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8)
- 2023(8322)
- 2022(7151)
- 2021(6933)
- 2020(5997)
- 2019(14470)
- 2018(14349)
- 2017(27615)
- 2016(14901)
- 2015(17559)
- 2014(17490)
- 2013(17664)
- 2012(16587)
- 2011(15148)
- 2010(15218)
- 2009(14260)
- 2008(14376)
- 2007(12835)
- 2006(10968)
- 2005(9959)
- 学科
- 济(66187)
- 经济(66128)
- 管理(38108)
- 业(37454)
- 方法(31677)
- 企(28725)
- 企业(28725)
- 数学(28574)
- 数学方法(28374)
- 中国(20045)
- 农(18224)
- 贸(15952)
- 贸易(15944)
- 易(15601)
- 财(14915)
- 学(12466)
- 业经(12245)
- 制(12175)
- 农业(11612)
- 地方(10961)
- 银(10395)
- 银行(10374)
- 行(9959)
- 和(9848)
- 融(9741)
- 金融(9739)
- 理论(9120)
- 环境(9102)
- 务(8632)
- 财务(8605)
- 机构
- 大学(221491)
- 学院(219690)
- 济(98936)
- 经济(97130)
- 管理(81959)
- 研究(78903)
- 理学(70259)
- 理学院(69452)
- 管理学(68412)
- 管理学院(68003)
- 中国(60993)
- 京(47396)
- 科学(46358)
- 财(42902)
- 所(40431)
- 农(37236)
- 研究所(36891)
- 中心(35702)
- 财经(34687)
- 经济学(32118)
- 经(31656)
- 江(31520)
- 业大(31291)
- 北京(30722)
- 农业(29615)
- 经济学院(29110)
- 范(28559)
- 师范(28296)
- 院(27613)
- 财经大学(25697)
- 基金
- 项目(142074)
- 科学(110936)
- 研究(104906)
- 基金(103393)
- 家(90306)
- 国家(89624)
- 科学基金(75298)
- 社会(66713)
- 社会科(63256)
- 社会科学(63235)
- 基金项目(54158)
- 省(53052)
- 教育(48757)
- 自然(46967)
- 自然科(45885)
- 自然科学(45869)
- 划(45809)
- 自然科学基金(45086)
- 资助(43522)
- 编号(42444)
- 成果(35238)
- 部(33290)
- 重点(32563)
- 发(31311)
- 创(29539)
- 课题(29470)
- 教育部(28511)
- 国家社会(28375)
- 中国(28323)
- 创新(27766)
共检索到325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东升
目前,我国的钢铁、建材、造船等传统制造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新兴产业如光伏、风电设备制造业也出现了严重产能过剩,还有一些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趋势。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可谓"中国式"产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保江 韩心灵
"中国式"产能过剩是由市场机制与政府深度介入经济合力作用下微观经济主体理性与非理性投资决策的畸形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成本。"中国式"产能过剩难以治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特殊的形成机理,地方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合力推动产能扩张;二是较大的治理成本,导致各方难以承受。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阻断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做好相关制度设计,降低治理产能过剩的成本。
关键词:
政府作为 三去一降一补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林
产能过剩问题是多年来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久治未愈的"痼疾",成功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呈现出日益加剧和蔓延的趋势,已从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演化成持续性、全面性产能过剩,这主要是由经济周期、市场失灵、体制扭曲、结构失衡、需求疲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产能过剩的程度,可以采用直接调查法和以峰值法、生产函数法、成本函数法、协整分析法、非参数估计法、向量自回归法等为主的间接法进行测度。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该在市场经济条件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加强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从减少政府干预、完善市场机制、重构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与晋升选拔制度、调整产...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产能利用率 过度投资 结构失衡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保江 韩心灵
"中国式"产能过剩是由市场机制与政府深度介入经济合力作用下微观经济主体理性与非理性投资决策的畸形产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制度成本。"中国式"产能过剩难以治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特殊的形成机理,地方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合力推动产能扩张;二是较大的治理成本,导致各方难以承受。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应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阻断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做好相关制度设计,降低治理产能过剩的成本。
关键词:
政府作为 三去一降一补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钱敏 张江洋
地区间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地区间竞争策略的同质化、地区间竞争缺乏协调性是形成产能过剩的根源。地区间竞争引致的地方保护阻碍了中央政府治理产能过剩的进程。当产能过剩治理达到短期目标、市场实现短期均衡后,新一轮地区间竞争又会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由此产能过剩治理陷入困局。因此,治理产能过剩的当务之急是:中央政府充分发挥计划机制功能,而非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破解产能过剩治理困局的长效机制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央政府要调整地方政府目标,规范和协调地区间竞争。
关键词:
地区间竞争 产能过剩 治理困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航 张雨微
中国超大规模的工业项目投资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较低的产能利用率,导致产能过剩时有发生,造成了要素闲置浪费和产业效率损失。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有缺陷的制度环境。无论是企业层面、市场层面还是国家层面的制度,都未使关于中间产品、生产要素、公共资源的交易成本控制在最优范围,企业为了适应这种扭曲的制度环境而不得不做出错误的产能决策,进而导致产能过剩加剧。要使中国工业发展摆脱产能过剩困扰,需加快制度创新,着力矫正制度对企业的误导机制,让企业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做出理性的产能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制度根源 交易成本 治理对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皮建才 赵润之
