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28)
2023(17237)
2022(14500)
2021(13225)
2020(11114)
2019(25458)
2018(24925)
2017(48345)
2016(26349)
2015(29658)
2014(29560)
2013(29729)
2012(28171)
2011(25686)
2010(26377)
2009(24975)
2008(25239)
2007(23322)
2006(21117)
2005(19328)
作者
(79807)
(66900)
(66646)
(63330)
(42624)
(32230)
(30155)
(26040)
(25395)
(24220)
(22932)
(22212)
(21740)
(21490)
(21242)
(20631)
(20078)
(19814)
(19523)
(19479)
(16932)
(16738)
(16545)
(15446)
(15197)
(15161)
(15045)
(15033)
(13712)
(13542)
学科
(120428)
经济(120292)
(101444)
管理(84394)
(82098)
企业(82098)
(49933)
方法(46899)
数学(37431)
数学方法(37051)
业经(35113)
中国(33704)
(33472)
农业(33199)
地方(27973)
(25277)
(22797)
贸易(22777)
(22113)
(22110)
财务(22073)
财务管理(22030)
(21776)
(21760)
技术(21437)
企业财务(20835)
(20083)
(19367)
银行(19317)
理论(18844)
机构
学院(393052)
大学(386763)
(168530)
经济(165028)
管理(151594)
研究(138338)
理学(128522)
理学院(127129)
管理学(125244)
管理学院(124508)
中国(108507)
科学(83155)
(82816)
(81246)
(77919)
(72175)
研究所(64719)
(64434)
中心(63602)
农业(62975)
业大(61330)
财经(60145)
(54354)
北京(52496)
(50332)
经济学(50159)
(50080)
师范(49550)
(48908)
(45760)
基金
项目(248101)
科学(195227)
研究(182652)
基金(178323)
(155477)
国家(153960)
科学基金(131342)
社会(116487)
社会科(110131)
社会科学(110099)
(99646)
基金项目(93340)
自然(83677)
(82471)
教育(82231)
自然科(81694)
自然科学(81668)
自然科学基金(80255)
编号(75043)
资助(73136)
成果(61187)
(58820)
重点(55950)
(54780)
(53488)
课题(52368)
(50045)
创新(49374)
国家社会(47478)
发展(47465)
期刊
(202795)
经济(202795)
研究(118531)
中国(85251)
(80026)
(61983)
学报(60589)
管理(59639)
科学(57924)
农业(53776)
大学(46203)
学学(43778)
(43448)
金融(43448)
教育(40368)
业经(37612)
技术(35340)
经济研究(30525)
财经(30094)
(29429)
问题(26901)
(26034)
技术经济(22134)
世界(20861)
(20839)
(19757)
商业(18916)
现代(18889)
国际(18242)
科技(17769)
共检索到618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正龙  
一、引言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5月29日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社会的稳定,农业经济的繁荣,农民收入的增加支撑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因而,如何提高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对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能否持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季焜  Scott Rozelle  
技术创新和推广以及不同生产技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两类基本因素:①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规模;②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前者符合Griliches的市场需求导向技术创新假设,后者满足Hayami—Ruttan的资源诱导技术创新理论。对中国水稻生产力增长的分析表明,技术进步是粮食生产增长的主导决定因素,而技术创新是粮食生产力增长的原动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蒋永穆   李明星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总结提炼,也是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导。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繁荣农村经济、巩固生态底座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就如何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进行一系列思考与探索。研究认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源于生产力发展之应然、始于农业科技进步之实然、丰于农业农村现代化之必然,其根本内涵是生产力内核在农业这一既定场景中,以“新”“质”相结合的现实表达,并体现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主要特征;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关键在于要素整合、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等环节,即加快推动农业资源要素的新质化整合、农业科学技术的新质化创新和农业结构的新质化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颖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通过涉农关键性或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实现生产效率提升的农业先进生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强国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价值意蕴来看,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仅涉及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更新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更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步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农业现代化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等多个阶段,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而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则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变迁的必然结果。在现代化新征程背景下,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思路是以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关键、以坚持共富为要作为方向、以坚持要素高配作为抓手和以坚持创新驱动作为核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庆海  
大力发展农业科研后勤生产力中国农业科学院后勤服务中心邓庆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敢于打破旧的传统观念、旧的习惯势力,勇于并善于否定已形成的意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紧密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坚持解放思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发友,汤小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锦英  
