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6)
2023(7945)
2022(6078)
2021(5575)
2020(4668)
2019(10249)
2018(10458)
2017(19269)
2016(11099)
2015(12673)
2014(12947)
2013(12108)
2012(11300)
2011(10107)
2010(10459)
2009(9611)
2008(9952)
2007(9058)
2006(8329)
2005(7582)
作者
(35248)
(29361)
(29252)
(27805)
(18719)
(14117)
(13318)
(11429)
(11291)
(10700)
(10225)
(10158)
(9569)
(9307)
(9279)
(9064)
(9025)
(8688)
(8533)
(8410)
(7537)
(7313)
(7278)
(6706)
(6637)
(6601)
(6554)
(6511)
(6135)
(6087)
学科
(43757)
经济(43704)
管理(28246)
(26793)
(20952)
企业(20952)
方法(17800)
数学(14843)
数学方法(14503)
(14011)
中国(13523)
(12427)
业经(11154)
农业(9320)
(9092)
理论(8905)
(8421)
地方(8321)
(7362)
贸易(7357)
(7280)
(7112)
(6893)
银行(6855)
(6522)
教育(6500)
(6417)
(6365)
(6362)
金融(6362)
机构
大学(165375)
学院(163375)
研究(60095)
(59463)
经济(58046)
管理(56116)
理学(47923)
理学院(47251)
管理学(45830)
管理学院(45545)
中国(44100)
科学(40696)
(36783)
(35224)
(32421)
研究所(29773)
业大(28301)
农业(28066)
(27339)
中心(26988)
(26812)
(24478)
师范(24143)
北京(22930)
财经(21514)
(21401)
(20757)
(19467)
师范大学(19464)
技术(19417)
基金
项目(108271)
科学(83859)
基金(77250)
研究(75533)
(69918)
国家(69321)
科学基金(57469)
社会(46279)
社会科(43722)
社会科学(43706)
(42902)
基金项目(40269)
自然(38211)
自然科(37353)
自然科学(37338)
自然科学基金(36669)
(36650)
教育(35825)
资助(31525)
编号(30403)
成果(26278)
重点(25499)
(23278)
(23112)
课题(21936)
(21650)
计划(21114)
科研(20849)
创新(20323)
大学(19686)
期刊
(69126)
经济(69126)
研究(46447)
中国(36552)
学报(34224)
(32960)
科学(29082)
大学(25101)
学学(23485)
教育(23114)
农业(22469)
(21169)
管理(21168)
技术(14385)
(13516)
金融(13516)
(12170)
财经(10752)
业经(10732)
经济研究(10593)
(10346)
图书(10339)
业大(9770)
(9369)
问题(9251)
农业大学(8146)
统计(7968)
科技(7781)
资源(7698)
技术经济(7666)
共检索到250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必林  顾心雨  王冰妍  储莫闲  
角质颚是研究头足类各种生物信息的重要组织,为实现头足类角质颚色素沉积的精确化测量,探究色素沉积在头足类角质颚判别分类中的作用,研究选取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以及翼柄柔鱼(Ommastrephes pteropus)等3种头足类生物的角质颚下颚为研究对象,以其侧视图像为基础,对其色素沉积按照等级Ⅰ(黑色)、等级Ⅱ(灰色)、等级Ⅲ(浅灰色)、等级Ⅳ(透明)等4个等级进行可视化,分别计算出茎柔鱼、柔鱼以及翼柄柔鱼角质颚4个等级的色素沉积面积与头盖-翼部区域以及脊突-侧壁区域面积的比例关系,并且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3种头足类角质颚之间的色素沉积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等级Ⅰ、Ⅳ在脊突-侧壁区域占比判定效果较好,判别成功率为74.4%。研究认为,3种头足类的角质颚色素沉积情况存在一定差异,而这些差异有可能是由于3种头足类不同的生活特性和摄食习惯导致。研究实现了角质颚色素沉积的数值化和色素沉积等级的精确化划分,并按照划分的结果,将色素沉积情况作为全新的定量测量方法,为头足类生物角质颚色素沉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静远  刘必林  金宵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摄食器官,其表面具有特殊的色素沉积。为了探明角质颚色素的沉积机理,本研究分析了角质颚色素沉积程度不同的3种头足类(剑尖枪乌贼、茎柔鱼、曼氏无针乌贼),以及茎柔鱼角质颚色素沉积程度不同部位(喙部、侧壁、翼部)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比。