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9)
- 2023(10965)
- 2022(9221)
- 2021(9028)
- 2020(7431)
- 2019(17533)
- 2018(17087)
- 2017(31720)
- 2016(16602)
- 2015(19096)
- 2014(18540)
- 2013(18277)
- 2012(16944)
- 2011(15477)
- 2010(14832)
- 2009(13568)
- 2008(12976)
- 2007(10514)
- 2006(9041)
- 2005(8273)
- 学科
- 济(71727)
- 经济(71662)
- 管理(43567)
- 业(39572)
- 方法(35306)
- 企(32479)
- 企业(32479)
- 数学(31323)
- 数学方法(30948)
- 中国(22191)
- 学(17158)
- 农(16419)
- 财(16275)
- 贸(14912)
- 贸易(14905)
- 易(14600)
- 业经(13587)
- 和(11552)
- 理论(11336)
- 制(11056)
- 农业(10740)
- 图书(10663)
- 融(10546)
- 金融(10545)
- 银(10202)
- 银行(10192)
- 地方(10075)
- 书馆(9981)
- 图书馆(9981)
- 行(9905)
- 机构
- 大学(238572)
- 学院(227772)
- 济(104160)
- 经济(102520)
- 管理(91137)
- 理学(79059)
- 研究(78860)
- 理学院(78192)
- 管理学(77002)
- 管理学院(76512)
- 中国(60496)
- 京(49672)
- 财(44883)
- 科学(44164)
- 财经(36975)
- 所(36910)
- 中心(36380)
- 经济学(34358)
- 经(34229)
- 研究所(33940)
- 范(32361)
- 师范(32120)
- 北京(31293)
- 经济学院(30854)
- 农(30286)
- 江(30257)
- 业大(29455)
- 院(28280)
- 财经大学(28046)
- 师范大学(26555)
- 基金
- 项目(158687)
- 科学(127224)
- 基金(120343)
- 研究(118558)
- 家(104122)
- 国家(103365)
- 科学基金(89799)
- 社会(79291)
- 社会科(75371)
- 社会科学(75357)
- 基金项目(62961)
- 省(56025)
- 自然(55663)
- 自然科(54419)
- 自然科学(54406)
- 教育(54125)
- 自然科学基金(53466)
- 划(49045)
- 资助(48507)
- 编号(47511)
- 成果(39429)
- 部(37383)
- 重点(35500)
- 国家社会(35172)
- 发(33381)
- 教育部(33107)
- 创(33054)
- 人文(31690)
- 中国(31219)
- 大学(31141)
- 期刊
- 济(102704)
- 经济(102704)
- 研究(67893)
- 中国(40910)
- 学报(34898)
- 财(34368)
- 管理(32380)
- 图书(31938)
- 科学(31231)
- 大学(27535)
- 农(25169)
- 书馆(25127)
- 图书馆(25127)
- 学学(23593)
- 教育(23063)
- 技术(19499)
- 财经(19036)
- 经济研究(18149)
- 农业(17967)
- 融(17698)
- 金融(17698)
- 经(16565)
- 贸(13866)
- 问题(13727)
- 业经(13297)
- 世界(13020)
- 国际(12447)
- 坛(12141)
- 论坛(12141)
- 情报(11463)
共检索到3435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胡立耘
史与论的有机结合往往取决于研究方法的正确选择,三者惟有达到统一,学术史才能既反映学术的变迁,又揭示学术的思想价值。范并思的新著《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一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把史、论与方法较好地统一起来,是一部具有长远价值的图书馆学学术史著作。参考文献9。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赵佩纯
文章对范并思《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一书进行了学术评介,认为范著的基础建立在科学方法上,因而是一部信史;而在叙述上则充满了激情,全书洋溢着浓郁的人文主义情愫。
关键词:
20世纪 西方图书馆学 中国图书馆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霍国庆
本文勾勒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概貌,论述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三次高潮的来龙去脉和主要特征,刻画了20世纪中国大陆图书馆学四代学人和台湾地区图书馆学“两代半人”的群体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点评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的主要学说及其逻辑发展轨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霍国庆
百年沧桑三次高潮四代学人———20世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图书馆学史总评(续)霍国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100080)5开放的台湾图书馆学台湾图书馆学是中国图书馆学的有机组成部分。40年代末之后,部分第一代和第二代图书馆学家或直接或辗转抵赴台湾...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范凡
20世纪初期,在晚清的两种刊物上先后连载了两部图书馆学著述,一部是王国维翻译的《世界图书馆小史》,另一部是孙毓修著述的《图书馆》,但是这两部著述的学术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揭示。《世界图书馆小史》对外国图书馆历史进行了最早的系统介绍,把中国学习国外图书馆制度的历史提早了一个阶段,是"中国图书馆学术书籍之滥觞"。《图书馆》被视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结构的著述,被定位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图书馆学著述"。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著作 图书馆学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柴纯青
