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5)
2023(14573)
2022(12346)
2021(11307)
2020(9852)
2019(22369)
2018(21686)
2017(41666)
2016(22715)
2015(25054)
2014(24611)
2013(24716)
2012(23056)
2011(20817)
2010(20890)
2009(19755)
2008(19779)
2007(18012)
2006(15850)
2005(13879)
作者
(68396)
(57721)
(57489)
(54599)
(36384)
(27941)
(26093)
(22614)
(21688)
(20386)
(19722)
(19287)
(18048)
(18033)
(17924)
(17917)
(17780)
(16863)
(16815)
(16418)
(14542)
(14246)
(13948)
(13226)
(13153)
(12845)
(12835)
(12672)
(11658)
(11575)
学科
(95531)
经济(95411)
(72318)
管理(59940)
(49767)
(46748)
企业(46748)
方法(44867)
数学(40754)
数学方法(40415)
农业(33317)
(25465)
中国(25447)
业经(23450)
(19941)
(18971)
贸易(18968)
地方(18878)
(18664)
(18467)
(17041)
银行(16978)
(16064)
(15666)
财务(15643)
财务管理(15601)
(15561)
金融(15559)
企业财务(14858)
技术(13644)
机构
学院(329211)
大学(327514)
(135042)
经济(132425)
管理(125167)
研究(108635)
理学(108505)
理学院(107311)
管理学(105412)
管理学院(104823)
中国(86588)
(80040)
科学(69414)
(66620)
农业(62595)
(62337)
业大(58603)
(56401)
中心(52766)
研究所(51414)
财经(49939)
(49683)
(45539)
经济学(41847)
(41844)
北京(40962)
(40844)
师范(40182)
农业大学(39378)
经济学院(38342)
基金
项目(224747)
科学(175127)
基金(163788)
研究(157899)
(145052)
国家(143735)
科学基金(122032)
社会(101286)
社会科(95686)
社会科学(95655)
(88853)
基金项目(87400)
自然(80381)
自然科(78585)
自然科学(78554)
自然科学基金(77216)
(74253)
教育(72346)
资助(66478)
编号(62745)
重点(50533)
成果(50147)
(49794)
(48217)
(46502)
科研(44050)
创新(43574)
课题(42988)
(42605)
计划(42379)
期刊
(146323)
经济(146323)
研究(91076)
(79872)
中国(61688)
学报(60358)
农业(53428)
科学(51859)
(47130)
大学(44943)
学学(43173)
管理(41106)
(37821)
金融(37821)
业经(29519)
教育(27025)
技术(26980)
(26762)
财经(24569)
经济研究(22478)
问题(20973)
(20861)
(19283)
业大(16514)
技术经济(16168)
世界(15691)
农村(15441)
(15441)
统计(15262)
理论(15021)
共检索到479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赖玥  柳弌祎  
采用入户实地实验的方式,从贫困农户风险态度的影响因素入手对"穷人思维"进行解读。在广西、贵州两个少数民族聚居乡(镇)进行的抽样调查和实验发现,贫农普遍厌恶风险,特别在面临可能的损失时风险厌恶程度显著上升,但也有部分风险偏好者,在面临可能的损失时却更为偏好风险;越是厌恶风险者获得的实验收益越低,相反越是偏好风险者获得的实验收益越高;配偶、母亲受教育水平的增加显著降低了贫农的风险厌恶程度;家庭承受的教育负担越重,贫农的风险厌恶程度越高。扶贫政策的开展和实施应考虑贫农的风险态度,完善针对风险偏好者的多样化的金融支持和针对风险厌恶者的低息金融扶持,能覆盖更广泛的贫农群体。长期来看,教育扶贫应当成为一项持续的重点扶贫政策,降低家庭教育负担、提高女性的受教育年限、加强成人继续教育培训都将产生长期、积极的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晓敏  黄江泉  乔勇  
采用二项logistic模型分析法,对农村贫困地区农户大病成员的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慢性病大病患者的相对于非慢性大病患者更倾向于不就诊;经济条件显著制约着大病成员的医疗服务利用,贫困大病成员较富裕大病成员更易放弃就诊;年龄对大病患者就诊选择有极显著负向影响,大病患者就诊概率随其年龄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新农合对大病医疗服务利用有极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大病救助以及其他医疗保障项目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兴稳  樊胜根  陈志钢  张晓波  吕开宇  
本文采用国内外研究最常用的3d—24h膳食回顾法,调查贵州普定县随机抽取的3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的全户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程分析西南贫困山区道路是否会影响其农户食物获得能力。研究发现,调查地区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尽管已经能够得到基本保障,但农民的营养结构还不太合理,蛋白质摄入量普遍不足,膳食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居住地离集贸市场越远、道路状况越差,农民食物的多样性及膳食综合评价得分(DDP分值)越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海鹏  杨海晨  
基于湖北省382份茶叶种植户调研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一步估计"法分析贫困山区农户茶叶生产技术效率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户茶叶种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样本户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剩余;茶园的海拔、树龄、茶农是否加入合作社、种植面积、户主是否受过种茶培训等因素对农户茶叶生产技术效率有重要影响。因此,提出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推动贫困山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茶产业"三项补贴",改善茶园基础设施条件;优化茶叶种植布局,提高合作社服务水平;成立茶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培育职业茶农,以提高贫困山区农户茶叶生产技术效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张佩  卢晓  
