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60)
- 2023(3925)
- 2022(3392)
- 2021(3374)
- 2020(2817)
- 2019(6150)
- 2018(6222)
- 2017(12364)
- 2016(6939)
- 2015(7754)
- 2014(7945)
- 2013(8022)
- 2012(7558)
- 2011(6916)
- 2010(7184)
- 2009(6850)
- 2008(6879)
- 2007(6526)
- 2006(6169)
- 2005(5629)
- 学科
- 农(43807)
- 济(32266)
- 经济(32222)
- 农业(29096)
- 业(28584)
- 管理(13412)
- 业经(12403)
- 农业经济(9716)
- 村(8899)
- 地方(8895)
- 农村(8894)
- 制(8885)
- 中国(8826)
- 企(8408)
- 企业(8408)
- 发(7909)
- 方法(7304)
- 土地(7289)
- 劳(6962)
- 劳动(6959)
- 发展(6759)
- 展(6747)
- 数学(6544)
- 收入(6460)
- 体(6417)
- 数学方法(6385)
- 人口(6318)
- 农业劳动(6289)
- 策(6271)
- 财(6074)
- 机构
- 学院(101965)
- 大学(95359)
- 济(45021)
- 经济(44077)
- 农(40683)
- 管理(38423)
- 研究(36423)
- 理学(32399)
- 理学院(32100)
- 管理学(31587)
- 管理学院(31426)
- 中国(31353)
- 农业(30546)
- 业大(22603)
- 科学(21730)
- 京(20123)
- 所(19611)
- 财(18713)
- 中心(18380)
- 农业大学(18218)
- 江(17976)
- 研究所(17192)
- 省(15042)
- 业(14802)
- 经济管理(14439)
- 州(13850)
- 财经(13710)
- 范(13523)
- 师范(13452)
- 发(13327)
- 基金
- 项目(61608)
- 研究(49204)
- 科学(47953)
- 基金(42948)
- 家(36663)
- 国家(36186)
- 社会(31009)
- 科学基金(30363)
- 社会科(28784)
- 社会科学(28775)
- 省(26283)
- 农(25130)
- 基金项目(23089)
- 编号(22812)
- 教育(20540)
- 划(20204)
- 成果(18271)
- 自然(17736)
- 自然科(17259)
- 自然科学(17257)
- 自然科学基金(16922)
- 资助(16641)
- 发(15248)
- 课题(14737)
- 部(13913)
- 业(13530)
- 重点(13501)
- 性(13402)
- 制(13061)
- 发展(12842)
共检索到169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程宏志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铮 董亚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关键的一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大中城市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弹性幅度下降较大的前提下,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忠武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绘制了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幅宏伟蓝图。报告中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炳坤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所作的报告 ,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纲领性文献。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 ,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 2 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奋斗目标 ,明确了做好各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报告对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 ,对做好“三农”工作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指导意义。本文围绕学习和领会十六大报告中有关“三农”问题的论述 ,加深认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和政策措施 ,谈几点初步的看法。
关键词:
“三农” 十六大报告 小康社会 解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人口是一个系统工程 ,各种人口问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过去为了解决生育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中国计划生育的主要目标集中在降低生育水平上。在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并保持稳定的今天 ,应当提出全面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路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重要基础之一。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人口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庆才
当前"三农"问题正处在一个新的特别重要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把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全党工作和全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两个"重中之重",体现了"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中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必须负重奋进、精思巧绘,力求以高度简化的方式去谋划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必须着眼大局,发挥优势,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着力发展粮食生产;必须勇于探索,富于实践,大力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必须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塑造现代农业;必须深化改革,配套跟进,时时破解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小康社会 增长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树安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依法维护农民的权益 ,保护农民的利益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中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是“二元”结构的矛盾。“二元”结构的核心是工业化迅速而城市化滞后。“二元”矛盾不是趋向于缓解 ,而是趋向于加剧。这说明“三农”问题将更趋严重 ,不能靠局部性 ,临时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只有按照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促进城市的生产因素向农村流动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加快城市化步伐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才是根本途径。
关键词:
小康社会 三农 解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十六大在新世纪、新阶段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到2020年的宏伟奋斗目标。要实现全面的"小康"、真正的小康,我们必须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目前,无论从人口的数量,还是从农业的基础地位看,农村都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而非农化则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非农化的实质就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的问题。笔者认为,非农化是实现城镇人口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并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丽霞 张文秀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在本世纪前 2 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全面小康 ,农村小康是难点 ,也是关键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败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本文在科学界定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内涵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 ,而工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农村小康 内涵 农民收入 工业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远胜 蒋和平 黄德林
本文首先界定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然后通过定性分析初步拟定了一个较大的候选评价指标体系,再后建立了连续14年的31个省市自治区和全国水平的数据库,通过一次差分法剔除趋势性和伪相关,通过Peareson相关检验法剔除重复表达指标,最后确定了一个只包含16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适当的农村全面小康指数(ROXI)和农村人类发展指数(RHDI)的计算方法得出评价结果如下:首先,2003年末全国的农村全面小康才实现15.6%,农民收入水平与结构、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科教卫子系统的差距较大;其次,东中西部三个地区间的ROXI差距大,东部要明显快于中西部;第三,RHDI与ROXI所反映的各省排序出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延春 赵景柱 邓红兵 罗祺姗 董仁才
本文在详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及中国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在小康建设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创造了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当前存在于城市发展中的不合理现象已经开始制约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可续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光金
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小康指标课题组构建的中国农村小康建设指标体系为依据,对全国以及各地区农村小康建设的进展进行了测算和分析。测算的结果显示,到2010年,中国农村大体上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阶段的预期目标,但是,比较起来,经济效益指标实现第一阶段预期目标的进度较快,而社会结构指标、人口素质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指标的进展则相对滞后;另外,不同地区之间农村小康建设进展也存在显著差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岩桥
文章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而制约"三农"问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农民知识的贫乏和农村人才的短缺。文章探讨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文章认为,要从市场机制和宏观财政政策两个方面着手大力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同时还要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完备、运转灵活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和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和创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新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推进社保全国统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统筹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理论研讨会综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共谋大计 建言献策——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
WTO与中国研讨会观点综述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理论研讨会”通告
和谐社会模式与“三农问题”解决途径学术研讨会综述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综述
“三农”发展形势、问题与制度创新——“三农新政高层研讨会”观点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