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5)
2023(6068)
2022(5041)
2021(4677)
2020(3815)
2019(8482)
2018(8492)
2017(15863)
2016(8724)
2015(9919)
2014(9833)
2013(9255)
2012(8692)
2011(7816)
2010(7616)
2009(6760)
2008(6450)
2007(5559)
2006(4778)
2005(4056)
作者
(24457)
(20636)
(20028)
(19307)
(12884)
(9783)
(9200)
(7950)
(7822)
(7262)
(6964)
(6781)
(6633)
(6383)
(6277)
(6160)
(5989)
(5962)
(5954)
(5818)
(5086)
(4984)
(4860)
(4816)
(4601)
(4485)
(4436)
(4384)
(4172)
(4139)
学科
(30027)
经济(29981)
管理(22431)
(18404)
(13915)
企业(13915)
方法(10518)
(10216)
地方(9122)
中国(9026)
数学(9008)
数学方法(8900)
(8049)
(7647)
(7616)
业经(6975)
(6756)
农业(6648)
理论(6018)
环境(5401)
(5348)
金融(5340)
(5312)
银行(5298)
(5101)
(4906)
贸易(4902)
(4676)
技术(4629)
教育(4549)
机构
学院(114375)
大学(113141)
(41742)
管理(40710)
经济(40622)
研究(39812)
理学(34961)
理学院(34469)
管理学(33775)
管理学院(33549)
中国(30282)
科学(25686)
(24708)
(21675)
(20888)
(20013)
中心(19033)
(18588)
研究所(18134)
业大(18128)
农业(17114)
(17018)
师范(16800)
财经(16157)
(15268)
北京(14963)
(14609)
(14464)
技术(13886)
师范大学(13435)
基金
项目(81018)
科学(63156)
研究(60086)
基金(57150)
(50447)
国家(49991)
科学基金(42448)
社会(37030)
社会科(34945)
社会科学(34939)
(33103)
基金项目(30875)
(27643)
教育(27449)
自然(27262)
自然科(26607)
自然科学(26599)
自然科学基金(26101)
编号(25197)
资助(22158)
成果(20347)
重点(18175)
课题(17952)
(17919)
(17081)
(16759)
创新(15676)
科研(15340)
国家社会(15276)
项目编号(14895)
期刊
(47520)
经济(47520)
研究(33454)
中国(27130)
学报(20041)
(19506)
科学(17194)
(17005)
教育(16054)
大学(14800)
学学(13796)
管理(13773)
农业(13122)
技术(10301)
(9784)
金融(9784)
业经(8756)
经济研究(7588)
财经(7431)
(6991)
图书(6799)
(6526)
问题(6522)
(6204)
资源(6153)
会计(5904)
(5727)
科技(5400)
职业(5306)
(5225)
共检索到173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加灿  袁泰哲  
媒体对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影响其治理:第一,驱使政治家改革公司法,公司法的改革会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积极影响;第二,迫使公司管理层维护自身声誉,使其更加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第三,影响公司的社会声誉,这将导致公司管理层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黄孝武  程敏  尹齐炜  许传华  
基于2009~2015年季度数据,以中国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造了以市值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限模型讨论媒体关注与股票价格相对收益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媒体关注与股票相对收益随公司市值变化呈现U型关系:媒体关注对于小市值区间的公司,股票相对收益呈负相关;对于中等市值区间的公司,由负相关转为正相关;而对于高市值区间的公司,正相关性逐渐增强。这说明小市值公司受"过度关注弱势"影响较大,而随着市值增加,"注意力驱动"则主导了媒体关注对股票相对收益的关系。因此,对于小市值上市公司,应加强公司的信息质量管理,对于大市值上市公司,应加强公司媒体宣传,提升公司知名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英允  孟焰  季蕴慈  
注册制改革及社交媒体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环境及其效果。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一季度至2017年四季度发布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公司样本为例,检验了业绩预告精确性与预告效应的关系以及社交媒体关注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发现:业绩预告精确性越高,预告效应越强;社交媒体关注强化了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在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样本中,业绩预告精确性对预告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在预告消息为好消息的样本中,社交媒体关注则发挥了更为显著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资本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理解信息披露精确性及社交媒体关注对信息披露效应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权小锋  吴世农  
作为法律外的制度,媒体关注是否具有治理效应?其作用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财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选择2004-200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聚焦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问题,系统性分析了媒体关注、盈余操纵及应计误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媒体关注和管理层盈余操纵存在显著负向关系,表明媒体关注度的提高有助于抑制管理层主观的盈余操纵行为;(2)通过"Mishkin检验"发现我国A股市场整体上存在应计误定价现象,并且这种应计误定价主要是由于操纵性应计误定价引起的,表明管理层的盈余操纵行为是应计误定价的重要成因;(3)通过多种方法联合检验发现媒体关注与应计误定...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罗秋菊  翟雪婷  丘力恒  
社交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与话语结构,当旅游侵权事件发生时,消费者开始选择在社交媒体上发声以争取权益。本文以青岛"天价虾"事件为例,旨在研究旅游消费者的微博增权过程。研究发现:旅游消费者的微博增权体现为信息增权、心理增权与社会增权;社交媒体降低了信息获取门槛且提高了消费者的话语权,增加了消费者的信息权力;公众的情感控诉强化了其对自身权力的关注,实现了心理增权;信息增权与心理增权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且信息增权先于心理增权;舆论压力促使相关部门做出回应与行动,规范旅游市场,从而实现社会增权。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害怕与主流观点相左而保持沉默,而社交媒体提高了旅游消费者的社会支持感与权能感,使其敢于发声,形成增权的螺旋。然而,这一增权过程实则是旅游目的地的二次危机传播,对相关部门的管理提出了挑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梁上坤  
费用粘性是企业成本性态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以2009—2013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考察了媒体关注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对公司费用粘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媒体关注程度越高,公司费用粘性越低;区分公司的信息环境,上述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公司内外信息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在内外信息环境较好时不存在显著影响。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不同类型媒体关注的作用效果存在异质性,政策导向的媒体关注对费用粘性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而市场导向的媒体关注的抑制效果则较为微弱;此外,与信息环境影响的发现一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叶勇  李明  张瑛  
