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3)
- 2023(10733)
- 2022(9172)
- 2021(8300)
- 2020(7156)
- 2019(16134)
- 2018(15662)
- 2017(29874)
- 2016(16500)
- 2015(18241)
- 2014(18126)
- 2013(17895)
- 2012(16838)
- 2011(15241)
- 2010(15197)
- 2009(14211)
- 2008(14109)
- 2007(12929)
- 2006(11052)
- 2005(9787)
- 学科
- 济(66757)
- 经济(66681)
- 管理(45180)
- 业(44030)
- 企(34708)
- 企业(34708)
- 方法(32544)
- 数学(29023)
- 数学方法(28755)
- 农(19425)
- 财(18005)
- 中国(16838)
- 学(16605)
- 贸(15004)
- 贸易(15003)
- 易(14599)
- 业经(14091)
- 农业(12952)
- 地方(12247)
- 制(12204)
- 务(11182)
- 财务(11160)
- 财务管理(11127)
- 企业财务(10508)
- 银(10192)
- 环境(10172)
- 银行(10134)
- 融(9824)
- 金融(9822)
- 和(9739)
- 机构
- 大学(243842)
- 学院(242187)
- 济(97687)
- 经济(95723)
- 管理(89092)
- 研究(86374)
- 理学(77588)
- 理学院(76623)
- 管理学(75130)
- 管理学院(74706)
- 中国(63507)
- 科学(57797)
- 农(54485)
- 京(51846)
- 所(46454)
- 业大(44462)
- 农业(43923)
- 研究所(42877)
- 财(42863)
- 中心(39338)
- 江(36394)
- 财经(34743)
- 北京(32216)
- 经(31596)
- 院(30913)
- 范(30615)
- 经济学(30208)
- 师范(30099)
- 农业大学(28994)
- 州(28285)
- 基金
- 项目(167532)
- 科学(129464)
- 基金(121413)
- 研究(112568)
- 家(110483)
- 国家(109566)
- 科学基金(91065)
- 社会(70703)
- 社会科(66962)
- 社会科学(66937)
- 省(65890)
- 基金项目(64947)
- 自然(62485)
- 自然科(61037)
- 自然科学(61010)
- 自然科学基金(59949)
- 划(56836)
- 教育(51546)
- 资助(49346)
- 编号(43857)
- 重点(38665)
- 部(36357)
- 发(36063)
- 创(34715)
- 计划(34502)
- 成果(34286)
- 科研(33697)
- 创新(32547)
- 科技(30606)
- 课题(30584)
- 期刊
- 济(102115)
- 经济(102115)
- 研究(64849)
- 学报(50359)
- 农(48409)
- 中国(43557)
- 科学(42259)
- 大学(36093)
- 学学(34535)
- 财(33187)
- 农业(32581)
- 管理(29592)
- 教育(20350)
- 融(20270)
- 金融(20270)
- 技术(18546)
- 业(17774)
- 经济研究(17533)
- 业经(17236)
- 财经(17044)
- 经(14588)
- 问题(14022)
- 版(14013)
- 业大(13743)
- 科技(12051)
- 贸(11980)
- 技术经济(11909)
- 商业(11645)
- 农业大学(11625)
- 理论(10929)
共检索到346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邹新 程实
基于经济指标预期值整体恶化的微妙背景,美联储2007年9月18日降息50个基点,这不仅本身构成了对经济走向变化的"官方确认",而且是美国经济周期转向中货币政策制订者的必然选择,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次级债风波"对实体经济的负面作用已经超出预期水平。美联储降息将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滞后的扩张性影响,加剧美元贬值,同时可能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受到负面影响。尽管受到美联储降息影响,中国出口仍将维持高速增长,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趋紧,同时将经受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更大考验。
关键词:
美联储 利率 国际货币体系 流动性过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廖淑萍 刘津含
从2019年初开始,全球央行不断开启降息模式,先后有28个国家或地区选择了不同程度的降息,其中印度已连续四次降息,而美联储在7月议息会议后宣布降息25个基点,引发市场最广泛关注。本轮降息潮的大背景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贸易摩擦升级导致的悲观预期。部分国家出口下滑、通胀低迷、国内外投资疲软等也是引发降息的主要原因。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降息在一定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瑜
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较为强劲虽然美国6月份的非农新增就业人数明显回落,创2021年以来的新低,但从两个角度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薪资增速回落趋势的停滞,甚至增加了核心通胀黏性的风险。其一,劳动力市场并非快速降温,而是延续韧性放缓的趋势。一方面,虽然美国6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从30.6万降至20.9万,低于海外市场预期的23万,
关键词:
美联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易峘 常慧丽
