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4)
- 2023(10529)
- 2022(8904)
- 2021(8562)
- 2020(7102)
- 2019(16592)
- 2018(16449)
- 2017(32324)
- 2016(17132)
- 2015(19369)
- 2014(19214)
- 2013(18565)
- 2012(16450)
- 2011(14407)
- 2010(14363)
- 2009(13072)
- 2008(12820)
- 2007(11096)
- 2006(9284)
- 2005(8015)
- 学科
- 济(73185)
- 经济(73115)
- 管理(52103)
- 业(50415)
- 企(42645)
- 企业(42645)
- 方法(40236)
- 数学(35728)
- 数学方法(35078)
- 财(18625)
- 农(18087)
- 中国(17479)
- 业经(14944)
- 理论(14073)
- 务(12920)
- 财务(12864)
- 财务管理(12842)
- 贸(12751)
- 贸易(12742)
- 学(12690)
- 易(12383)
- 企业财务(11900)
- 农业(11893)
- 制(11603)
- 技术(10470)
- 和(10463)
- 融(10420)
- 金融(10419)
- 地方(10104)
- 银(10062)
- 机构
- 大学(239928)
- 学院(239392)
- 济(101668)
- 经济(99788)
- 管理(98855)
- 理学(86526)
- 理学院(85751)
- 管理学(83971)
- 管理学院(83535)
- 研究(70392)
- 中国(55197)
- 京(48381)
- 财(46491)
- 科学(40357)
- 财经(38380)
- 经(35124)
- 中心(33933)
- 江(33413)
- 业大(33134)
- 所(32843)
- 经济学(32684)
- 农(32427)
- 研究所(29689)
- 北京(29685)
- 经济学院(29527)
- 财经大学(29094)
- 范(28341)
- 师范(28059)
- 商学(26487)
- 州(26344)
- 基金
- 项目(165330)
- 科学(132581)
- 基金(123518)
- 研究(120656)
- 家(106455)
- 国家(105647)
- 科学基金(93358)
- 社会(78286)
- 社会科(74467)
- 社会科学(74448)
- 基金项目(64629)
- 省(63166)
- 自然(61373)
- 自然科(60092)
- 自然科学(60082)
- 自然科学基金(58995)
- 教育(57642)
- 划(53387)
- 资助(51845)
- 编号(48591)
- 成果(37596)
- 部(37524)
- 重点(36753)
- 创(35318)
- 发(33919)
- 教育部(33345)
- 创新(32930)
- 国家社会(32876)
- 人文(32379)
- 课题(32237)
- 期刊
- 济(102114)
- 经济(102114)
- 研究(65188)
- 中国(41802)
- 财(38106)
- 管理(37350)
- 学报(32572)
- 科学(31503)
- 农(27775)
- 大学(26576)
- 学学(25258)
- 技术(24052)
- 教育(23533)
- 融(20736)
- 金融(20736)
- 财经(19924)
- 农业(18914)
- 经(17077)
- 经济研究(16806)
- 业经(16155)
- 问题(13376)
- 统计(13239)
- 技术经济(12663)
- 理论(12091)
- 策(11902)
- 商业(11061)
- 财会(10827)
- 实践(10825)
- 践(10825)
- 决策(10733)
共检索到335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跃军 赵武阳
基于理论模型的研究发现,《劳动合同法》有助于知识员工和知识密集型企业达成"双赢",但是可能导致体力员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双输"。《劳动合同法》之所以备受争议,其对低端劳工市场的消极影响是主因,外界经济环境恶化带来的经营压力和就业压力是辅因,而且,主辅因的结合打乱了政府预期的经济转型之路。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解雇成本 市场分割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唐跃军 赵武阳
本文基于中国二元劳工市场,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劳动合同法》的影响,整合学界、业界和社会公众对《劳动合同法》加强解雇保护的不同意见。研究表明,相对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通过加强解雇保护,能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增加知识型员工和企业的收益;但却会降低体力型员工的努力程度,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收益。虽然《劳动合同法》能提高在职体力型员工的收益,但却由于企业主缩减体力岗位,使得更多体力提供者丧失就业机会。简而言之,对于高端劳工市场,《劳动合同法》是促进三赢的;而对于低端劳工市场,则可能导致三输。
关键词:
二元劳工市场 解雇保护 《劳动合同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姚先国
本文对《劳动合同法》实施近三年的情况作了回顾总结,认为拥护者和反对者当初的预期均未得以实现,《劳动合同法》面临与《劳动法》一样被虚化的风险。而其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劳动合同法》某些规定与现实脱节,更在于《劳动合同法》权利调整所受到的社会经济关系制约,只有从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入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公民权利均等化,才有望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社会构建创造良好的宏观条件与体制基础。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者权利 和谐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世诚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应当说,这部法是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培育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部法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6月29日表决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经历了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四次审议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宋皓杰
本研究探讨了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与不同产业类型企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可能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劳动合同法显著提升了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产业类型企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可能性;(2)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在劳动合同签订可能性方面,所有制分割现象部分弱化,国企与私企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可能性的差异显著降低,外企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可能性仍然显著高于私企职工;产业分割现象弱化,第二与第三产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可能性的差异显著降低。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孙杰 黄金芳
