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2)
- 2023(9788)
- 2022(8884)
- 2021(8604)
- 2020(7290)
- 2019(17150)
- 2018(17384)
- 2017(34592)
- 2016(18891)
- 2015(21692)
- 2014(21883)
- 2013(21930)
- 2012(20263)
- 2011(18302)
- 2010(18373)
- 2009(17065)
- 2008(16773)
- 2007(14733)
- 2006(13227)
- 2005(11899)
- 学科
- 济(74286)
- 经济(74192)
- 管理(55170)
- 业(52302)
- 企(42412)
- 企业(42412)
- 方法(35267)
- 数学(30640)
- 数学方法(30265)
- 农(21908)
- 中国(21410)
- 财(19424)
- 业经(16259)
- 学(15900)
- 制(15730)
- 贸(14938)
- 贸易(14931)
- 易(14542)
- 地方(14279)
- 农业(14013)
- 银(12878)
- 银行(12846)
- 和(12408)
- 行(12224)
- 理论(12223)
- 务(11931)
- 财务(11865)
- 财务管理(11836)
- 技术(11613)
- 环境(11592)
- 机构
- 大学(275937)
- 学院(274176)
- 管理(111067)
- 济(107965)
- 经济(105438)
- 理学(95666)
- 理学院(94644)
- 管理学(93128)
- 管理学院(92640)
- 研究(89652)
- 中国(68587)
- 京(59842)
- 科学(55706)
- 财(51543)
- 所(45747)
- 农(43509)
- 研究所(41180)
- 财经(41046)
- 业大(40642)
- 中心(40400)
- 江(39554)
- 北京(38633)
- 经(37060)
- 范(36262)
- 师范(35991)
- 农业(34027)
- 州(32805)
- 院(32170)
- 经济学(30955)
- 财经大学(30417)
- 基金
- 项目(180292)
- 科学(140339)
- 研究(134552)
- 基金(129106)
- 家(111478)
- 国家(110522)
- 科学基金(94039)
- 社会(81886)
- 社会科(77423)
- 社会科学(77400)
- 省(69999)
- 基金项目(69487)
- 自然(61327)
- 教育(61249)
- 自然科(59787)
- 自然科学(59774)
- 划(59067)
- 自然科学基金(58668)
- 编号(57101)
- 资助(53808)
- 成果(47121)
- 部(40022)
- 重点(39609)
- 课题(38471)
- 发(38034)
- 创(36912)
- 项目编号(35088)
- 科研(34354)
- 创新(34344)
- 教育部(34113)
- 期刊
- 济(121699)
- 经济(121699)
- 研究(84715)
- 中国(48254)
- 学报(41041)
- 管理(40567)
- 农(39935)
- 科学(38097)
- 财(37106)
- 教育(30912)
- 大学(30862)
- 学学(28776)
- 农业(28133)
- 融(25065)
- 金融(25065)
- 技术(23268)
- 业经(20936)
- 财经(19475)
- 经济研究(18374)
- 问题(17069)
- 经(16406)
- 图书(15967)
- 理论(15933)
- 实践(14721)
- 践(14721)
- 技术经济(13607)
- 业(13318)
- 现代(13019)
- 科技(12936)
- 贸(12785)
共检索到404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文志
我国特有的粮食主产区产粮多、贡献大、粮食商品价值流失严重、财政拮据、经济落后等“吃亏”问题,使相当多的粮食主产区已陷入了种种矛盾和困难之中,甚至难以为继。如何解决粮食主产区“吃亏”的问题,不仅关系到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事关我国粮食全局,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本文将在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吃亏”原因,特别是体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措施和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淑敏 马帅 陈印军
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农机总动力>旱涝保收面积>机播面积>机耕面积>农村用电量>机电排灌面积>化肥用量>成灾面积;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耕地、水资源状况、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生产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高玉强 贺伊琦
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粮食直补的传导机制,运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从整体上检验了粮食直补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并利用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2004~2008年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直补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主产区粮食直补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无效率;粮食直补的Malmquist生产率年均增长3.6%,这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及规模效率的提高而不是纯技术效率的改进。
关键词:
粮食直接补贴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一杰 邸菲 辛岭
粮食主产区贡献了全国约75%的粮食产量和80%左右的商品粮,其粮食生产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整体产能,在国家粮食安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06—2016年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对比分析研究的方法,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单产、主产区省际差异等多个角度对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并对其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中"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粮食生产中仍存在产销区利益分配失衡,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科技贡献不足,农业劳动力老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农民一样有了较大的改善,1978-2004年间,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29元增加到 3025元,26年中提高了23倍。但与主销区相比,主产区农民收入与主销区农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问题值得研究。一、主产区农民收入结构特点 (一)主产区农民现金收入比重不断上升。随着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和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茂林
一、中国粮食问题的背景和基本思路占世界总人口1/5的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当前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 1.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9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基本上处于徘徊局面,引发和引起了新的问题和思考。 (1)世界粮食危机已露明显征兆。世界粮食危机有三个重要标志:一是粮食库存降到20年来最低点。1994~1995粮食年度的世界谷物库存水平降到了16.6%(指期末结转库存量占消费量的比例),突破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17~18%的最低库存安全线。二是主要产粮国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冬仿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供给侧改革,要在科学分析、准确判断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基础上,做到数量、质量、效益相统一,结构、品质相适宜。为此要处理好"稳粮"与增收、政府与市场以及社会、发展新产业与保护生态环境、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而构建出城乡一体化、农产品优质化、农业经济体系现代化、农村环境优美化、农民生活小康化的新格局,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相衔接。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业供给侧 现代农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琴
