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24)
- 2023(8533)
- 2022(6531)
- 2021(6131)
- 2020(4644)
- 2019(10491)
- 2018(10245)
- 2017(19050)
- 2016(10217)
- 2015(11881)
- 2014(11685)
- 2013(11175)
- 2012(9988)
- 2011(9152)
- 2010(8895)
- 2009(8329)
- 2008(8114)
- 2007(7099)
- 2006(6400)
- 2005(6145)
- 学科
- 济(47389)
- 经济(47347)
- 管理(24716)
- 业(24033)
- 中国(19189)
- 企(16994)
- 企业(16994)
- 方法(16741)
- 农(15329)
- 数学(14823)
- 数学方法(14744)
- 业经(11693)
- 贸(10990)
- 贸易(10982)
- 易(10795)
- 农业(10167)
- 制(9561)
- 发(9037)
- 财(8858)
- 地方(8377)
- 银(8049)
- 银行(8044)
- 行(7823)
- 发展(7609)
- 展(7597)
- 融(7495)
- 金融(7494)
- 体(7458)
- 学(7455)
- 环境(6996)
- 机构
- 大学(145789)
- 学院(145230)
- 济(69641)
- 经济(68613)
- 研究(56709)
- 管理(50607)
- 中国(44483)
- 理学(42894)
- 理学院(42400)
- 管理学(41834)
- 管理学院(41563)
- 京(31865)
- 科学(30991)
- 财(30045)
- 所(27742)
- 研究所(25279)
- 中心(24297)
- 财经(24096)
- 经济学(23788)
- 经(22295)
- 农(21697)
- 经济学院(21458)
- 北京(20827)
- 院(20485)
- 江(20201)
- 范(20085)
- 师范(19942)
- 财经大学(17997)
- 业大(17749)
- 科学院(17326)
- 基金
- 项目(95363)
- 科学(76436)
- 研究(73828)
- 基金(70824)
- 家(61801)
- 国家(61320)
- 科学基金(51830)
- 社会(50111)
- 社会科(47529)
- 社会科学(47518)
- 基金项目(35972)
- 省(33930)
- 教育(33402)
- 划(29505)
- 自然(29441)
- 编号(28918)
- 自然科(28797)
- 自然科学(28791)
- 资助(28325)
- 自然科学基金(28299)
- 成果(24180)
- 国家社会(22540)
- 部(22509)
- 发(22371)
- 重点(22195)
- 中国(22158)
- 课题(20930)
- 创(19703)
- 教育部(19656)
- 性(19107)
共检索到226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贤娇
"中国方案"有两个层面的意蕴:一是中国在一些重大国际事务的处理的层面使用,二是在中国现代化实现路径的层面使用。作为中国现代化实现路径的"中国方案",是指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以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为目标,在应对现代化过程中人类共有问题时所形成的一整套战略、方式、方法和策略的总和。这一
关键词:
辩证统一 西方话语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希平
党的十八大明确作出了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战略部署。为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些年浙江省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实践。2010年底,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核心内容而言就是一部实现浙江教育现代化的行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龙鑫
<正>20世纪8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一股生态现代化思潮,这一理论思潮推动了西方工业国家的生态治理和修复,但这一理论受限于资本主义逻辑模式,导致西方国家大肆地将本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显然,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违背,绝不是实现全球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效行动方案。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探索出的人与自然相处的新型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龙鑫
<正>20世纪8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一股生态现代化思潮,这一理论思潮推动了西方工业国家的生态治理和修复,但这一理论受限于资本主义逻辑模式,导致西方国家大肆地将本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转移至发展中国家。显然,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违背,绝不是实现全球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效行动方案。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探索出的人与自然相处的新型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于昊辰 吕晓 杨俊 卞正富
研究目的: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国土空间治理的新要求及理论逻辑,为助推中国式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提供路径支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依据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国土空间治理有必要在人地协调、公平均衡、特色鲜明、绿色高效、稳定安全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2)归纳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土空间治理之间所存在的系统协调、协同共生、演绎交互、调适匹配、包容共区5大理论逻辑。(3)由于区域间和城乡间差距(宏观)、产业间和地类间竞争(中观)、部门间和主体间博弈(微观),国土空间治理落实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仍有较大差距。(4)从规划引导、用途管制和实践行动出发,提出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调适匹配与差别管控、精细治理与共治共享的中国式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结论:国土空间治理将始终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和整体逻辑去反思治理路径,可为拓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土空间治理内涵外延和理论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金武
2022年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命题,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应运而生,成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方向。新时代以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与公共服务有待完善、科技水平有待提高与人才队伍有待充实、农产品成本较高与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均衡。因此,为解决以上困境,需进一步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粮食安全、食物供给、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体制、经营主体、土地制度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提升与完善,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式 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朝
本文从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两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包括以人为本、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强化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以及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随后,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如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产业链不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最后,提出了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守英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现象,道路和模式各一,不同国家处理本土因素和外来因素的方式决定了现代化的速度和路径。为了实现传统乡土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以制度变革和结构转型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从以新民主主义制度促进农业国的转型、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推进国家工业化、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以非凡的组织和领导特性,基于超大人口规模基本国情,以人民为中心,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关键在于解决全面现代化中的重大难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以现代化国家建构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昕
发展关乎一个社会的存续与兴衰,决定人类现代化何以可能。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生成逻辑来看,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研判、是一百多年来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而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在把握重大机遇与现实挑战中实现发展水平新跃升的时代要求。从实践路径来看,高质量发展应在发展理念、产业体系、经济制度、开放水平等方面对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从价值意蕴来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厚植了经济社会的物质技术根基,而且提升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创造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资源,从而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全面超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磊
日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是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典范之一。中国与日本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自然条件方面有诸多相似的地方,因而,研究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和经验,能预见一些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少走弯路。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和经验进行梳理与总结,分析在当前中国国情下,日本经验对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日本经验 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金圣
大学治理体系与大学治理能力是一种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赖于大学治理环境的改观与大学治理体系的完善。中国大学现行行政控制型的治理模式,体现了高度行政化的大学治理环境与大学治理体系,也从根本上制约了整体的大学治理能力。为此,应从改良大学治理环境、重构大学治理结构、优化大学治理过程和建设大学治理文化等方面来推动大学治理环境的改善和大学治理体系的重塑,进而达成有效提升大学治理能力、促进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洋
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是我国长远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然要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出发,分阶段、分区域地实施推进。沿海发达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任保平 李梦欣
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作为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需要加倍努力,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争取早日基本实现现代化。基于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生态文明、政治文明5个维度构建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9年西部地区12省区市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态势,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不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而且各省份之间以及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维度上的异质性。目前,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创新发展动能较弱,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污染物排放水平较高,区域和城乡差距明显,人力资源质量、地方治理能力和社会保障力度等也有待提高。因此,西部地区应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平衡协调发展战略、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培育和激发创新动能,塑造和发挥人力资源质量优势,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牛军栋
成熟定型的税制体系是税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税收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石。为实现到2020年建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以及税收现代化目标,进一步增强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税制现代化必须首当其冲、率先推进。本文立足科学把握税制改革、税制现代化与促进税收现代化、进而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作用,从提高税制的确定性、稳定性、包容性、协调性、对称性、匹配性,以及合理掌握推进税制现代化的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实现我国税制现代化的路径设计和具体建议,以期为我国税制现代化建言献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国英
纳税服务现代化是实现税收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纳税服务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纳税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思想理念、机制制度、服务平台、技术手段、保障措施等方面探讨了纳税服务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纳税服务 税收现代化 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