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6)
- 2023(8828)
- 2022(7482)
- 2021(6806)
- 2020(5481)
- 2019(12306)
- 2018(12107)
- 2017(22581)
- 2016(12655)
- 2015(14806)
- 2014(15238)
- 2013(14767)
- 2012(14335)
- 2011(13413)
- 2010(14055)
- 2009(13113)
- 2008(12832)
- 2007(11854)
- 2006(11322)
- 2005(10933)
- 学科
- 济(74699)
- 经济(74626)
- 管理(31246)
- 业(29766)
- 中国(25177)
- 地方(24269)
- 企(21528)
- 企业(21528)
- 方法(17809)
- 农(17615)
- 业经(15514)
- 地方经济(15412)
- 数学(15145)
- 数学方法(14929)
- 学(12544)
- 农业(12517)
- 制(11942)
- 发(11731)
- 融(11711)
- 金融(11711)
- 银(11535)
- 银行(11527)
- 财(11424)
- 行(11278)
- 教育(10789)
- 贸(10078)
- 贸易(10066)
- 环境(9868)
- 理论(9596)
- 易(9571)
- 机构
- 大学(189102)
- 学院(187762)
- 济(86433)
- 经济(84558)
- 研究(74456)
- 管理(62410)
- 中国(56520)
- 理学(50723)
- 理学院(49980)
- 管理学(49007)
- 管理学院(48647)
- 京(42173)
- 科学(41489)
- 财(39714)
- 所(38593)
- 研究所(33916)
- 中心(32344)
- 江(32215)
- 范(30122)
- 师范(29931)
- 财经(29664)
- 北京(28701)
- 农(27910)
- 经济学(27467)
- 经(26535)
- 院(26252)
- 州(26004)
- 经济学院(24176)
- 师范大学(23815)
- 省(22733)
- 基金
- 项目(105948)
- 研究(85158)
- 科学(82997)
- 基金(71996)
- 家(60312)
- 国家(59665)
- 社会(54151)
- 社会科(51139)
- 社会科学(51129)
- 科学基金(50242)
- 省(43667)
- 教育(40717)
- 基金项目(36574)
- 划(35959)
- 编号(35629)
- 成果(32239)
- 资助(30213)
- 发(29913)
- 课题(28057)
- 自然(27565)
- 自然科(26847)
- 自然科学(26842)
- 自然科学基金(26320)
- 发展(25144)
- 展(24713)
- 重点(24645)
- 部(23287)
- 年(23103)
- 性(22084)
- 大学(22036)
共检索到332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泉
本文检验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三个政策建议:下基层、去中西部和自主创业。这些政策设想的目的地,自身就业压力沉重,缺少适合大学新毕业生的岗位,反而是大学新毕业生的流出地。对大学新毕业生来说,自主创业更是一个神话。解决大学新毕业生的希望应寄托在民营经济部门的快速发展上,这需要在经济改革上迈出重大步伐。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 劳动力市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忠平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妥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从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建立起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静
从金融危机开始至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受这种经济形势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本文从经济形势出发,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大学生就业 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宝贵
本文通过建立大学毕业生影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匹配的理论,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新、创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趋势理论,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依据国内外相关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价值分析,揭示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工程。这对理解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和人力资本驱动,并加快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勤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其中的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就业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对待就业和择业的非理性行为等自身因素,这是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更大但通常被忽视的一个方面。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分析,这种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在于行为人在不确定条件下决策时的各种认知偏差,其后果是降低就业成功率,加大就业风险。为此,提出防范大学毕业生非理性行为及减小就业风险的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 大学生就业 认知偏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铮
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要搞清楚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里。为此,我们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开展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看待大学生求职,与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相比,大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受到了重点关注,这对广大大学生和高等学校都具有启示意义,为如何塑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明了方向,毕竟就业市场是检验人才质量的最重要和最可靠的场所。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人才 思想品德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于强 崔雅莉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充分就业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设。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生就业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彤 张姝
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因其性别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从高校就业制度、社会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减少性别损失;女大学生也要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 就业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大勇 贾楠 陈忞潇
大学生就业难题显现出职业指导机制的不足。教育的信号作用失真、企业与大学生之间的寻找成本与交易成本过高、劳动力市场的失信现象与人才结构性困境,都使得学生的求职需求与社会产业需要不一致、人才的流动意向与社会人才结构布局相违背。在大学生、高校进行更加科学规划的同时,社会服务体系的介入也成为趋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颂平 赵莉
充分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职能,也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大学生需要有"候单位时代"的素质型就业能力、面向信息时代的持久性就业能力、面向市场经济的技能性就业能力、面向人才市场的竞争型求职能力、适应学分制时代的职业规划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构成 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启明 金喜在
再就业工程是跨世纪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大、影响因素甚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解决再就业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据测算,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提供8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为确保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泉 刘园园
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原因,具体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增速日趋放缓,难以保持就业岗位的持续性供给;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低,且内部结构有待调整;我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占主体的加工制造业很难创造出适合大学生就业的知识型工作岗位;区域经济不平衡,使大学生就业呈现地域性相对过剩;就业环境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等制约着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难 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袁远 周玉梅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说明,我国正在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压力。经济发展方式无论是从粗放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思尧 吴丹
通过对中国引文数据库数据的检索,依据文献被引频次建立高影响力研究者的共被引矩阵,采用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团体及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对高影响力文献词频分析,对我国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现状及今后研究走向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择业 共被引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建华 柳意 杨晓
大学生是未来企业知识型员工的主体。本文依据纳什均衡理论,通过构建知识型员工与企业相互忠诚度模型,讨论企业与知识型员工的相互忠诚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剖析了"先就业后择业"等一些错误就业理念,分析知识型员工不忠诚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即知识型员工不忠诚,企业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维权,但是却对新进大学生提高门槛。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就业难,提出了实施"实习保险制度"等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