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5)
- 2023(13601)
- 2022(11708)
- 2021(10844)
- 2020(9183)
- 2019(21303)
- 2018(21283)
- 2017(40803)
- 2016(22385)
- 2015(25626)
- 2014(25800)
- 2013(25232)
- 2012(23506)
- 2011(21280)
- 2010(21476)
- 2009(19890)
- 2008(19815)
- 2007(18172)
- 2006(15738)
- 2005(14293)
- 学科
- 济(86094)
- 经济(85970)
- 管理(68177)
- 业(63883)
- 企(53168)
- 企业(53168)
- 方法(35731)
- 数学(30353)
- 数学方法(30042)
- 农(26174)
- 财(25778)
- 中国(23455)
- 制(22513)
- 业经(20425)
- 地方(19041)
- 学(18002)
- 农业(16955)
- 贸(16535)
- 贸易(16529)
- 易(16013)
- 务(15852)
- 体(15845)
- 财务(15796)
- 财务管理(15752)
- 银(15572)
- 银行(15534)
- 理论(14841)
- 行(14795)
- 企业财务(14791)
- 融(14450)
- 机构
- 学院(319715)
- 大学(319371)
- 济(127427)
- 经济(124438)
- 管理(119985)
- 研究(107873)
- 理学(102464)
- 理学院(101255)
- 管理学(99562)
- 管理学院(98928)
- 中国(82341)
- 京(67927)
- 科学(65515)
- 财(62541)
- 所(54789)
- 农(54755)
- 江(50678)
- 中心(50258)
- 研究所(49383)
- 财经(48664)
- 业大(47072)
- 经(43793)
- 农业(43108)
- 范(43006)
- 师范(42572)
- 北京(42193)
- 州(39838)
- 院(39109)
- 经济学(38731)
- 财经大学(35746)
- 基金
- 项目(208602)
- 科学(163129)
- 研究(155620)
- 基金(148868)
- 家(128945)
- 国家(127819)
- 科学基金(108811)
- 社会(96952)
- 社会科(91686)
- 社会科学(91658)
- 省(82959)
- 基金项目(79089)
- 教育(72419)
- 划(69608)
- 自然(69139)
- 自然科(67476)
- 自然科学(67455)
- 自然科学基金(66259)
- 编号(65080)
- 资助(59778)
- 成果(54435)
- 重点(47205)
- 部(46420)
- 课题(45699)
- 发(45221)
- 创(43568)
- 制(41820)
- 创新(40681)
- 教育部(39748)
- 性(39697)
共检索到484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海燕
2012年底,以"摆脱战后体制"为己任的安倍再次入主永田町。在半岛局势多变、中国崛起、美国重返亚太、日本国内也危机重重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下,为实现"摆脱战后体制"的政治目标,安倍内阁大力推动修宪、强化军事力量、解禁集体自卫权等。安倍"摆脱战后体制"的实质是改变战后日本的国家战略定位,谋求日本的"正常国家"地位,目的是颠覆现有地区秩序,确立日本的地区领导国地位,这必将会极大地威胁亚洲乃至世界局势的稳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江永
二战后日本不得不放弃武力扩张的国家战略,但伴随形势变化,日本不同当政者的治国方略则不相同。围绕是维护宪法、优先发展经济、重视国际协调,还是修改宪法、增强军事力量、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等,存在两种不同国家战略倾向。其背后则是两种不同的历史观。战后,日本在《日本国宪法》下走和平发展道路,经济、科技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外交则受制于美国而缺乏自主性。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开始借助美国,努力成为亚洲领导国家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而非所谓摆脱美国的"正常国家"。21世纪以来,安倍晋三的国家战略目标是对内推动修宪,使日本成为"能战国家";对外构筑"自由开放的印太",制衡中国。菅义伟内阁继承了安倍的国家战略。岸田文雄执政后在延续同一国家战略的同时,会展现何种特色,值得关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甘峰
日本的战后体制与战时的日本并没有断绝,日本的战时体制,即40年体制,在战后仍然延续下来,并成为战后日本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例如,以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为主轴的、作为命运共同体的日本企业,就是战时总动员体制,即40年体制的产物。40年体制的基本特征,一是作为命运共同体的生产组织;二是“共生”的概念。40年体制在日本经济高度增长的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它又成为日本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从产业结构的转换、终身雇佣制的变革、规制的改革等方面足以说明,如何克服40年体制,是日本当前结构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日本,战后,战时体制,结构改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马千里
日本于1854年开国前在东亚华夷秩序内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已形成一套独特且稳固的战略文化,其内隐层面为具有危机意识、等级意识和大国意识的战略价值观,外显层面为"晋级比赛型"战略思维模式。"晋级比赛型"战略思维模式不仅主要塑造了明治维新至冷战期间的日本国家安全战略,而且实证检验表明它也主要塑造了冷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战略由"脱美自主"到"傍美防华"再到"依美遏华"的调整,这种不因具体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塑造作用表明它是日本政治精英集团对国际体系结构无政府状态本质的恒常性反应。未来一段时期,在"晋级比赛型"战略思维模式的主要塑造作用下,面对亚太地区国际体系中大国国力对比的新趋势,日本国家安全战略会逐步呈现"傍美和华"的新动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白成琦
论日本国有企业体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吉林大学日本所白成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体制,对其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和相对稳定,曾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局限性和弊端也日益突出,甚至对其体制本身的存在价值,也面临严峻挑战。本文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潘石 李莹