依据多维贫困理论及中国农村贫困实际状况,利用2016年对甘肃省1 749家农户的社会调查资料,对样本农户的多维贫困现状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对导致贫困的原因进行了Pr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尽管样本农户存在收入层面的贫困,但交通、教育和健康方面的贫困更加严重,多维贫困发生率较高。因此,反贫困内容由物质性为主向辅以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等转变,反贫困模式由"输血"转向"造血"式扶贫开发,是健全反贫困长效机制的关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张佩  卢晓  
依据多维贫困理论及中国农村贫困实际状况,利用2016年对甘肃省1 749家农户的社会调查资料,对样本农户的多维贫困现状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对导致贫困的原因进行了Pr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尽管样本农户存在收入层面的贫困,但交通、教育和健康方面的贫困更加严重,多维贫困发生率较高。因此,反贫困内容由物质性为主向辅以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等转变,反贫困模式由"输血"转向"造血"式扶贫开发,是健全反贫困长效机制的关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申津羽  韩笑  侯一蕾  温亚利  
提高农户主观福祉对于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是三农问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贫困山区湖南省湘西州7个县(市、区)的356个农户为样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影响农户主观福祉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自身特征、家庭特征、财富水平、生态系统、社会环境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户主观福祉。其中,健康状况、家庭总收入、资源收入、政策满意度、邻居社会关系均对农户主观福祉积极影响最为显著;林地面积、家庭人口、家距城镇距离等因素对农户主观福祉有消极影响。同时研究还发现农户对资源就业供给功能、教育基础设施和交通的满意度对农户主观福祉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完善各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肖攀  苏静  阎晓萌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面板数据和Logit模型,研究了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状态转换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教育、劳动力就业转移对促进家庭脱贫和抑制家庭陷贫均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资本能够显著提高农户家庭脱离生活条件贫困、机会贫困及中度贫困的概率,并降低农户家庭陷入此类贫困的概率,但对绝对收入贫困和深度贫困的缓解作用有限;健康人力资本提高能够显著提升收入贫困家庭脱贫的概率;政府补助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缓解的积极作用未能有效显现;户主年龄对农户家庭脱离收入贫困、机会贫困及深度贫困、中度贫困概率的影响表现出倒U形特征,而对非贫困农户家庭陷贫概率的影响正好相反;户主性别、是否务农和村庄特征变量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增长能够有效缓解收入与生活条件贫困,也在抑制家庭陷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未能找到其缓解家庭机会贫困与深度贫困的稳定的正向支持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邰秀军  罗丞  李树茁  李聪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家庭收入来源的增加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基于西部山区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家庭外出务工收入和贫困脆弱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西部山区农户的外出务工收入增加可以降低因农业收入损失所导致的贫困脆弱性,但对因疾病冲击所导致的贫困脆弱性的降低没有影响。本文还发现家庭层面的社会资本可以降低贫困脆弱性,对同质风险冲击所导致的脆弱性也同样有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聪  
通过构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指数,测度了西部山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并实证检验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搬迁户与非搬迁户之间以及不同搬迁特征农户之间的贫困脆弱性差异显著;参与易地移民搬迁有助于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不同的搬迁特征对搬迁户贫困脆弱性有着不同的影响,相较于扶贫、生态和避灾原因的搬迁农户,工程类搬迁农户更易陷入贫困,采取集中安置模式更有利于降低搬迁户陷入贫困的概率,新阶段的易地移民搬迁工程有助于降低农户的贫困脆弱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轶  尹珂  