农业机械具有高效率、大规模和不可分割等特性,使其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农业经营体制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近些年来,我国农机装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农业机械化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据统计,截止1996年底,山东省每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项任务将伴随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社会主义发展的形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抓住了生产力 ,就抓住了根本。发展农村生产力 ,不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要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要素的优化组合 ,发挥其整体效应 ,产生 1+1>2的效果。本期刊发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万宝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一文 ,期望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国强  王莉  
自乌拉圭回合以来,全球农产品贸易开放程度逐步加深。然而在这一共同背景下,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绩效出现显著差异。除了扩大农业贸易开放这一因素外,由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制度、经济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国际竞争力高低等非贸易因素对农业绩效可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和FAO等国际机构发布的多国统计资料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检验影响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力由生产投入的数量和结构所决定,扩大贸易开放对农业生产力的影响方向主要取决于贸易格局的变化,而提高本国的竞争力和全球化水平有利于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提高农业生产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毛世平   张琛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新的动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是“新”和“质”,“新”表现为技术应用新、产业业态新、发展模式新、价值创造新,“质”表现为生产力的质态新和质效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遵循与延伸,是对传统农业生产力的一脉相承,也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应对农村人口结构快速转变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现实需要。农业新质生产力依托科技创新和质态创新的路径推动了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代表的农业质效提升,助力农业强国建设。数字技术、育种技术、农机装备技术、合成生物技术将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实践应用场景。未来,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全面实施“数据要素×现代农业”行动、加快农机智能装备技术提档升级、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在农业中应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加强农业科技性人才队伍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苏艺  
新质生产力的出现为当前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具前瞻性和指导性的理论基础,也为新发展阶段如何寻找激发发展新动能的决定力量作出了时代解答。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有着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要站在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系统阐释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更要从突破农业高科技创新瓶颈、突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推进农业生产要素新型化、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深化农业生产关系变革等六个着力重点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与此同时,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要处理好与农业传统生产力、新型生产关系、粮食安全底线、传统小农户家庭经营、农业绿色发展等六大关系,实施农业重大科技创新举国体制、建立持续稳定增长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建立农业新质生产力示范区、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等措施,以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新动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长云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为解决当前的农业问题提供新思路,为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探索新路径,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引擎。国际经验显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农业服务化的过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致等同,但也有若干明显区别。应该明确提出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基调,代替"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传统提法。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应科学处理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阶段性服务和全程性服务、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主体与支持其服务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家祥  
邓子恢对发展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和途径提出了大量理论见解和对策建议。他较早论述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指出发展农业要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应用科技成果、建立符合国情的管理制度、扩大基本建设,阐明了农业经营方针。产业结构、发展乡村企业、提高农民素质、加强文化技术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对他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做出的贡献,应予以肯定和继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耕今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王耕今一、土地资源,绚丽多姿我国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其中山地占33.3%,高原占26%,盆地占18.8%,平原占12%,丘陵占9.9%。在这些不同的地形中分布着7%的耕地,12.7%的林地,29.8...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中涛  张燕之  
传统的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这种理解有其合理之处,也有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它只看到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以及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没有看到人只有借助于自然力才能驾驭自然力以及人与自然的统一。今天,人与自然关系紧张、资源和环境问题凸显,社会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以往对生产力的这种误读。所以,正确解读农业生产力与自然力的关系,对于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发展农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