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1)
2023(12349)
2022(10261)
2021(9432)
2020(7635)
2019(16811)
2018(16376)
2017(30523)
2016(16683)
2015(17987)
2014(17338)
2013(16470)
2012(14523)
2011(12833)
2010(12607)
2009(11849)
2008(10822)
2007(9360)
2006(7868)
2005(6524)
作者
(47076)
(39435)
(39108)
(36917)
(24588)
(19033)
(17744)
(15667)
(15025)
(13563)
(13397)
(13043)
(12422)
(12297)
(12056)
(11979)
(11892)
(11644)
(11420)
(11035)
(9906)
(9475)
(9467)
(8962)
(8955)
(8690)
(8578)
(8494)
(8068)
(7973)
学科
(58645)
经济(58561)
管理(47088)
(42771)
(35007)
企业(35007)
方法(26544)
数学(23252)
数学方法(22970)
(17828)
(17027)
中国(16721)
业经(14198)
(13437)
(12626)
(12387)
贸易(12382)
(12042)
农业(11832)
地方(11116)
(10516)
财务(10484)
财务管理(10465)
环境(10015)
(9971)
技术(9948)
银行(9926)
理论(9900)
(9898)
企业财务(9887)
机构
学院(222817)
大学(219938)
(86385)
经济(84683)
管理(84533)
理学(74190)
研究(73970)
理学院(73368)
管理学(71900)
管理学院(71529)
中国(54049)
科学(48254)
(44752)
(44579)
(39026)
业大(38455)
(37106)
农业(35599)
研究所(34391)
中心(34202)
(32013)
财经(31687)
(28914)
(28522)
师范(28080)
(27350)
北京(26819)
经济学(26235)
(25342)
技术(25304)
基金
项目(162480)
科学(127316)
基金(117207)
研究(113905)
(105219)
国家(104358)
科学基金(88713)
社会(73611)
社会科(69785)
社会科学(69768)
(65443)
基金项目(61991)
自然(58206)
自然科(56934)
自然科学(56912)
自然科学基金(55865)
(55162)
教育(52633)
资助(46471)
编号(45004)
重点(37005)
(34798)
(34688)
成果(34642)
(34436)
创新(32475)
科研(31763)
课题(31722)
计划(31574)
国家社会(30969)
期刊
(88696)
经济(88696)
研究(57864)
学报(42039)
中国(41843)
(39812)
科学(35833)
大学(30754)
(30111)
学学(29477)
管理(28770)
农业(27081)
教育(24074)
技术(18103)
业经(17205)
(16655)
金融(16655)
经济研究(15771)
财经(14790)
(14330)
(12769)
(12294)
科技(11691)
问题(11491)
业大(11396)
统计(11040)
商业(10938)
(10771)
技术经济(9947)
农业大学(9809)
共检索到310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董泽瑞  杜建刚  段珅  
有效合理的时间安排能够提高生活满意度以及更好地追求人生目标,在消费者越来越热衷于制定时间安排的同时,商家在进行活动推广时也会为体验活动提供不同的时间安排,时间结构化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已有研究聚焦于紧凑的时间安排对个体决策和认知的影响,但未对不同类型的时间安排(紧凑和松散)如何影响个体对体验活动的评价及其内在机制进行探索。运用起源于时间距离的解释水平理论和效能感相关理论,探索不同时间安排类型对个体活动评价影响的内在机制,论证紧凑和松散两种不同的时间安排方式如何与不同的解释水平相匹配,并通过效能感的不同维度(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对个体活动评价产生影响。运用系列实验的方法,采用时间安排(紧凑和松散)与解释水平(高和低)的2×2组间设计,对时间安排和解释水平影响个体活动评价进行验证。利用Bootstrap检验不同维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并用调节验证中介的方式再次验证理论机制的稳健性。预实验的结果表明,紧凑时间安排与低解释水平匹配,松散时间安排与高解释水平匹配。实验1证实,与高解释水平相比,紧凑时间安排与低解释水平的匹配提高活动评价;与低解释水平相比,松散时间安排与高解释水平的匹配提高活动评价。实验2证实紧凑时间安排与低解释水平的匹配通过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对活动评价产生影响,而松散时间安排与高解释水平的匹配通过反应效能的中介作用对活动评价产生影响。实验3用调节的方法验证中介,在对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进行操控的基础上再次验证实验2的结果。研究结果从解释水平视角,对不同时间安排对体验活动评价影响的内在机制进行验证,证实了不同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商家合理化体验活动的时间安排和对活动进行有效的广告推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晓  栾月  李晓义  冯浩妍  
本文引入解释水平理论,从心理感知距离的空间维度入手,首先探究非惯常环境差异性对解释水平的影响,并在食宿两项必需消费方面,进一步分析和验证了非惯常环境差异性对旅游者的宣传信息导向偏好以及产品购买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酒店管理人员提供一些营销传播和产品定位方面的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云  吴水龙  张媛  陈增祥  
