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03)
- 2023(3093)
- 2022(2570)
- 2021(2425)
- 2020(2115)
- 2019(4821)
- 2018(4727)
- 2017(8492)
- 2016(4935)
- 2015(5694)
- 2014(5444)
- 2013(5599)
- 2012(4991)
- 2011(4382)
- 2010(4488)
- 2009(4329)
- 2008(4640)
- 2007(4418)
- 2006(4155)
- 2005(3875)
- 学科
- 管理(23912)
- 业(18499)
- 企(17516)
- 企业(17516)
- 济(12494)
- 经济(12478)
- 税(9777)
- 财(9658)
- 税收(9191)
- 收(9086)
- 务(6675)
- 财务(6656)
- 财务管理(6638)
- 企业财务(6301)
- 方法(5400)
- 制(4894)
- 学(4530)
- 划(4136)
- 策(4004)
- 业经(3938)
- 经营(3785)
- 农(3774)
- 和(3747)
- 数学(3696)
- 银(3657)
- 银行(3653)
- 数学方法(3649)
- 人事(3639)
- 人事管理(3638)
- 理论(3454)
- 机构
- 大学(64226)
- 学院(63678)
- 管理(27124)
- 济(20912)
- 理学(20802)
- 研究(20764)
- 理学院(20523)
- 管理学(20247)
- 经济(20107)
- 管理学院(20085)
- 中国(19641)
- 财(16316)
- 京(14609)
- 科学(13731)
- 江(12161)
- 所(11089)
- 财经(10884)
- 中心(10837)
- 农(10307)
- 省(10033)
- 经(9818)
- 研究所(9809)
- 州(9519)
- 北京(9297)
- 业大(8625)
- 财经大学(7995)
- 农业(7972)
- 范(7900)
- 师范(7804)
- 院(7721)
- 基金
- 项目(37766)
- 科学(29199)
- 基金(27156)
- 研究(26595)
- 家(24323)
- 国家(24135)
- 科学基金(20448)
- 社会(15238)
- 基金项目(14510)
- 自然(14448)
- 社会科(14368)
- 社会科学(14361)
- 省(14218)
- 自然科(14069)
- 自然科学(14066)
- 自然科学基金(13827)
- 划(12576)
- 教育(11904)
- 编号(11210)
- 资助(11009)
- 成果(9622)
- 重点(8729)
- 部(7987)
- 科研(7685)
- 课题(7644)
- 创(7495)
- 计划(7415)
- 项目编号(7309)
- 发(7268)
- 性(7235)
共检索到113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兴 郑荷花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国务院1982年颁布的《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已不能适应我国当前环境管理的实际需求,因此国务院又于2003年颁布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本文就废止《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并制定《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必要性和《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主要特点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旨在抛砖引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楚开元
近年来,我国各级环保、财政等部门依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征收管理使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具体问题征管制度不够细化,征收、稽查、处罚三权合一。目前,排污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红渠 黄凌峰
本文以2011—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分析征收排污费对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绩效因征收排污费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且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的实际收益不仅能够弥补企业绩效的损失,还能够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效益。为了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与稳健性,本文结合多种不同估计方法进行检验,并为排污费征收制度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红渠 黄凌峰
本文以2011—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分析征收排污费对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绩效因征收排污费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且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的实际收益不仅能够弥补企业绩效的损失,还能够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效益。为了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与稳健性,本文结合多种不同估计方法进行检验,并为排污费征收制度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2013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3年3月15日起施行。日前,国务院法制办、人民银行负责人就条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解释。问:什么是征信业务?为什么要制定《征信业管理条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平淡 屠西伟
稳步改善企业能源效率,对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污染排放数据,利用排污费征收标准调高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环境规制强化对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准分析表明,调高排污费征收标准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能源效率。机制分析发现,调高排污费征收标准促进了企业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带来了企业资本产出弹性的上升,但没有提高以全要素生产率表征的中性技术进步,没有观察到调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带来企业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的显著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调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对于国有企业、清洁行业、低资源禀赋地区的企业能源效率改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调高排污费征收标准能够压减企业能源消费、协同推进大气污染减排,但对企业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减排并未起到显著作用。本文为进一步完善现有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强化环境规制和推进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排污费 能源效率 技术进步 波特假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海 尹俊雅 李卓
