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9)
- 2023(9520)
- 2022(8046)
- 2021(7529)
- 2020(5960)
- 2019(13876)
- 2018(13497)
- 2017(25536)
- 2016(13691)
- 2015(15837)
- 2014(15585)
- 2013(15821)
- 2012(15416)
- 2011(14341)
- 2010(14461)
- 2009(13344)
- 2008(13320)
- 2007(11844)
- 2006(11077)
- 2005(10667)
- 学科
- 济(69607)
- 经济(69532)
- 管理(34082)
- 业(33334)
- 中国(25998)
- 企(22912)
- 企业(22912)
- 方法(22565)
- 农(21223)
- 数学(20091)
- 数学方法(19914)
- 贸(19596)
- 贸易(19581)
- 地方(19449)
- 易(19136)
- 业经(14749)
- 财(14671)
- 农业(13963)
- 制(13405)
- 出(13000)
- 银(12974)
- 银行(12966)
- 行(12702)
- 融(12392)
- 金融(12392)
- 发(12360)
- 学(11132)
- 地方经济(10931)
- 环境(10829)
- 发展(9376)
- 机构
- 大学(201846)
- 学院(201736)
- 济(97964)
- 经济(96315)
- 研究(81905)
- 管理(71145)
- 中国(66295)
- 理学(58780)
- 理学院(58044)
- 管理学(57318)
- 管理学院(56931)
- 京(45547)
- 科学(45287)
- 财(44571)
- 所(42313)
- 研究所(37610)
- 中心(35979)
- 农(34556)
- 财经(33891)
- 经济学(31854)
- 江(31655)
- 经(30904)
- 北京(30550)
- 院(28979)
- 经济学院(28643)
- 范(28245)
- 师范(28025)
- 农业(26566)
- 业大(25654)
- 州(25225)
- 基金
- 项目(122823)
- 科学(97404)
- 研究(94185)
- 基金(89656)
- 家(77837)
- 国家(77190)
- 科学基金(64730)
- 社会(62605)
- 社会科(59500)
- 社会科学(59491)
- 基金项目(45572)
- 省(45474)
- 教育(41623)
- 划(38912)
- 资助(37806)
- 自然(37354)
- 编号(36812)
- 自然科(36458)
- 自然科学(36449)
- 自然科学基金(35799)
- 发(33198)
- 成果(31386)
- 部(28736)
- 重点(28284)
- 发展(27799)
- 展(27328)
- 国家社会(27267)
- 课题(26969)
- 中国(26793)
- 创(25111)
共检索到342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单丽莎
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无疑是一个奇迹,然而,当人们还在玩味这一成就,尚未从前几年卖粮难的情绪困扰中完全摆脱出来时,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已相继暴露出来。今天,我们面临着如下的事实: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洪波
粮食问题,与人口、能源、环境问题一道被称为当今世界存在的四火问题。这些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的过快增长及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掠夺式开发,因此为了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志涛 袁红 王广金
西部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退耕还林的基本前提是粮食供给,粮食供给的根本问题是粮食的可持续来源,粮食来源的基本途径从现在起的一段时期内,取决于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执行年限,现行的“二五八”期限显然太短,不利于该地区已有生态成果的可持续,若不在思想深处变革退耕还林中的粮食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就不可持续,特别是在粮食价格上涨期,矛盾尤为突出。粮食不仅仅是消费品,对于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带生态修复而言,粮食既是生态公共品投入,又是宏观效益显著的政府投资。必须以全球的视野,立足于既要让山绿起来,又要让民富起来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从战略高度上树立正确的生态重建粮食观,为中国林草业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生态效益...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可持续发展 粮食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贺菊煌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口的继续增加,粮食问题仍将是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讨论中国未来15年的粮食供给和需求的形势及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邓英淘 吴硕 王宏广 何新 刘志仁 徐贤权
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战略和措施邓英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根据推算,到本世纪末,我国粮食增产500亿公斤是很困难的。1978—1984年,约增产粮食1000亿公斤,年均约170亿公斤;1985—1994年,约增产500亿公斤左右,年均约5...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梁济民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要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口发展战略,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从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出发,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依据客观的人口规律,正确地认识、说明和解决计划生育工作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重大课题。只有运用马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青禾
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战略物资,从来是我国政府在决策上特別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政府对粮食的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强干预,使得这个问题成为涉及每一个人的利益、涉及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管理层次的行为的极为复杂的大难题。多年来由于实行工农产品价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柱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生产对我们人口大国始终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确保粮良产量的增长速度高于人口的增长速度,满足人民生活、社会生产、外贸出口等各方而的需要,一直是我们面临的战略任务。 1978年以来,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1984年粮食总产量突破4,000×10~2kg大关,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392kg。然而,现在人均占有粮食量,只相当于140年前的水平。全国仍有一部分“老、少、边、穷”地区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温饱问题。与发达国家人均占有750—1500kg粮食相比,差距更大。尤其是1984年以后,粮食产量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焦红军 王明军 郭军生 孔祥亭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如何看待中国的粮食问题当前农业形势十分严峻,农业问题成为今年两会的热门话题,美世界观察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悲观地预言,到2030年中国将缺粮3.78亿吨。中国靠自己的资源能不能养活自己?原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委托综考会组织14个单位,70余名工作人员,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育花 童成立
1专刊背景农业是国之根本,粮食是农业之根本。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稳定粮食市场供给和价格,增强粮食市场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2004-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表明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粮食生产受耕地、淡水等资源环境约束,连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进一步增产的空间受限;现阶段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豆因产不足需而严重依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育花 童成立
1专刊背景农业是国之根本,粮食是农业之根本。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稳定粮食市场供给和价格,增强粮食市场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2004-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表明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粮食生产受耕地、淡水等资源环境约束,连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进一步增产的空间受限;现阶段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豆因产不足需而严重依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主产区 专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华瑜
必须依法管理粮食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重要商品。建立开放有序的粮食市场对稳定社会、稳定民心,促进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建立开放有序的粮食市场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国家正在不断摸索和探讨。如在粮食部门实行“两条线运行”机制,推行连锁经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新武
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和粮价问题朱新武1994年以来,我国市场粮价持续大幅度上涨。与上年同期比较,前11个月累计上涨50.4%。预计全年,由于粮价上涨直接和间接影响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个百分点,影响16.7%。从1989年国民经济实施治理整顿开始,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