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22)
2023(11199)
2022(9804)
2021(9739)
2020(7909)
2019(18756)
2018(18940)
2017(35089)
2016(20132)
2015(22939)
2014(23162)
2013(22216)
2012(20442)
2011(18421)
2010(18604)
2009(16466)
2008(15923)
2007(13887)
2006(12108)
2005(10659)
作者
(55088)
(45175)
(44935)
(43140)
(28928)
(21799)
(20757)
(17912)
(17525)
(16219)
(15728)
(15071)
(14185)
(14175)
(14155)
(13830)
(13777)
(13476)
(12954)
(12904)
(11364)
(11261)
(10805)
(10490)
(10377)
(10123)
(10063)
(10016)
(9058)
(8960)
学科
(68299)
经济(68214)
管理(50627)
(45712)
(38372)
企业(38372)
方法(33067)
数学(28244)
数学方法(27753)
教育(23191)
中国(23004)
(20843)
(17604)
理论(16657)
(16555)
业经(14703)
地方(13539)
技术(12161)
(12080)
农业(11821)
(11422)
(10898)
贸易(10886)
环境(10638)
(10538)
教学(10530)
(10240)
财务(10175)
财务管理(10155)
(9919)
机构
大学(275543)
学院(268026)
管理(104071)
(94359)
经济(91840)
研究(90469)
理学(90402)
理学院(89247)
管理学(87390)
管理学院(86887)
中国(61896)
(60976)
科学(57594)
(46097)
师范(45798)
(45361)
(43209)
研究所(41602)
中心(40387)
(39690)
北京(39575)
(39358)
业大(39197)
教育(38424)
师范大学(37667)
财经(34749)
(32951)
技术(32703)
(32508)
(31593)
基金
项目(184102)
科学(145050)
研究(140992)
基金(129773)
(111881)
国家(110794)
科学基金(94532)
社会(84060)
社会科(79131)
社会科学(79110)
(72645)
教育(71582)
基金项目(68638)
(63227)
自然(61337)
编号(60663)
自然科(59875)
自然科学(59864)
自然科学基金(58762)
资助(53871)
成果(52144)
课题(43926)
(41812)
重点(41798)
(39151)
(38025)
项目编号(37661)
教育部(36291)
(36094)
大学(35378)
期刊
(100686)
经济(100686)
研究(85591)
教育(62942)
中国(58861)
学报(41735)
科学(37664)
管理(36754)
(35034)
大学(32183)
(30958)
学学(28315)
技术(27048)
农业(25416)
图书(19285)
(18355)
金融(18355)
财经(15754)
业经(15614)
职业(15045)
经济研究(14954)
理论(13826)
(13280)
(13119)
实践(13040)
(13040)
书馆(12896)
图书馆(12896)
科技(12831)
(12708)
共检索到397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谦  王正阳  
童年是一种社会现象。尽管儿童与成人的差别具有恒常性,但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之间的关联却经历了遮蔽、凸显、在趋同中显现的历史性演变。在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将儿童视为“他者”,借助田野工作方法,实现对儿童的凝视。通过观察、记录与反思,以“深描”的笔触,追求主位与客位的互动与转换,对儿童的文化意义结构和层级系统提出解读。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为研究者与实践者凝视儿童真实的生活样貌并给以生动描述和抽象解读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在此过程中,研究者努力实现对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关联性的转译,搭建不同生命阶段共享的本真性,从而探究以主流价值观实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给以积极引导的可能性与路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钱雨  
儿童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新兴分支,但人类学对儿童与童年的关注已经有相当漫长的历史。儿童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是儿童与童年研究。本文梳理了儿童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和哈德曼等人的观点。米德认为,20世纪最大的成就就是将对儿童本质的理解融入到对儿童的养护与教育中去。当代儿童人类学家承认儿童既是"脆弱的",也是"主动的行动者",并致力于在社会复杂的关系中寻找儿童的声音。如何迎接真正的"儿童的世纪",将对儿童与童年的理解融入中国的儿童教育中去,这将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索的课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更立  
儿童有着内在精确的成长时间表,其生命的成长过程是儿童按照自己特有的节奏和张力所展开的绵延创造过程。教育的时间只有与儿童生命成长的内在时间相一致,教育才能发挥对儿童生命成长的作用。然而,在崇尚科学与理性的现代社会,教育陷入了对"科学的时间"迷恋中,这导致了现代儿童教育因一味追求速度、效率和功利性结果最大化,而遮蔽了儿童生命的价值,阻碍了儿童生命意义的实现。为此,基于对生命"真正的时间"的理解,确立尊重儿童生命"真正的时间"的教育时间观成为了现代儿童教育的迫切需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方银叶  李姗泽  
儿童教育异化的本质为人的异化。教育异化现象难以直接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而得到根本改善,需要回到人的本质的哲学层面进行反思。《游戏的人》和《人论》作为“游戏”和“文化”领域两部著名的人性论著作,对儿童形塑的应然状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启示。在“人是游戏者”的本质论视域下,游戏作为文化之母赋予儿童教育以游戏的精神基质,人的游戏功能打开了儿童教育的新秩序,人的游戏本体指明了儿童教育的终极目标。透过“人是符号的动物”之人性观可知,人的符号本质定性儿童教育以文化人的本质,人的符号功能打开了儿童教育的内容世界,人的符号劳作实现儿童教育的人性完善。两种人性论启示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应发挥儿童个体层面的游戏性与符号性;注重社会层面的共同规则与文化传承;通过对话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以最终实现儿童作为人的心灵自由。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宇  
根据儿童在儿童研究中地位和角色的不同,儿童研究可分为"对儿童的研究"和"有儿童的研究"。当前,"对儿童的研究"日益面临着来自认识论和社会学方面的变化的挑战,而"有儿童的研究"则得到来自儿童权利思想、新童年社会学和儿童哲学、儿童朴素理论研究的支持。"有儿童的研究"的实现需要保证儿童对于研究的"知情同意"权,尊重儿童在研究过程中的权利,选择有利于儿童参与的研究方法,吸收儿童实质性地参与研究的具体环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曦  
