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2)
- 2023(4999)
- 2022(4449)
- 2021(4144)
- 2020(3800)
- 2019(9209)
- 2018(9226)
- 2017(18305)
- 2016(10181)
- 2015(11871)
- 2014(12226)
- 2013(12359)
- 2012(11858)
- 2011(11035)
- 2010(11093)
- 2009(10379)
- 2008(10613)
- 2007(9743)
- 2006(8558)
- 2005(7769)
- 学科
- 济(43132)
- 经济(43096)
- 管理(26319)
- 业(25220)
- 方法(22718)
- 数学(20496)
- 数学方法(20342)
- 企(19554)
- 企业(19554)
- 农(11933)
- 中国(11199)
- 学(10951)
- 财(10558)
- 图书(10299)
- 书馆(9769)
- 图书馆(9769)
- 贸(8943)
- 贸易(8943)
- 地方(8738)
- 易(8685)
- 农业(7753)
- 制(7616)
- 和(7602)
- 业经(7567)
- 工作(7228)
- 务(6466)
- 财务(6453)
- 财务管理(6432)
- 银(6117)
- 银行(6097)
- 机构
- 大学(155869)
- 学院(149817)
- 济(61112)
- 经济(59684)
- 管理(57882)
- 研究(49421)
- 理学(49102)
- 理学院(48496)
- 管理学(47660)
- 管理学院(47326)
- 中国(37136)
- 京(32586)
- 科学(31418)
- 农(28041)
- 财(27031)
- 所(26030)
- 江(23813)
- 研究所(23773)
- 业大(23697)
- 中心(23669)
- 农业(22381)
- 财经(21833)
- 图书(21752)
- 范(21461)
- 师范(21275)
- 书馆(21172)
- 图书馆(21170)
- 北京(20511)
- 州(19729)
- 经(19675)
- 基金
- 项目(96120)
- 科学(73589)
- 研究(70575)
- 基金(68263)
- 家(58948)
- 国家(58480)
- 科学基金(48878)
- 社会(43275)
- 社会科(40986)
- 社会科学(40968)
- 省(37298)
- 基金项目(36757)
- 教育(32065)
- 划(31567)
- 编号(31476)
- 自然(30790)
- 自然科(30038)
- 自然科学(30026)
- 自然科学基金(29500)
- 资助(27955)
- 成果(27244)
- 部(21576)
- 重点(21261)
- 发(20647)
- 项目编号(19785)
- 课题(19468)
- 创(19232)
- 科研(18906)
- 教育部(18276)
- 大学(18216)
共检索到228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薓年 顾烨青
针对刘国钧为什么"弃哲学而终身从事图书馆事业"这一图书馆学界之谜,依据刘国钧本人早期所填终身从事"教育及图书馆事业"的调查表等史料,分析了刘国钧早年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而产生"教育救国"的思想基础。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刘国钧弃哲学而选作为社会教育中重要机构的图书馆为终生奋斗之事业。他的这一选择是在"教育救国"、"普及教育"的思想指导下的一种逻辑发展。主编《图书馆学季刊》,加快了刘国钧直接从事图书馆事业的步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思瑶
文章通过对金陵大学《图书馆报告》的解读,梳理了刘国钧先生学生时代和毕业留校工作后在金陵大学图书馆取得的工作业绩:一是在金陵大学图书馆勤工助学期间承担的工作,提出刘先生撰写《儿童劳动与教育》与《儿童图书馆和儿童文学》两文,并非仅出自对于教育的关注和受相关教育理论的影响,也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作依托;二是《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应用和影响;三是不断呼吁、要求,最终促成金陵大学图书馆新馆的建造;四是抗战期间在成都维持并拓展金陵大学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和内涵。文章力求将刘先生在金陵大学求学和工作的时段作为一个整体,展现他在金陵大学图书馆任职期间为图书馆所作的具体贡献。
关键词:
图书馆史 刘国钧 刘衡如 金陵大学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崔汭 张久珍
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的图书馆社会教育思想具有丰富内涵,他认为图书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机关,提出图书馆助力普及教育,通过图书馆社会教育构建理想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利用图书馆社会教育促进儿童阅读,倡导图书教育推进文化发展。刘国钧的图书馆社会教育思想以社会改良为目的,不断回应社会思想变迁,指导图书馆实践。他的思想对今天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刘国钧 图书馆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稌年