结果显示,茎柔鱼角质颚不同部位的蛋白质与儿茶酚含量为喙部>侧壁>翼部,而C/N比值为翼部>侧壁>喙部;3种头足类角质颚中蛋白质与儿茶酚含量为曼氏无针乌贼>茎柔鱼>剑尖枪乌贼,而C/N比值为剑尖枪乌贼>茎柔鱼>曼氏无针乌贼。茎柔鱼角质颚各部位壳聚糖含量与C/N值呈显著正相关,各部位蛋白质含量与C/N值呈显著负相关;3种头足类角质颚C/N随壳聚糖含量增大而增大,C/N随蛋白质含量增大而减小。角质颚C/N增大,则几丁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对应色素沉积变浅;C/N减小,则几丁质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对应色素沉积变深。研究表明,蛋白质与几丁质含量的高低决定角质颚色素沉积的深浅,这一结论为研究头足类种间食性差异以及个体发育期食性转变提供了基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方舟  陈新军  金岳  
角质颚具有稳定的结构特征,是头足类分类的良好材料之一。根据在东、黄海采集的分属3个科6个种类样本(中国枪乌贼Loligo chinensis、杜氏枪乌贼Uroteuthis duvauceli、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c、神户乌贼Sepia kobiensis、短蛸Octopus ocellatus和长蛸Octopus variabilis),通过测量其角质颚的形态参数,对不同科类的角质颚进行判别分析,并将原始数据和标准化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枪乌贼和虎斑乌贼的角质颚参数原始数据分别大于杜氏枪乌贼和神户乌贼,而标准化后的结果正好相反;短蛸的角质颚参数无论在标准化前后均大于长蛸;在角质颚原始数据中选出10个用于最终的判别分析,上头盖长、下脊突长、下翼长贡献了绝大部分差异。3个科总判别成功率为92.8%;在角质颚标准化数据中选出7个用于最终的判别分析,上头盖长/胴长、下侧壁长/胴长、下翼长/胴长贡献了绝大部分差异,3个科总判别成功率为98.1%。由此可见,对角质颚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能够有效地提升判别正确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方舟  陈新军  金岳  
角质颚具有稳定的结构特征,是头足类分类的良好材料之一。根据在东黄海采集的分属3个科6个种类样本(中国枪乌贼Loligo chinensis、杜氏枪乌贼Uroteuthis duvauceli、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c、神户乌贼Sepia kobiensis、短蛸Octopus ocellatus和长蛸Octopus variabilis),通过测量其角质颚的形态参数,对不同科类的角质颚进行判别分析,并将原始数据和标准化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认为,中国枪乌贼和虎斑乌贼的角质颚参数原始数据分别大于杜氏枪乌贼和神户乌贼,而标准化后的结果正好相反;短蛸的角质颚参数无论在标准化前后均大于长蛸;在角质颚原始数据中选出10个用于最终的判别分析,上头盖长、下脊突长、下翼长贡献了绝大部分差异。三个科总判别成功率为92.8%;在角质颚标准化数据中选出7个用于最终的判别分析,上头盖长/胴长、下侧壁长/胴长、下翼长/胴长贡献了绝大部分差异,三个科总判别成功率为98.1%。由此可见,对角质颚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更够有效地提升判别正确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马迪  金岳  陈芃  方舟  陈新军  陈峰  
为了尝试利用角质颚对东海2种常见乌贼类种类进行判别,根据2015年采集的47尾虎斑乌贼和87尾神户乌贼的角质颚,采用主成分分析、逐步判别分析等方法对两种乌贼进行种类判别。结果表明,在所有12个形态参数的比较中,除了下头盖长/胴长,虎斑乌贼和神户乌贼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两种乌贼进行分类,虎斑乌贼判别正确率为95.7%,神户乌贼为94.3%,总判别正确率为94.8%。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两种乌贼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中,负载值最高的形态参数比例指标构建判别函数,虎斑乌贼的判别正确率为83.0%,神户乌贼为83.9%,总判别正确率为83.6%。分雌雄对两种乌贼进行分类判别,雄性的总判别正确率为93.8%,雌性为96.6%。研究认为,乌贼类角质颚形态同样可用于种类判别。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方舟  陈新军  陆化杰  刘必林  李建华  
