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49)
- 2023(4715)
- 2022(3805)
- 2021(3266)
- 2020(2572)
- 2019(5944)
- 2018(5751)
- 2017(10849)
- 2016(5529)
- 2015(6301)
- 2014(6467)
- 2013(6504)
- 2012(6391)
- 2011(6315)
- 2010(6478)
- 2009(6408)
- 2008(6101)
- 2007(5535)
- 2006(5332)
- 2005(5022)
- 学科
- 济(53688)
- 经济(53656)
- 管理(16445)
- 方法(15063)
- 地方(14457)
- 数学(12536)
- 数学方法(12473)
- 业(12075)
- 地方经济(11542)
- 企(10647)
- 企业(10647)
- 中国(9590)
- 学(9499)
- 业经(8849)
- 经济学(6866)
- 理论(6331)
- 农(6164)
- 财(6093)
- 融(5958)
- 金融(5958)
- 环境(5843)
- 和(5754)
- 制(5500)
- 发(5213)
- 体(5199)
- 产业(5155)
- 银(4885)
- 银行(4878)
- 行(4777)
- 策(4653)
- 机构
- 大学(98175)
- 学院(96872)
- 济(54032)
- 经济(53117)
- 研究(37360)
- 管理(34280)
- 理学(28994)
- 理学院(28661)
- 管理学(28307)
- 管理学院(28119)
- 中国(27720)
- 财(22822)
- 京(20019)
- 科学(19654)
- 经济学(18937)
- 所(18679)
- 财经(18108)
- 研究所(16693)
- 经济学院(16611)
- 经(16323)
- 中心(15325)
- 江(14311)
- 财经大学(13311)
- 北京(12946)
- 院(12816)
- 范(12497)
- 师范(12428)
- 科学院(11545)
- 州(11304)
- 农(11219)
- 基金
- 项目(55917)
- 科学(44531)
- 基金(41688)
- 研究(41570)
- 家(35596)
- 国家(35324)
- 科学基金(30274)
- 社会(29679)
- 社会科(28182)
- 社会科学(28176)
- 基金项目(21039)
- 省(20778)
- 教育(18353)
- 资助(17424)
- 自然(17091)
- 划(16903)
- 自然科(16670)
- 自然科学(16666)
- 自然科学基金(16380)
- 编号(15234)
- 发(13418)
- 国家社会(13091)
- 成果(12941)
- 济(12940)
- 重点(12862)
- 经济(12830)
- 部(12720)
- 发展(11499)
- 教育部(11415)
- 展(11351)
共检索到157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革平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经济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一些真实因素,如技术进步的冲击,而不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否定了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的说法,经济周期本身就是经济趋势或者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并不存在与长期趋势不同的短期经济背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梁军
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所开创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最引人注目的发展之一。这一理论不仅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本文在阐述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比较了这一理论与传统经济周期理论的异同,并对这一理论在当代宏观经济学中的地位作了简要评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冠清
2008—2009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大萧条这一最特殊经济史事件的关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凭借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和"真实再现世界"的数值模拟技术,对大萧条的起因和缓慢复苏给出了具有颠覆性的解释:以技术冲击为主的外部冲击引起了1929年大的衰退,胡佛的企业联合政策将一次大的衰退转化为大萧条,而1934年到1939年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根源是试图将经济拉出泥潭的"罗斯福新政"。针对我国学术界在该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在对大萧条争论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对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对大萧条的重新解释进行了全面介绍和系统分析。文章的最后还对政府干预是否有益于经济危机的解决进行了反思。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曹永琴 李泽祥
运用恒常条件相关(CCC)和动态条件相关估计方法(DCC),本文考察了中国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从1999年开始,随着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和金融市场开放度的提高,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持续上升。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的引导效果进一步强化,金融经济周期在中国表现愈加明显。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平抑经济波动时,不能仅以真实经济指标作为参考,还应参考金融经济指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玉华 吴聃
来自经济体系外部的冲击,通过国际经济纽带在各国之间传导,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引起世界各国经济的大致同步波动,从而生成一轮世界经济周期,这种机制可以概括为“外部冲击—部门传导—国际传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戚自科
