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9)
- 2023(4552)
- 2022(3586)
- 2021(3629)
- 2020(2755)
- 2019(6231)
- 2018(6211)
- 2017(9787)
- 2016(6390)
- 2015(7071)
- 2014(6632)
- 2013(5604)
- 2012(5090)
- 2011(4735)
- 2010(5029)
- 2009(4385)
- 2008(4246)
- 2007(4101)
- 2006(3648)
- 2005(3240)
- 学科
- 教育(18818)
- 管理(16401)
- 业(15036)
- 企(13884)
- 企业(13884)
- 济(11888)
- 经济(11883)
- 技术(11586)
- 中国(11406)
- 技术管理(8398)
- 理论(7156)
- 教学(6148)
- 学(5065)
- 发(4267)
- 发展(3909)
- 业经(3794)
- 展(3787)
- 财(3756)
- 研究(3753)
- 方法(3473)
- 农(3450)
- 革(3391)
- 思想(3368)
- 改革(3258)
- 政治(3206)
- 高等(3138)
- 制(3123)
- 银(2996)
- 银行(2991)
- 思想政治(2985)
- 机构
- 大学(76847)
- 学院(72031)
- 研究(28972)
- 教育(26520)
- 济(22698)
- 管理(22197)
- 经济(22018)
- 范(20687)
- 师范(20634)
- 理学(18872)
- 理学院(18547)
- 管理学(18158)
- 管理学院(17957)
- 京(17677)
- 师范大学(17181)
- 科学(15310)
- 中国(14722)
- 所(13628)
- 江(12618)
- 研究所(12376)
- 职业(12292)
- 技术(12135)
- 北京(12087)
- 中心(11479)
- 院(10754)
- 财(10752)
- 教育学(10221)
- 州(9836)
- 研究院(8733)
- 职业技术(8380)
- 基金
- 项目(44670)
- 研究(41966)
- 科学(37736)
- 基金(28457)
- 教育(27634)
- 社会(24763)
- 家(23573)
- 社会科(23204)
- 社会科学(23200)
- 国家(23176)
- 科学基金(19789)
- 省(19680)
- 编号(18969)
- 划(18226)
- 成果(18125)
- 课题(17186)
- 年(14645)
- 基金项目(14080)
- 创(13041)
- 规划(13021)
- 创新(12054)
- 项目编号(11709)
- 重点(11655)
- 部(11426)
- 发(11364)
- 性(11200)
- 教育部(10760)
- 度(10724)
- 自然(10002)
- 资助(9922)
共检索到123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丽华
班级崩溃是日本基础教育中新近出现的一种教育疾病。它具有普遍性和年级差别性的特点。导致班级崩溃发生的病因有很多,其中学历社会引发过激的考试竞争、学校教育教学的枯燥单调划一、管理中过分“尊重”儿童导致放任、家长对子女的日常行为缺乏必要的指导以及其它各种教育疾病的前期破坏是最主要的原因。
关键词:
班级崩溃 教育疾病 病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伟
班级崩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小学教育中新出现的一种病理现象,其事态越来越严重。本文就班级崩溃问题的表征及其成因、解决对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期望借此引起人们对建构小学教育的理想形态的思考。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唯
日本“气泡经济”崩溃后的资本输出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李唯进入90年代,支撑日本经济的“气泡”终于破灭了,日本经济因之陷入了低谷,作为日本对外经济关系支点的资本输出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一、“气泡”崩溃后资本输出的新变化进入90年代,日本资本输出一反80年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良桥
一、泡沫经济崩溃对日本银行业的冲击 80年代后期,日本股市一路攀升,到1989年底,东京股市市值高达511万亿日元(536亿美元),比当时全美上市公司市值还高出30%;同时,地价飞涨,1990年底仅东京帝国大厦的土地价值就比加利福尼亚整个州还高。金融资产如此膨胀,使日本经济的增长日益脱离实体经济基础,形成了“泡沫经济”。进入90年代,支撑金融资产继续膨胀的力暴渐趋弱化,以股价暴跌为导火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众敏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此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泡沫"和"失去的十年"是日本学界讨论最多的问题,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讨论之后,这些争论终于尘嚣落定,不再成为研究的焦点。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的阴影,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对"泡沫"和"失去的十年"的研究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共识。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轩
国内学者对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及其崩溃问题存在一定认识误区。实际上,经济高速增长和快速城市化往往伴随着房地产价格高涨甚至房地产泡沫。房地产泡沫未必导致泡沫经济,也不必然发生崩溃,而是可能通过有效释放或挤出加以消融。日本1980年代中期出现的房地产泡沫,源于没有刚性需求的房地产炒作,其最终"崩溃"并不是泡沫爆裂后房地产价格的断崖式下跌,而是在日本政府直接干预下的逐渐挤出,并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缓慢下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房汉廷
