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0)
- 2023(9733)
- 2022(8151)
- 2021(7344)
- 2020(5887)
- 2019(13230)
- 2018(12940)
- 2017(24676)
- 2016(13566)
- 2015(15345)
- 2014(15354)
- 2013(15228)
- 2012(15112)
- 2011(13766)
- 2010(14112)
- 2009(12856)
- 2008(12975)
- 2007(11798)
- 2006(11006)
- 2005(10522)
- 学科
- 济(64982)
- 经济(64909)
- 管理(35139)
- 业(34281)
- 企(25411)
- 企业(25411)
- 地方(22544)
- 中国(21924)
- 农(18940)
- 方法(18500)
- 数学(15675)
- 数学方法(15435)
- 业经(14992)
- 财(14030)
- 学(13438)
- 农业(13191)
- 地方经济(13079)
- 制(12529)
- 融(12410)
- 金融(12408)
- 银(12044)
- 银行(12013)
- 贸(11760)
- 贸易(11746)
- 行(11718)
- 发(11654)
- 易(11288)
- 环境(10850)
- 和(9174)
- 技术(9036)
- 机构
- 学院(199141)
- 大学(197828)
- 济(82995)
- 经济(81066)
- 研究(80786)
- 管理(67915)
- 中国(62418)
- 理学(56037)
- 理学院(55250)
- 管理学(54216)
- 管理学院(53859)
- 科学(49813)
- 京(44940)
- 所(43578)
- 财(39643)
- 研究所(38941)
- 农(37920)
- 中心(35808)
- 江(33358)
- 北京(29719)
- 范(29637)
- 农业(29561)
- 财经(29560)
- 院(29377)
- 师范(29291)
- 业大(28672)
- 州(26915)
- 省(26862)
- 经(26630)
- 经济学(25282)
- 基金
- 项目(124660)
- 科学(97441)
- 研究(91649)
- 基金(87719)
- 家(77977)
- 国家(77298)
- 科学基金(64189)
- 社会(57509)
- 社会科(54448)
- 社会科学(54435)
- 省(50015)
- 基金项目(45167)
- 划(42820)
- 教育(41114)
- 自然(40153)
- 自然科(39117)
- 自然科学(39104)
- 自然科学基金(38387)
- 资助(36693)
- 编号(36596)
- 发(34048)
- 成果(31495)
- 重点(29633)
- 课题(27912)
- 发展(27270)
- 部(26962)
- 展(26811)
- 创(25569)
- 创新(24058)
- 国家社会(23601)
共检索到334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兴元
一、欧盟和德国的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和背景欧盟和欧元区内也存在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欧盟十五国总人口为3.7亿多。1999年1月1日,在欧盟15国中,除了英国、瑞典、希腊和丹麦暂不加入欧元区外,拥有2.9多亿人口的其他11国都进入欧元区。1996年,欧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振宇
文章基于对多年统计数据的分析,指出了资源、环境因素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首先要认真分析区域环境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促进人口合理流动的大政方针。
关键词:
自然资源 承载力 人口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业喜 王晓静 傅钰
基于Mann-Kendall法对1996年以来"闽新轴带"沿线区域经济进行突变点分析,结合传统数理分析及空间分析方法,借助ArcGIS、GeoDa等软件,以人均GDP作为测度指标,对"闽新轴带"沿线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进行多视角的探讨,通过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驱动因素所在。结果表明:"闽新轴带"经济空间总体呈东南—西北格局,重心迁移以东南为主,西北变化较小,主半轴方向上具有阶段性,辅半轴方向上则为持续扩张趋势;整个轴带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趋势逐渐减弱,并具有圈层扩散的特征;轴带经济空间上集聚态势增强,中间地区多为冷点区,热点区为两端的北疆和福建沿海区域,对外辐射能力逐渐加大;消费能力对经济水平的拉动效应并不理想,而产业结构的贡献率则呈现出阶段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立
差距问题对策对我国通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思考邮电部政策法规司徐立一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邮电通信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八五”以前邮电通信一直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发展水平,通信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八五”以后邮电通信状况有了很大变化,供需矛盾逐步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圣云 沈玉芳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指区域之间在发展水平、功能和结构上的时空不平衡性。文献综述分析发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地区经济增长成果指标,另一类是地区间生活水平指标。这两类指标都局限于收入或GDP等经济指标,这对评价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不够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评价应该落到福祉水平层面。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区域发展与时间、空间组成的三位一体,对其研究应从时、空2个维度展开,即将空间维度的静态研究和时间维度的动态研究结合起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义
本文基于1978—201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包含傅里叶级数的非线性面板SPSM单位根检验方法,考察了我国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在1978—1986年表现出明显的σ趋同,1995—2004年发生了微弱的σ趋同;而2004年之后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差距逐步拉大,没有发生σ趋同。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整体上不存在随机趋同,但部分区域存在着随机趋同。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刚
