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2)
2023(7927)
2022(6802)
2021(6198)
2020(5520)
2019(12859)
2018(12450)
2017(24783)
2016(13273)
2015(15335)
2014(15462)
2013(15603)
2012(14798)
2011(13408)
2010(13898)
2009(13475)
2008(12744)
2007(11720)
2006(10138)
2005(9344)
作者
(39062)
(32504)
(32432)
(31100)
(20566)
(15682)
(15204)
(12684)
(12307)
(11660)
(10913)
(10911)
(10412)
(10404)
(10198)
(10090)
(10006)
(9559)
(9430)
(9376)
(8123)
(7938)
(7905)
(7537)
(7425)
(7402)
(7283)
(7239)
(6620)
(6520)
学科
(57818)
经济(57760)
(37177)
管理(34520)
(29773)
企业(29773)
方法(27405)
(27343)
金融(27341)
(24604)
银行(24582)
数学(24104)
数学方法(23927)
(23810)
中国(21770)
(17140)
(15817)
(14427)
(13911)
贸易(13902)
(13564)
地方(13491)
业经(12147)
中国金融(11158)
(11142)
财务(11116)
财务管理(11087)
农业(10748)
(10661)
企业财务(10534)
机构
大学(193064)
学院(192647)
(86014)
经济(84207)
管理(71438)
研究(67361)
理学(60505)
理学院(59846)
管理学(58943)
中国(58788)
管理学院(58581)
(40576)
(40573)
科学(38524)
(34810)
(33917)
中心(33754)
财经(32000)
研究所(31422)
(29254)
(28875)
经济学(27719)
业大(27558)
农业(26817)
北京(26078)
经济学院(25347)
(24111)
(23801)
财经大学(23743)
师范(23571)
基金
项目(120509)
科学(93523)
研究(89560)
基金(86546)
(74360)
国家(73741)
科学基金(62253)
社会(56146)
社会科(53378)
社会科学(53359)
(47147)
基金项目(45716)
教育(40834)
(39556)
自然(38587)
自然科(37665)
自然科学(37653)
编号(37288)
自然科学基金(36990)
资助(36334)
成果(31288)
重点(27583)
(27361)
(27142)
课题(25517)
(25415)
创新(23825)
(23802)
教育部(23446)
科研(23355)
期刊
(92489)
经济(92489)
研究(59240)
中国(36997)
(36337)
金融(36337)
(31746)
(30642)
学报(28477)
科学(25390)
管理(23949)
大学(21397)
学学(20152)
农业(19527)
教育(17574)
财经(16052)
技术(15723)
经济研究(15216)
业经(14070)
(13767)
国际(12945)
问题(12775)
(12725)
理论(11033)
(10836)
实践(10000)
(10000)
技术经济(9929)
世界(9744)
统计(9392)
共检索到299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辉  
目前,世界政治经济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危机:“9·11”政治危机、企业假账引起的信誉危机、中东紧张局势、地区冲突、美国经济衰退的恐慌逐渐加重等,这些危机都将使经济信心明显下挫,投资趋势减缓而投机趋势加大,进而导致金融波动连锁性加大,全球的恐慌预期心理更为明显,未来国际金融形势不确定性和动荡趋势加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吴进红  
目前国际社会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颇有争议。本文分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存在的缺陷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元龙  黄金老  
2002年全球金融板块呈现调整特征:一是国际股票市场全线大跌,但其他市场却有不同程度的“好”行情;二是股票、风险投资等直接融资受挫,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重拾风光;三是美元强货币走跌,欧元等弱货币走强;四是美国等强势金融体遭困,东南亚等弱势金融体逞强。与此相对应,中国的对外金融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以开放促改革的局面初步形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德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人民银行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组合进行宏观调控,引导货币信贷较快增长,优化信贷结构,促使经济回暖和金融稳健运行。目前我国经济金融持续回升和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需要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深化金融改革,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宇  孙立刚  张海阳  李伟毅  李娜  
本文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分析了2009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认为当前工作重点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以转变发展方式、增加"三农"投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童文俊  
当前国际金融业反洗钱业务形势的主要变化高级管理层重视程度下降。洗钱对金融机构来说仍然是一个显著的风险和成本事项,不成熟的反洗钱体系能给金融机构产生重大风险。但是,面对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市场危机与动荡,高级管理人员对反洗钱的兴趣下降,对反洗钱的注意力明显被其它优先事项转移。虽然反洗钱合规成本不断上升,全球金融危机却已将反洗钱成功排除出高级管理层的重要议程。根据毕马威国际的调研数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硕刚  
2014年,发达经济体财政风险不减、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前景不明朗、部分新兴经济体结构性矛盾突出,是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三大风险。在世界经济延续总体缓慢复苏、保持"北强南弱"态势的前提下,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走势将继续分化,国际资本流向变化也将更趋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当前,全球经济进入"大分化"的"新常态",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性复苏也加剧了全球货币政策周期,全球股市、债市、汇市以及货币格局的分化。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格局在动荡中加速变化,随着2014年美联储启动QE退出程序,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全球影响最为广泛的货币政策正在转向,从而步入"后QE时代",而这也标志着2015年乃至未来几年时间里,全球将不可避免地要迎接新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大周期调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程晓波  朱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由于当时经济环境比较单一,基本特征均表现为经济持续过热引发的通货膨胀,国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也主要是围绕紧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民  
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一)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主要国家经济增速回落,全球实体经济复苏内生动力明显不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盟、日本等都采取了超常规的刺激政策,向金融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但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随着政策边际效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策群  
一、国际新景观:金融危机与经济奇迹并存的“两极”现象过去,出现金融危机或发生金融风暴的国家和地区,总是与经济停滞、物价飞涨、民生凋敝等联系在一起。但是,最近一轮从东南亚引发,涉及南韩、日本、俄罗斯乃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广大区域的金融风暴,却主要发生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国平  
总的来说,一季度整个金融形势与经济形势相一致,信贷总量和增速与GDP增长相匹配。从增速看,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长15.09%,增幅与上年同期基本相当,比上年末略有回升。从增量看,与全国及主要省市比较,一季度我省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全国的9.9%,增量和增速均列第2位。从贷款结构看,也出现可喜的变化,制造业、第三产业和支农信贷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士奇  
自2006年12月11日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以来,金融业的就业形势迎来了又一个春天,那就是中资金融机构又有了一个长足发展的战略规划,对现有的机构人员进行吐故纳新,招收新员工数量大、要求高;外资金融机构则以务实、高效的手段广揽人才,欲与中资机构从根本上展开竞争。本文从中资金融机构对人才需求的共同特点和不同要求,从外资金融机构人才招揽的新措施、新变化来粗略分析了我国当前金融业的就业形势,认为学习金融专业,一旦学有所成,就有广阔的就业空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若愚  
今年前7个月,为助力"稳增长",央行先后两次全面降准,一次定向降准,三次降息。在频度大、力度强的调控措施推动下,社会资金状况和融资条件有所改善,但经济下行加剧货币政策传导"梗阻",制约了政策效果的全面发挥。下一步,稳增长仍不可松懈、美联储加息施压,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和人民币贬值、股市剧烈波动等,干扰社会资金分布,成为金融风险的"风暴眼"。货币政策要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做到松紧适度。同时,更须加强调控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适度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