本文首先说明 ,迄今为止的周期理论由于没有内含金融市场所以无法就美国新周期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周期理论必须做出新的尝试和发展。然后 ,构建以金融市场为出发点的“虚体经济周期”理论 ,说明其动力机制。最后 ,用本文总结出的虚体经济周期理论机制来诠释美国新周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永宁 吴练达
标准RBC理论认为,面对真实冲击,由于代表性经济人理性地选择劳动跨期替代,宏观经济虽产生了波动,但仍属于帕累托改进。本文认为,由于现实世界并不是完全竞争的,收入结构呈现金字塔型,收入下层经济人的劳动替代往往是非自愿的,因此这样的劳动波动不可能是帕累托改进。事实上,正是没有考虑到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导致了"就业变化之谜",即RBC预测到的就业变化不如实际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艳娇 王振宇
伴随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的更早、更快。在这个节点上,亟需科学的分析财政收入增长趋势和周期演变规律,判断其规模和增长率,防止地方财政风险和公共风险急剧扩大反过来威胁经济社会稳定和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本文运用真实经济周期的分析范式,分别分析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趋势因素和周期因素的估计方法,并以辽宁为例进行了实例估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艳娇 王振宇
伴随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的更早、更快。在这个节点上,亟需科学的分析财政收入增长趋势和周期演变规律,判断其规模和增长率,防止地方财政风险和公共风险急剧扩大反过来威胁经济社会稳定和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本文运用真实经济周期的分析范式,分别分析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趋势因素和周期因素的估计方法,并以辽宁为例进行了实例估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璐 李梦洁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10年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相继爆发,表明当前世界经济波动日益呈现出周期性和复杂性。运用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来解释美国的次贷危机及蔓延至欧元区多个国家的欧债危机,通过从基本理论层面探索两次危机的形成机理可知,技术创新乏力、增长动力不足是引爆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只有加大技术创新投资力度,依靠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核心增长引擎,充分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和鼓励技术创新的双重手段,才能提高国家的长期竞争力以摆脱危机,这也为我国应对危机和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龚刚 Willi Semmler
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通常以市场出清的一般均衡为其理论框架。这使我们无法有效的将这一跨时期的动态优化模型应用于现实的经济环境,因为现实的世界里普遍存在着各种非均衡的状况。本文将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分离开来,从而允许非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利用美国的数据,我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的解释劳动力市场的波动及消费和就业间的关系,同时说明该模型在数据的拟和上比标准RBC模型更好。
关键词:
真实经济周期模型 非均衡 随机动态规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韦念幸 高劲
本文首先根据中国1978年到2008年宏观经济数据,运用HP滤波算子从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分离出增长部分和周期波动部分,讨论了中国的真实经济周期。并讨论了HP滤波算子的平滑指数λ分别取不同的值λ=6.25和λ=100,相应地,分别得到不同的真实经济周期并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讨论了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周期波动与总产出的周期波动的协动关系;最后,本文还分析了就业与总产出周期波动的协动关系。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张金昌
美国经济已成功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步入复苏轨道。美国政府所采取的重要手段是通过直接财政救助和持续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恢复健康,使金融市场有充足的流动性保障。这一过程并没有出现大家普遍担心的恶性通货膨胀问题,也没有出现危机后萧条。这是否意味着,只要央行向陷入危机的市场主体无限量提供贷款或经济援助使其恢复健康,危机就可以中断?如果这个结论成立,又是否意味着只要央行通过持续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陷入危机的市场主体恢复健康,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就可以避免?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是否意味着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理论失灵?新的走出经济危机的理论方法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对我们应对金融或经济危机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经济危机 货币政策 周期性危机 量化宽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