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88)
- 2023(3783)
- 2022(3140)
- 2021(2648)
- 2020(2149)
- 2019(4677)
- 2018(4529)
- 2017(8707)
- 2016(4433)
- 2015(5074)
- 2014(5033)
- 2013(5214)
- 2012(5255)
- 2011(5154)
- 2010(5454)
- 2009(5293)
- 2008(4854)
- 2007(4424)
- 2006(4286)
- 2005(3989)
- 学科
- 济(47673)
- 经济(47651)
- 地方(14416)
- 管理(12179)
- 地方经济(11562)
- 方法(11424)
- 数学(10272)
- 数学方法(10220)
- 学(8266)
- 中国(7933)
- 业(7199)
- 业经(6941)
- 经济学(6141)
- 环境(5413)
- 企(5398)
- 企业(5398)
- 农(5252)
- 融(4709)
- 金融(4709)
- 发(4630)
- 制(4497)
- 产业(4495)
- 体(4406)
- 资源(4209)
- 和(4204)
- 财(4026)
- 总论(3957)
- 农业(3825)
- 信息(3809)
- 及其(3805)
- 机构
- 大学(77310)
- 学院(77027)
- 济(45010)
- 经济(44300)
- 研究(32007)
- 管理(25605)
- 中国(23291)
- 理学(21429)
- 理学院(21122)
- 管理学(20807)
- 管理学院(20646)
- 财(18092)
- 科学(17416)
- 所(16470)
- 经济学(15808)
- 京(15775)
- 研究所(14719)
- 财经(14177)
- 经济学院(13836)
- 中心(13168)
- 经(12719)
- 江(11975)
- 院(11021)
- 科学院(10281)
- 财经大学(10262)
- 农(10216)
- 北京(10169)
- 范(9780)
- 师范(9706)
- 社会(9577)
- 基金
- 项目(44902)
- 科学(35558)
- 基金(33359)
- 研究(32562)
- 家(28664)
- 国家(28462)
- 科学基金(24095)
- 社会(23495)
- 社会科(22336)
- 社会科学(22330)
- 省(16851)
- 基金项目(16809)
- 资助(13922)
- 教育(13780)
- 自然(13643)
- 划(13600)
- 自然科(13275)
- 自然科学(13273)
- 自然科学基金(13033)
- 济(11530)
- 编号(11494)
- 经济(11441)
- 发(11396)
- 国家社会(10412)
- 重点(10406)
- 部(9912)
- 发展(9805)
- 展(9694)
- 成果(9581)
- 教育部(8793)
共检索到128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向东
对纳税人的权利救济,通常有民事、刑事和行政的若干种途径,这是由国家行政监督主体和监督渠道多样性决定的。对于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中的行政侵权行为,行政法律救济渠道就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以及向有关国家机关申诉等几种。不过,这些传统的救济手段通常都是对行政侵权的事后补救,而行政活动的事先程序也有权利救济的功能,在实践中却被忽视了。本文从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行政程序,解读行政程序的“事先救济”功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冬 李岩峰
当下检察机关对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进行了大量制度创新,凸显了诉前程序的独立价值,并逐渐演变为由检察机关深度参与的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机制。实践的突破对既有诉前程序理论与规范的冲击也随之而来,反映出检察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与诉讼程序一体化的制度设计造成法律监督范围、管辖规则以及公共利益救济等方面的诸多矛盾,根源在于传统的诉讼思维遮蔽了诉前程序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独特价值。厘清诉前程序的功能价值,应将其从诉讼场域转向治理场域,实现从司法审查到协同治理、从程序警示到实质性救济、从事后救济到风险预防的三重转变,并从磋商程序的适用规则、检察机关一体化管辖以及协同功能的保障措施与限制措施等方面完善当下检察行政公益诉讼相关制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近年来工伤认定引起的行政争议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行政和司法在工伤认定的范围、标准上理解的差异,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协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本刊以四川省的3个工伤争议案为例,邀请了四川有关人员就工伤救济制度展开讨论。欢迎广大读者继续关注这一问题,并参加讨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志强
问题政府为公共利益需要,征收甲村土地若干。村民李某等人发现政府在履行征地批前调查确认程序中,存在土地使用权人(被征地农户)中的签字均非被征地农户本人签字等不规范行为,因此,对土地调查确认结果不服。对此,应当如何救济?
关键词:
确认程序 土地征收 申请行政复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吕铖钢
可诉性不仅是法律品质的直观描述,更是纳税人权利的抽象提炼。可诉性的实现关涉税务救济的路径落实与纳税人权利的切身保障。我国税务可诉性的数据扫描验证了税务救济程序重塑的迫切需求,行政救济的现实立场却又阻碍着复议制度的全盘取消。现实可行的办法是,把合理性原则和合法性原则作为税务救济程序的重构依据,根据税务复议程序和税务诉讼程序不同的功能需求,对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的范围进行具体划分,构建合法性税务诉讼与合理性税务复议的新型路径。
关键词:
可诉性 行政复议 复议前置 税务诉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勇
行政收费是内容、形式和程序的统一。行政收费的内容表现在为相对人设定缴纳一定数额货币的义务的同时为其预定了一系列程序性权利。行政收费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通常要求开具统一的收费票据。行政收费的程序表现为为行政收费主体提供作出行政收费行为可供遵循的方式和步骤。
关键词:
行政收费 行政收费主体 行政行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勇
建立严格、完整的答辩程序体系,形成以研究生培养单位为单元的统一、规范的质量标准,以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平;确立完善、可行的救济措施,以实现极端情况下对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公平、公正,这是我国现阶段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两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兼顾“通过优先”原则,正确处理学术公平与合理成本的关系,注意保护答辩程序所涉及的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实施学位与毕业的脱钩,通过研究生答辩程序的制度建设,全面实现对于研究生答辩活动的合法、合情、合理的引导和规范。
关键词:
学位 论文答辩 救济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付永 王立利
相互协商程序和国内法律救济措施是国际税收争议和国内税收争议的主要解决机制。在二者存在竞合的情形下,就可能存在冲突协调问题。在处理二者关系时,是依国家税收主权导向,还是按照条约优先的原则,体现的是国家税收立法权和管辖权背后的法理基础和价值取向。本文在生效公约、税收协定和现行国内法的框架下,探究二者的适用关系;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二者适用关系的重构设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第一条为规范和保障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履行反价格垄断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实施反价格垄断执法,适用本规定。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章剑生
主持人语:尽管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已经有几年的"试点"经验,但2017年行政公益诉讼写入《行政诉讼法》之后,与之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难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但当它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时,其法律地位当如何确定,则直接影响行政公益诉讼在国家行政诉讼制度中的定位与构建。在行政私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不能完全适用于行政公益诉讼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
关键词:
公益诉讼 程序结构 分配规则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芬
随着法治政府、法治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人们的对法律的需求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由此对法律实施的程序的设计制定要求越高。程序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简述行政程序的基础上,对行政程序谦抑性的理论来源包括民主法治、有限政府、保障人权、比例原则等四个方面做出阐述分析。行政程序只有设计制定越精密,才能体现程序的程度越高,程序的适度性就更合理,这就要求程序设计制定中应当要更加保持适当谦抑、克制。
关键词:
行政程序 谦抑 克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