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9)
2023(8441)
2022(7463)
2021(7009)
2020(6002)
2019(14110)
2018(14018)
2017(28022)
2016(15741)
2015(17811)
2014(18204)
2013(18205)
2012(17396)
2011(15984)
2010(16337)
2009(15448)
2008(15759)
2007(14487)
2006(12664)
2005(11492)
作者
(46939)
(39502)
(39342)
(37758)
(25462)
(18756)
(18075)
(15227)
(14802)
(14411)
(13456)
(13200)
(12676)
(12675)
(12551)
(12353)
(12226)
(11625)
(11604)
(11522)
(9993)
(9899)
(9749)
(9107)
(9078)
(8976)
(8792)
(8787)
(8082)
(7924)
学科
(65141)
经济(65075)
管理(42503)
(41232)
(32463)
企业(32463)
方法(31522)
数学(28100)
数学方法(27752)
(19450)
(17284)
中国(16405)
(14761)
贸易(14758)
(14531)
(14364)
(12914)
地方(12702)
业经(12583)
农业(12372)
(11532)
银行(11501)
(10980)
(10846)
(10755)
金融(10752)
理论(10264)
(10154)
财务(10121)
财务管理(10095)
机构
大学(233739)
学院(232573)
(97585)
经济(95409)
管理(86668)
研究(82179)
理学(73713)
理学院(72830)
管理学(71421)
管理学院(70977)
中国(63612)
科学(50217)
(49435)
(46867)
(43314)
(42121)
研究所(39212)
中心(38076)
(36930)
财经(36598)
业大(34511)
农业(33422)
(33069)
(31582)
北京(31377)
师范(31289)
经济学(30318)
(28949)
(28627)
经济学院(27513)
基金
项目(146668)
科学(114415)
研究(107248)
基金(105680)
(91867)
国家(91113)
科学基金(76605)
社会(66109)
社会科(62611)
社会科学(62590)
(56788)
基金项目(55134)
教育(50189)
自然(49585)
(48884)
自然科(48395)
自然科学(48372)
自然科学基金(47524)
资助(45035)
编号(44614)
成果(38298)
(33448)
重点(33434)
(31859)
课题(31296)
(29716)
科研(28442)
教育部(28363)
创新(27865)
(27732)
期刊
(108335)
经济(108335)
研究(70814)
中国(43919)
(38013)
学报(36485)
(35920)
科学(33412)
管理(29701)
(27795)
金融(27795)
大学(27071)
学学(25360)
农业(25264)
教育(24874)
技术(19512)
财经(18055)
经济研究(17577)
业经(17064)
(15470)
问题(14594)
(13347)
(13340)
理论(12087)
技术经济(11776)
国际(11690)
统计(11630)
(11569)
图书(10958)
实践(10937)
共检索到352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伯特·L.黑泽尔  曾刚  陈婧  
2016年6月/89.00元ISBN 978-7-5097-8003-9本书详细记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答货币和价格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实验:20世纪周期性的货币动荡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罗伯特·L.黑泽尔  曾刚  陈婧  
2016年6月/89.00元ISBN 978-7-5097-8003-9本书详细记录了从美联储成立之初到格林斯潘时代终结之时的美国货币政策的演变过程,评析了该过程中学术和政治环境变化的来龙去脉。书中详解了金本位制与信用货币之间的更替过程,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就像是用于解答货币和价格的基本问题的一系列实验:20世纪周期性的货币动荡如何引起经济动荡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和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现代央行的兴起与本质。作者论述丰富,分析到位深刻,并且能够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具有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昊  
自9月16日开始,联邦基金利率和回购市场利率屡次飙升,美元流动性紧张情绪弥漫美国货币市场。近期美联储在其货币政策"中期降息调整"的过程中重启了隔夜回购和定向回购操作、超调了隔夜准备金利率并宣布国债购买计划等为市场投放流动性,希望通过这些"技术调整"能提高银行系统准备金规模以恢复其对短期利率的控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益言  
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重振美国经济,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相对于传统政策框架有所扩展和延伸,不仅体现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微调,更体现为从常规货币政策向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转型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进。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1978年《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案》确立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充分就业和稳定通胀。此后,美联储货币政策一直在追求双重目标的平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湘燕  黄珊  
2018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强于预期,美联储领跑其他发达经济体央行进一步推进货币政策的正常化。然而,随着联邦基金利率接近中性利率区间以及2018年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本文在总结美联储2018年货币政策表现的基础上,对其2019年货币政策走向进行展望。2018年美联储货币政策回顾2018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美联储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口风也几经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理  段中元  
