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5)
- 2023(11840)
- 2022(9974)
- 2021(8937)
- 2020(7145)
- 2019(16238)
- 2018(15991)
- 2017(30193)
- 2016(16087)
- 2015(18043)
- 2014(18231)
- 2013(18278)
- 2012(17492)
- 2011(16299)
- 2010(16783)
- 2009(16020)
- 2008(15699)
- 2007(14247)
- 2006(13184)
- 2005(12617)
- 学科
- 济(90582)
- 经济(90476)
- 管理(50417)
- 业(43820)
- 企(34460)
- 企业(34460)
- 地方(27040)
- 中国(25628)
- 方法(24355)
- 农(21383)
- 数学(20512)
- 数学方法(20364)
- 业经(20056)
- 制(18930)
- 财(17803)
- 地方经济(16431)
- 学(15965)
- 农业(14830)
- 融(14819)
- 金融(14816)
- 环境(14477)
- 银(14385)
- 银行(14370)
- 行(14005)
- 发(13936)
- 体(13346)
- 贸(12458)
- 贸易(12444)
- 和(12184)
- 易(11883)
- 机构
- 学院(244761)
- 大学(243523)
- 济(112870)
- 经济(110571)
- 研究(94219)
- 管理(88281)
- 理学(73495)
- 中国(72755)
- 理学院(72558)
- 管理学(71589)
- 管理学院(71110)
- 科学(53721)
- 京(53427)
- 财(53189)
- 所(48510)
- 研究所(43103)
- 中心(41361)
- 财经(40291)
- 江(39435)
- 农(37585)
- 经(36185)
- 经济学(35774)
- 北京(34863)
- 范(33733)
- 院(33573)
- 师范(33455)
- 经济学院(31636)
- 州(31527)
- 业大(30724)
- 财经大学(29360)
- 基金
- 项目(151580)
- 科学(119803)
- 研究(114657)
- 基金(109065)
- 家(94142)
- 国家(93338)
- 科学基金(79450)
- 社会(75589)
- 社会科(71661)
- 社会科学(71648)
- 省(59004)
- 基金项目(56832)
- 教育(51000)
- 划(48984)
- 自然(47335)
- 自然科(46042)
- 自然科学(46032)
- 编号(45869)
- 自然科学基金(45206)
- 资助(43807)
- 发(39114)
- 成果(38649)
- 重点(34863)
- 部(33794)
- 课题(33131)
- 制(32786)
- 发展(32097)
- 国家社会(31979)
- 展(31590)
- 创(31347)
- 期刊
- 济(145273)
- 经济(145273)
- 研究(83824)
- 中国(59027)
- 财(40725)
- 管理(37367)
- 农(36720)
- 学报(33884)
- 科学(33326)
- 融(27769)
- 金融(27769)
- 教育(26503)
- 大学(26070)
- 农业(24681)
- 学学(24268)
- 经济研究(23289)
- 业经(22105)
- 技术(21795)
- 财经(21307)
- 经(18542)
- 问题(18280)
- 贸(14092)
- 世界(13569)
- 技术经济(13340)
- 国际(12983)
- 业(12694)
- 资源(12597)
- 现代(11817)
- 经济问题(11758)
- 改革(11540)
共检索到406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丽艳 许敬轩 马光荣
自然资源是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资源丰裕将带来更快的经济增长。然而,在20世纪全球只有少量资源型国家实现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增长优势的过程。大部分资源地区出现了制度弱化、腐败冲突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从资源"诅咒"以及资源"福音"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造成资源"诅咒"最重要的原因是开采不合理、自然租金存在配置扭曲效应以及挤出效应,根本原因在于资源租金的监管不透明。而实现资源"福音"的关键是对采矿业采取审慎和透明化的管理方法,通过配套的措施促进采掘业关联产业的发展,努力培育新的优势产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资源诅咒 资源福音 经济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蕊爱 杜彦其
煤炭资源型地区是对煤炭产业高度依赖、以煤炭采掘及其加工等相关产业为支柱经济体系的地区。区域经济特点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耗费量大,在矿产开采和初加工过程中,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对当地居民生存和生活造成威胁。推进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破解区域发展难题、提升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殿廷 葛岳静
区域经济在开发、利用资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的存量和质量。东部沿海地区具有突出的经济优势,对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模及强度达到了空前水平,但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却日益突出。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关系,指出,该地区资源供给及资源再生能力不足,开发过程中存在着粗放和浪费,而且,伴随着经济增长也日益出现环境恶化的迹象。
关键词:
东部沿海地区 经济 资源 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淑奇
80年代是拉美“失去的十年”,在这十年里,拉美及加勒比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8.3%;通货膨胀持高不下,达四位数字;外债猛增,从1982年的3287亿美元增加到1989年的4159亿美元。拉美经委会认为,这是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国家学习的十年。近年来,拉美地区国家纷纷为振兴经济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1990年除少数几个国家外,拉美地区大部分国家的经济仍未见明显好转,整个地区的经济与上一年比只增长了0.3%,人均产值下降1.7%,1990年经济增长的国家主要有:墨西哥(3.9%)、委内瑞拉(5.8%)、哥伦比亚(4.2%)、玻利维亚(2.6%)和智利(2%)。经济下降的国家有:秘鲁(-4.9...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坤
本文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出发,对我国17个典型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目标的转变、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经济发展约束的转变和经济发展成果的转变构建了指标评价体系,并对2001~2010年间的发展方式转变程度进行测评,结果发现:近10年,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没有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同步变化,主要原因是发展动力和发展约束的制约以及发展成果分享的不公平性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地区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指标构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玉香
长期以来,资源型地区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是,由于一些资源型地区过分依赖自然资源,其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转型,提高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地区的再生崛起,使资源型地区逐步走出困境,重新塑造与开拓地区经济新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资源型地区 严峻挑战 策略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芯 陆小莉
