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4)
2023(3646)
2022(3269)
2021(3063)
2020(2671)
2019(6260)
2018(6040)
2017(11383)
2016(6195)
2015(6916)
2014(6485)
2013(6382)
2012(5793)
2011(5293)
2010(5605)
2009(5111)
2008(5277)
2007(4709)
2006(4440)
2005(3889)
作者
(16569)
(13550)
(13470)
(12976)
(8823)
(6644)
(6290)
(5321)
(5156)
(5118)
(4741)
(4589)
(4496)
(4245)
(4194)
(4179)
(4023)
(4015)
(3906)
(3872)
(3531)
(3348)
(3279)
(3274)
(3091)
(3069)
(3063)
(2998)
(2830)
(2727)
学科
(22845)
经济(22702)
管理(13961)
(11326)
(10489)
企业(10489)
中国(9559)
理论(8752)
方法(8691)
(6346)
业经(6023)
(5940)
(5555)
教育(5473)
人口(5441)
(5440)
数学(5376)
数学方法(5154)
教学(4980)
(4716)
地方(4509)
关系(4156)
社会(4033)
研究(3998)
农业(3746)
(3663)
学法(3490)
教学法(3490)
经济理论(3417)
企业经济(3352)
机构
大学(81769)
学院(78944)
研究(30986)
(28704)
经济(27809)
管理(26378)
中国(22001)
理学(21956)
理学院(21575)
管理学(20896)
管理学院(20706)
(19102)
科学(17415)
(15767)
(15520)
研究所(13706)
(13679)
中心(13388)
(13076)
师范(12994)
北京(12672)
(12225)
财经(11479)
(11442)
业大(10552)
师范大学(10540)
(10494)
(10292)
技术(9733)
教育(9609)
基金
项目(49028)
研究(38414)
科学(37921)
基金(33983)
(29210)
国家(28902)
社会(24833)
科学基金(24568)
社会科(22067)
社会科学(22053)
教育(19594)
(19027)
基金项目(17250)
编号(16636)
(16577)
成果(15020)
自然(14729)
自然科(14419)
自然科学(14413)
自然科学基金(14133)
资助(13991)
课题(12438)
重点(11224)
(10912)
(10448)
大学(10107)
项目编号(9889)
(9880)
(9775)
(9710)
期刊
(35688)
经济(35688)
研究(30368)
中国(25244)
教育(19136)
(13599)
学报(12908)
科学(12197)
(11506)
管理(11002)
大学(10567)
学学(9323)
技术(8079)
农业(7544)
财经(6163)
(5631)
金融(5631)
经济研究(5549)
图书(5396)
(5364)
职业(5358)
业经(4630)
(4519)
人口(4494)
问题(4388)
(4227)
(4148)
书馆(4105)
图书馆(4105)
统计(3948)
共检索到137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江亦曼,陈明立,李芸莉,曹建伟,徐景华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栗明  
抚养费案件类型多样、性质不一。相应地,审理原则亦不相同。抚养费酌定请求非讼性特征明显,为保护未成年子女利益,宜实行法官职权探知;抚养协议履行请求与过去抚养费代垫返还请求,涉及过去事实的认定,具有讼争性,应实行辩论主义以尊重当事人处分权。不过,对于过去抚养费代垫返还请求,作为前提事项的抚养费酌定,除非双方有协议且未损害未成年子女利益,法官仍应尽职权探知义务。为统合迅速处理纷争,抚养费案件宜统一适用非讼程序审理并实行法官职权探知,但对于其中具有明显讼争性事项,应交错适用诉讼法理而实行辩论主义。我国未来的家事程序立法,有关抚养费案件的审理除遵循上述原则外,应同时辅以家事调查官制度,并强化当事人的协力义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涛  陈功  宋新明  郑晓瑛  
作者认为"人口红利"的存在与否,并不单由人口年龄结构决定,还受人口规模、人口素质、就业结构、生产与消费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于是作者在对人口抚养比进行标准化的基础上,引入"标准消费人口"的概念,对不同年龄结构人口的消费状况进行统一,同时考虑不同产业的劳动人口就业率和产业之间的产出差异,并将标准化后的抚养比称为"社会抚养比"。研究发现,标准化后的实际抚养比很大程度上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乔晓春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legislation was initiated in China in late 1970s, and has prepared several draft copies. There has been a consensus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legislation among the government leaders at all levels and the masses, the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law, however, has not been formulated because of the lar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ate policy requirements and fertility desires of the masses. 1990s has witnessed dramatic changes in China's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situation characterized by fertility reduction to the below-replacement level. Responsible for this change are family planning administrative mechanisms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conceptual revolution occurr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market economy which has shaken the traditional fertility norms on the other. Also important is the transition of the family planning work from a management-centered manner to a service-oriented approach, which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throughout China. The revolutionary transformation in the working ideology and style of China's family Planning leads to changes in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family planning that has provided very favourable conditions and created a best opportunity for coming out of China's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law. In this issue of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um", four scholars are invited to write on this topic.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邬沧萍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总和生育率在1962—1969年平均高达6.2,到80年代前期已降到接近更替水平,1986年虽然有所回升,估计仍在2.4上下。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生育率下降如此迅速,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空前的。正因为如此,我国的计划生育受到国内外普遍赞扬。但是,在一片赞扬声中,也听到一种对我国计划生育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尧耿,王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简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 ,始终贯彻以人为本、依法行政的思想 ,第一次以国家立法形式明确了公民的生育权 ,并加以充分周到的法律保障 ,使人权保护和公民社会责任较好地得到了统一 ,将极大地改善我国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的状况。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有利于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的依法行政水平 ,有利于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 ,必将对促进我国人口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元祥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应将人口规划纳入调整范围 ,以确认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计划生育本质 ,确立计划生育组织的法律地位。应在强调保护公民在计划生育中的合法权利前提下强调其社会义务。并通过加强和提高生殖健康服务质量等促进建立新型社会主义生育文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穆光宗  
本文分析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的必要性、可能性、基点、要点、难点及未来的前景。笔者认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是中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需要。依法生育、依法行政是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标志着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鲍思顿,顾宝昌,罗华  
上海、北京和天津市在20世纪都经历了生育率急剧下降和预期寿命大幅度上升。生育率和死亡率的这些变化形成并将继续形成大量的老年人口。文章分析了这三大城市及中国的老年人口状况和未来的增长趋势,并就中国及这三个城市的人口趋势对老年抚养的影响进行讨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漆莉莉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难度增大以及存在的问题 ,回顾和评述了我国传统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社会监督机制 ,探讨了如何改变现状 ,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便于操作实施的多方位、多层次 ,一体化的相互协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社会监督机制 ,以达到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全面的要求。文章还根据目前现状 ,对新建立的监督机制的运行实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殷新革  陈桂琴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提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注意人口安全等成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所面临的新的课题。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有效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认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宣传服务和创新教育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它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大工程,关系到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陶涛  杨凡  
文章试图估计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少生了多少人。利用1980~2008年世界140多个国家的数据来模拟在没有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经济社会变量与人口变量的相关关系,并据此对中国无计划生育条件下的总和生育率进行测算。将测算出来的无计划生育条件下的总和生育率和中国实际总和生育率分别代入模型进行人口模拟,比较无计划生育条件下和现实条件下人口增长的不同过程和结果。研究表明:无计划生育条件下,我国2008年生育率水平的预测值大概在2.5左右。1972~2008年间,排除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单纯由于计划生育的作用,中国少生了4.58亿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长洪,陈新林,丁小平,曹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