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4)
- 2023(7720)
- 2022(5883)
- 2021(5424)
- 2020(4385)
- 2019(9975)
- 2018(10159)
- 2017(19754)
- 2016(11023)
- 2015(12481)
- 2014(12611)
- 2013(12295)
- 2012(11466)
- 2011(10212)
- 2010(10553)
- 2009(9844)
- 2008(9758)
- 2007(9113)
- 2006(8622)
- 2005(8282)
- 学科
- 济(45964)
- 经济(45901)
- 管理(29399)
- 业(29187)
- 企(22857)
- 企业(22857)
- 中国(16462)
- 农(16181)
- 方法(15058)
- 财(13125)
- 数学(12711)
- 制(12611)
- 数学方法(12470)
- 业经(11724)
- 学(11191)
- 地方(10850)
- 农业(10321)
- 体(9006)
- 银(8493)
- 银行(8458)
- 行(8070)
- 产业(8022)
- 贸(7987)
- 贸易(7980)
- 融(7812)
- 金融(7811)
- 易(7744)
- 发(7721)
- 务(7221)
- 财务(7192)
- 机构
- 大学(158694)
- 学院(157506)
- 济(63966)
- 研究(62628)
- 经济(62417)
- 管理(53264)
- 中国(48417)
- 理学(44103)
- 理学院(43539)
- 管理学(42484)
- 管理学院(42235)
- 科学(39655)
- 京(35951)
- 农(34163)
- 所(33988)
- 财(32024)
- 研究所(30510)
- 中心(27864)
- 江(27382)
- 农业(26687)
- 业大(25483)
- 财经(23679)
- 北京(23354)
- 院(22806)
- 省(22548)
- 范(21713)
- 经(21382)
- 师范(21376)
- 州(21097)
- 经济学(20100)
- 基金
- 项目(99642)
- 科学(77232)
- 基金(71014)
- 研究(70283)
- 家(64496)
- 国家(63963)
- 科学基金(52506)
- 社会(43904)
- 社会科(41408)
- 社会科学(41393)
- 省(39313)
- 基金项目(36294)
- 自然(34284)
- 划(33852)
- 自然科(33465)
- 自然科学(33451)
- 自然科学基金(32875)
- 教育(32018)
- 资助(29874)
- 编号(27693)
- 成果(24093)
- 重点(23805)
- 发(22706)
- 部(21625)
- 课题(21129)
- 创(19877)
- 计划(19256)
- 科研(19040)
- 创新(18768)
- 国家社会(18288)
共检索到261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志强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克难问题是体制问题,体制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解决结构性问题的关键和主要抓手应当是积极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可以开启巨大发展空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随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城镇化投融资机制以及农村宅基地制度等方面改革取得突破,新型城镇化将开启前所未有的消费空间、投资空间和创新空间。就消费空间来说,未来城镇人口总量和消费规模均将大幅提高,特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小广
我国的城镇化不仅长期滞后,而且质量和效率严重偏低,当前亟须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摒弃以土地扩张为核心、"见房不见人"的旧式城镇化模式,走一条以资源节约、效率优先、"见房见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农民工的市民化)、消费问题(农民工难以市民化使得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难以释放)和投入问题,而不是以房地产为中心、加快投资的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进城是无数农民的梦想,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所在。人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是城镇化的核心,权益保障和产业支撑是其最重要的两个支点。如果农民进了城,却是难就业、难落户、难上学,这样的城镇化只是"夹生饭"。正因如此,中央反复强调,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过快过慢都不行,重要的是质量。城镇化不是城镇化率数字上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木伟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所在,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明确提出"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要求。要提高城镇化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在我国,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60%以上来自农村,高职院校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就业质量提高,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品位、层次和承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职教育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高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明君
核心提示城市更新是一个永续的过程,成功的城市更新特别注重城市遗产的价值。本文认为,城市更新要平衡政府、投资人、民众三者利益,并且要彰显设计力量。目前,新型城镇化战略下我国城市更新已经进入有机更新阶段。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战略 城市更新 影响要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启先
我国目前由于城布化水平低,城乡结构不合理,导致了现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种种结构性的矛盾非常明显和“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因此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城市化 结构性矛盾 “三农”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先标 杨善民 张翠萍
在中国经济总量的"第一方阵"中,山东城镇化水平较长期地落后于粤苏浙等沿海省份,严重制约其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率先达到小康目标的实现。比较分析指出,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山东应以树立先进的城镇化发展理念为先导,以加大体制改革为重要动力和第一要务,以铁路现代化、保障房等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为重要抓手,以新型城镇化和海洋科教研究为智库支撑,以人才强省为重要战略,唱好"海经",重视海洋强省和城镇化两大战略的捆绑实施,坚定不移地推动城乡统筹、海陆互动的山东特色城镇化,持续促进山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建成小康强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智华
科学推进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事关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之成败。全面分析影响和制约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相关要素,有助于更好地谋划和布置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三驾马车"——土地、户籍和财政,三者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其中土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和平台,户籍是城镇管理的重要依据及纽带,财政是推动和维系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与保障。各地如何因地制宜,创造性地驾驭好"三驾马车",形成新一轮中国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柏春 史慕华
中国正处在急剧变革的重要时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包括农民在内的广大民众的参与和支持。新型城镇化对于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推进农民市民化,必须深入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影响农民适应性的因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纠治。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 适应性 市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时悦 王红
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以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的对策,将为大庆市乃至其他资源型城市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以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熵值法的测度,分析了大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10-2015年大庆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保护生态环境的评价值基本表现为持续提高的趋势,但资源保障因素的评价值在近几年的波动较大。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水平逐年稳步提升,由2010年的0.256 1提高到2015年的0.676 4。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时悦 王红
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以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的对策,将为大庆市乃至其他资源型城市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以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熵值法的测度,分析了大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探讨了新型城镇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结果表明,2010-2015年大庆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保护生态环境的评价值基本表现为持续提高的趋势,但资源保障因素的评价值在近几年的波动较大。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水平逐年稳步提升,由2010年的0.256 1提高到2015年的0.676 4。研究表明,虽然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评价值逐年提高,但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能力明显不足、资源环境压力巨大、民生改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提出政府部门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破解资源环境压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企业实施一体化战略和多元化经营,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反弹等建议,可更好地解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丽辉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推动力,也是促进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囿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城镇化在多年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到了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时刻。具体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要破解以下几个方面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已越过中期,当务之急是要将原有粗放的城镇化模式转变为能承载生态文明转型的"智慧式城镇化"。本文首先介绍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之后对智慧城市的定义和内容进行了阐述,并从数字化城管升级到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有机组合、明确智慧城市创新重点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最后对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安排提出了指导意见。
关键词:
城镇化 新型 智慧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