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3)
- 2023(6387)
- 2022(4775)
- 2021(4177)
- 2020(3288)
- 2019(7545)
- 2018(7446)
- 2017(14757)
- 2016(7882)
- 2015(9148)
- 2014(9520)
- 2013(9190)
- 2012(8363)
- 2011(7617)
- 2010(7657)
- 2009(7021)
- 2008(7235)
- 2007(6649)
- 2006(6068)
- 2005(5783)
- 学科
- 济(38720)
- 经济(38688)
- 管理(19806)
- 贸(19497)
- 贸易(19486)
- 业(19427)
- 易(18894)
- 方法(16308)
- 企(14996)
- 企业(14996)
- 数学(14129)
- 数学方法(14039)
- 中国(11637)
- 农(10680)
- 业经(8879)
- 财(7245)
- 地方(7241)
- 制(6964)
- 融(6934)
- 金融(6934)
- 出(6759)
- 关系(6699)
- 学(6378)
- 银(6253)
- 银行(6239)
- 农业(6103)
- 行(6037)
- 口(5892)
- 出口(5888)
- 出口贸易(5888)
- 机构
- 大学(121466)
- 学院(121291)
- 济(58511)
- 经济(57556)
- 研究(43903)
- 管理(42310)
- 中国(35674)
- 理学(35336)
- 理学院(34998)
- 管理学(34413)
- 管理学院(34213)
- 财(26327)
- 京(25674)
- 科学(23578)
- 所(22197)
- 财经(21005)
- 经济学(19696)
- 农(19677)
- 研究所(19660)
- 中心(19560)
- 经(19125)
- 江(18609)
- 经济学院(17899)
- 北京(16521)
- 业大(16113)
- 院(15847)
- 财经大学(15599)
- 农业(15318)
- 贸(15292)
- 州(14675)
- 基金
- 项目(74695)
- 科学(58553)
- 基金(55342)
- 研究(54207)
- 家(48171)
- 国家(47859)
- 科学基金(40621)
- 社会(35833)
- 社会科(34176)
- 社会科学(34168)
- 基金项目(28128)
- 省(27241)
- 自然(25249)
- 自然科(24716)
- 自然科学(24708)
- 教育(24463)
- 自然科学基金(24299)
- 资助(23590)
- 划(22937)
- 编号(21213)
- 成果(17483)
- 重点(17162)
- 部(16974)
- 发(16430)
- 国家社会(15591)
- 课题(14860)
- 教育部(14784)
- 创(14746)
- 中国(14581)
- 大学(14379)
共检索到195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雷 李锋
30年来,中美双边货物贸易规模发展迅速,贸易平衡状况由美方顺差转为中方顺差。对美出口在中国出口贸易中占两成,对华出口在美国出口贸易中不到一成,两国的贸易依存度之差达27个百分点。中国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美国长期实施对华出口限制政策,提高贸易活动的市场化程度成为解决中美双边货物贸易平衡状况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中美贸易 货物贸易 贸易失衡 市场化程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昭华 傅伟 沈艳
本文旨在从自然资本的角度分析中美从双边货物贸易中获得的生态利益,自然资本以生态足迹(EF)测度,并采用产品用地系数矩阵(PLUM)方法计算。本文构造商品贸易量向量、用地转换系数矩阵及等价因子向量,并建立矩阵算式,测算1992年至2010年中国向美出口及从美进口的全部商品的EF值,进而分析双边货物贸易EF值的贸易特征。结果表明:①中国实际用地EF贸易条件改善,但中国的实际用地丰裕度降低,为实现出口商品的结构提升,中国付出如下代价:碳汇用地EF贸易条件恶化、出口EF结构碳化、从碳汇用地净进口国转变为碳汇用地净出口国。②美国的碳汇用地EF贸易条件改善、出口EF结构绿化,美国用实际用地换取中国的碳汇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进亮 富尧
中、美两国对双边货物贸易差额的统计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原有的产消国双边贸易统计体系下的统计结果已不能真实反映中美双边货物贸易状况。文章考虑到转口贸易、加工贸易和国外附属机构贸易等因素,对现行双边货物贸易统计结果进行了修正,提出双边贸易问题要在多边视角看待,从多边角度寻求解决方案。
关键词:
双边货物贸易统计 产消国标准 数据修正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一鸣 申建霞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直接借口是中美货物贸易严重不平衡损害了美国产业和工人的利益。但深入研究中美货物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会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差异、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政府贸易政策、对外投资政策及统计方法等因素共同导致中美货物贸易失衡。中国应当运用综合策略,避免中美贸易战升级。
关键词:
中美 货物贸易 不平衡 策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岩 高鹤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西兰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是两国第一个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的自由贸易协定,通过对《协定》签署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减少了贸易壁垒,带动了贸易效应和比较优势的发挥,从而推动了双边货物贸易规模的扩大;随着两国自由贸易区的深入发展,贸易效应将得到进一步的展现。
关键词:
中国 新西兰 FTA 双边贸易 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莉 谢皓
本文借助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等工具测度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美货物贸易互补性的强弱及性质的变化情况,认为大部分产品的贸易互补性强弱和性质均发生了变化,但总体上中美货物贸易仍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仍以产业间互补为主。根据中美货物贸易互补性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作者做出了发展中美贸易的思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丹 张宝仁