战后日本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应以"私有化"取而代之更为科学。日本国有企业"私有化"与英美等国的"私有化"有着大致相同的背景,但却有不同的特点,不仅有积极效应,更有负面后果。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析,对如何深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中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绝不能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把国有企业统统改掉。
关键词:
日本 国有企业 私有化 评析 启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卢友富
二战后 ,日本以美国人夏普的“三项劝告”为基准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财政体制。新体制既吸收了英美公共财政“分权—分税”的成功之处 ,又依循日本传统治国理论 ,保留了中央集权的制度特点。日本现行财政体制对日本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日本战后 财政体制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明云成
自去年九月以来,中央银行根据国家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加强宏观控制,紧缩银根,配合治理通货膨胀,到今年五月,就全国金融形势而言趋向好转,但专业银行资金营运的困境并未缓解,因而整体金融形势好转的基础并不稳固。本文试就湖北省农行资金营运的现状及成因作初步的探讨,以求寻找缓解的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晓松
安倍上台后,积极推动修改宪法。围绕钓鱼岛争端,日本加强军事部署,采取演习、阅兵等手段威慑中国,表明绝对不会让步的决心。日本非法"购岛"一年多后,仍然执意在军事领域对中国强硬,在钓鱼岛争端中完全不顾中日两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其背后的深刻原因是日本新的国家战略。日本的国家战略在各个阶段的目标、手段和内涵是不同的。80年代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曾根康弘打着"战后总决算"的旗帜,追求政治大国化。安倍上台后,日本的国家战略面临新的转型。他提出"摆脱战后政治体制",追求军事大国化。
关键词:
日本 安倍内阁 军事大国化 修改宪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凌冰
日本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构建了一个公众参与、利益相关者达成共识的可操作性机制,有效实现了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化管理。虽然这种体制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它更具有许多优点,尤其是在公众参与方面。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为了充分发挥体制潜力,竭力充当利益相关者的协调者和自下而上决策模式的促进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国家公园管理机构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确定公园管理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和当地社区;弄清每个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和责任;促进利益相关者在国家公园目标和远景上达成共识。通过这些措施,日本构建了超越地方行政区划、公众参与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这也使得日本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有效解决了复杂的自然资源保护体制所带来的挑战,实现了日本国家公园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化管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叶祥松
本文通过对日本国有企业的产权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组织形式的剖析,结合考虑我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从中揭示了可供我国国有企业借鉴的有益方面。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晓河
我国制造业转型必须以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为需求平台,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动力,通过关键领域、重要环节和重点行业创新突破,运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路线,改造我国制造业,逐步淘汰低端制造,积极发展中高端制造,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由低端向中高端跃升,推进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形成我国具有先进性、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低碳化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关键词:
制造业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 经济结构调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牛永革
基于以往研究,文章提出了隔绝或消除企业因共享地理品牌所引发的六大困窘的战略路径,在指导国家立法与管理、提高地理品牌声望和企业品牌的健康发展方面有着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
地理品牌 原产地名称 战略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照新 赵海
随着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我国将形成以承包农户、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为支撑,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共同协作、相互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具体来说,要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新型经营主体人才队伍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