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5)
2023(10315)
2022(8898)
2021(8180)
2020(7154)
2019(16608)
2018(17114)
2017(32162)
2016(18076)
2015(20489)
2014(21087)
2013(20390)
2012(19027)
2011(17212)
2010(17585)
2009(16667)
2008(16938)
2007(15485)
2006(13522)
2005(12454)
作者
(52533)
(44187)
(44055)
(42278)
(27836)
(21040)
(20276)
(17227)
(16575)
(15802)
(15021)
(14844)
(14189)
(14076)
(14063)
(13770)
(13636)
(13010)
(12887)
(12637)
(11213)
(11060)
(10768)
(10023)
(10013)
(9971)
(9887)
(9845)
(8979)
(8910)
学科
(69244)
经济(69137)
管理(53686)
(48234)
(40577)
企业(40577)
方法(30021)
数学(26092)
数学方法(25833)
(22137)
(21316)
(20031)
中国(19177)
业经(15715)
(15530)
(15050)
(13610)
银行(13576)
地方(13078)
(12949)
(12855)
财务(12815)
(12801)
金融(12793)
财务管理(12774)
(12360)
贸易(12358)
农业(12283)
理论(12267)
企业财务(12041)
机构
大学(258106)
学院(257060)
(104126)
经济(101669)
管理(94350)
研究(88833)
理学(79826)
理学院(78929)
管理学(77551)
管理学院(77061)
中国(68276)
(55276)
科学(53810)
(53449)
(46410)
(46114)
(41556)
研究所(41361)
中心(41116)
财经(40572)
业大(38660)
(36498)
农业(36488)
北京(34989)
(33942)
师范(33552)
经济学(32221)
(32105)
(31777)
财经大学(29679)
基金
项目(164086)
科学(127431)
研究(121869)
基金(116341)
(101233)
国家(100359)
科学基金(84554)
社会(75376)
社会科(71234)
社会科学(71212)
(65404)
基金项目(61289)
教育(57743)
(54871)
自然(53291)
自然科(51994)
自然科学(51975)
编号(51117)
自然科学基金(51055)
资助(47551)
成果(43684)
重点(37529)
(37002)
课题(36390)
(35063)
(34259)
(33970)
创新(31887)
(31797)
教育部(31542)
期刊
(119981)
经济(119981)
研究(78853)
中国(57873)
(44830)
(42564)
学报(41920)
科学(36551)
管理(34860)
教育(33705)
大学(31706)
学学(29624)
农业(27735)
(25810)
金融(25810)
技术(23424)
财经(20858)
业经(19265)
经济研究(18821)
(17898)
问题(15815)
(14741)
(13309)
理论(12788)
(12461)
技术经济(12259)
财会(11610)
统计(11579)
实践(11466)
(11466)
共检索到397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建光  郭亚军  易平涛  黄立毅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新形势,组织结构也正经历着不断创新的过程,可以说,“离散化”成为当今国际上企业集团或集团公司组织架构设计的主流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宝钢集团公司为什么逆向而行,选取了“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建光  
2003年6月,上海宝钢集团公司董 事长、总经理谢企华正式提出了宝钢 新一轮发展的战略目标:成为一个跻 身世界500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 大综合竞争力、倍受社会尊重的、"一 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发展的世界 一流跨国公司。同时明确指出,宝钢必 须成为一个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主体, 并最终要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公众化 公司。对于宝钢而言,"一体化的市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臧跃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凤彬  
在科层制存在价值备受怀疑的当今商界环境中,是以网络型组织来替代它,还是使它在某种形态的变异中成为一种可存续下来的制度安排,是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致力于赫伯特·西蒙倡导的"管理型组织"研究中,本文发现了相异于传统科层制的异层级化组织,是在企业运营管理系统和战略管理系统中都具有适用性的一种变异的科层组织模式。基于宝钢案例的定性研究显示,在权力分散化和业务集中化这两个看似相反方向的演变中,科层制组织可以通过向异层级化结构的变异而获得继续生存的价值。而变异后的科层组织中,上令下从的权威服从体系就转变为由各层管理者作为自主决策的主体在网络化联结中所形成的纵向权力关系网络。本文试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窦彬  
重组、并购已成为解决目前钢铁行业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宝钢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其近期的一系列并购行为不仅对行业的未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业界称之为“宝钢式并购”,文章以宝钢与马钢的联盟为例分析了宝钢在并购中的战略思考,总结了宝钢式并购的特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文豪  宋陆军  
本文提供一种金融体制变革与金融发展分析的新框架。该分析框架不是就金融论金融,也不仅仅从经济论金融,而是把金融体制变革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化进步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从环境、文化、制度、结构与功能的综合视角对金融体制变革进行深入、系统、全面的分析,从环境与金融体系互动的角度考察金融功能,强调金融发展的价值导向。该框架对一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问题的分析也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蔡继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按劳分配转变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制度。与此同时,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封闭半封闭经济转向全面开放。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传统政治经济学难以解释经济体制的变革,必须从价值理论的创新入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才能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全球化进程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道根  
经济体制变动是影响和决定居民收入分配变化的重要因素。然而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人们更多注意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而对广义的经济体制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不够。本文将讨论经济体制的演进对收入分配的决定和影响。阐述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的经济体制是怎样影响收入分配变动的,比较不同经济体制形态下收入分配格局和态势的特点,从动态角度揭示经济体制同收入分配变动的关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永明  
进入新世纪,日本高教体制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以最新的文献资料,从关于大学问题审议及其对策,高等教育现状及国际比较和日本大学改革特征三个方面入手,系统地介绍、分析了日本大学体制的变革现状以及趋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友梅  
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日益暴露出自我手术效应、出现真空地带、存在以权压审,内部迁就变通,士气低、收效微等弊端。其原因在于体制培育的局限、科学定律的违背、地位没有摆正。为此,应建立一个符合“放权、分权与责任制约”要求的新审计体制,其理想模式是,审计机关隶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经济监督机关,使审计机关不仅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而且享有较高的权威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龙  
同时启动宏观调控和体制改革两个轮子,是经济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以改革促发展,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韩华林  管清友  夏靖铧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为主线,通过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诺思悖论不断化解的过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高度相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变迁过程是冲击回应型”等命题作为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各博弈利益主体在改革进程中的行为模式及其绩效,并认为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道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晓翔  刘春林  
危机和危机管理已经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我们需要从制度层面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危机和危机管理问题,并要将其上升到体制的层面,以规范、科学地管理危机。文章首先明确地分析体制的本质,以此为基础来界定体制的内涵;其次研究组织建立危机管理体制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指出其内涵。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龚旭  
1995年以来日本的科技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其深远影响不仅限于科技界,而且波及日本的经济、社会、教育等领域。本文试图深入考察日本科技体制改革的动因、契机与政策措施,为我国在新世纪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叶扬  蔡宁  
中国的医药体制由于受长期的计划体制约束弊端较多,2005年的"医改失败"的事实也加快了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广大民众的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介绍了南京市政府采用"药房托管"的方式进行医改的历程和问题,这种初步的尝试对全国的医药体制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