一、泡沫经济的概念及其研究近况 泡沫经济早在17世纪就已经发生过。如17世纪30年代由荷兰东印度公司引发的“郁金香大惨败”,1720年的南海泡沫公司事件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席卷美国的股市危机。但是,一直到1987年10月19日从纽约证券交易所爆发的被称为黑色星期一的股价暴跌,泡沫经济问题才成为经济学进行实证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1.泡沫经济的分类 经济学家中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存在着合理泡沫经济和非合理泡沫经济两种类型。前者是指以经济为主体的合理行动和市场有效性为前提的泡沫经济。合理性的泡沫经济用数学模型容易表达,也是经济学的一个专门理论分析对象。后者在定式化泡沫经济中不满足严密的条件,即使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莱斯特·瑟罗
亚洲的崩溃及治疗[美]莱斯特·瑟罗一经济崩溃是资本主义的内在现象,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真正的大崩溃,如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狂热病,18世纪英国的南海泡沫及1929年美国的大崩溃。最近,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泡沫破裂,股票价格下跌了2/3,地产价格下跌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莱斯特·瑟罗
五在历史长河中曾爆发过多次金融危机可能有一个好处,人们在如何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并使经济重新运转方面,形成了广泛的共识。问题是,东南亚和韩国的政府是否情愿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它们无需另辟蹊径。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可以借鉴美国将纽约市从破产边缘挽救回来和对储...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彬村
中国第一个纸币周期开始于11世纪初期,结束于15世纪前期。与宋、金、元三朝的纸币在王朝末期崩溃的情形迥异,明朝纸币在王朝财政健全国力兴盛的时候崩溃掉。明朝纸币的崩溃肇因于两个错误的政策:不兑换(inconvertible)纸币政策,与保守退缩的纸币发行政策。不兑换纸币政策让人民对大明宝钞信心不足,注定它要走向贬值。保守退缩的发行政策加速宝钞的贬值,最后完全给白银取代。明朝纸币的崩溃开启此后四百多年的银铜双元金属货币制(bimetallism)的时代,给中国经济带来深刻的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向寿一 刘昌黎
泰国的泡沫经济崩溃●[日]向寿一刘昌黎译1997年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发表了旨在把外汇行市转向“管理浮动汇率制”的决定。在此之前,尽管一般认为泰铢是与美元挂钩的,但正确的说法则是1984年11月以前与美元挂钩,其后乃是采取“一揽子货币方式”,即根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樊纲
本文从中国社会的现实出发 ,全面地分析了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发展中国家问题与转轨经济问题 ,并从收入差距 ,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 ,金融四个视角进行了总结 ,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带着问题增长 ,在增长中解决问题。”
关键词:
崩溃 增长 中国经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季风 田正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的僵尸企业数量急剧增加,阻碍了产业的升级与转型,降低了日本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2003年,日本政府设立了产业再生机构,采用资产评估、业务重组、财务重建等方式,着手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经过产业再生机构的援助与重组,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营运和偿债能力获得提升。产业再生机构的介入有效强化了企业的主营业务,在行业发展中起到了示范效应,表明政府干预有利于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中国应吸收日本产业再生机构的有益经验,加强东亚地区间协作,化解僵尸企业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季风 田正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的僵尸企业数量急剧增加,阻碍了产业的升级与转型,降低了日本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2003年,日本政府设立了产业再生机构,采用资产评估、业务重组、财务重建等方式,着手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经过产业再生机构的援助与重组,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营运和偿债能力获得提升。产业再生机构的介入有效强化了企业的主营业务,在行业发展中起到了示范效应,表明政府干预有利于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中国应吸收日本产业再生机构的有益经验,加强东亚地区间协作,化解僵尸企业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昭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