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9)
- 2023(10953)
- 2022(9084)
- 2021(8377)
- 2020(7374)
- 2019(16547)
- 2018(16598)
- 2017(33043)
- 2016(17631)
- 2015(19885)
- 2014(19516)
- 2013(19864)
- 2012(18611)
- 2011(16637)
- 2010(17283)
- 2009(16727)
- 2008(16998)
- 2007(15804)
- 2006(14628)
- 2005(13489)
- 学科
- 业(85886)
- 济(80529)
- 经济(80408)
- 企(68149)
- 企业(68149)
- 管理(61591)
- 农(46022)
- 方法(32664)
- 农业(30310)
- 业经(28902)
- 财(27788)
- 数学(24903)
- 数学方法(24675)
- 中国(23786)
- 制(20878)
- 贸(19595)
- 贸易(19586)
- 易(19226)
- 务(18339)
- 财务(18321)
- 财务管理(18290)
- 企业财务(17222)
- 技术(16939)
- 策(16141)
- 体(15132)
- 和(13557)
- 划(13511)
- 银(13397)
- 银行(13374)
- 出(13308)
- 机构
- 学院(267065)
- 大学(261000)
- 济(120441)
- 经济(118263)
- 管理(106107)
- 理学(89954)
- 理学院(89150)
- 管理学(88065)
- 研究(87942)
- 管理学院(87608)
- 中国(74105)
- 农(58880)
- 财(58218)
- 京(55042)
- 科学(49709)
- 所(45636)
- 农业(45136)
- 财经(44979)
- 江(43183)
- 业大(41849)
- 中心(40882)
- 经(40531)
- 研究所(40202)
- 经济学(36221)
- 北京(34900)
- 州(33608)
- 经济学院(32926)
- 财经大学(32509)
- 经济管理(31221)
- 院(30269)
- 基金
- 项目(162185)
- 科学(128547)
- 研究(121923)
- 基金(118704)
- 家(102069)
- 国家(100984)
- 科学基金(86995)
- 社会(80386)
- 社会科(75873)
- 社会科学(75850)
- 省(64343)
- 基金项目(62437)
- 自然(53811)
- 教育(53128)
- 自然科(52568)
- 自然科学(52551)
- 划(52044)
- 自然科学基金(51672)
- 编号(50023)
- 资助(48304)
- 成果(40309)
- 业(38709)
- 部(36942)
- 发(36412)
- 创(36296)
- 重点(35400)
- 课题(33285)
- 国家社会(33201)
- 创新(33152)
- 制(32833)
- 期刊
- 济(146546)
- 经济(146546)
- 研究(83514)
- 农(61122)
- 中国(54540)
- 财(46547)
- 管理(42001)
- 农业(40957)
- 学报(37582)
- 科学(37531)
- 融(32174)
- 金融(32174)
- 大学(29997)
- 业经(29965)
- 学学(28680)
- 技术(23036)
- 财经(22860)
- 经济研究(21641)
- 业(21139)
- 问题(20878)
- 教育(20456)
- 经(19758)
- 贸(17139)
- 技术经济(15996)
- 世界(15490)
- 农村(14964)
- 村(14964)
- 国际(14429)
- 农业经济(14407)
- 商业(13767)
共检索到423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祖亮
解决我国农业和人口问题的根本出路袁祖亮全国政协委员郑州大学教授自从粮本退役之后,人们似乎认为我国的农业已经闯关了,农业问题不如大中型企业那样受人重视了。然而好景不长,由于1994年粮食减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必需品的价格涨势过猛,它像失控的风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成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颔
集约经营和现代化——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孙颔江苏省政协主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较快发展。至80年代中期,基本上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有显著提高。但是,目前农业基础还很薄弱,主要是粮棉油等基本农产品还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牛宝德
“三农”问题已成为党和人民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从战略上考虑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必须积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给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 ,实现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转移 ;必须理顺产权关系 ,进行土地制度创新性改革 ,促使土地集中使用 ;必须探索农村新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方式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 ,不解决“三农”问题就没有出路。当然 ,这些问题在短期内又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 ,必须经过一系列改革和长期努力才能得到解决。但是 ,从现在起 ,我们就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段学军
文章认为,我国农业跨世纪发展面临5个主要问题:(1)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大,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2)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不协调,限制农业的发展空间;(3)城乡分割管理的户籍制度改革缓慢;(4)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滞后制约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5)农户经营规模小,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文章提出,进行制度和机制的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是转变农业现代化战略重点,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三是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四是强化农业经济组织创新,重塑市场经济微观主体;五是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六是明确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建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李周
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正当这些了不起的成绩引来的全世界赞扬之声未绝之时,在90年代初,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似乎已经到了危机一触即发的地步,再度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牛若峰
对于我国的农业问题,只作短期形势和短期政策分析,看不出它的本质。就农业论农业,也说不中肯。本文试图把农业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宏观大背景下来考察,揭示农业发展和工农关系运行的规律性,探索矫正工业偏斜政策和转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在利农政策措施得以落实的情况下可能的前景如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森
我国政府间特殊的权力划分关系是我国财政体制问题的症结所在,中央政府相对地方政府所具有的优势地位使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体制进行调整,这会使体制在集权与分权之间不断震荡,整个社会要付出沉重代价。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体制问题需要实现"自上而下"分权向"自下而上"授权的转变,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
关键词:
财政体制 症结 出路 自下而上授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滨
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又是来自城市化滞后。这就必须突破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探讨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新途径。即不仅要在农业、农村、农民内部做文章,而且要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农业、农村、农民外部做文章。这就不难理解,十六大报告因何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指导方针,以及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晨漠
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董辅扔教授日前指出:中国农业的出路问题远远没有解决。如果农民不富,那么“小康”则只是一句空话。董辅扔教授是在武汉召开的“发展经济学理论研讨会”上发表这一见地的。他认为,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实使我国农业走出了原有的困境,但是农业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将来中国的问题可能还是个农业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道洲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爱珠 金家麟
粮食定购价的大幅提高与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周爱珠(安徽机电工业学院)金家麟(杭州商学院教授)一、1979年以来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和收购价格的大幅提高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从1979年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调低统购基数入手,开始了稳步前进。1985年国家宣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前进
许多学者认为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是解决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萎缩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还会产生效率低下、有失公平、增加财政负担等严重弊端。在研究国际农业保险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文章得出结论:金融和技术等市场创新,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保险问题。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市场创新 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脉伏 稽景涛 左臣明
本文认为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基础是生产力低水平上分散的一家一户半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 ,即半自然经济。建立在半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 ,市场制度的需求同计划制度安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不能靠别的什么制度安排 ,只有靠市场化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半自然经济 市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