以2007~2010受到处罚的违规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媒体关注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发现在监管机构开始对公司的违规行为调查前,有32.1%的公司受到了媒体的负面报道和质疑。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有媒体关注公司的代理成本较低,并且媒体关注使违规严重公司的代理成本减少得较多;相对于没有媒体关注的公司,有媒体关注公司的独立董事使公司的代理成本减少得较多。因此,媒体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重要治理作用,媒体关注已经成为了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田宗涛  刘嫦  
本文以2009-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媒体关注是否抑制公司费用粘性。研究发现:媒体关注显著抑制了公司费用粘性水平,且随制度环境水平提高此关系越为显著。进一步发现其内在机理在于媒体关注能够抑制公司第一类代理成本进而缓解了公司费用粘性。因此,企业应合理评价媒体治理效果,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规范管理层行为,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政府应重视媒体治理,强化媒体监督力度,降低对媒体的过度干预,督促企业更加科学合理地作出成本决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梁上坤  
费用粘性是企业成本性态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以2009—2013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考察了媒体关注对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对公司费用粘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媒体关注程度越高,公司费用粘性越低;区分公司的信息环境,上述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公司内外信息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在内外信息环境较好时不存在显著影响。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不同类型媒体关注的作用效果存在异质性,政策导向的媒体关注对费用粘性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而市场导向的媒体关注的抑制效果则较为微弱;此外,与信息环境影响的发现一致,在内部控制水平较低的公司中,媒体关注对费用粘性具有更强的治理效果。本文的发现肯定了媒体关注抑制公司费用粘性的积极作用,并将媒体关注这一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纳入费用粘性动因的分析框架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陶春华  陈鑫  黎昌贵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2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ESG评级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评级越高,审计费用越低。通过替换变量、改变样本、滞后一期、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度越高,企业ESG评级对审计费用的负向影响越显著,说明媒体关注对ESG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机制检验表明,ESG评级能够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风险,减少审计努力和审计风险溢价,进而降低审计费用。此外,ESG评级降低审计费用的作用在非四大审计和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研究体现了ESG的积极效应,丰富了ESG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检验了媒体关注的治理作用,为ESG相关政策的完善和推行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伟  杨丹妮  
公司的投资效率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问题,其中投资不足行为比投资过度行为更为普遍,现有文献大多基于投资过度的角度去研究投资效率问题,文章以2012—2016年沪深两市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媒体关注、内部控制以及两者共同作用下对公司投资不足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媒体关注度与公司投资不足行为负相关,即媒体关注度越高,越能降低公司投资不足程度;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投资不足行为负相关,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减少公司投资不足行为;同时从内外治理的角度看,媒体关注与内部控制的共同作用对投资不足行为的抑制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元驹  臧文佼  韩岚岚  
本文从财务业绩评价的视角,通过分析獐子岛计提巨额减值准备案例,发现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对营业利润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对上市公司营业利润包含资产减值损失影响的合理性提出疑问。为了弥补现行营业利润损益计算模式的局限,本文提出并界定核心营业收入、核心营业成本和核心营业利润的概念及核心营业利润损益计算模式。本文的研究成果在现行营业利润损益计算模式的基础上,拓展了经营业绩评价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经营业绩质量的评价指标,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提供简单而实用的分析指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向强  李沁洋  孙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互联网媒体已深刻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笔者以2014—2015年51家国内主流互联网媒体关于A股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数据为样本,研究媒体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未被媒体报道的上市公司,其股票在下一周的收益率显著高于媒体关注度高的上市公司股票,即存在媒体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分析师跟踪人数少、异质波动率高这类投资者关注度低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互联网媒体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更显著;然而,对于涉及概念数量多、媒体持续报道这类投资者关注度高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向强  李沁洋  孙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互联网媒体已深刻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笔者以2014—2015年51家国内主流互联网媒体关于A股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数据为样本,研究媒体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未被媒体报道的上市公司,其股票在下一周的收益率显著高于媒体关注度高的上市公司股票,即存在媒体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分析师跟踪人数少、异质波动率高这类投资者关注度低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上市公司,互联网媒体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更显著;然而,对于涉及概念数量多、媒体持续报道这类投资者关注度高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的上市公司,互联网媒体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并不显著。笔者的研究结论为媒体效应的"投资者认知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表明新闻媒体能够提高投资者认知,降低信息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乔海曙  赵昊  粟亚亚  
文章在PVAR模型中引入百度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研究了媒体报道影响股票收益率的传导机理。结果发现,投资者关注是"媒体效应"十分重要的传导渠道,其传导过程表现为:(1)上市公司媒体报道数量的增长将对投资者关注度带来正向的冲击;(2)投资者"注意力驱动"的买入行为在短期内将对股票的收益率与成交量造成正向的影响;(3)在长期,投资者的非持续"过度自信"行为导致股票收益率出现"反转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