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38)
- 2023(4887)
- 2022(4006)
- 2021(4001)
- 2020(3214)
- 2019(7527)
- 2018(7504)
- 2017(13327)
- 2016(8234)
- 2015(9553)
- 2014(9696)
- 2013(8999)
- 2012(8448)
- 2011(7868)
- 2010(8050)
- 2009(7153)
- 2008(7065)
- 2007(6414)
- 2006(5523)
- 2005(5073)
- 学科
- 济(32237)
- 经济(32206)
- 方法(19639)
- 教育(19568)
- 管理(18192)
- 数学(18182)
- 数学方法(18084)
- 业(17277)
- 企(14105)
- 企业(14105)
- 中国(13633)
- 学(10072)
- 财(9472)
- 理论(8438)
- 教学(6338)
- 务(6136)
- 财务(6134)
- 财务管理(6123)
- 农(6049)
- 企业财务(5933)
- 技术(5193)
- 发(4916)
- 贸(4748)
- 贸易(4744)
- 易(4570)
- 发展(4419)
- 思想(4399)
- 地方(4386)
- 业经(4321)
- 展(4296)
- 机构
- 大学(117284)
- 学院(109991)
- 济(41682)
- 经济(40790)
- 研究(37767)
- 管理(36457)
- 理学(31765)
- 理学院(31361)
- 管理学(30805)
- 管理学院(30567)
- 教育(27849)
- 京(25157)
- 范(24683)
- 师范(24564)
- 中国(22024)
- 财(21064)
- 师范大学(20494)
- 科学(19934)
- 江(17809)
- 所(17701)
- 财经(17288)
- 北京(16673)
- 中心(16179)
- 经(15858)
- 研究所(15767)
- 经济学(14881)
- 技术(13908)
- 州(13663)
- 经济学院(13507)
- 职业(13481)
- 基金
- 项目(68214)
- 研究(57553)
- 科学(55857)
- 基金(47942)
- 家(39653)
- 国家(39184)
- 教育(36561)
- 社会(36059)
- 社会科(33931)
- 社会科学(33925)
- 科学基金(33681)
- 省(26786)
- 编号(24979)
- 划(24774)
- 基金项目(23975)
- 成果(23816)
- 课题(20620)
- 资助(20502)
- 自然(19138)
- 自然科(18712)
- 自然科学(18710)
- 部(18424)
- 自然科学基金(18411)
- 年(17550)
- 教育部(17296)
- 重点(16725)
- 规划(16427)
- 性(15702)
- 项目编号(15363)
- 人文(15303)
共检索到170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丁道勇
在教育哲学领域,决定教育陈述效力的主要是其中包含的论证,而不是作者使用的言证。言证有一些合理的应用方式,但是其限度也极其明显。耐心追踪作品包含的论证,决心接受优质论证的结论、拒绝低劣的论证,对于言证所提供的结论保持谨慎,这是教育哲学在面对各种争议时可能采取的一个处理方案。论证是甄别意见洪流中各种胡言乱语的一个标尺,也是对教育讨论中各种非学理因素的抵抗。在呈现了杜威哲学的核心论证以后,他在直接道德教学上的立场开始变得清晰起来。国内德育学者近两年来的相关争议自然消弭于无形。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石中英
作为百年来影响最大的教育哲学家,杜威是如何开展自己的教育哲学论述的?尽管杜威在自己的著作中没有对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问题进行过专门的论述,但是他在展开自己的教育哲学论述过程中,综合使用了现象学方法、发生学方法、概念分析法、辩证法以及反省思维等多种方法。现象学的方法帮助杜威摆脱了传统哲学二元论的纠缠,确立了有意识的行动(或经验)在其教育哲学论述中的本体论地位。发生学的方法显示了杜威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关注到了各种事件的生成性、连续性和情境性,使得杜威的教育哲学论述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各种概念分析方法的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嘉慧
关注西方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对杜威教育哲学所提出的学术批评,可为中国学者更准确地理解杜威教育哲学的得失提供更冷静的研究视角。白璧德与杜威之争主要包括三个分歧。从白杜之争的视角来看,杜威教育哲学至少在三方面值得关注和重新评估:当杜威以一元论哲学反对各种形式的二元论教育哲学时,这种一元论容易把个人本该承担的责任推卸给社会或他人;当杜威从民主主义的视角来建构其教育哲学体系时,需要谨慎处理一与多的关系,尽量避免过度浪漫的情感主义;当杜威将进化论作为其教育哲学的基本视角时,需要谨慎对待这种进化论所激发出来的"古今之争"。
关键词:
白璧德 杜威 一元论 理性主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振宇
儿童哲学主要是在继承和发展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剖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至关重要。从李普曼的自传式记录中即可发现杜威在实践、艺术、逻辑等方面的思想对其创立儿童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从具体的理论观点来看,在教育即生长、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哲学的理论与实践品格、思维的意义及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学习与探究团体的关系等议题上,儿童哲学直接受到了杜威思想的影响,但又在不同层面上实现了对后者的超越与发展。未来的研究者若要真正了解儿童哲学,有必要走进杜威的思想世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学领域其他理论流派的观点,丰富和发展儿童哲学的理论体系,以此更好地指导学校教育的实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宋岭
杜威虽不曾卷入具身认知的潮流之中,但其许多思想却蕴含着具身化的意蕴,也影响了近年来具身认知理论的发展。杜威的哲学建立在对种种二元论批判的基础上,从对身心、心物二元论的反思,到强调认知的具身性、延展性和行动品格的身心融合认识论,再到主体与自然和社会的联结以及自身经验的连续性等理念,都与具身认知的核心观念“认知是大脑、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且他在教育中强调“做中学”“实验探究”、儿童经验与课程的联结、学校教育与社会及儿童生活的联结等思想,与其哲学和心理学理论是贯通的,对整全的身心参与、课程融合、课程过程还原以及回归生活世界等具身化的教育实践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杜威 身体 具身认知 身心二元论 经验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银铎 高伟
