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
- 2023(175)
- 2022(152)
- 2021(151)
- 2020(98)
- 2019(209)
- 2018(201)
- 2017(378)
- 2016(190)
- 2015(217)
- 2014(197)
- 2013(203)
- 2012(190)
- 2011(172)
- 2010(177)
- 2009(191)
- 2008(175)
- 2007(140)
- 2006(94)
- 2005(107)
- 学科
- 济(656)
- 经济(655)
- 学(399)
- 业(289)
- 管理(272)
- 农(250)
- 方法(203)
- 中国(192)
- 企(189)
- 企业(189)
- 农业(183)
- 业经(161)
- 土壤(152)
- 壤(152)
- 和(151)
- 理论(140)
- 数学(139)
- 数学方法(136)
- 地方(130)
- 森(124)
- 森林(124)
- 环境(123)
- 林(121)
- 生态(116)
- 土地(110)
- 教育(110)
- 思想(106)
- 经济学(105)
- 问题(104)
- 发(102)
- 机构
- 大学(2866)
- 学院(2730)
- 研究(1259)
- 科学(961)
- 中国(944)
- 济(835)
- 经济(816)
- 管理(809)
- 京(710)
- 所(697)
- 研究所(650)
- 理学(644)
- 农(633)
- 理学院(625)
- 管理学(612)
- 管理学院(605)
- 业大(530)
- 中心(529)
- 范(527)
- 师范(525)
- 农业(495)
- 院(469)
- 北京(464)
- 科学院(458)
- 师范大学(452)
- 江(442)
- 室(427)
- 财(394)
- 实验(389)
- 实验室(378)
共检索到4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伟
阅读经典是学界一个永续的话题,在大学里这个话题尤其重要。大学的首要职责,是教会学生阅读和思考,进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达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四个学习"之"学会学习"(learn to learn)的境地,同时兼顾"学知识"(learn to know)、"学做事"(learn to do)以及"学会合作"(learn to be together)之其他三个学习。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伟
阅读经典是学界一个永续的话题,在大学里这个话题尤其重要。大学的首要职责,是教会学生阅读和思考,进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达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四个学习"之"学会学习"(learn to learn)的境地,同时兼顾"学知识"(learn to know)、"学做事"(learn to do)以及"学会合作"(learn to be together)之其他三个学习。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零
李零:大家下午好!今天,跟大家谈谈心、聊聊天。其实我每天都在读书,各种各样的书都读,很多的书不可能在这里一一跟大家交流,那么正如今天的题目,我们还是干脆以阅读经典为例,谈谈读书生活。
关键词:
读书生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余光
我国科举制度废弃后,随着"西学东渐"的进程,中国传统经典书籍与人们的生活愈行愈远。在五四运动前后,新式教育制度的确立和白话文的推行,自中小学生开始,举国上下大都不把中国传统经典作为主要读物了。曾经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曾雪云
近日看到《财务与会计》2010年第2期张连起老师撰写的《品鉴经典:以思想为媒》一文,深有感触。张老师批评"学术圈互为读者"和"思想苍白"的问题值得深思。当然,在我看来,"学术圈互为读者"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进 王振国
文章首先解析文献学科中"类"的文化思维,其次厘清"类"在中欧文献中的理念源流,再次从"类"的原理、"类"的特质、"类"的发展来阐释中欧经典文献的殊异与融通,以此来建构经典文献"类"的国际化学科准则。通过"类"的诠释与比较,冀望能够为国际文献分类体系提供科学的参照,进而对文献学界的国际交流有所助益。由古籍而文献,由比类而诠释,由学科而国际,应是一条科学研究经典文献的妥适路径。
关键词:
经典文献 类的思维 国际诠释 文化融通
[期刊] 求索
[作者]
孙邦金
在中国哲学转型的明清之际,王夫之成就了继朱熹之后中国古典哲学诠释的又一座高峰,这与他对经典诠释的方法自觉是分不开的。船山尊经而不唯经,在依经立义的同时又出入佛道,呈现出多元兼收的博大气象。在学术立场上,经典诠释尊朱而又不唯朱,力图形成在诠释风格和思想旨趣上皆有别于朱子集注体系的新范式;在文本与义理的诠释循环问题上,船山主张在训释字句的基础上“先大义而后微言”,既区别于明儒的虚玄,又不同于清儒的琐碎;在诠释主体的共情与裁断能力方面,王夫之主张“斟酌群心,徐喻至理”和“通识而成其独断”,特别重视诠释主体的情境代入和居间裁断,力求达到继承与创新的平衡统一。这些诠释原则和方法,对于我们“后经学时代”活化并传承文化遗产是有示范和启发意义的。
关键词:
船山 经典诠释 经学基础主义 诠释循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姚荣
德国大学自治的公法规制表现为公法人制度对大学自治的维系、恪守与保障,旨在建构国家监督与大学自治的动态平衡与合作伙伴关系。德国公立大学在传统上被赋予公法社团与公营造物的双重法律地位,形成学术自治与国家管制并存的双重集权结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新调控模式被部分引入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大学自治的公法规制被重新诠释。形塑国家规制、学术自治、管理自治、利益相关者引导与竞争机制五种治理机制良性互动的"治理均衡器",构成德国大学自治公法规制的现代内涵。
关键词:
德国大学 大学自治 公法规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苏华
阿尔巴德定理一个企业经营成功与否,全靠对顾客的要求了解到什么程度。看到了别人的需要,你就成功了一半;满足了别人的需求,你就成功了全部。该定理是由匈牙利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进
在思想史上,对原壤形象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构。原壤先被视为一个"失礼"之人,后被皇侃改塑成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方外圣人"。前者关注原壤与孔子的"故旧"关系,从而将全章主旨放在"老而不死是为贼"之上,由此深入思考礼法秩序的存在根基问题;后者则侧重思考原壤的个人思想,为原壤的失礼进行辩护,进而为消解礼法秩序提供思想资源。朱子对原壤形象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构,在尊重原壤思想形象的同时对之进行了根本否定,使该章主旨得以重现。现代思想基于平等自由的诉求,消解了朱子的努力,遮蔽了该章本来严肃重大的问题,降低了该章及经典的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这是出自唐朝吴兢的《贞观政要·慎终》里的一句话。大意是说,并不是懂得某个道理就是难得的,真正难得的是在实践中运用这个道理;也不是说会运用某种理论就是最难得的,最难得的是能有恒心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这句话所阐释的道理对于很多方面都是适用的,比如学习,比如读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明星 袁曦临
经典作品的改编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既有关艺术原则,也涉及市场需求,如何看待经典作品的改编分歧较大。采用文本分析方法,以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4部改编影视作品为例,探讨各版本所代表的社会语境下读者群体主观意愿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文化基因的传承和期待视野的变化是经典名著不断被改编的双重驱动力量。经典的诠释与改编不能违背作品的文化基因,但同时也需要满足不同时代读者的期待视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飞虎
本文阐述了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及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中对投资与经济增长问题的诠释,并结合上述模型探讨了中国的投资与经济增长问题,指出中国案例佐证了上述经典模型对于投资与经济增长问题结论的合理性。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以期对理论界及实务界有所帮助。
关键词:
经典模型 投资 经济增长 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