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
- 2023(1236)
- 2022(1093)
- 2021(1026)
- 2020(958)
- 2019(1848)
- 2018(1917)
- 2017(3369)
- 2016(1973)
- 2015(2144)
- 2014(2096)
- 2013(1987)
- 2012(1953)
- 2011(1547)
- 2010(1544)
- 2009(1532)
- 2008(1476)
- 2007(1372)
- 2006(1219)
- 2005(1180)
- 学科
- 业(5136)
- 管理(4584)
- 企(4479)
- 企业(4479)
- 济(4211)
- 经济(4207)
- 学(2541)
- 方法(1900)
- 财(1868)
- 银(1856)
- 银行(1848)
- 制(1818)
- 行(1762)
- 数学(1625)
- 农(1599)
- 数学方法(1596)
- 中国(1515)
- 融(1456)
- 金融(1456)
- 防(1398)
- 镇(1397)
- 乡(1359)
- 乡镇(1359)
- 乡镇企业(1359)
- 中小(1336)
- 中小型(1336)
- 小型(1336)
- 小型企业(1336)
- 务(1250)
- 财务(1246)
- 机构
- 大学(25832)
- 学院(25791)
- 研究(10649)
- 农(9064)
- 中国(8713)
- 科学(8370)
- 济(7964)
- 经济(7727)
- 管理(7342)
- 农业(7207)
- 业大(6394)
- 所(6353)
- 理学(6139)
- 理学院(6037)
- 研究所(5893)
- 管理学(5811)
- 京(5802)
- 管理学院(5767)
- 中心(5116)
- 省(4827)
- 江(4670)
- 农业大学(4541)
- 室(4207)
- 财(4139)
- 业(4133)
- 技术(4002)
- 院(3908)
- 实验(3889)
- 实验室(3701)
- 州(3565)
共检索到41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文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金柱 秦长生 揭育泽 杨华
星天牛是林业上重要的蛀干害虫,具有为害树木种多,破坏力强,防治难度大等特点。本文针对红树植物无瓣海桑上发生的星天牛,测定了噻虫啉悬浮液对其成虫的室内毒力,评价了林间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噻虫啉对星天牛成虫具较高的毒力,测试的浓度中除2000倍液组外其它组间差异不显著。喷药后21h即有大量试虫出现行动迟缓、不能站立和抽搐等中毒症状,31h后有70%的试虫死亡,其它试虫也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综合考虑选用1000倍液进行林间用药防治试验,统计结果显示,喷药后各试验区的星天牛成虫量、产卵刻槽数及卵的孵化率与对照间差异显著。
关键词:
星天牛 防治 无瓣海桑 噻虫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翠莲 邬承先 董广平 沙鸿飞 周艺峰 高警胜
1994~1995 年研究表明,应用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其它农药微胶囊复配防治桑天牛成虫,效果明显。其中以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氯氢菊酯(E)微胶囊复配防治效果最佳,平均产卵量、孕卵量以及孵化率都明显优于其它配方,且能延长持效期;而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来福灵(A)微胶囊复配防治效果最差。灭幼脲Ⅲ号微胶囊+ 优乐得(B)微胶囊与灭幼脲Ⅲ号微胶囊防治效果十分相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翠莲 董广平 程杰 周艺峰 聂王焰
在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期间,采用18 % 灭幼脲3 号微胶囊80 % 与其它农药微胶囊20 % 的混合剂,在松林喷雾防治松褐天牛成虫是有效的。以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4 号微胶囊( 杂环类) 防治效果最佳,无论是当时药效,还是10 天、20 天、30 天后的持续药效均达100 % 。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1 号微胶囊( 拟除虫菊酯类) ,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3 号微胶囊( 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复配) 防治的效果也较好,但30 天后的持效有所降低。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2 号微胶囊( 有机磷类) 的防治效果稍差,单纯使用灭幼脲3 号微胶囊防治松褐天牛成虫无论是药效、持效都比不上混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余华星
1997—2003年在浙江余杭开展白捕特微胶囊防治白蚁试验,5种药剂质量浓度(62 5,125,250,500,1000mg·kg-1)的触杀作用试验结果均达100%,最低质量浓度62 5mg·kg-13d后的死亡率也达到100%;驱避效应、木块抗蚁效果理想,只有经低质量浓度(62 5mg·kg-1)处理过的土壤,白蚁才能穿越一定距离。野外土壤处理试验,经250~1000mg·kg-1药剂质量浓度处理过的土壤对白蚁的防治效果与药液浓度呈正相关趋势,其中1000mg·kg-1浓度组,经过5a的防蚁效果仍达100%,6a后的防蚁效果达80%,同时,经风化处理后对其药效影响不明显。白捕特微胶囊对于黄...