我国教育转向实证之风已然吹起,但教育哲学研究仍受困于"形而上"的束缚未能回应其影响。从人工智能技术方法论视角出发来剖析教育哲学实证转向特性,以杜威教育哲学为例,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聚类分析方法对其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进行本文拆解、定位与重组。发现杜威教育哲学有多条研究路径,教育哲学实证转向具有多元共融范式和价值共同体意义,并非实证化教育哲学。
关键词:
教育哲学 实证研究 杜威 人工智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民主主义社会是杜威理想的社会 ,他把教育视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的重要工具。他的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包括 :培养民主主义社会的公民品格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 ;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是社会生活与人性发展的统一 ;理想的学校道德教育途径是现实生活、教法和课程三位一体。杜威的学校道德教育思想尽管形成于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存在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但其中仍不乏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杜威 民主主义社会 学校道德教育 思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夏剑
如何更好地解读杜威,其关键是如何理解杜威教育哲学中"民主与教育的关系问题"。通过对杜威教育哲学得以展开的现实基础、思想渊源及其内在逻辑等方面的分析研究,首先,可以确立"民主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是杜威教育哲学的根本问题。其次,把握这一问题的实质与内涵。一方面关乎对杜威教育哲学中的"民主"概念的理解,包括"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民主"、"作为实验计划的民主"以及"以‘理智能力’与‘道德情感’为基础细节的民主"三个层面;另一方面则涉及对"民主与教育的关系问题"在杜威教育哲学中内在展开的双重逻辑的认识,其一为"民主作为教育的原则与教育民主化的逻辑",其二为"教育作为维持和改进民主的工具与民主教育的逻辑"。
关键词:
杜威 教育哲学 教育民主 民主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洁
杜威对传统哲学进行改造,建立了经验自然主义。"经验"是这一理论的最高概念。杜威认为,经验是生活中的一切,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为人的行动提供指导。在其哲学理论的统摄下,杜威建立了自己的价值哲学体系,推翻了逻辑实证主义反对价值的理论,颠覆了传统经验主义纯粹主观的价值理论,创建一种以价值判断为核心的价值哲学。该价值哲学调和了价值与事实、手段与目的的对立。杜威的哲学观体现在其教育思想中,他的价值哲学也为我们思考价值教育的何去何从提供了新思路。杜威价值哲学视角下的价值教育提升儿童价值判断,使儿童在价值判断时注意自身经验及生活情境分析,注重行动与效果的分析,这种价值论观点为价值教育提供了实践方法。
关键词:
约翰·杜威 价值哲学 价值教育 价值判断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陶
孔子与杜威是中西教育思想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对各自国家乃至世界的教育发展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位大哲在基本的哲学思想、教育的本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教育方法等方面皆有会通之处。深入比较这两种在不同文化和政治背景下产生的教育思想,可以促进东西方教育哲学的相互理解与借鉴。
关键词:
杜威 孔子 教育哲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红霞 吕林海
在适者生存规律的统治下,以"科学加民主"思想为核心的杜威教育理论引领了20世纪的世界教育理论与实践,但它在源于不同自然环境的儒学文化圈遇到了许多问题。然而在全球化时代,在仅仅依靠科技发展已经不能有效解决人口与资源之间矛盾及其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的背景下,儒家思想被重新认识。对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而言,儒家的"礼让"可以为其提供标准,并由此推动杜威学说的发展,即"科学加民主"的教育目标将发展到"科学加礼让"的新模式,但新模式应该以科学理性为基础,以保证对礼让的适时、适地、适度及程序进行合理判断。为此,在杜威经验式"探究"的基础上,对世界各种文化形态史进行"虚拟探究",应该成为全球化时代跨文...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子冰 桑志坚 刘文霞
杜威的教育哲学是以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为参照,以时代和社会中"人的问题"为本的哲学。"人的问题"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生活的关系、人的知识与行动的关系。在"人的问题"探索中,杜威完成了对哲学和教育的改造,构建了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因此,"人的问题"是杜威教育哲学的逻辑基点。
关键词:
杜威 教育哲学 人的问题 逻辑基点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蒋一之
威尔逊是当代英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 ,也是从哲学入手探讨道德教育理论问题的杰出代表。本文从哲学思维方式、方法论、伦理学来源三个维度分析了威尔逊理论的哲学基础 ,以期更深刻地理解其道德教育哲学的基本思想与特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法琦
教育转型与理论指导──杜威的哲学指导教育改革浅论郭法琦任何社会的变革,都离不开一定理论的指导,教育变革、特别是教育转型更是如此。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美国教育的重要转型时期,教育变革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如何指导教育变革,成为当时改革者们思考的中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