为了分析中国式分权下的体制性产能过剩,本文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进行补贴竞争的动态博弈模型。首先区分了地方政府的产量补贴与产能补贴,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地方政府是"市场效率导向"型或"辖区GDP导向"型时的体制性产能过剩、社会福利和企业自生能力。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地方政府的产量补贴,还是地方政府的产能补贴,都会使得企业的产能过剩更加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为"辖区GDP导向"型时,地方政府对辖区GDP的重视程度与整体社会福利之间呈倒U型关系,这表明中央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地方官员政治晋升规则,使得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治理体制性产能过剩,既要考虑社会福利效应,也要考虑企业的自生能力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娜 孔祥利
我国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局部性的和可控的,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西方供给经济理论解释中国产能过剩会得出对体制背景的谬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谬解、经济建设价值取向的谬解,使我们丧失公有资本调节经济的最大优势,割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关系,干扰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遵循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要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发现:产能过剩在我国有着明显的体制转型的历史印记,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是产能过剩成为可能的起点,资本过度积累为产能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政策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娜 孔祥利
我国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局部性的和可控的,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西方供给经济理论解释中国产能过剩会得出对体制背景的谬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谬解、经济建设价值取向的谬解,使我们丧失公有资本调节经济的最大优势,割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关系,干扰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遵循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要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发现:产能过剩在我国有着明显的体制转型的历史印记,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是产能过剩成为可能的起点,资本过度积累为产能过剩奠定了物质基础,流通环节的中断加剧了产能过剩,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比例的失调则是产能过剩形成的根本原因。化解产能过剩最可行、最有效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措施,立足中国国情,坚持标本兼治,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密 刘秉镰
本文跳出市场和政府之争,在传统供需平衡模型中引入退出价格和饱和需求等新假设,通过消费结构和住房属性的异质性处理、二元市场的均衡分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主要观点是:中国式产能过剩是商品和住房二元市场叠加的饱和需求式过剩。普通商品市场的"饱和需求陷阱"和住房市场的"投资偏好陷阱"是关键制约点。这使得需求刺激政策在饱和需求式过剩中失灵,并通过二元市场的"劣驱良"效应,引发经济"脱实向虚"的趋势。应通过二元市场的联动式调控,形成以供给方向和供给对象的结构性调整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密 刘秉镰
本文跳出市场和政府之争,在传统供需平衡模型中引入退出价格和饱和需求等新假设,通过消费结构和住房属性的异质性处理、二元市场的均衡分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主要观点是:中国式产能过剩是商品和住房二元市场叠加的饱和需求式过剩。普通商品市场的"饱和需求陷阱"和住房市场的"投资偏好陷阱"是关键制约点。这使得需求刺激政策在饱和需求式过剩中失灵,并通过二元市场的"劣驱良"效应,引发经济"脱实向虚"的趋势。应通过二元市场的联动式调控,形成以供给方向和供给对象的结构性调整为重点的供给侧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业樑 盛文军
本文试图对处于体制转轨特殊阶段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给出一个全新的解释,在界定产能过剩概念基础上,借鉴相关文献,参照和修正Betancourt(1985)的模型,给出了衡量产能过剩的理论标准;并对产能过剩的效应进行经济学分析;文章最后就缓解产能过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能过剩 经济效应 成因解析 政策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崔建军 王利辉
当前中国产能过剩与通货膨胀压力并存,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虽然为过剩产能提供释放渠道,但由此增加的外汇储备通过扩大基础货币投放转化为通胀上行压力,并形成国内供给缺口,造成供求失衡;房地产市场高收益率诱导大量资金流入,呈现信用繁荣,在消化过剩产能的同时,也拉动了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并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收入赶超机制作用下强化提高。
关键词:
产能过剩 通货膨胀压力 内在原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立国 周雨
体制性产能过剩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体制性因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地方政府对经济干预的能力仍然极强,尤其是对要素市场的干预,这种干预能力造成了目前的内部成本外部化现象。本文尝试从内部成本外部化的视角,对我国体制性产能过剩形成机理进行研究。运用动态模型来说明内部成本外部化现象对产能过剩形成的影响,阐述内部成本外部化产生的地方政府行为动因和运用要素市场内部成本外部化的行为,最终构造出了地方政府行为—要素内部成本外部化—产能过剩的因果链条。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胡乐明 胡怀国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基于西方现代化历史经验总结抽象出来的西方现代化理论无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解析。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生产力的现代化又是生产关系的现代化,既是经济基础的现代化又是上层建筑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迭代升级的历史过程,是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进步和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