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6)
2023(640)
2022(554)
2021(558)
2020(472)
2019(1135)
2018(1201)
2017(2535)
2016(1302)
2015(1473)
2014(1396)
2013(1308)
2012(1268)
2011(1182)
2010(1206)
2009(1229)
2008(1200)
2007(1088)
2006(957)
2005(856)
作者
(3035)
(2604)
(2573)
(2438)
(1752)
(1252)
(1149)
(977)
(963)
(928)
(891)
(886)
(835)
(809)
(807)
(778)
(757)
(745)
(735)
(712)
(697)
(641)
(629)
(616)
(601)
(590)
(542)
(538)
(538)
(527)
学科
(5633)
管理(5464)
(5390)
企业(5390)
(5351)
经济(5345)
方法(3263)
数学(3049)
数学方法(3028)
(2714)
(2443)
财务(2442)
财务管理(2442)
企业财务(2387)
(1860)
贸易(1859)
(1803)
土地(1605)
(1552)
(1482)
(1262)
体制(1160)
问题(1124)
(884)
(857)
供销(849)
(849)
市场(817)
公司(813)
业经(801)
机构
大学(18331)
学院(18255)
管理(8385)
(7711)
经济(7577)
理学(7320)
理学院(7276)
管理学(7203)
管理学院(7168)
(4328)
中国(4149)
研究(4140)
财经(3560)
(3323)
(3240)
财经大学(2727)
(2414)
商学(2411)
商学院(2393)
北京(2177)
经济管理(2117)
经济学(2115)
中心(2086)
业大(2025)
科学(1937)
(1932)
(1905)
经济学院(1881)
(1878)
(1877)
基金
项目(10962)
科学(8988)
基金(8891)
研究(7970)
(7388)
国家(7330)
科学基金(6731)
社会(5528)
社会科(5291)
社会科学(5288)
基金项目(4592)
自然(4535)
自然科(4444)
自然科学(4443)
自然科学基金(4388)
资助(3975)
(3963)
教育(3577)
编号(3327)
(3186)
(2665)
成果(2622)
(2544)
人文(2521)
教育部(2478)
国家社会(2262)
(2259)
大学(2220)
社科(2217)
重点(2172)
期刊
(7643)
经济(7643)
研究(4594)
(4044)
管理(2897)
中国(2463)
(2369)
金融(2369)
学报(2036)
科学(2030)
财经(1877)
(1861)
大学(1729)
理论(1700)
学学(1681)
业经(1649)
实践(1605)
(1605)
(1583)
(1579)
价格(1453)
财会(1443)
国际(1377)
经济研究(1143)
(1141)
会计(1126)
农业(1095)
问题(1034)
月刊(991)
(978)
共检索到26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松梁  
2014年1月,上海提出今年将在自贸区建成八大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涉及能源化工、农产品、矿产品、有色金融、黑色金属等多个品种。而就在2013年底,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落户上海自贸区。此外,大连商品交易所也于近期推出全球第一个采用实物交割的铁矿石期货合约,旨在提高国内钢厂的议价能力,并最终抢占铁矿石衍生品市场定价的制高点。可以看到,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的重要性正在从国家战略高度被重新认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吕云龙  
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国和消费国,但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成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影响力。本文基于结构性权力的视角对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进行了分析,发现发达国家掌握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原因在于:首先,国际大宗商品供给本身极易形成寡头垄断格局,寡头垄断企业议价能力较强,而发达国家背后的国际资本控制了寡头垄断企业;其次,发达国家借助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获得金融权力,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权力;同时,国际大宗商品定价理论以及定价信息被发达国家掌控;此外,发达国家还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控制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主要运输通道。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给中国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带来负面影响。未来中国对国际大宗商品的进口依赖度仍处于高位,因此有必要着力提升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运成  王爱华  
虽然我国在大宗商品领域属于"超级买家",但是在商品价格影响力方面与预期相去甚远,不具有定价话语权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发展回顾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流通批发领域改革深入,我国大宗商品市场也不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1980~1990年,是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第一个改革十年。市场价格逐渐放开,开始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1990年,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标志着大宗商品市场期货交易探索的开始。1990~2000年,是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第二个改革十年。场内期货市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法规监管体系逐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莹毓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总额逐年上升,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但我国在开展大宗资源类商品对外贸易过程中出现了定价权缺失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对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定价权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提升大宗资源类商品定价权的相应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玉财  李姝  
近年来,我国企业因为缺乏大宗商品定价权而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定价权缺失是由我国缺乏国际定价中心、企业对国际期货市场的参与度不高、价格谈判地位低等因素造成的。本文针对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主要定价方式,提出了我国逐渐提高对国际价格影响力的策略;并针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提出了应对措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淑云  
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由于缺失定价权所遭受的损失备受各界关注。本文基于大宗商品及定价权的含义,对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定价权缺失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定价权的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冷双双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大宗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提高,我国对于大宗商品的贸易依赖性也在增加,现在已经成为诸多大宗商品的最大进口国和出口国。然而,尽管我国已经取得大宗商品的丰富资源,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定价权。这种“国际定价权缺失”的局面在我国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十分普遍,且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它不仅影响到我国大宗商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到我国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宋琳  邢珺  
我国是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但同时又是大宗商品定价的弱国。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由于在定价权方面的缺失所遭受的损失备受关注。基于大宗商品及定价权的含义,对我国大宗资源类商品定价权缺失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所面临的机遇提出提升大宗资源类商品定价权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俞越  刘志超  
长期以来,在大宗商品市场,在既有的国际规则下,中国始终未能获得与自身综合实力相匹配的地位。一方面,中国是多类大宗商品的最大进口国和最大消费国,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也只是时间问题;另一方面,中国在现有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体系下中长期面临"一买就涨,一卖就跌"的尴尬境地。在大宗商品定价中的劣势地位已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由大到强"的转型。笔者认为,在未来五到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应借助"一带一路"建设重构定价规则与货币体系,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衍伟  王逢宝  张晨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薛燕  
没有掌握定价权是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的重要原因。我国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的原因是整体规划不健全、期货市场不够发达、大宗商品联盟缺位、资源利用率偏低。要健全大宗商品市场宏观规划、完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组建相应匹配的定价权联盟、建立关键资源战略储备制度、构建大宗商品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吴朝阳  
近年来中国大宗进口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在于需求表达渠道不畅,买方力量未得到有效整合,缺乏战略回旋余地,需求信息泄露,自身供给有限,产业结构调整缓慢,跨国矿业公司控制全球主要矿产资源,世界大宗商品行业组织更多地维护供方利益,外方控制甚至是捏造供给信息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中国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的途径在于:建立信息中心和报价中心,积极利用期货市场,建立健全中国紧缺能源和原材料储备体系,构建中国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战略,强化政府调控,通过多边机制进行协调与规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镇  孙国辉  东岗  
文章试图在简要综述买方势力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日本钢铁企业在国际炼焦煤市场买方势力的演变,探讨解决我国大宗资源商品定价权缺失问题的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先明  孙阿妞  
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作为“世界加工厂”的我国,对大宗商品的“胃口”越来越大,进口需求大多位居世界前三位。但由于国际定价权的缺失,我国企业进口损失惨重。本文客观地描述了定价权缺失的基本状况,深刻分析了定价权缺失的原因,并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层面,系统地提出了“三位一体”获取国际定价权的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君杨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的增加和国内资源性商品相对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大宗商品进口数量逐年增加,我国企业与国外供货方在采购价格上的博弈更为复杂。如何发挥我国企业在国际大宗商品进口定价上的影响力,争取大宗商品进口国际定价权,更好地保护和实现企业和国家的利益,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