关键词:
白捕特微胶囊 白蚁 药效试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瑞桐 Victor C.Mastro 李玉琴 王彦 杨晓民
Data from a survey in the Hasi Mountain areas of Jinyuan County in Gansu province of China showed that 83.3% white birch(Betula platyphylla) stand was infested by the Asian longhorned beete,Anoplophroa glabripennis.The longevity of the beetles was(41.2?11.5) days for a male and(39.1?13.1) days for a...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白桦 杨树 防治 吡虫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成杰 李国宏 李广武 高瑞桐
十种农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药效分析*梁成杰李国宏李广武高瑞桐关键词光肩星天牛快杀敌功夫灭扫利来福灵久效磷农药防治药效分析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是一种危害多种杨树(Populusspp.)的严重蛀干害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锡祥 高瑞桐 李吉震 曹桂洪 陈维培
以杨树抗虫品种为主综合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的研究*秦锡祥高瑞桐李吉震曹桂洪陈维培关键词杨树抗虫品种、综合防治、光肩星天牛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是杨树(Populusspp.)重要的蛀干害虫,造成木材...
关键词:
杨树抗虫品种,综合防治,光肩星天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丰 刘荣光 宝山 吴彤
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 Motsch .) 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 Ganglbauer 是严重危害许多树木的蛀干害虫.根据调查,已发现在宁夏被危害的树种有10 科14 属34 种.在防治研究中,该文以生物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理论为依据,采用调查研究和对比试验方法,总结出了树种抗虫性新概念,选出了以沙枣 Elaeagxus angustifolia L.为主的4 种诱杀树种,进行了诱杀树种和诱饵树种防治天牛危害效果试验,效益显著.从而探索出了一条用诱杀树种有效防治天牛危害的新途径,并为多树种合理混交造林防治天牛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黄斑星天牛 诱杀树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颖 张国财
利用外来入侵植物豚草的粗提物质为囊芯材料,以明胶为囊皮材料,采用单凝聚法制备豚草提取物微胶囊制剂。结果表明:制成的微胶囊外部形态经电子扫描显微镜检测形态规则、完整;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囊芯材料包覆于囊皮材料中;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其微胶囊的效率和有效载量,分别是(44.79±1.36)%和(59.72±1.81)%;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其粒径分布,得到中位径25.50μm;热重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微胶囊的热稳定性优于囊芯物质;因此制成的豚草提取物微胶囊剂弥补了植物源提取物质在稳定性上的缺陷,使其活性延长。
关键词:
微胶囊 豚草提取物 明胶 单凝聚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樊英 王淑娴 李天保 许拉 于晓清 叶海斌 刁菁 王勇强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1%、3%、5%)的微胶囊剂型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udes,APS)(载药量为17%),制成3种配合饲料,连续投喂初始体重为22.0±1.0g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35d,探讨微胶囊剂型黄芪多糖(以下简称"微胶囊")对刺参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显示,35d后刺参最高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为0.51%/d(5%添加组)(P<0.05);微胶囊添加量为3%时免疫效果最佳,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显著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游红 周兴苗 徐家文 李义涛 廖水姣
选择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为囊材,以苏云金芽胞杆菌(Bt)原粉为囊芯,探讨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后制备Bt微胶囊剂的工艺条件,并用生物测定的方法进行Bt微胶囊剂抗紫外线降解能力比较。结果表明,Bt微囊剂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Bt原粉/CAP/紫外线吸收剂=100/40/3,pH值3.5左右,温度25℃。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经紫外线照射处理后,Bt原粉效价活性保留率为30.7%,以CAP为囊材包被的Bt微胶囊剂效价活性保留率为54.8%,抗紫外线降解能力比Bt原粉提高约24%;以CAP为囊材,添加2种不同的紫外线吸收剂包被的Bt微胶囊剂,其中防效最佳的配方组合效价活性保留率为86.9%,抗紫外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茂
为寻求解决光肩星天牛对杨树危害的关键技术,中国林科院林研所于1978年在山东省临沂地区筛选抗光肩星天牛的杨树品种开始,1982年列入国家科委重点项目“杨树丰产栽培中间试验”,1986年又列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在五个协作单位21人的大力协同下,历时13年,取得了重要成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冰 徐智文 薛羿 刘英胜 严善春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杀虫药剂,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本次试验选用的被害树种为馒头柳,采用树干输液法,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3种内吸性杀虫剂进行林间防治试验。3种杀虫剂的质量浓度分别设为:氯虫苯甲酰胺2、4、8 g/L,氟虫双酰胺0.6、1.2、2.4 g/L,吡虫啉2.8、5.6、11.2 g/L。结果发现,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7.7%54.5%、41.9%66.0%和59.1%86.4%。防治后,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处理组的树干上无新产卵刻痕,吡虫啉处理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彩萍 闫喜中 刘红霞 骆有庆
研究北京和宁夏两地5个树种上光肩星天牛刻槽含水量、pH值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两地的刻槽中期含水量最高,且高于同期健康树皮,晚期次之,早期最少。刻槽的pH值(7.88~9.98)均偏碱性,高于健康树皮pH值(6.06~7.10)。两地的刻槽共分离到真菌12属、473株菌株,8种鉴定至种级;优势属为镰刀菌属,刻槽真菌数量多于健康树皮。宁夏各树种刻槽真菌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S)比健康树皮高,北京各树种刻槽H,S低于健康树皮。两地各树种刻槽内细菌群落种类大致有2种,为黄单胞杆菌属细菌和白色未定名细菌,此外,北京旱柳刻槽内分离到黏质沙雷氏菌,该菌是一种昆虫致病菌。刻槽内放线菌只分离到1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