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03)
2023(3993)
2022(3292)
2021(3224)
2020(2300)
2019(5235)
2018(4990)
2017(9486)
2016(5518)
2015(6110)
2014(6082)
2013(5969)
2012(5681)
2011(5060)
2010(5118)
2009(4867)
2008(4891)
2007(4547)
2006(4309)
2005(4077)
作者
(17047)
(14382)
(14240)
(13667)
(8872)
(7046)
(6325)
(5435)
(5411)
(5261)
(4905)
(4873)
(4621)
(4621)
(4443)
(4298)
(4237)
(4197)
(4156)
(4124)
(3639)
(3617)
(3604)
(3273)
(3217)
(3160)
(3154)
(3116)
(2954)
(2935)
学科
(20653)
经济(20625)
管理(13475)
(13063)
(10750)
(8524)
企业(8524)
地方(7654)
农业(7172)
中国(6752)
业经(5804)
(5449)
(5279)
(5263)
方法(5012)
(4149)
贸易(4145)
数学(4126)
(3982)
数学方法(3974)
地方经济(3952)
(3772)
银行(3769)
(3615)
土壤(3602)
(3582)
(3576)
环境(3497)
(3406)
金融(3404)
机构
学院(79101)
大学(75327)
研究(31200)
(29234)
经济(28484)
中国(24929)
管理(24911)
科学(20692)
理学(20329)
理学院(20032)
(19765)
管理学(19546)
管理学院(19415)
(17663)
(17135)
研究所(15791)
农业(15332)
(14465)
中心(14306)
业大(13855)
(13544)
(11915)
(11679)
师范(11588)
北京(11301)
(11226)
(10950)
科学院(10845)
财经(10665)
(9452)
基金
项目(50007)
科学(37801)
研究(37620)
基金(33418)
(30636)
国家(30356)
科学基金(23751)
社会(21786)
(20549)
社会科(20380)
社会科学(20374)
(17829)
基金项目(17543)
教育(16550)
编号(16346)
自然(14922)
自然科(14451)
自然科学(14447)
自然科学基金(14125)
成果(14054)
资助(13062)
(12730)
重点(12336)
课题(12249)
(10355)
(10237)
(10218)
(10123)
发展(9862)
计划(9760)
期刊
(40423)
经济(40423)
研究(24936)
(20916)
中国(18039)
学报(15142)
农业(14411)
科学(12850)
大学(10911)
(10902)
教育(10690)
学学(10386)
(9196)
金融(9196)
管理(8927)
业经(8040)
(7076)
技术(6364)
问题(5813)
经济研究(5170)
财经(5097)
(4622)
农业经济(4609)
资源(4608)
(4456)
(4450)
业大(4229)
农村(3936)
(3936)
经济问题(3916)
共检索到130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玉铭  罗玉坤  应汉清  胡振尉  陈德富  
粮食、经济、绿肥、饲料等作物的绿色营养体作饲料,称绿色饲料。生产绿色饲料比生产粮食饲料能够成倍增加耕地营养物质产出量,这些营养物质通过转化效率最高的动物─—奶牛进行转化,最终使同面积耕地上食物营养物质的产出量超过生产粮食,从而为解决粮食不足问题探索新的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昌斌  陈印军  毕于运  
随着区域经济差异变动和农村发展水平的改变,红黄壤地区近十几年来,粮食生产比较优势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粮食生产格局也在进行着新调整。本文分析了近20年来影响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变化的因素及优势变动趋势,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区域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思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印军  尹昌斌  
本文应用粮食生产波动性测定方法对红黄壤地区80年代后期与90年代前期的粮食波动性进行了测定,指出了红黄壤地区粮食生产波动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越发达粮食生产波动性越大,并且这种波动性趋于扩大。最后作者就弱化该区域粮食生产波动提出了三条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锋正  刘新平  刘向晖  
河南省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种植面积"稳中有扩",粮食产量"稳中有增",高产农作物种植比例较大,但在粮食安全视角下,河南省还存在耕地面积有限、产量增长乏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深化强农惠农政策,恪守耕地红线,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绍庆  
农户因缺乏不动产抵押物而面临着比中小企业更加困难的融资境地,它们往往为了筹措生产性投入所需资金而忍痛在粮食产品产出期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该产品。借鉴城市现代物流与现代金融相融合创新出的用企业暂时滞留在仓储流通环节的原材料、产成品作为动产抵(质)押物实现融资的融通仓融资模式,利用农户暂不愿出售的粮食产品开展粮食融通仓业务,将为农户开辟出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文章就粮食融通仓的基本原理及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两种具体的粮食融通仓融资运作模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苏航  
国内外粮食价差过大导致我国粮食进口量急剧增加,对稳定国内粮价、保护农民利益、推动农业改革和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提出了新挑战。在分析我国粮食进出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国际环境、关税政策、农业成本、最低保护价格制度等4个方面,对国内外粮食价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林一  
在当前国际工程承包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承包商在合同争议解决方式选择上往往被迫接受当地法院诉讼而无法诉诸国际仲裁,由此埋下了较大的法律风险隐患。本文从ICSID的争议解决机制及其管辖权出发,探讨在合同约定管辖之外,将国际工程争议提交ICSID解决的可行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万兴亚  吴德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我国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其中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我国粮食产量在本世纪末突破年产5000亿公斤大关。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这是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大事,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洪波  
粮食问题,与人口、能源、环境问题一道被称为当今世界存在的四火问题。这些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及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掠夺式开发,因此为了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彭珂珊  
根据我国粮食产后系统中人为损失高达1400亿kg,大大超过建国以来任何一次灾害带来的损失的严峻事实,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总结经验的方法,作出了多角度的论述,提出了“多环节减少粮食损失,全方位降低粮食消耗”的基本对策,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粮食问题提供一些线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光泗  朱丽莉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以及国内粮食市场开放进程加快,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复杂,受粮食供给、需求两大方面众多因素影响。粮食生产与消费预期因素对粮食市场影响更加明显,粮食价格波动及地区差异特征更加突出。为此,本文结合我国粮食流通体系市场化特点,分析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总体特征及地区差异,归纳了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阶段性特征,进而探讨粮食价格宏观调控途径及调控重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健生  
东南沿海地区人多地少、耕地资源高度稀缺,这已成为制约这一地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因素。如何运用政府的政策干预和经济诱导来集中耕地并形成土地合理流动的经济机制,是东南沿海地区能否顺利推行规模经济首先必须正视和回答的问题。 农地制度与土地流转 耕地集中方式与土地流转机制的形成,其核心是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土地占有和使用制度,构建产权明确、运转有效率的农地制度。在维持和不改变现有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改革和完善土地关系的集体占有方式,进一步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变革土地使用制度,实现土地所有权、占有权和使用权的“三权”分离,并形成政府与农户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两个层次的土地流转机制,为土地的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国庆  宋建慧  
中美、中欧双边谈判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景看好,探讨入世后我国粮食供求的平衡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剖析各种粮食供求平衡途径的适用情况、相对优势及其局限性为切入点,探讨决定和影响我国粮食供求平衡途径选择的各种因素,预测入世后我国粮食供求状况,提出以进口调节和国内粮食生产结构与布局的调整为主、粮储调节为辅的粮食供求平衡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文祥  李炳亮  刘一冰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众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辽宁省阜新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第一个试点,安置下岗失业矿工再就业最具有特色的渠道是发展都市农业。总结和肯定了阜新市的做法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解决就业问题一条新途径、新规律,阐述了其他同类城市应该如何借鉴阜新市解决就业问题的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