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7)
2023(8729)
2022(7676)
2021(6979)
2020(6267)
2019(14364)
2018(14362)
2017(29172)
2016(15791)
2015(18309)
2014(18340)
2013(18735)
2012(17688)
2011(16169)
2010(16454)
2009(15779)
2008(15950)
2007(14615)
2006(12765)
2005(11569)
作者
(48092)
(40189)
(39990)
(38351)
(25257)
(19058)
(18420)
(15733)
(14819)
(14363)
(13504)
(13275)
(12705)
(12627)
(12503)
(12428)
(12385)
(11845)
(11691)
(11482)
(10085)
(10042)
(9876)
(9142)
(9076)
(8990)
(8936)
(8850)
(8065)
(8037)
学科
(72723)
经济(72656)
(47566)
管理(46274)
(37970)
企业(37970)
方法(33712)
数学(29743)
数学方法(29535)
(20474)
中国(19471)
(18036)
业经(15588)
(15000)
(14853)
(14453)
贸易(14448)
(14047)
地方(13989)
农业(12742)
(12078)
银行(12052)
(11534)
产业(11142)
(10974)
(10832)
财务(10809)
财务管理(10779)
(10721)
金融(10719)
机构
大学(242205)
学院(242194)
(103824)
经济(101702)
管理(92329)
研究(81349)
理学(79052)
理学院(78196)
管理学(77024)
管理学院(76575)
中国(62070)
(51221)
科学(49383)
(49007)
(42240)
(40207)
财经(38907)
研究所(38136)
中心(37109)
(36600)
(34997)
业大(34938)
北京(32726)
经济学(32491)
农业(31876)
(31410)
师范(31133)
经济学院(29648)
(29118)
(28716)
基金
项目(152593)
科学(119428)
研究(111930)
基金(109938)
(95207)
国家(94450)
科学基金(79699)
社会(70847)
社会科(67169)
社会科学(67150)
(59830)
基金项目(58281)
教育(50694)
(50588)
自然(50478)
自然科(49166)
自然科学(49150)
自然科学基金(48296)
编号(46221)
资助(45291)
成果(37906)
重点(34695)
(34405)
(34357)
课题(31580)
(31454)
科研(29429)
创新(29405)
教育部(29142)
国家社会(28822)
期刊
(114820)
经济(114820)
研究(72262)
中国(41850)
(37769)
学报(35881)
(35811)
科学(33592)
管理(32084)
大学(26631)
学学(25132)
农业(23902)
(22128)
金融(22128)
教育(21663)
技术(20711)
业经(20258)
财经(19520)
经济研究(19166)
(16855)
问题(16596)
(13648)
商业(13403)
技术经济(13121)
(12880)
理论(12380)
统计(12210)
实践(11096)
(11096)
现代(11038)
共检索到356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潘成云  
狭义的产业价值链是指直接提供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的企业集合。影响产业价值链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相对比较稳定和必然因素,如消费需求、产业生命周期规律等;一类是相对来说因为不同产业价值链而有较大差异的因素,如产业技术更新的快慢、政府产业政策导向等。我国新兴产业价值链的基本特征是:发育的不完全性;以依赖型为主,向自主型产业价值链过渡十分困难;刚性大于柔性;形成与发展的政策诱致性;低级与高级产业价值链的共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慧  
一、中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它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国务院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要求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战略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启才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深化国际合作,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这一理论视角,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动力机制分析并按生产、技术、市场因素对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升级路径进行具体分析,最后从政府和企业层面分别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媛媛  乔庆敏  
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未来的产业升级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加强国际化合作,实现产业转型,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嵌入全球高端价值链是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由之路。本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升级路径进行了分类探讨,从国家策略和企业发展进行了具体规划,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红权  张婉君  刘伟  
文章通过旅游产品概念的圈定,以及通过旅游产品形成、交付和消费决定的独特性分析,绘制了旅游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图,以期为旅游企业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分析,为指导旅游产业良性发展的政策分析,甚至期望为旅游主体行为边界确定的立法分析提供一个概念性的工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董铠军  
摒除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以光伏产业为例,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发现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存在范式误区。通过对价值链核心环节和支撑环节的梳理,提出范式价值链的概念,并揭示战略新兴产业挫败与范式价值链的能级较低和动力机制节奏不连贯有关。建议在GDP增长为特征的量式指标基础上增加以范式升级为特征的质性指标,以及通过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带动战略新兴产业的范式价值链的升级和优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欠欠  夏斐  