本研究从个体认知差异角度出发,引入解释水平理论,研究时间距离与解释水平对消费者赞助评价的影响。通过采用实验法,以发生在不同时刻的赞助事件为实验材料,探讨消费者依赖不同解释水平的赞助信息对赞助事件的评价,及消费者进行赞助评价的内部机制。发现时间距离和解释水平同时对赞助评价和加工流畅性产生影响,并且,加工流畅性在消费者赞助评价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赞助评价效应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管理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镇霆  刘晨  
在我国观鸟活动日渐兴起的背景下,文章基于流动性的视角,运用定性研究方法,探讨观鸟活动的具身体验及其对观鸟者与身边人、鸟类和环境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和鸟流动性的相互交织赋予了观鸟活动独特的具身体验。观鸟者在对鸟类的探索中享受发现的乐趣;在沉浸式的流动中感受生命张力的氛围感染;在跨越时空的重逢中建立起人对鸟和地方的情感连结。(2)观鸟活动中复杂的流动性有助于建立并维系观鸟者与身边人的关系,蕴含着人与鸟实现和谐共处的现实可能性,并能够强化人们对环境的亲近感、责任感和环境保护行为。研究结论丰富了观鸟活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拓展了动物流动性在旅游和休闲相关研究中的分析,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孙瑾  苗盼  
随着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关注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营销活动中采用绿色广告。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与非绿色广告相比,绿色广告在什么条件下能发挥更大的有效性?已有文献从产品类型、动机以及环保关注度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忽视了消费者认知对绿色广告有效性的影响。本文基于消费者解释水平理论,探讨解释水平对绿色广告有效性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中介机制。研究采用情景模拟实验法,实验一探讨了解释水平与绿色广告/非绿色广告对说服效果的交互作用,实验二探讨了加工流畅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解释水平与绿色广告/非绿色广告对说服效果具有交互作用,当消费者倾向于高解释水平时,绿色广告的说服效果好于非绿色广告,而当消费者倾向于低解释水平时,非绿色广告的说服效果好于绿色广告,并且加工流畅性在这一交互作用中具有中介效应。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雪梅  李信  沈丽宁  
用户体验是决定APP推广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对APP进行用户体验评价既有利于对APP的有效选择和利用,也有利于其质量的提高。本文在阐述用户体验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基础上,以健康养生类APP为例,明确健康养生类APP的定义及其存在问题,阐释对其进行评价的必要性,并从用户体验视角出发,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和优化健康养生类APP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得到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的健康养生类APP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功能性权重为0.637,可用性权重为0.182,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韩炜  李垚鑫  
为什么有的新生代创业者能够更好地完成创业行动,而有的却筹备几年时间始终难有进展?立足新企业尚未形成的“新生”阶段,本研究从创业成长期望角度解释创业者完成创业行动的差异表现,引入创业动机水平与创业时间投资,探讨上述关系的边界条件与中间机制。利用中国创业者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PSED)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创业过程中,拥有高成长期望的新生代创业者能够完成更多的创业行动;并且创业者的创业动机水平越高,其成长期望对于创业行动完成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地,新生代创业者的成长期望,经由其对创业过程的时间投资,作用于创业行动的完成。该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新生代创业者对成长的期望如何转变为现实的行动化成长的内在机理,丰富“创业期望-创业行动”的作用机制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征  
消费者需求的升级推动了美学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关注体验的消费倾向也促使产品设计中注入更多的体验元素。人的审美感官体验是产品体验设计的基础,产品体验设计注重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体验,从而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辉基  杨振之  