十几年来的图书馆学理论及理论研究已经遭到这样或那样的批评,我们的理论实有许多值得检讨之处,究其原因,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并非一直是“科学的”。许多非科学因素介入我们的研究,并且积淀在现有的理论和研究者的思维方式上。只有正确的理论价值观,才能排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文祥
图书馆与信息-知识资源、信息技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历史进步具有直接的和内在的联系。由此决定了以图书馆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学是一门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以揭示图书馆本质和规律为目的,标志人和人类社会文化更新、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历史高度的综合性、应用性交叉学科。图书馆以人文为本质属性,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本手段和社会功能,以满足社会信息需求为生存依据和社会目标,以推进人类文明的提升和进步为价值追求。为了从人文本质、社会功能和历史价值三个方面全面揭示图书馆的本质和规律,本文从当代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发展趋势、理论基点和基本内容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功能图书馆学的理论构建问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蒋永福
作为理论形态或学术流派 ,图书馆学可分为科学图书馆学和人文图书馆学。人文图书馆学是从人文视角观察图书馆现象的 ,它以弘扬图书馆学中的人文精神为己任 ,以实现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为目标。只有科学图书馆学和人文图书馆学的平衡发展 ,才能体现图书馆的完整性。目前应加强人文图书馆学研究。参考文献 33。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郑全太 李香艳
本文首先分析了 2 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给中国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发展造成的影响和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认为图书馆学的产生、发展是多元的 ,而不是单一的 ;中国的图书馆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和优良的传统。最后通过对 2 0世纪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论”倾向的反思 ,得出启示 :立足本国、面向世界、超越传统、创新领先 ,是 2 1世纪我国图书馆学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中国 图书馆学 理论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子舟
百年图书馆学发展史上出现过三次发展高潮,前后约计40余年。在此期间,图书馆学得到迅速发展。勾勒三次高潮概貌,总结图书馆学演进经验,有助于认清历史,开辟未来
关键词:
图书馆学史,20世纪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刚 倪波
大学专业教育是图书馆学最重要的学科建制化措施 ,学术成果既是学科建制化的标志也是建制化的结果 ,学会和学术刊物是学术建制的另一重要标记。图书馆学的现代性和建制化对 2 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有着重要影响。参考文献 14。
关键词:
图书馆学 现代性 建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文祥
2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的理论起点 ,是总结以往研究成果 ,确定新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研究的学术使命 ,建立 2 1世纪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理论图书馆学的基本任务 ,是建立图书馆的理论系统 ,建立图书馆学的理论系统 ,构筑图书馆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2 1世纪理论图书馆学研究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参考文献 16。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近百年来,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经历了民国时期、1950—1977年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阶段。文章探讨了这三个历史阶段社会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与科学技术环境对图书馆学教育制度、教育规模、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的影响,以及图书馆学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和输出知识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认为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教育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但社会环境制约了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1950—1977年的社会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图书馆学教育发展仍较为缓慢,1978年至今,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图书馆学教育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