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46)
2023(4640)
2022(3828)
2021(3947)
2020(3495)
2019(8374)
2018(8672)
2017(17901)
2016(9657)
2015(11677)
2014(11800)
2013(11515)
2012(10509)
2011(9618)
2010(10180)
2009(9539)
2008(9281)
2007(8386)
2006(7533)
2005(6827)
作者
(27675)
(22753)
(22433)
(21748)
(14297)
(10704)
(10463)
(8766)
(8382)
(8234)
(7570)
(7471)
(7182)
(7137)
(7069)
(6767)
(6756)
(6745)
(6676)
(6451)
(5791)
(5589)
(5546)
(5159)
(5139)
(5127)
(5119)
(5096)
(4608)
(4369)
学科
(39655)
经济(39625)
管理(24714)
(23266)
方法(22478)
数学(21089)
数学方法(20518)
(18386)
企业(18386)
中国(12751)
教学(10268)
(10066)
理论(8934)
(8688)
(8388)
贸易(8381)
(8244)
(8229)
(7533)
银行(7528)
(7253)
业经(7043)
学法(6420)
教学法(6420)
(6041)
(6039)
金融(6038)
农业(5909)
(5696)
技术(5578)
机构
学院(143857)
大学(142266)
(56911)
经济(55580)
管理(54088)
理学(46419)
理学院(45951)
管理学(44751)
管理学院(44505)
研究(42154)
中国(33601)
(30314)
(28255)
科学(24805)
财经(22363)
(21067)
(20838)
(20117)
北京(19954)
(19527)
师范(19331)
中心(19306)
研究所(18757)
业大(18212)
(17722)
经济学(17399)
(17241)
技术(16781)
财经大学(16514)
经济学院(15742)
基金
项目(85510)
科学(65913)
研究(65148)
基金(59274)
(50360)
国家(49976)
科学基金(42613)
社会(38293)
社会科(36325)
社会科学(36315)
(34198)
教育(33456)
基金项目(30536)
编号(28790)
(28605)
自然(27243)
资助(26637)
自然科(26618)
自然科学(26612)
自然科学基金(26095)
成果(23997)
课题(20540)
(19349)
重点(19241)
(17668)
(17415)
项目编号(17409)
大学(17044)
(16911)
教育部(16908)
期刊
(61883)
经济(61883)
研究(44463)
中国(28072)
教育(25067)
管理(21983)
(20379)
学报(17420)
技术(17060)
科学(16792)
(15707)
大学(14259)
(13854)
金融(13854)
学学(13034)
财经(11144)
农业(10930)
业经(10808)
经济研究(10802)
统计(9673)
(9550)
问题(8727)
(8477)
职业(7871)
决策(7794)
理论(7766)
商业(7681)
(7680)
技术经济(7665)
实践(7026)
共检索到213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秀维  
"教学工厂"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吸收德国"二元制"教学模式基础上的成功创新,文章对"教学工厂"模式与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改革、教师职教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反思,结合我国国情和办学实际情况,重新解读了"工学结合"的内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家宁  孙长坪  
"教学工厂"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成功典范,为新加坡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新加坡"教学工厂"与我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比较: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改革以及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最后得出结论,新加坡"教学工厂"有利有弊,我国在借鉴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启东  
"教学工厂"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吸收德国"二元制"教学模式基础上的创新。文章在总结"教学工厂"教学模式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认为:在课程设置方面,我国高职院校应加强市场导向,同时保证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和课程反馈的及时有效性;在教师教学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市场性和时效性;在学生学习方面,高职院校应通过创设与主要用人单位相似的工作环境和技能环境,边学边实习,提高学生对就业环境的适应性,培养其研究性学习能力,提高创新技能。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旷健玲  
通过对新加坡职业学校的实地考察及对我国高职物流营销专业的调查,查找了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成功的原因,进而对我国高职物流营销专业实施该模式的遇阻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在我国高职物流市场营销专业真正实施"教学工厂"模式,就必须从政府、高职院校、教师、学生和企业五方面入手、系统规划和操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志轩  白智童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独创的"教学工厂"理念及其教学模式,将学校、培训中心、企业三元合一,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双重"功能。"教学工厂"中的教学项目和学期学科课程组合施行"双轨系统"的教学安排,"教学工厂"将核心教学及项目研发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得到综合、连续的训练机会,而且人力资源、教室资源、实践场地、项目资源等都得到连续高效利用,对于我国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文杰  任立军  张林  杨锋  
新加坡理工学院基于CDIO模式的专业课程体系是以项目为主线,把应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融入到项目教学中。其项目分为三级,一级项目以介绍本专业的核心内容及调动学生兴趣为主,二级项目旨在加强核心课程的学习与应用,三级项目为单门课程内为增强该门课程能力与理解而设。项目教学的实施需提供项目制作室,还要提供学生讨论、研讨的空间,教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黄辉  施祝斌  乔红宇  
针对航海行业的特点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和相关航海企业联合打造"海上教学工厂"(生产性教学船),以"海上教学工厂"为平台,组建"专兼结合、水陆两栖"航海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创新实施了"双向四段"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对于航海类学生学习与工作不能同时进行的不足,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三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俞位增  张鹏飞  董彦  
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共建"教学工厂",分析教学工厂的运行模式和实施途径,探索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军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做了许许多多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不少具体的结合方式。但工学结合得以顺利开展,要取决于诸多因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加勇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文章在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教育现状与培养目标差距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理论架构,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推进策略,从而形成以特色教学为中心的大职教核心竞争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学军  周蓉  
在分析传统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重新定位并构建了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设计新模式,通过实践与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练长城  
新加坡作为亚洲短期崛起的典型国家,其成功与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有着紧密关系。双师型高职教师的培养、外向型社会化实践的培育、国际化教育基地的开设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新加坡的高职教育形成了特色体系,其经验值得研究与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立新  
新加坡在教育上贯彻了分类分层培养和实用主义原则,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工艺理工教育即职业教育,国家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约束性、倾斜性政策、制度及措施。我国职业教育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有益经验,准确定位,构建政府引导、行业支持、企业参与的合作办学平台等,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贾生超  张新科  
在对比分析"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概念基础上,明确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定位,通过对中德两国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运行系统中的支持系统、实施形式、考核制度、运行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对比阐述,对中国高职院校提出完善"工学结合"配套支持系统、建立"工学结合"教学质量制度、加大经费投入三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可  
本文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建筑CAD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结合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重点建设课程的实践,从教学手段、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几个关键环节,对建筑CAD设计基础课程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