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6)
2023(7720)
2022(6086)
2021(5903)
2020(4726)
2019(10991)
2018(10955)
2017(20542)
2016(11298)
2015(13165)
2014(13112)
2013(12262)
2012(10949)
2011(9715)
2010(10074)
2009(9033)
2008(8997)
2007(8251)
2006(7304)
2005(6116)
作者
(31240)
(25881)
(25798)
(24675)
(16481)
(12299)
(11740)
(10136)
(9832)
(9498)
(8898)
(8785)
(8238)
(8233)
(8017)
(7959)
(7646)
(7501)
(7464)
(7464)
(6632)
(6373)
(6364)
(5930)
(5920)
(5916)
(5901)
(5828)
(5310)
(5130)
学科
(42748)
经济(42724)
管理(30538)
(26314)
(22115)
企业(22115)
方法(20549)
数学(18198)
数学方法(17635)
中国(12951)
(12633)
理论(10317)
业经(10266)
地方(9224)
教学(8671)
农业(8256)
(8127)
(7902)
技术(7354)
(7070)
教育(6920)
(6763)
(6313)
贸易(6307)
环境(6207)
(6124)
(6121)
(5954)
银行(5952)
(5912)
机构
学院(153857)
大学(147128)
管理(56779)
(53486)
经济(52031)
理学(48488)
理学院(47976)
研究(47537)
管理学(46508)
管理学院(46259)
中国(35599)
(32058)
科学(30498)
(24703)
(24273)
(23513)
(23454)
技术(22967)
业大(22774)
中心(22667)
研究所(21234)
(20974)
师范(20742)
北京(20286)
(20093)
职业(19795)
财经(19201)
农业(18274)
(17970)
(17329)
基金
项目(102184)
科学(79354)
研究(78424)
基金(68854)
(59828)
国家(59252)
科学基金(50798)
社会(45456)
(43792)
社会科(42888)
社会科学(42876)
教育(39979)
(36033)
基金项目(35298)
编号(34899)
自然(32819)
自然科(32098)
自然科学(32094)
自然科学基金(31430)
资助(29412)
成果(28285)
课题(26190)
重点(23852)
(22488)
(22226)
(21864)
(21392)
项目编号(20865)
创新(20183)
规划(19660)
期刊
(60930)
经济(60930)
研究(41570)
中国(36178)
教育(30306)
(22423)
管理(22390)
学报(22311)
技术(20413)
科学(20307)
(19227)
大学(17720)
学学(16132)
农业(15689)
职业(12369)
(11528)
金融(11528)
业经(11304)
图书(9729)
经济研究(9392)
统计(9309)
财经(8855)
(8541)
(8312)
(7872)
论坛(7872)
技术教育(7848)
职业技术(7848)
职业技术教育(7848)
技术经济(7737)
共检索到229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士卿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班级建设模式中存在着班级建设目标不明确、班级结构分工不合理、班级运行方式单一、班级文化人本色彩淡薄等弊端。基于这一模式运行的现实困境,通过解构与重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在确立"和而不同"的班级愿景、构建"三位一体"的班级架构、探索"刚柔并济"的班级运行范式、打造"内外兼修"的班级文化品牌上进行创造性尝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于洋  霍素彦  
校企合作是推动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长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认识不足、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缺乏校企共同主导的合作机制和宏观管理体制等。因此,应从加强认识、建立学校、企业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三方协商机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合作等层面入手,探索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战锐  徐珊珊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优势特色不明显、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应用型学科建设,可以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应用型学科建设应把实践性技术研究作为基本导向,注重具有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建设,努力为行业企业提供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建华  
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重要的高等教育模式之一,承担着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育任务,同时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然而教育管理模式趋同已逐渐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的阻碍,应用型本科院校唯有加快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创新,才能够实现自身的特色化办学与可持续发展。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对明确政府、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水平,以及培养社会所需人才而言,都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应用型院校应当在明晰政、校、企之间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教育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君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在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制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时,我们意欲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特点,依托已建设的特色专业资源,突出实践、强化应用,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建立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普林林  
文章在对应用型教育本科层次相关概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技术本科、应用型本科等只是应用型教育本科层次的不同称谓,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为了使应用型教育能够健康发展,建议本科层次的应用型教育统一称为应用型本科。文章在完成学理性的概念问题后,依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动态平衡系统,对其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举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国华  吴兆雪  
在新一轮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应用型本科建设是国家对普通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三种类型高等学校发展的共同定位,折射出全球经济危机后经济转型升级重大压力的外在动因,也反映出分类实施双向并立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迫切需求的内在动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产业化后时代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建设应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重点借鉴德国FH模式和日本双元制串行模式等成功经验,彰显出高校的能动作用,在培养体系中自选学科链与产业链、在课程模块中自设校企合作与产业协作、在培养方式上自定学习时限与实践界限,加速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振梅  冯华  
作为新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避免会计实践教学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起以高仿真实训室为依托,以多种业务类型为特点,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岗位考核、过程考核、实践教学考核为保障,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变被动参加实训到主动选择、积极参与的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丹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今高校教育培养的核心目标。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肩负着科学研究及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的任务,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和健全教学及科研管理体制,培养专门性、应用型的高素质、高水平专门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首先从四个方面分析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对培养目标、方式、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进而构建特色型、社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志鹏  杨祥  陈小虎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适应我国市场需求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的产物,是对我国传统的"大一统"的以"理论性、学术型"人才培养为追求的本科教育反思与突破的结晶。这样的特殊背景,需要这类院校深刻把握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的科学内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特性、规律性要求,并以此为根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深入地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律,构建科学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保证并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海峰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科人才培养可以将职业经理人作为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其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的特点,以创办一个企业项目为抓手,构建一个学校与社会互动、理论与实践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蒯海章  仲小瑾  赖晓琴  
学风建设是高校深化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一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学风建设为统揽,从上层设计上不断优化学习顺序,从中观管理上不断整合学习目标,从微观教育上不断改变学习态度,按年级分阶段加强学风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尔忠  吕朝龑  冯小琴  弥宁  
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复合性的特征决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应是"本科标准+职业能力"。这一模式以重视基础理论,强化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突出职业能力为基本特征,并通过优化课程、搭建坚实的专业知识体系、突出实践、实现理论到技能的贯通、工学结合、架通专业到职业的桥梁、综合提升、打开学生多元发展空间来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静  
基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进程和成熟程度,通过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办学、分段培养完成高职本科教育是最为科学、可行的途径,专业衔接是做好联合培养的基础。从研究现行本科专业目录和高职专业目录入手,分析了本科和高职专业的衔接状态,并从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的视角,对专业衔接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娟婷  王璐  
班级是大学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辅导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阵营。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入学的大学生总体上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目标明确、意识客观,如何采取针对大学生更为有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推动班级建设、加强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