文章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组合测度方法设计为基础,从全国、南北、三大地区和省域共4个层面探究了1990—2019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并对接下来5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走势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第一,绝对离差、泰尔指数与阿特金森指数的组合测度结果表明,全国和南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均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第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的区域分异特征明显,教育水平和生产资料对东部地区不平衡的调节作用最强,政府干预、生产资料、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效应最大,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到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的逆冲击效应最为显著;第三,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不仅存在很强的时间依赖特性,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演变特征,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2016—2024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存在“倒U”型变化趋势,这也证实了政府干预过度会扩大地区差异、生产资料流动性加强与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有助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世林 应珊珊
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央地关系治理从重视"块块主义"的地方分权,逐步向加强中央部委"条条主义"的项目制转型,这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比较了财政资源按照传统科层制与项目制配置对激励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然后利用2000—200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项目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项目制显著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专项补助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地级市人均GDP增速提高0.0517个百分点;项目制主要通过政府引导固定资产投资来牵引地区经济增长。这说明项目制有利于中央部委自上而下激励地方政府致力于经济发展,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制度解释。然而,项目制也存在明显的负面效应,不仅增加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缺口,还拉大了城乡及地区之间的差距。它所引致的带有附加条件的地方项目竞争,使得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并形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关键词:
项目制 政府治理 地区经济发展 条条主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世林 应珊珊
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央地关系治理从重视"块块主义"的地方分权,逐步向加强中央部委"条条主义"的项目制转型,这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比较了财政资源按照传统科层制与项目制配置对激励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然后利用2000—200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项目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项目制显著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专项补助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地级市人均GDP增速提高0.0517个百分点;项目制主要通过政府引导固定资产投资来牵引地区经济增长。这说明项目制有利于中央部委
关键词:
项目制 政府治理 地区经济发展 条条主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钱争鸣 刘晓晨
本文从区域空间关联性出发,分析环境管制、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经济发展三者的关系,探讨环境管制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机制并验证其存在性及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环境管制能够通过筛选效应、内部技术溢出和外部技术溢出,促使绿色经济效率形成"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进而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证分析表明,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环境管制对改善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时滞性,长期治污投资能显著提高绿色经济效率;从长期来看,环境管制能显著提高东、中、西部的技术进步,但"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在不同地区的效果各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多长 顾培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剑波
为全面分析2002年世界经济及国际金融形势,展望2003年国际经济和金融前景,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于2002年12月17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国际金融新发展与我们的对策”的研讨会,邀请来自国务院发展中心、国家计委、中国人民银行、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就当前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银行副行长华庆山到会致辞。本刊特将此次研讨会中部分专家演讲的文字稿进行整理并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孙东琪 陆大道 朱鹤
笔者利用ESDA模型对1991年~2013年中国东部地带欠发达地区进行了空间识别,分析了其演化过程,解释了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991年~2013年中国东部地带经济空间集聚程度总体呈现缓慢增强——急剧增强——平稳发展的发展态势,2004年以来基本上形成了以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区为主的空间聚集格局。在1991年~2013年的发展中,中国东部地带欠发达地区的分布格局几乎没有变化,总的来说,主要集中在冀北、冀中南、鲁西南、苏北、浙西南、闽西、粤东北等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负面影响和自身战略不得当、处于省际边缘区中的困境、区位的限制以及相关国家(区域)政策的影响等因素是中国东部地带...
关键词:
东部地带 欠发达地区 时空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