经济理论表明长期雇佣是维持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条件。在长期雇佣条件下雇佣双方通常会理性地选择对双方都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报酬后置的支付模式,但考虑到这种支付模式是双方的隐性协议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中雇佣双方力量悬殊的现实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用人单位单方面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而《劳动合同法》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出台有效地保护了劳动者尤其是资深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长期雇佣 劳动合同法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建武 高松茂
文章通过静态模型、比较静态和动态模型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合同法》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维护市场公平交易,而且并不必然会导致失业率升高;它更加有利于遵纪守法的经营者、有利于促进落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工短缺"。事实上,《劳动合同法》起到了鞭策落后、鼓励先进的作用,最终维护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工资 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林雪贞
《劳动合同法》自颁布以来就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和争论,这些争论表面上是因为法律规定的改进所致,但实质上是利益配置结构发生变化的结果。《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虽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此法的实施,也引起了各主体对自身问题的深思,促进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对自身问题的认识和改进。国家应加强社会保障职责,企业要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劳动者个人要提高技能素质。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利益配置 社会保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平
伴随《劳动合同法》而提高的解雇成本将对就业产生何种具体影响?提高解雇成本有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吗?针对这两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热点问题,本文关注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的异质性问题,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研究表明,提高解雇成本对人力资本密集度不同的企业的雇佣决策及人力资本存量不同的员工存在截然不同的影响。实施《劳动合同法》,提高解雇成本,一方面导致人力资本密集度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缩小员工规模(或显著降低扩张速度),对人力资本存量低的体力员工就业造成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则促使人力资本密集度高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加速扩张,对人力资本存量高的知识员工就业产生积极影响。由此可见,提高解雇成本有利于知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云 金祥荣
近年来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呈现差距日益加大的"马太效应"。通过对中国30个省市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研发、技术机会及吸收能力对于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具有累积循环的影响作用,这一累积循环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轨道",从而导致创新的区域差异日益明显。实证研究还证实了研发两面性的存在,并首次证实技术机会对于技术创新的显著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继彤
很多企业家担心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会增加企业成本,因此不少企业赶在该法实施之前采取规避措施。本文通过广泛企业调查,对劳动合同法的成本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带来的成本增幅存在较大差异。从规模角度看,对小规模企业影响较大;从不同所有制形式看,对私营企业影响较大;从行业看,对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影响较大。文章建议从三方面完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成本效应 调查分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丽雯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实施。该法是继《劳动法》颁布以来我国最重要的劳动法律,从该法实施的一年来看,它不仅关系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对我国劳动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何为劳动者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法》适用的劳动者的范围,不仅关系到当事人主体资格认定的问题,也关系到享有哪些实体权利义务,以及发生争议后通过何种渠道处理等。但我国的劳动就业统计相关指标与界定不能用于确定适用《劳动合同法》的劳动者,劳动立法也缺乏对适用对象的科学界定,导致了实践中对劳动者概念的模糊。因此,有必要对劳动者主体资格,对劳动者的内涵与边界界定进行统一规范,应尽可能从宽认定劳动者,加快劳动标准立法,并分层次、精细化地进行劳动法律规定的调整。
关键词:
劳动者 《劳动合同法》 适用范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连刚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7年6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施行。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前,笔者尝试从一名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者的视角解读总则部分内容对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影响和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劳动合同法、市场活力与劳动者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基于CHIP数据的分析
《劳动合同法》十周年回顾系列之八 《劳动合同法》之解雇保护制度研究
地方劳动合同立法及其与《劳动合同法(草案)》比较(上)
地方劳动合同立法及其与《劳动合同法(草案)》比较(中)
劳动法律的变迁:从《劳动法》到《劳动合同法》——基于博弈论的分析视角
经济学范式视角下我国《劳动合同法》之争议研究
《劳动合同法》对就业的影响分析——基于加班时间的视角
单方解雇制度的反思与完善——以《劳动合同法》第39、40、41条为研究内容
浅析过失性解雇制度——兼评《劳动合同法》第39条之规定
劳动保护与工业机器人使用——基于《劳动合同法》的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