鉴于社会科学越来越重视社会实际调查及研究,以及在非汉语地区社会科学调查的日益增加,本文主要阐述社会科学的人类学·民族学调查研究中调查地语言学习的必要性,①并以国外大学的人类学学科的实例印证了这种必要性的存在。而在这样的语言学习及训练当中,民族语言教育研究机构正好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一方面拓宽自己的教学及研究领域,促进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形成密切的协作关系,能够得到共同的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敏希  
在当代实用主义哲学家中,詹姆士提出的多元经验主义表达了其彻底的经验主义态度与实用主义真理观,他对经验的理解既是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又与当代哲学思想充分交流与联系。他对经验与真理的本质、哲学的功能与方法等的解读对于我们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角度理解儿童哲学的合法性、语言与哲学思维训练间的联系以及哲学如何走进儿童课堂等问题都有所启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振宇  
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大脑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高、中社会经济地位的儿童在语言、记忆和执行功能三个认知领域中的表现普遍优于低社会经济背景出身的儿童。而儿童群体之间的这些差异主要是通过孕期照料、父母教养方式和认知刺激等中介因素发生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改善家庭的社会经济处境、调节中介因素、实施旨在训练大脑认知功能的项目以及增强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等方式,进行合理及时的干预,以确保儿童取得学业和生活上的成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广文  周方芳  
心理弹性是一种处于逆境中能够克服危险因素,避免发展功能、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受损的稳定的人格特质或能力。本文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在对心理弹性内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就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弹性的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改进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提供依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国华  陈宣霖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美国现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以制度保障健全、监测内容全面和评估标准明确为主要特色的"流动教育项目"监测与评估体系。反思国内当前的流动儿童教育实践,我国应加强监测与评估立法和构建监测与评估机制以完善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监测与评估体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卢月娥  袁茵  
本文从听觉障碍儿童自我意识研究的主要内容、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两方面,回顾了听觉障碍儿童自我意识研究的状况;并由这些研究得出一些教育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乐乐  
梅洛-庞蒂不仅是一位现象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学家。他的儿童研究表明:儿童是身体主体而非意识主体的存在,儿童是通过身体知觉来把握和认识世界的,儿童认知是通过身体、大脑对世界的整体性感知和体验而发生的。儿童时期的各种发展现象与成人之间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而是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在教育场域中,我们应转变传统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关注儿童在场的身体,重新理解儿童的身体活动,进而认识儿童哲学教育不是思维训练,而是身体对外部世界的探究活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管晶晶  胡鑫  王文静  
儿童阅读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阅读脑"的研究成为儿童阅读领域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脑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涌现出很多儿童阅读的脑科学研究新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儿童阅读是一个多系统的复杂认知过程,儿童阅读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受不同脑机制的调节;儿童阅读困难在脑机制层面也有新的解读,为传统儿童阅读中的问题解决提供了新的角度,解释并澄清了传统阅读研究中出现的很多争议,为相关问题解决提供了科学的证据。由此,我们应遵循儿童学习阅读过程中的脑活动规律,分阶段设定阅读教学目标;基于儿童阅读的脑与认知科学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结合儿童阅读困难的脑机制研究,开展差异性阅读教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梁丽敏  
分析儿童教育与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关系,从儿童的发展特点谈阅读工作的开展,总结少儿阅读推广工作的方法,活动目标要全面;活动道具简而精;互动环节不可少;动作搭配很关键;主题活动要系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音莹  
传统蒙学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诸多经典内容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启蒙教育特点,对当代儿童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在教材方面,经典蒙学教材不仅注重识字常识的启蒙,而且注重伦理道德的教育和儿童心理的特征;在教法方面,吟咏背诵作为蒙学教学特色之一,为幼儿的听说读写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传统蒙学还充分重视儿童兴趣志向的激发,因势利导地帮助幼儿形成知行合一的好习惯。基于传统蒙学教材、教法上的特色,传统蒙学给当代儿童教育带来了三点启示:一是重拾经典教材,利用传统文化的宝贵载体;二是重视方法迁移,传承传统蒙学的先进经验;三是回归家庭教育,坚守儿童蒙养的首要阵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