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8)
2023(10710)
2022(9063)
2021(8561)
2020(6945)
2019(15755)
2018(15523)
2017(27515)
2016(16158)
2015(17776)
2014(17227)
2013(15920)
2012(14623)
2011(13098)
2010(13164)
2009(11507)
2008(10999)
2007(9742)
2006(8680)
2005(7344)
作者
(44960)
(37459)
(37410)
(35129)
(23656)
(18294)
(16911)
(14527)
(14413)
(13115)
(12784)
(12504)
(12163)
(12045)
(11559)
(11548)
(11505)
(11102)
(10883)
(10819)
(9665)
(9100)
(8875)
(8488)
(8477)
(8463)
(8233)
(8157)
(7687)
(7626)
学科
(48082)
经济(48027)
管理(38775)
(34275)
(26278)
企业(26278)
方法(20297)
教育(19690)
中国(18311)
数学(16771)
数学方法(16572)
(16476)
(15551)
环境(13250)
(11914)
地方(11660)
理论(11642)
农业(11465)
业经(11313)
(9967)
贸易(9964)
(9678)
技术(9334)
(9056)
(8858)
教学(7663)
(7387)
(7357)
发展(7000)
(6878)
机构
大学(211736)
学院(209031)
研究(76255)
管理(72406)
(70341)
经济(68660)
理学(63336)
理学院(62397)
管理学(61125)
管理学院(60724)
科学(51571)
中国(49181)
(47010)
(42008)
(39483)
师范(39037)
(38881)
业大(36680)
研究所(36259)
中心(33910)
教育(33258)
农业(33054)
(32403)
师范大学(32174)
(30695)
北京(30093)
(28597)
技术(26428)
(25302)
财经(25234)
基金
项目(149667)
科学(117828)
研究(108158)
基金(105391)
(96113)
国家(94839)
科学基金(78565)
社会(66382)
社会科(62542)
社会科学(62524)
(61174)
基金项目(57233)
教育(55835)
(53811)
自然(52660)
自然科(51302)
自然科学(51283)
自然科学基金(50387)
编号(43972)
资助(41011)
成果(35581)
重点(35386)
(34032)
课题(33565)
(32680)
(31427)
科研(29462)
创新(29028)
计划(28853)
教育部(27789)
期刊
(75412)
经济(75412)
研究(62520)
教育(50814)
中国(46708)
学报(41000)
(36657)
科学(35997)
大学(30875)
学学(27982)
农业(24894)
管理(22529)
(22399)
技术(17710)
业经(14818)
(14051)
职业(12406)
(11635)
(11529)
金融(11529)
经济研究(11333)
资源(11227)
林业(11214)
业大(11198)
财经(11196)
科技(11073)
问题(10566)
(10132)
(9638)
(9530)
共检索到304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涛  张琼锐  刘晶岚  刘巧辉  
解说标识牌作为最基础的环境教育手段,其环境教育效果如何值得探讨。文章构建解说标识牌、满意度、环境教育效果的概念模型,以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为样本检验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解说标识牌对环境教育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且通过满意度间接影响环境教育效果;环境教育效果由知识效果、意识效果、行为效果三个维度构成;解说标识牌对环境教育效果的影响效果上以外观为主,内容为辅,技巧作用最小。本文研究结论将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开展与效果的优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北京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万里长城八达岭和居庸关之间,红叶艳映古长城和"望龙"系列景点是公园最佳景观,其它还有暴马丁香、杏花、梨花等高价值景观资源。詹天佑修建的中华第一条铁路——"人"字形铁路位于公园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茜  杨东旭  李文明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意愿"理论,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案例地,运用SEM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分析环境知识(认知)、环境敏感性(情感)和地方依恋(态度)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环境知识能够显著正向影响环境敏感性,但并不直接影响游客亲环境行为,其中环境敏感性和地方依恋是环境知识和游客亲环境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环境敏感性、地方依恋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游客亲环境行为。要突破传统的管理规制路径,培育游客自发的亲环境行为,探索通过增加游客环境知识、提高游客的环境敏感性、培育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地方依恋等旅游地游客环境行为管理创新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奎  
游客环境行为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一方面通过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证分析,以问卷调查方式实地调研了该森林公园游客环境行为及其管理的现状,运用SPSS软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游客不良环境行为发生的频度和公园游客管理现状存在显著相关性;另一方面结合"刺激-反应"原理以及"破窗效应"的理论研究,尝试性的构建了森林公园游客环境行为管理模型,并以此为框架提出了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环境行为管理的优化建议,如管理资源层面的突破,管理原则层面的提升等,以期为改进森林公园游客环境行为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尚晓丽  罗芬  石敦兵  