[目的]尽管2020年后我国已经全面脱贫,但脱贫农户仍然面临自然、市场、政策等多重生计风险冲击,非常容易再次掉入贫困陷阱。识别与评估贫困山区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农户生计风险,为政府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实证依据,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方法]基于此,本研究以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768户脱贫农户调查问卷为样本数据,运用ESI为综合评价指数,识别与评估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农户的生计风险。[结果]结果表明:(1)样本区农业兼业型脱贫农户的户主平均年龄最大、家庭规模最小、劳动力数量最少、受教育程度相对最低;非农业兼业型脱贫农户的家庭规模最大;纯农型脱贫农户的家庭劳动力数量最多,且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最高。(2)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的生计风险总值依次是纯农型>农业兼业型>非农业兼业型>非农业型,呈现出兼业程度越高,生计风险越小的特征;纯农型是所有类型脱贫农户中最脆弱的群体,生计风险和返贫风险都最大。[结论]当地政府一方面应积极帮助脱贫农户增强非农生计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完善农业生产配套设施,营造良好的外部基础设施环境,引导脱贫农户寻求适合自身资源的产业发展方式,提高其兼业水平和兼业质量。同时,继续加大对纯农型脱贫农户的政策帮扶,帮助他们增强现代农业专业技能,扶持他们发展特色精品农产品,引导他们深入农业产业链,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进而提升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繁荣  谭运进  
为探究民间借贷对农户大病风险应对的作用,本文利用湖北、四川两省4个贫困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民间借贷、医院级别、住院天数、新农合、家庭收入水平、患者教育程度、患者性别等因素对患者住院费用水平影响显著;其中,民间借贷规模对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和作用最大,民间借贷在农户住院费用的筹集中发挥着突出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薛龙飞  罗小锋  李兆亮  李容容  
风险冲击是山区农户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基于广西、江西、湖北三省的574份山区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MATEL方法,从健康、教育、市场、就业、消费、自然、政策七个维度考察风险冲击对山区农户贫困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风险冲击对贫困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健康风险和市场风险在所有风险因素中处于中心位置,是影响山区农户贫困的关键因素。从不同贫困状态农户看,风险冲击对贫困的影响路径既有相同点,也有一定差异。其中,消费风险对其他风险的影响较高,对贫困有着间接的影响效应,属于过程性因素;教育、自然和政策风险受其他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薛龙飞  罗小锋  李兆亮  李容容  
风险冲击是山区农户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基于广西、江西、湖北三省的574份山区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MATEL方法,从健康、教育、市场、就业、消费、自然、政策七个维度考察风险冲击对山区农户贫困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风险冲击对贫困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健康风险和市场风险在所有风险因素中处于中心位置,是影响山区农户贫困的关键因素。从不同贫困状态农户看,风险冲击对贫困的影响路径既有相同点,也有一定差异。其中,消费风险对其他风险的影响较高,对贫困有着间接的影响效应,属于过程性因素;教育、自然和政策风险受其他风险的影响较高,对贫困产生直接影响效应,属于结果性因素。健康和就业风险冲击对非贫困农户影响较大,市场风险冲击对贫困农户影响较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文会   周常春   凌欢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研究如何缓解我国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利用高斯核密度估计函数探讨了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动态演变趋势;从数字减贫的视角,利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资本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我国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呈现动态收敛特征,不同林区农户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在逐渐降低,其中北方林区多数农户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低于0.20。(2)数字资本能显著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影响效应为0.0077,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3)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资本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具有异质性影响。对于东北林区、农业大省和极端多维相对贫困农户而言,数字资本的减贫效果更明显,分别达到0.0132、0.0088%、0.0071。(4)机制检验发现,劳动力流动在数字资本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其中介效应为0.0004。文章构建了“数字资本-劳动力流动-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动态演进趋势,丰富了数字资本减贫的作用机理。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加强对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治理,促进东北林区、农业大省以及极端多维相对贫困农户的数字资本积累,以降低农户多维相对贫困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