头足类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已经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对其基础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得到不断的发展。作为头足类的主要捕食器官之一,角质颚这种不靠关节、仅靠肌肉收缩来运动的方式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兴趣,同时其固有的形态特点是分类学的良好性状,所包含的大量信息也可以用于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其运动模式的解释,阐述了相关结构的特点,同时对角质颚在头足类分类和生态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做了综述。回顾前人的研究发现,对角质颚的功能性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对角质颚特征定量整理,并编制检索表,同时根据该结构中的信息,分析头足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准确定位和相关的环境关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文斌  陈炫妤  陆化杰  陈子越  宁欣  催国辰  郭爱  陈新军  
角质颚是头足类主要的摄食器官,被广泛用于头足类渔业生物学研究。为研究舍氏贝乌贼角质颚色素沉积特性,为后续利用角质颚色素沉积研究其的渔业生态学提供基础;实验根据中国鱿钓船于2018年12月在日本海采集的303尾舍氏贝乌贼样本,对其基础生物学进行测定,对其角质颚色素沉积等级进行划分和判定,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色素沉积等级与胴长、体重、性腺成熟度、角质颚形态参数和胃级的关系,并对各生长因子的中位数进行了线性拟合。结果显示,胴长对角质颚色素沉积的贡献率最大,为22.9%,其次分别为下头盖长、性腺成熟度、体重、下喙长和下翼长,贡献率分别为16.5%、14.4%、11.9%、11.7%和11.6%,下侧壁长和胃级对角质颚色素沉积的贡献率较小,分别为6.3%和4.7%。舍氏贝乌贼角质颚的色素沉积与胴长、体重、性腺成熟度和胃级这4项生长因子的关系均不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角质颚色素沉积等级与胴长、体重和角质颚外部形态参数均呈正相关,并随着性腺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与胃级的线性关系不明显。研究表明,日本海舍氏贝乌贼角质颚色素沉积等级与胴长、性腺成熟度、体重和角质颚形态参数均呈正相关关系,可以利用胴长、性腺成熟度、体重和角质颚形态参数预估色素沉积等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With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world economic fisheries resources,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ephalopod resources have been recognized generally in the world and many researches on cephalopod resources and biology were made.Beak with the features of steady structure,erosion-resistant and b...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方舟  李建华  
年龄与生长是渔业基础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体长频度法估算头足类的年龄并不可靠,然而利用硬组织来研究头足类的年龄和生长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角质颚作为头足类少数硬组织之一,具有结构稳定、耐腐蚀以及信息储存良好等特点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从角质颚的长度、角质颚生长纹的观察、初始纹的形成、生长纹周期性的证实以及日龄鉴定等方面综述了角质颚在头足类年龄和生长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认为,尽管角质颚在头足类的年龄与生长的研究中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利用生长纹鉴定年龄的方面还有所欠缺,较为成功仅为真蛸(Octopus vulgaris)和玛雅蛸(O.maya),缺乏对其他头足类种类的研究,需要在以后的研...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静远  刘必林  桓梦瑶  刘娜  欧利国  
头足类角质颚具有稳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其稳定同位素分析已成为头足类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分别对4种近海头足类(曼氏无针乌贼、杜氏枪乌贼、短蛸和剑尖枪乌贼)角质颚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角质颚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13)C/~(12)C,δ~(13)C;~(15)N/~(14)N,δ~(15)N)、摄食生态和栖息环境在物种间的差异,分析可能形成差异的原因以及δ~(13)C、δ~(15)N值与头足类胴长间的相关性,旨在解读不同头足类所生活栖息的渔场,了解它们所处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为渔业开发与管理提供材料,同时也为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物种提供基础。