以旅游总收入为测度指标,采用传统和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研究了1997—201 5年间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表现为三大地带内的不平衡显著大于三大地带间的不平衡;区域旅游业发展存在较为稳定的低水平和高水平趋同俱乐部以及显著的空间聚集关联性;区域旅游业发生转移的概率及邻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与邻域间旅游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关键词:
区域旅游 不平衡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苏庆义
本文基于区际贸易的视角,通过建立多地区多产业的李嘉图模型首次系统研究了国内市场分割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的成因区分为地方保护和运输成本,并基于模型估计出地方保护和运输距离对市场分割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成因中,市场分割至少是和传统的资本禀赋差异、技术差异同等重要的因素,降低市场分割程度能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通过降低地方保护水平促进区域发展平衡时,应注意大幅降低落后地区的地方保护程度;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来降低运输成本也能起到促进区域发展平衡的作用。另外,缩小地区间资本禀赋和技术差异并不总是能促进区域发展平衡,在采取政策手段时,应该定位于大幅提升落后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资本禀赋和技术水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沈玉芳
王圣云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现就职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近日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福祉地理学——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专著,这是作者集多年心血钻研探索的研究成果。通读之后,深切感受到这是一部概念清楚、观点鲜明、论证有力、逻辑严谨,充满哲学思辨特色,理论建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年
指出我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无论是在物流人才数量、存量、增长速度、产能,还是在物流人才培养上都落后于东部地区。造成这种失衡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区域间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的差异。应从深化各层次物流人才培养方式与渠道、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科学用人机制等方面改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物流人才状况,促进其物流产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物流 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芳
外资分布在地理区域上的悬殊差距,加剧了地区间产业布局的差距。实证研究表明1991年至今中国外商投资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地理布局均匀程度都一直稳步提升,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转变,导致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逐年缩小。针对2000-2011年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外商资本金指标与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销售产值指标之间存在着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存一 谭荣华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一定程度上体现在税收缺口的不平衡。本文选取中国31省份30多万规模以上工业数据,以适合大数据分析的机器学习作为核心算法,从税收流失的视角分析地区之间的税收差异。结果表明,在同等税收政策的前提下,省份之间的流失金额、流失率、流失户、流失户比差异明显。因此,税务机关应以"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为契机,科学识别区域税收流失差异,促进区域税收征管平衡,保证经济税收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大数据 机器学习 税收流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长石 刘晨晖
本文借鉴中心—外围模型的研究思想,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法测算了地区发展不平衡并进行了空间分解,以确定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来源,而后采用差分GMM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并非是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而是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内部的发展差异;地区发展不平衡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U型关系,说明在样本考察期内的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水平是趋于发散的。据此,本文提出解决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着眼于消除外围中小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的观点与政策主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鞍钢
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胡鞍钢我国地区差距扩大问题,已引起决策层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亟需深入调查和系统研究。今年李鹏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创造条件,逐步缩小地区差距”。这一方针将成为“九五”期间乃至到2010年中央解决地区差距和地区发展战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鞍钢
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胡鞍钢一、发展不平衡性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之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的社会主义大国。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研究,中国是世界上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 ̄①。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并不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