自体验概念引入,现象学方法在旅游分析中日渐受到重视。作为一种早期的尝试,研究引入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对一般体验的生成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意向行为-意向内容-意向对象"结构的引导下,研究解析了3个与体验相关的命题:1)体验领域的一个本质特性是意识的意向性;2)就意向性这个词来说,体验应被视为是特定意识对意向对象的一种经验;3)这种经验的层次性从根本上规定了体验现象与体验质量的层次性。借助于对颜色观念的阐释及雾霾环境对游客体验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分析提出并阐释了基于意向性理论的意识谱系的枝向量结构概念。且指出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程慧平  程玉清  
【目的/意义】个人云存储服务质量的有效评价对用户选择适合的个人云存储服务供应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方法/过程】本文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云存储服务的特点,构建了用户体验视角下的个人云存储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并选择四个典型的个人云存储服务平台进行评价。【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版本更新、存储文件的安全性、系统稳定性、可靠性、补偿性、身份信息和授权安全、响应与传输速度、产品品牌实力、容灾策略9项指标对个人云存储服务质量的影响较大。评价结果为个人云存储服务供应商改进服务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  
本文从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品流三个维度构建了跨境电商客户体验评价理论框架,并采用组间方差分析F值对指标评价体系进行检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消费者性别、婚姻、学历、收入因素对跨境电子商务客户体验不产生显著的差异化影响;而消费者年龄、职业、国别因素对跨境电子商务客户体验则会产生显著的差异化影响。由此可见,不同的消费者特质对跨境电子商务客户体验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侯冠华  刘颖  范光瑞  
提升情感体验是吸引读者使用数字图书资源的重要途径。然而,已有研究多集中于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层面,缺乏对读者数字图书馆使用前后的情感体验变化研究。以信息搜寻为研究对象,邀请老年读者在时间压力大或小两种条件下依次完成5个信息搜寻任务的实验结果发现,导航结构对老年读者的正性情感体验有显著影响,且时间压力与导航结构具有交互作用,两种条件共同作用会对老年读者的情感体验施加显著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冰  
网络环境中,随着信息用户角色与地位的变化,对信息质量的理解与认知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信息质量认知现状进行概括与反思,基于信息交互中的用户体验分析,从用户体验视角对信息概念与内涵进行重新阐释与分析,并构建形成基于用户体验视角的信息质量概述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敏燕  董锁成  吴忠宏  李宇  马红  邵丹  高宁  夏冰  
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生态文明教育对激发公众环境意识、引导公众环境负责任行为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对于城市公众的影响意义重大。北京市率先引入森林体验教育理念,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森林体验教育活动。本文基于心流理论及其他文献,构建了森林体验教育活动对引导公众环境负责任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以北京为例调查了676位参与活动的公众,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了参与动机(活动前)、活动体验(活动中)对环境负责任行为(活动后)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活动体验对引导公众环境负责任行为的影响是显著且正向的,并且是参与动机和环境负责任行为之间关系的完全中介变量。这一结论说明了森林体验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为进一步提升北京市活动效果和推动中国其他地区类似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雨  宋全云  尹志超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的家庭微观数据,从信贷需求结构和信贷渠道偏好的角度对中国农户信贷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信贷市场主要表现为有信贷需求的农户比例较高,但获得正规信贷的农户比例较低;同时,有非正规信贷需求的农户比例非常高。有信贷需求的农户获得正规信贷的比例较低的原因有:1有正规信贷需求的农户中未申请贷款的农户比例较高,有效信贷需求不足;2有信贷需求的农户中偏好从非正规渠道融资的农户比例较高,正规信贷需求缺乏。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户金融知识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农户有正规信贷需求但未申请贷款的可能性,也显著降低了农户具有非正规信贷偏好的可能性。因而,金融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