<正>2023年11月以来,市场迅速转向美联储降息预热模式。文章分析美联储可能的降息路径及其先决条件,指出通胀走势在美联储决策方程式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在2024年底美国核心PCE通胀回到2%、CPI或破2%的通胀预测下,美联储或最早在3—4月开始降息,2024年累计降息125~150个基点。同时文章基于对降息路径的新假设,更新2024年美国宏观经济、金融市场和美元走势的预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尽管美联储曾信誓旦旦地宣称让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当前的美国经济也运行稳健,然而,美联储还是急不可耐地举起降息大旗,原因是多方面的:美联储迫于特朗普政府的政治压力;美国面临的结构性经济问题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维持越吹越大的资产泡沫必须持续放宽货币政策;美国政府的天量债务要求降息以减轻利息负担。美联储持续的货币政策宽松也带来不少的后遗症,例如,形成"债务依赖",资产泡沫破灭风险加大,社会贫富差距扩大,进而导致民粹主义等极右势力抬头,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不可测前景。
关键词:
美联储 货币政策 强势美元 资产泡沫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静文
11月21日,央行宣布从次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40个基点至5.6%,一年期存款利率基准下调25个基点至2.75%,同时将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为1.2倍。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央行为何放弃年初以来"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重新采取降息这一具备"刺激"特征的手段,自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央行非对称降息基于四个考量因素此次降息,是央行自2012年7月以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湛 邹欣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低于市场预期的50个基点,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至2%~2.25%。美联储本次降息为2008年12月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降息,并于8月1日提前两个月结束缩表计划。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此次降息本质上属于周期当中的政策调整,并不等于货币政策自此开始宽松周期,如果时机合适,也有可能再度加息,这一表态降低了市场对于美联储开启宽松货币政策进程的预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向东 刘娟秀 邢曙光
疫情冲击下,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确实可以缓解流动性风险,但是刺激经济的效果可能没那么好应对疫情冲击,美联储超预期降息3月3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1.25%。这有两点超预期。一是降息时间超预期。一般情况下,美联储调整利率是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议息会议期间,今年3月的议息会议时间是3月17日至3月18日,虽然市场预期3月会降息,但没有预期到美联储会提前降息。这在历史上比较少见,近三十年只有9次,此前最近一次
关键词:
美联储 联邦基金 量化宽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章小波 方予琦
<正>今年以来,强劲的劳动力和通胀数据极大地打消了年内降息预期,从而推动美元指数的上涨。文章从通胀、劳动力市场和美联储态度三个方面来判断美国货币政策走向,认为当前美国经济大概率软着陆甚至不着陆,首次降息时间会推迟,维持年内降息3次的判断。文章结合过去几轮降息周期前后美元指数的走势,对年内美元指数走势进行了研判。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毕吉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芮 何帆
近期,美联储降息的话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从6月19日美联储对外公布的议息会议报告来看,美联储选择保持联邦基金目标利率2.25%~2.5%这个利率区间不变。而从随后公布的政策投票点阵图来看,17名参与投票的委员中有8名预计2019年将降息,另有8名预计今年保持稳定,还有1人支持加息。随即在7月10日美联储向白宫提交的中期工作报告中,鲍威尔"鸽派"意图更加明确,他对6月议息会议的总结是:"许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认为,采取稍微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理由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息,曾志斌
本文就降息对居民存款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实证分析。从抑制存款增长幅度方面进行建模、回归、实证分析,并对回归的结果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就降息对扩大内需作用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储蓄存款 实证分析 降息 内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美国量化政策的退出引发全球"资金池"水位下降,日本、欧洲央行的"放水"行为无法弥补并抬升"资金水位"。美联储即将加息,美元全面升值时代正在来临。历史经验表明,美元周期与金融危机如影随形。尽管大宗商品的价格下降会降低进口成本,但是我国也面临热钱流出、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外债较多企业负担加重、通缩压力加大等问题。本文分析了美联储结束第三轮量化货币政策和欧盟、日本近期的货币政策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这一变化的策略,人民银行的不对称降息表明政府迈出应对变化的第一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