随着旅游者旅游消费的多元化,传统的森林公园型旅游目的地正在面对较大的竞争压力。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公园型旅游意象对游客行为意图的影响及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为前提,首先依据文献建立概念性构架,再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访问张家界森林公园游客,最后以结构方程模型(LISREL model)分析研究变量间的关系并进行假设检验。主要任务是以游客满意度为中介角色,证明整体意象与游憩活动意象会经由游客满意度的中介效果,进而影响游客行为意图。研究结论对提高森林公园型旅游地游客的重游率和推荐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艳菊  吴楚材  邓金阳  
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研究了具有不同游憩动机的游客对游憩利用影响的感知差异。主要研究结论为:⑴尽管管理性影响是游客感知强度最高的一类游憩影响,但是不同游憩动机的游客在管理性影响的感知上无显著差异;⑵不同游憩动机的游客在社会性影响感知上无显著差异;⑶回归自然者对资源影响的感知显著高于其他游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华  王雨晴  陈飞平  
【目的】发掘森林声景设计手法来指导城市公共空间的声景设计。【方法】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声音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测和问卷调查方式对单个声源和整体声景观进行评价。单个声源评价方法为评价者对调查问卷提供的26种声音以即时的身临其境之感进行主观喜好度评价,评价等级分为5级,以统计平均值方式进行喜好程度的判定;四季声景观总体评价以响度、协调度、舒适度和满意度为评价指标,首先对各个指标在四季中的结果进行统计,以计算平均值法比较四季中各个指标的变化趋势,了解游客在四季中对整体声景的主观评价。【结果】游客在不同季节对不同声源的喜好度有差别,各声景类型受喜爱程度表现为自然声>历史文化声>人工声>机械声;整体声景的评价表明,游客对梅岭森林公园声景观现状满意度较高;四季中,响度、协调度、舒适度都会影响整体满意度的评价,其中协调度、舒适度越高,总体满意度越高;春夏季响度越高,满意度评价越低,而秋冬季满意度与响度相关性不大。【结论】在后期森林景观规划和声景观设计与营造中,应综合考虑声音响度对人的影响,增加鸟鸣声、流水声等人们喜爱的声源,隔离或规避鸣笛声、施工声等人们反感的声源,从而提高整体声景观的满意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巧玲  薛发彪  陈钦  
研究森林公园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创新性地建立了游客重游意愿的三维度(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因素影响模型,以福建省莆田市九龙谷国家森林公园现场游客的随机抽样数据为基础,同时采用多元有序和无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森林公园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认为游憩价值一般的游客的重游意愿是认为游憩价值非常高的游客的0.175倍;认为森林公园的资源状态很好的游客的重游意愿是认为森林公园的资源状态一般的游客的重游意愿的2.907倍,具有创新性;认为比较拥挤、一般拥挤的游客的重游意愿分别是认为不拥挤的游客的0.282倍、0.166倍;旅游满意度为一般、满意的游客的重游意愿分别是旅游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的游客的0.029倍、0.074倍等。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交通时间为1小时以内、2~3小时的游客重游意愿由愿意提升至非常愿意的可能性分别是交通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游客的4.894倍、4.311倍;参观特色景观数为1~2处及3~4处的游客的重游意愿由愿意降低为无所谓的可能性分别是参观特色景观数为5处以上的游客的26.499倍、12.437倍,具有创新性。基于研究结论得出政策启示:加强森林公园资源保护;优化森林公园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旅游满意度;宣扬森林公园特色景观;降低游客旅途交通耗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梁  黄豪璐  潘辉  韩百川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ROST 6.0信息挖掘软件对其进行情感分布、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以及分类词频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在情感分布上总体呈现积极情绪;游客的主要动机依次是烧烤、爬山、休闲、散步、观赏、踏青等;游客最喜欢的景点和事物依次是千年榕树、樱花林、桃花林、鸟语林、龙潭等;而游客去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时间主要在周末和节假日,在季节方面游客更喜欢春季和夏季;同时部分游客反映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还存在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电瓶车收费高、人造景观过多、停车场收费不一、一定时期人太多、冬天景观单调及园内出现不文明现象问题。因此,建议开展专线公交;建立实时双向反馈平台及充分发挥宣传平台作用;加强自然景观保护;加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冬季景观营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芬  罗翊祯  李雪丽  何嘉文  曲佩宇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促进生态、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森林旅游解说作为森林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传播手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文献中,多从游客角度来研究旅游解说规划,空间视角的相关文献甚少,且研究单一。旅游移动性作为旅游的本质属性,从空间视角认识旅游解说规划中的信息与媒体关系将有助于编制科学的旅游解说规划。以湖南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基于实地访谈法与内容分析法,通过对点-线-功能区-公园-区域等5个空间尺度下的80名游客解说需求与媒体偏好进行研究,构建了森林公园解说规划空间尺度、信息需求与媒体偏好概念模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发现,处于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游客对解说信息与媒体偏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指出游客解说信息需求呈现一定的尺度上升趋势,反之则表现不明显。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培奇  傅云新  