旅游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最大分支行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不断提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来看,中国旅游特征产业GVC地位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必须充分认清餐饮和住宿、陆路、水路、航空、游览、购物、娱乐等中国旅游特征产业相关部门出口增加值价值创造力和GVC地位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吸收国际经验提升旅游产业直接生产率和间接外溢效应。未来需要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精准获取入境游客消费诉求,积极参与高溢出性和高关联性国际旅游产品和服务链的打造和引进,增加入境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提升中国入境旅游产品和服务链的长度,实现中国旅游特征产业GVC地位的攀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云  龙志和  
近年来文化资本概念在经济学领域之得到广泛应用,但众说纷纭,缺乏一致的认识。采用产业价值链分析方法,界定经济学意义的文化资本概念内涵及特征,并阐述其经营模式。认为:①文化资本是文化价值积累而成的能够带来收益的财富存量,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双重属性,其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文化价值含量;②文化资本以物质化、产品化和身体化三种形态存在;③文化资本既有增值性、运动性和独立性等资本共性,也有文化性、创新性和共享性等个性;④文化资本是文化产业生产的前提,文化产业的产出是文化资本的流量形式,经过积累形成文化资本增量。文化资本经营主要有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经营和产销一体化等三种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文宣  
在我国要素禀赋发生基础性变化的背景下,为保持和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尽快促使产业升级已成为眼前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看待产业升级很有必要。但就我国而言,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产业升级对二者有着不同的含义。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进行了剖析,并给出沿着全球价值链促进产业升级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潘文卿  赵颖异  
从区域经济前向关联视角,构建了国家价值链(NVC)与全球价值链(GVC)相统一的、产业-区域双视角的增加值完全分解模型,考察了中国低技术制造业、中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嵌入国家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的特征。研究发现:2002—2012年期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高,中技术制造业嵌入国家价值链的程度较高,而低技术制造业的区域"内向性"特征较明显;分区域考察,中国东部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高,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嵌入国家价值链的程度较高,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桂梅  赵忠秀  
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当代国际分工的主导形式。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离不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大背景。20国集团(G20)中的11个发展中国家(简称为E11)是新兴经济体的重要代表。通过对OECD和WTO附加值贸易库的数据整合分析发现:E11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并呈现出后向价值链和前向价值链两种分工参与模式;从贸易总量上看,E11各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国际贸易地位和利益在不断提升;从行业利益结构上看,E11各国可归纳为四种价值链分工的行业嵌入模式,而且各国行业贸易利益和贸易地位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特点;总体上看,E11在行业竞争上还停留在初级要素的利用阶段,其未来贸易利益的获取还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艳华  刘湘辉  周发明  周军  
价值链的利润分配与风险因素,直接影响到产业链各环节功能主体的参与程度。农户作为生猪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之一,其能否公平地分享到生猪产业价值链的增殖利润,将直接影响生猪产品的市场供给,进而影响生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过从农户的视角剖析我国生猪产业价值链的组织模式、风险状况和利润分配情况,提出加强生猪产业价值链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丁焕香  
分析职业体育价值链构成是实现俱乐部价值链管理的前提。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价值链构成从内外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认为俱乐部与其各利益相关者的所有业务活动都构成了职业体育的价值链条和价值环节,形成了复杂的价值链网络。俱乐部价值是由其创造的顾客价值、社会价值、股东价值和员工价值所组成的有机的动态体系,这个价值体系决定了企业获得长期盈利和发展的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振东  许森  焦豪  
产业集群中大量企业集中在相对较小区域内,这种高密度企业集中会对企业社会网络产生多方面影响。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呈现许多差异特征,因此企业社会网络特征也非常不同。本研究针对价值链型产业集群与创新型产业集群这两个典型类型产业集群,探讨两种产业集群中企业社会网络特征的差异,并通过实证统计分析来检验不同产业集群类型下企业社会网络特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证明本研究所取样的两个产业集群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然后再对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中企业社会网络四个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最终证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红丽  刘晓君  李玲燕  
提升产业结构的水平和加快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之一。针对当前产业升级理论缺乏中观层面的运行机制探索,站在产业层面上,利用产业价值链理论,围绕纵向价值链和横向价值链运作的不同动因,深入诠释产业升级的基本内涵与运行机制,以勾勒出一个中观层面的产业升级研究轮廓与框架,为我国产业价值链升级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产业价值链通过产业价值延伸效应、产业价值整合效应、产业价值竞争效应和产业价值集群效应四个效应的相互作用,形成产业价值链纵向关联效应、横向规模效应,最终实现产业价值链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