刘国钧是中华图书馆协会派出的首位参加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参会者,在鲍士伟代表美国图书馆协会来华考察这一特定的历史事件中,刘国钧以他早期在国内学界获得的声誉,及其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对美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与了解、在美国威斯康星图书馆学院留学时获得的良好声誉等,代表中华图书馆协会很好地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雯
刘国钧与杜定友是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学家。文章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分类以及图书编目几个方面探讨他们的学术思想,比较分析他们对现代图书馆学创立发展的贡献。
关键词:
刘国钧 杜定友 图书馆学思想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稌年 顾烨青
刘国钧先生早期的学术思想时段为1919—1926年。以新发现的十余部(篇)刘国钧先生早期发表的哲学论著和若干篇图书馆学论文为依据,梳理、分析了刘国钧早期的"自动"、"社会化"、"平民化"及儿童图书馆、图书馆"要素说"等思想的来源,认为刘国钧早期图书馆学思想受约翰.杜威影响很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崔汭
刘国钧《什么是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学经典文献,其经典化过程值得探讨。文章在定义学术经典的基础上,从内部条件和外部力量研究《什么是图书馆学》的经典化。《什么是图书馆学》在理论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为经典提供内部条件,其发表之后的前经典化阶段,在短暂理性讨论后经历了长期批判,导致对内容的误读。80年代之后是其经典化成熟阶段,学者们的重读与阐释、定位与评价推动了《什么是图书馆学》的经典化,学术史、学术论文选集和教材的接受确认了其学术经典地位。文章通过《什么是图书馆学》经典化,总结学术经典的生成过程,推动更多的中国图书馆学学术经典产生。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顾烨青 吴稌年 刘宇
《近代图书馆之性质及功用》一文是刘国钧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论著中相当重要的一篇。重读《近代图书馆之性质及功用》,在分析1919—1922年刘国钧其他若干著译佚文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学术思潮背景,进一步梳理发现:除受约翰.杜威思想的影响外,"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外各种学说思潮,特别是教育思潮,亦促发形成了刘国钧的图书馆"自动"观;其对图书馆"社会化"和"平民化"的认识也是从教育学中的"社会化"和"平民化"推演而来。他的图书馆制度观具有先见之明。
关键词:
刘国钧 近代图书馆 图书馆学史 早期思想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顾烨青 吴稌年 刘宇
发现刘国钧《近代图书馆之性质》一文最早发表于1919年9月29日上海《时报.教育周刊》的"世界教育新思潮"栏目。文中阐述了近代图书馆的四个性质,即"公共"、"容易使人接近"、"因时制宜"、"保存人类思想动作的记载,搜集有益出版物",这一观念在近代知识教育界广为传播形成很大影响。
关键词:
刘国钧 近代图书馆 图书馆学史 《时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彭元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亮 杨玉麟
抗战时期,许多图书馆学人尽管不能亲自执干戈以卫社稷,但他们在文化战线上一直积极从事着救亡工作,为抗战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沈祖荣、杜定友、李小缘、刘国钧作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图书馆学人和图书馆事业家,他们的救亡思想在图书馆学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们的言行对于抢救民族文化典籍,鼓舞抗战精神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图书馆学人 救亡思想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董隽 唐红安
刘国钧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教育和实践三大领域都作出过巨大贡献。刘国钧先生在创建国立西北图书馆期间,发起成立兰州市图书馆协会,以促进馆际交流与合作,推动西北图书馆事业发展。兰州市图书馆协会1943年9月列入《筹备国立西北图书馆计划书》,1945年4月8日正式成立,1945年7月21日,西北图书馆奉令停办,刚刚成立不久的兰州市图书馆协会也随之停止工作。兰州市图书馆协会尽管存在时间不长,但对甘肃以及西北地区图书馆事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梳理兰州市图书馆协会发起成立的整个过程,可以看出,刘国钧先生既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图书馆理论家,又是一位具有卓越组织与协调能力、能够因地制宜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图书馆实干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