采用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体育旅游游客消费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首先,体育旅游动机仅次于观赏性旅游动机,成为生态体育旅游者的重要的动机之一;其次,生态体育旅游游客的体育消费意愿明显,但消费水平不高;最后,生态体育旅游游客满意度整体较高,而生态体育服务的安全指标满意度一般。因子分析相关结果显示:与游客满意度相关的4个公因子,按方差贡献率大小排序,依次为生态环境基础、生态体育旅游配套设施、生态人文条件、生态体育服务。由此提出了根据年轻客源特点,加快生态体育旅游开发和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辉  陈秋华  
生态旅游景区游客量的预测与分析是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本文根据生态旅游景区发展的基本规律,利用趋势外推模型,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历年的游客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其在未来15年后,游客量将在140万人次左右水平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培奇  傅云新  
采用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体育旅游游客消费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首先,体育旅游动机仅次于观赏性旅游动机,成为生态体育旅游者的重要的动机之一;其次,生态体育旅游游客的体育消费意愿明显,但消费水平不高;最后,生态体育旅游游客满意度整体较高,而生态体育服务的安全指标满意度一般。因子分析相关结果显示:与游客满意度相关的4个公因子,按方差贡献率大小排序,依次为生态环境基础、生态体育旅游配套设施、生态人文条件、生态体育服务。由此提出了根据年轻客源特点,加快生态体育旅游开发和建设;充分发挥流溪河森林公园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加大景区和生态体育旅游主题的宣传;完善生态体育旅游主题特色的基础设施、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等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建琼  张璐璐  
【目的】在典型的目的地忠诚度模型中,虽然旅游经验以访问同一目的地的次数来衡量,行为意向以重访意愿/推荐意愿来衡量已被许多学者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了广泛检验,但是其他目的地的旅游经验和支付意愿(WTP)却很少受到学者的关注。【方法】基于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收集的数据,首次使用二阶和一阶结构方程模型同时检验了旅游经验和支付意愿两个变量。【结果】属性满意度(AS)与总体满意度(OS)呈显著正相关;动机能显著积极影响属性满意度,并通过属性满意度间接影响总体满意度;虽然访问频率对属性满意度或总体满意度都没有显著影响,但其他目的地的旅游经验对属性满意度产生了显著影响,反过来,可以显著预测总体满意度;此外,总体满意度和属性满意度都可以显著预测重访意愿和推荐意愿,但是,它们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受访者的平均支付意愿金额为111元,接近中国旅游研究院的一项研究。【结论】在属性级别感到满意的游客更有可能能获得总体满意度;更高的动机能导致更高的属性满意度;在当前公园获得更好体验的游客更有可能在属性上感到满意;由于公园的主要构成部分自然景点具有独特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并不适用于该公园。游客更愿意用正面评价而不是付款来表达他们对该公园的忠诚。这表明,目的地忠诚度中的不对称信念是可能存在的,这取决于如何衡量行为意向;受访者普遍认为该公园的门票价格过高。本研究还证明了二阶结构方程模型比一阶结构方程模型更有效。最后,讨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彬  雷凤瑶  虞虎  张亦弛  
【目的】研究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类型及差异,为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升级转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进行实地调研,利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开展描述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均值计算、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使用AMOS21.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5个游憩动机均值表现为健康放松4.37>社会交往4.03>学习教育3.96>自我实现3.86>逃避压力3.79;不同学历游客在逃避压力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职业游客在学习教育、自我实现以及逃避压力动机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家庭年收入的游客在学习教育、社会交往及健康放松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放松是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体验森林游憩活动的首要驱动因素,其次为社会交往、学习教育和自我实现,而逃避压力位居最后。在维护森林生态安全前提下,建议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森林康养、森林研学、森林度假、森林养老和森林体育等旅游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