本文选取美国的国债收益率、商业银行贷款量、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生产总值(GDP)、汇率和贸易共计7类25个非等频的变量序列,首先使用TRA-MO技术识别各序列的结构性变动点,然后利用SEATS技术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对比,定量地研究扭曲操作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美联储的扭曲操作对短期国债的收益率有影响而对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并无影响,在增加贷款量、降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等方面效果不显著;对人民币汇率、进口贸易和美国贸易逆差有影响,但对欧元汇率、日元汇率和美国出口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应洪雷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从1913年建立到现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它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已今非昔比,它的货币政策目标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变化。 一、联储初期的货币政策 1913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创建了美国的中央银行,即联邦储备体系,旨在“提供一个富有弹性的货币供给机制为商业票据的再贴现提供便利;建立更为有效的银行监管制度”,解决分散化的银行体系对经济中货币和信贷需求的变化难以作出充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学立  
2012年12月12日,距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出台仅3个月,美联储又宣布了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密集出台的这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将再次产生重大影响。一、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采取的非传统货币政策(一)量化宽松(QE)量化宽松是在利率水平很低时由央行采取的一种扩张性、非传统货币政策。它是央行将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原青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多数学者将其理解为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在二级市场购买包括国债等在内的中长期资产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中国人民银行将其定义为"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理论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传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北京  张英男  
近年来,全球有多家央行运用负利率作为刺激性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拓宽了非传统货币政策的边界,也对降低融资成本、控制通缩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梳理了负利率政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总结了各央行的政策实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负利率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小宇  
央行的货币政策实施受货币政策环境制约,特别是实施价格型货币政策时,在不同的利率环境下央行可能选择不同的利率调控模式。为此,通过构建门限回归模型对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与利率区制的相依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利率区制内中央银行的政策偏好和利率调控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在高利率区制,中央银行存在针对产出缺口调整名义利率的政策偏好;在低利率区制,中央银行则不存在这种政策偏好,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效应弱化甚至失效是导致此区制中央银行不针对产出缺口调整利率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晶  
自2008年12月以来,美国一直采取低利率与量化宽松搭配的货币政策模式。本文基于中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和实施效应两方面,对美国持续低利率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证实美国长期较低的联邦基金利率对于中国货币政策这两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加大。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在充分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基础上适时调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向前  郭强  
为应对金融危机与经济大衰退,在用尽传统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美联储实施了引导市场预期、扩张自身资产负债表规模与调整自身资产负债表结构等非传统货币政策。从理论来看,通过信号渠道与资产组合平衡渠道,非传统货币政策能够改善融资环境、刺激经济复苏;从实证来看,实施非传统货币政策,有助于维护主要金融市场的稳定,提高产出与增加就业岗位。但是,美国的失业率仍在8%以上,这表明,仅依靠货币政策并不能完全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辉  傅雄广  
文章结合美国经济金融现状及其历史经验对QE2退出后美国国债收益率和美元汇率走势进行了展望。通过梳理美国货币当局的政策逻辑,文章认为美国在结束QE2之后,短期内可能保持政策稳定,从中期来看进入紧缩周期的可能性较大。由于市场提前消化利空影响,QE2后美长期国债利率未必会大幅上行。联邦基金利率的回升、通胀水平的有效控制及财政赤字的削减,有助于美元汇率在中期阶段性走强;但美元汇率的长期反转,则需要美国经济步入由劳动生产率提高推动的新增长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