1979~2010年中美贸易规模呈现百倍以上的增长,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中美贸易互补性不断增强。通过对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的分析研究,均显示出中美双边贸易关系是紧密的,双边贸易的互补性是显著和稳定的,这充分说明中美所处的国际分工的地位及两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使双边贸易往来处于有利的局面,但也应看到双边的贸易摩擦纠纷一直不断,这不利因素短期内难以解决,因而成为阻碍中美贸易发展的障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彬
中美双边货物贸易对两国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两国间的货物贸易结构不断变化,影响到两国间货物贸易的互补性。本文利用改进的互补性指数,计算了1991-2011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互补性的发展变化,分析了引起互补性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中美双边 货物贸易 互补性 演变与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贵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外汇管理政策随着“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从2012年起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取消逐笔核销,建立起了“总量核查、动态监测、分类管理”的新监管体系,经常项目外汇业务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然而,部分欠发达地区通过注册不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名录登记的企业(以下简称不在名录企业)到异域(跨地区)开展跨境口贸易(主要是出口贸易),规避外汇监管,
关键词:
外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业欣 李丽
本文运用2001~2016年中俄双边货物贸易数据分析中俄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并使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以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巴西、委内瑞拉等10个国家为样本来研究中俄双边贸易潜力。研究表明:中俄贸易在总量上已处于相对平稳的水平,贸易潜力巨大;由于石油价格波动和卢布汇率贬值,俄罗斯与中国贸易额一度出现下滑,但近年来有所改善;贸易伙伴国的GDP、中国的GDP、签署自贸协定对双边贸易有促进作用,人口增长、实际汇率、人均GDP之差、关税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有阻碍作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宏伟
近段时间,从一些对小微企业调查所反映的问题来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融资难,许多小微企业因自身"素质"不高而带来的信用等级"偏低",使之告贷无门;融资贵,许多小微企业为满足金融机构提出的条件而被迫进行抵押担保等,促使成本增加;赋税重,许多小微企业按规定纳税后便陷入无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莉 谢皓
本文借助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等工具测度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美货物贸易互补性强弱及性质的变化情况,认为大部分产品的贸易互补性强弱和性质均发生了变化,但总体上中美货物贸易仍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仍以产业间互补为主。根据中美货物贸易互补性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关于发展中美贸易的几点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康 李赞
加拿大Waterloo大学James R.Melvin 1989提出,当开展要素服务商品贸易时,出口服务的国家必然将在货物贸易上存在逆差。服务出口国在货物贸易上出现逆差,反映了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这一实证结论说明现阶段中美两国政府及企业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局面。并且,改变这种局面既不利于中国,也同样不利于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政府开放本国服务市场应充分考虑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这个互补性特征,开放本国服务市场应当与货物贸易的开放力度相互协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福林
随着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贸体系,中美货物贸易全球格局呈现出显著的"此消彼涨"的特征,这是中美两国经济综合因素导致的必然结果。然而,中美货物贸易国际占有率的更替并不代表中国超越美国成为贸易强国,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加,从而刺激了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敏感神经。而这种对华情绪的转变是导致中美贸易战的重要心理因素。针对中美贸易战,本研究分析了中美货物贸易逆差是两国比较优势的必然结果;并揭示中美贸易战潜在的博弈焦点主要在于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模式差异以及未来科技主导权争夺;基于"文明的冲突"理论解析了中美贸易战发动的真实原因;从历史角度客观评价了此次中美贸易战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外溢作用;最后提出理性应对中美贸易战的策略,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大力推进高标准扩大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硕颖 张唯劼
随着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迅猛发展,各国经济相互合作和融合的程度大大增强。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尤其是中韩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日益密切,加快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呼声不断涌现。文章以中韩两国的货物贸易为研究基础,运用相关模型和指标分别就中韩两国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后可能产生的贸易效应以及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对于增加两国福利、优化两国产业结构以及平衡两国国际收支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中韩两国具有广阔的经贸合作前景。
关键词:
双边自由贸易区 引力模型 产业内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