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土地流转是必由之路。而在这一过程中,粮食生产模式势必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对国家的粮食安全造成冲击,影响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生存,尤其在一些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的不可逆趋势对农业经营和粮食生产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流转的动因和形式,然后以此为视角,通过实地调查的形式,将土地流转对粮食生产的作用进行了系统讨论,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政策建议,为寻找土地流转与粮食安全的契合点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粮食主产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志强 刘居东 韩晓增
本文在对我国 3 1个省区的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系统辨识分析后 ,运用评价分析结果与 3 1个省区的粮食产量回归分析值进行综合分析 ,确定出 1 5个粮食生产主产区和 1 6个非粮食主产区 ,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业资源环境恶化的根本方法———以国际国内农产品需求为调整方向 ,根据各省区的农业资源环境优势 ,确定农产品重点产区和优势产业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智 何蒲明
本文利用我国17个玉米主产区省份2005-2017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玉米价格、价补分离政策、玉米生产率、土地成本、城镇化率、城乡收入差距对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作用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玉米主产区农民收入的正向效果明显,现阶段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民收入有正向作用;玉米价格对农民收入作用不明显;玉米生产率、土地成本、城镇化率对农民收入有显著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民收入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后提出引导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调整种植结构,适度开展规模经营,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价补分离 农民收入 城镇化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启楠 张凡凡 陈学军
本文以2006-2016年粮食主产区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三阶段DEA模型对其粮食生产效率进行精确评价,同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剔除环境影响后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效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效率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主要由规模效率偏低所致;从区域分布来看,粮食生产效率表现出从东部地区向中西两边逐级递减趋势,但从区域内部差异来看,西部地区省份之间的差距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对粮食生产效率有促进作用,但作用程度不明显,维持一定的粮食零售价格指数有利于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而农业机械总动力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反而会阻碍粮食生产效率。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价格 粮食生产效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浩 濮励杰 张健
根据我国粮食主产区11个省1990~2004年地均种植业产值、地均劳动力及各种农业生产物质的投入情况,以耕地产出效率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计算出各省历年来的耕地产出效率值。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耕地经营仍以人力与物质成本的投入为主。与机械化生产相比,化肥等化学和人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更能与小规模农户经营的体制相适应;我国耕地产出效率的整体水平不高,耕地的实际产出与现有投入水平下的潜在产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省际间耕地产出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联系,且其差距有着缩小的趋势;近15年来,我国耕地产出效率虽然逐渐提高,但提高的速率却在下降。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农业高产需要依靠大量物质投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海平 黄晓玲
我国农业用水存在供需矛盾加剧、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效率低下、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影响着粮食安全。本文以13个粮食主产区为例,构建了包含水、耕地、劳动力、资本等粮食生产要素的粮食生产函数,并对粮食生产中水资源利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粮食产量与农业用水量正相关,在其他影响因子不变的情况下,粮食主产区水资源投入每增加1%,粮食产量增加1.96%。受水资源限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将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水资源利用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淑敏 马帅 陈印军
本文通过对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淮海流域和东北三省各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总产和粮食单产1980-2003年间变化态势及粮食生产的相关因素相关性等方面研究,揭示了各区域20多年来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变化规律,最后结合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提出了发展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生产态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海平 余兆鹏 艾主河 朱勤勤
我国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的大任,目前却面临着粮食产能与生态足迹不匹配甚至产生矛盾的问题。文章基于2007—2016年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分析粮食主产区粮食产能问题,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粮食产能和生态足迹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生态足迹指数空间正相关显著,同时存在空间异质性,粮食产能空间关联性不强,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低-高聚集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地区,高-低聚集区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江苏、安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