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1)
2023(6891)
2022(5883)
2021(5546)
2020(4632)
2019(10354)
2018(10701)
2017(19610)
2016(11537)
2015(13350)
2014(13829)
2013(12930)
2012(11883)
2011(10608)
2010(11196)
2009(10545)
2008(10761)
2007(10217)
2006(9226)
2005(8857)
作者
(31121)
(25711)
(25574)
(24850)
(16438)
(12329)
(11806)
(9837)
(9830)
(9757)
(8831)
(8700)
(8431)
(8142)
(8134)
(7790)
(7782)
(7604)
(7549)
(7458)
(6724)
(6299)
(6225)
(6180)
(6040)
(5880)
(5714)
(5603)
(5218)
(5076)
学科
管理(39133)
(35474)
经济(35386)
(32554)
(27839)
企业(27839)
(15481)
(15246)
中国(14480)
(12151)
方法(11037)
业经(10301)
(10194)
(9497)
财务(9461)
财务管理(9420)
企业财务(8868)
(8820)
银行(8812)
理论(8777)
教育(8648)
数学(8490)
体制(8421)
(8334)
数学方法(8277)
农业(7646)
(7588)
(7472)
金融(7469)
(7134)
机构
大学(158684)
学院(158491)
(60061)
经济(58347)
管理(55064)
研究(50227)
理学(44944)
理学院(44456)
管理学(43571)
管理学院(43276)
中国(40934)
(35748)
(33936)
(28259)
科学(27746)
财经(25981)
(25251)
中心(23925)
(23045)
(22807)
(22706)
师范(22643)
北京(22117)
研究所(21564)
(20927)
业大(19027)
财经大学(18689)
经济学(18462)
(18004)
(17867)
基金
项目(90285)
研究(74705)
科学(69980)
基金(61253)
(50415)
国家(49871)
社会(44911)
科学基金(42989)
社会科(42209)
社会科学(42199)
(37260)
教育(37250)
编号(33396)
基金项目(31534)
成果(31113)
(29892)
资助(25143)
课题(24913)
自然(24853)
自然科(24227)
自然科学(24222)
自然科学基金(23767)
(23507)
(21306)
(20939)
项目编号(20533)
重点(20432)
(20201)
(19141)
大学(19085)
期刊
(79319)
经济(79319)
研究(55343)
中国(42850)
(31783)
教育(31732)
管理(23733)
(20895)
学报(19981)
(18429)
金融(18429)
科学(17758)
大学(16806)
技术(15142)
学学(14390)
财经(13778)
农业(13180)
业经(13037)
(11939)
图书(11770)
经济研究(10988)
问题(10272)
职业(9345)
财会(9245)
书馆(9001)
图书馆(9001)
会计(8694)
(8360)
(8228)
论坛(8228)
共检索到268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袁明千  苏磊  袁捷尔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一现实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源开发新机制"即"学位后流动站挂靠社团组织,国家扶持并推进就业"的机制,并评估了新机制推出的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振宇  马必学  
在人才层次普遍高移的就业市场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面临很大的挑战。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必须树立系统和全局观念,正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现状,建立相应的就业保障体系,综合政府、高职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各方面力量来考虑,这样才能促使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真正走出困境,驶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段虎  
就业预警机制研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了就业预警机制的概念与原则,并就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做出构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仁忠  马庆发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更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就必须在各个相关领域重新进行有助于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解决问题的制度选择。各级政府要深刻认识到解决包括高职毕业生在内的就业问题是政府的责任,突出发挥政府职能,着力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海燕  
针对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着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稳定、已经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与重视的情况,探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分析影响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的各方面因素,向有关方面建议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根本,政策为保障,用人单位为主体,中介机构为桥梁,促进毕业生适时就业为目的,以系统工程系统抓的思路,从有利于高校毕业生适时就业的全产业链视野和标本兼治的思想,呼吁社会多主体共同参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工难的问题,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开发和完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体系,同时以改革的思路和发展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创新人才观念,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怿  
·没有扩招,就业压力依然存在;·有了扩招,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通过扩招,使更多的适龄青年有接受高等教育、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机会,这对社会公平、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海娟  
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面临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为找工作做准备,或者是有做准备的思想,但是不知道如果下手准备,或者是准备的不得法。本文拟结合这些问题,并根据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往毕业学生的调查,从实务角度对于会计专业毕业生应如何为就业做准备进行探讨。一、找工作前的准备会计的两大职能包括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但是由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的时间比西方发达国家晚的多,所以目前实务中从事会计的人员基本上都仅仅执行了核算职能,对于监督职能一般是由企业的管理人员或者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做的,所以,应聘会计岗位工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莎  肖云川  
高校毕业生对待就业存在"非理性"认知偏差,包括对就业前景的认知偏差、对就业目标及方向上的偏差、对大学生创业认识上的偏差等。应用前景理论对这些认知偏差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及建议,从而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做出积极的努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会锋  
文章从河南省高校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实际出发,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学生就业的多种因素。高校作为专业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完善校企合作,按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加强正确引导,更新学生的就业观念。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清斌  
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累计录取各类新生30.18万人,本科招生20.31万人,本科录取率61.3%,创历史新高。在江苏省高考人数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录取比例不断提高,江苏省高等教育早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也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经济学视角,大学生就业涉及劳动力市场划分、教育供给与需求、职业搜寻理论及筛选理论等多个问题。要解决江苏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转变大学生就业的决策、健全政策引导、建立良好的社会需求环境、改善就业市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业  栾开政  李卫东  
造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高预期与现实中毕业生就业不畅矛盾的原因很多 ,但问题的本质在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国现阶段的产业发展状况存在很大的不适。其表现特征 ,就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教育过度”问题。从长远看 ,适度超前依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泽厚  黄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耿永志  
内部市场排斥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分为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内部市场的存在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我国更多地表现为对外部市场主体进入的排斥,排斥的原因主要来自转换成本过高和社会资本不良影响两个方面。从建立就业保障的角度来看,降低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之间的转换成本、消除社会资本的不良影响等是解决问题的较好途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崔玉平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失业问题受到世界各国普遍关注,英国关于毕业生就业与失业状况的度量方法值得借鉴。我国公布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有报喜不报忧之嫌,需要公布各专业的就业与失业状况,并改进计算公式。有必要探讨导致毕业生失业的原因,并尽力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秋慧  孙燕  
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原因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毕业生的思想和专业知识不适合雇主要求,就业观念滞后;就业岗位增长相对缓慢;就业市场不完善等。本文认为,适当控制大学招生规模;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等,有利于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