在测算地区排污费征收力度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分析排污费征收力度与企业TFP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企业TFP产生负向影响,呈现"挤出效应",开征环保税可能不利于企业TFP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影响在小城市及非政策关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地方环境法规出台及公众诉求有助于修正这一负向影响。因此,修正地方政府决策偏离,避免环保工作"一刀切",对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排污费 挤出效应 波特效应 企业TFP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湖炜 钟启明
基于环境税费征收标准调整的改革实践,采用倍差法考察环境税费政策干预的异质性效应,并探讨环境保护税改革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税费征收标准调整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支持"波特假说";环境税费成本上升倒逼大中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对小规模企业的影响不显著;环境税费征收标准调整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在高污染行业、政策执行力较强城市和实施绿色税收政策地区更为突出。优化环境保护税收体系和推进税制绿色化转型,有助于释放环境治理红利,但需要配套政策降低环保税对中小微企业造成的不利冲击。
[期刊] 征信
[作者]
祖贵洲
《征信业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将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征信业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进行诠释,并提出几点应对措施,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适用《征信业管理条例》有所裨益。
关键词:
征信 商业银行 信息保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向华
本文介绍了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理论基础,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详细评价了该制度在我国的现状。同时进一步比较了排污费和排污税二者之间的异同,研究表明尽管排污费与排污税在本质上有共通之处,但是通过对比两者在设立程序、审批部门、征收主体、征收对象、资金使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执行力度以及是否无偿等方面的特征,可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排污费在征收对象和资金使用方向上更为明确,而排污税则在征收主体和执行力度方面更占有优势,两者各有所长。最后文章针对排污费改税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瓶颈难题进行阐述,如排污收费的费率与税率的转化、污染排放与税基的联系、税目确定、征收方式的制定、减免税收政策的制定等,并对现行排污费的自我...
关键词:
庇古税 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费 排污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徐卫刚 荆琴
为加强外汇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008年8月5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32号国务院令,公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一、修订背景自建国以来,我国颁布的外汇管理条例共有三部:第一部是1980年12月
[期刊] 征信
[作者]
《征信业管理条例》经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第228次常务会议通过后公布,自2013年3月15日起施行。《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出台,解决了征信业发展中无法可依的问题。它有利于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管理,规范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行为,保护信息主体权益;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宣传好、落实好《征信业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制定了宣传提纲、举行了专家座谈会。现将《征信业管理条例》及宣传提纲和专家座谈会议情况予以刊载。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锋
我国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是征信法律制度建设的重大突破。《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征信业的监督管理机关,规范征信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完善征信业务规则和信息主体权益保护规范。这对加强征信业管理,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征信业管理条例 征信立法 信息主体权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学东 王煜
为增强《征信管理条例》立法工作透明度,提高条例立法质量,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于2009年10月和2011年7月先后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对意见进行了反复研究和论证,对条例的相关内容做了修改。目前,针对条例的重大分歧意见基本消除,条例内容相对比较完善,具备了出台基础。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和学习拟出台的《征信管理条例》,本刊约请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撰文,就条例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和相关问题做了分析、介绍和阐述,特此刊发。
[期刊] 征信
[作者]
叶建勋 尚代贵
《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出台为我国征信业确立了有限监管下的市场化发展方向。依靠市场机制对主体及其行为的激励约束,实现信用信息的最优化采集、保存和使用;通过必要的监管措施预防和纠正市场化机制的不足,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在有限监管和市场化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征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征信业 信用信息 市场化 有限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