜伏着十分严重的学科/职业自我消解风险。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学梅
商业纯粹流通费用补偿形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有关这一问题的三种主要观点即直接从剩余价值中扣除补偿、在价值(生产价格)之上以加价形式补偿、扣除和加价两种形式并存的混合补偿后认为,全部纯粹流通费用都直接地从剩余价值中得到补偿,但是它的补偿是以加价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次,本文分析了纯粹流通费用直接地从剩余价值扣除,以及通过表面上采取加价形式补偿的原因。最后,阐述了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纯粹流通费用 补偿形式 剩余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平 高杰 张锐
家庭进行消费或储蓄的行为受消费欲望和积累财富欲望的支配。家庭财富占有的欲望与消费的欲望强弱变化不仅受到外在的生存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家庭脆弱性、结构和生命周期等自身因素的影响。家庭消费需求具有刚性,家庭收入只有在满足刚性消费需求以后,才能确定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在应用刚性消费需求构建的家庭消费函数模型对中国家庭高储蓄、低消费原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家庭消费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刚性消费需求低下和家庭脆弱性。
关键词:
家庭欲望 脆弱性 刚性消费需求 消费函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春雨 张龙
时变参数模型可以捕捉货币政策冲击的异质性,常参数模型可以解决自由度问题对变量选取的限制,然而,在没有统一定论货币政策冲击是否存在异质性的情况下,常参数计量模型却在当今研究货币政策冲击过程中得到了无法捕捉异质性的批判,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异质性指数,基于货币政策冲击的6个经济基本面,从纯粹"量化"的视角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冲击的异质性,并通过三维脉冲响应在XOZ和YOZ平面的投影对异质性成分进行了"量化"分解。研究结果发现:(1)货币政策冲击并不具有绝对异质性,对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超洋 李孔珍
通过对校长对集团化办学政策形塑的访谈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校长话语类型中的解构性话语有经济话语、管理话语、环境话语和身份话语;建构性话语有教育话语、制度话语、专业话语、情感话语和濡化话语。其中解构性话语的话语秩序为:置于顶端的经济话语和环境话语相互影响形成合力,管理话语和身份话语在这种合力裹挟下出现,并通过相互交织互动解构了政策的正当性。建构性话语的话语秩序为:形成了以制度话语为主和以教育话语为主的两个分支,其中制度话语融合了濡化话语、情感话语和专业话语,并形成合力;教育话语与专业话语形成合力,建构了政策的正当性。通过将两种话语整合发现,校长的话语对集团化办学政策进行解构与建构的主要互动方式表现为:环境话语的解构与制度话语的建构、身份话语的解构与情感话语和濡化话语的建构、管理话语的解构与专业话语的建构、经济话语的解构与教育话语的建构。
关键词:
校长 集团化办学 政策形塑 话语分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査火云 郑航
爱国主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国家认同教育。基于文本所进行的话语分析表明,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两种认同模式,即:以中华民族为核心的民族国家认同模式和以公民为主体的公民国家认同模式。两种认同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的重心各异,在价值观上分别表现为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的并存、公重于私与公私互补的并存,由此构成了当代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中的内在紧张与冲突。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两种认同教育共存之必要。化解两种认同模式之间的紧张与冲突,需要以公民国家认同教育为重心,通过构建公共文化来重塑爱国主义教育话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