结果表明,4种头足类的平均胴长关系为杜氏枪乌贼>剑尖枪乌贼>曼氏无针乌贼>短蛸(122.72 mm>67.93 mm>67.93 mm>35.3 mm),平均体质量关系为杜氏枪乌贼>曼氏无针乌贼>短蛸>剑尖枪乌贼(70.39 g>50.67 g>47.35 g>19.93 g),其中:曼氏无针乌贼的δ~(15)N值最大(10.81‰±0.38‰),δ~(13)C值最小(-14.98‰±0.55‰),C/N比值最小(3.08±0.03);剑尖枪乌贼的δ~(15)N值最小(8.21‰±0.30‰),δ~(13)C值最大(-13.00‰±0.54‰),C/N比值最大(3.57±0.06)。曼氏无针乌贼可能具有较高营养水平,剑尖枪乌贼、杜氏枪乌贼相较于短蛸、曼氏无针乌贼生活在较浅水域的栖息环境。杜氏枪乌贼与短蛸的δ~(13)C、δ~(15)N值无显著差异(ANOVA,P>0.05),它们的生态位圆存在重叠,处于相近的营养级,其他物种间角质颚的δ~(13)C、δ~(15)N值存在显著差异(ANOVA,P0.05),说明其摄食习性随体长变化无显著相关。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芃  方舟  陈新军  
根据2012年5~10月在北太平洋海域(153°E~180°E,39°N~45°N)采集的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样本,对柔鱼的两个群体(秋生群和冬春生群)的胴长(ML)、质量(BW)、角质颚等形态参数进行分析,同时利用角质颚形态参数对2个群体进行判别。结果表明,两个群体在胴长和质量上均具有显著差异,秋生群体柔鱼的角质颚所有形态参数均小于冬春生群体的均值;均数差异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群体在上脊突长/胴长(UCL/ML)、上喙长/胴长(URL/ML)、上喙宽/胴长(URW/ML)、上侧壁长/胴长(ULWL/ML)、上翼长/胴长(UWL/ML)、下喙长/胴长(LRW/...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方舟  陈新军  陆化杰  刘必林  李建华  
头足类通常为一年生种类,是典型的短周期生命物种。鉴于其特殊的生活史特点,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各国学者越来越关注头足类的基础生物学。角质颚作为重要的硬组织之一,具有形态相对稳定且不易腐蚀等特点,近些年来对其内部结构组成和微结构的研究越来越多,其几丁质结构和黑色素沉着的变化也得到很大的关注。本文基于前人对角质颚在形态、生化结构和年龄生长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并对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方向展开分析。结果认为,角质颚的研究方向应该从定性到定量分析开始转变,并且要更加关注角质颚形状变化与其生化结构和生长等规律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迪  金岳  陈芃  陈新军  陈峰  
为了尝试利用角质颚对东海2种常见枪乌贼类种类进行判别,本研究对2015年11月采集的69尾中国枪乌贼和100尾杜氏枪乌贼的角质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逐步判别分析法、傅里叶法对2种枪乌贼进行种类判别。结果显示,在所有12个形态参数的比较中,中国枪乌贼和杜氏枪乌贼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杜氏枪乌贼角质颚在雌雄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2种枪乌贼进行分类,中国枪乌贼判别正确率为92.4%,杜氏枪乌贼为85.3%,总判别正确率为88.2%。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2种枪乌贼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中,负载值最高的形态参数比例指标构建判别函数,中国枪乌贼的判别正确率为98.5%,杜氏枪乌贼为84.2%,总判别正确率为90.1%。分雌雄对2种枪乌贼进行分类判别,雄性的总判别正确率为83.3%,雌性为97.8%。利用傅里叶法进行判别分析,基于上颚的判别总正确率为83.3%,基于下颚的判别总正确率为95.0%。研究表明,角质颚外部形态可用于2个枪乌贼种类的判别。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祁铭华  马绍赛  曲克明  辛福言  
描述了海洋及沉积物中硫的主要形态、分布及无机硫化物的形成机理。阐述了环境条件对硫化物形成的影响。并依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重点讨论了沉积环境中硫化物的形成、贝类养殖过程中生物沉降对沉积环境中硫化物的影响及养殖活动与底质中硫化物的关系。提出了贝类养殖活动中生物沉降过程对沉积环境中微生物贡献的定量研究将成为贝类养殖对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发光器是一些头足类的重要组织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头足类中具有发光器的种类有6目23科57属198种,占世界头足类总数的26%,其中又以大洋性的开眼亚目为最多,近海生活的闭眼亚目和乌贼类较少。头足类发光器通常可分为本体发光器和腺体发光器两类,前者位于体表,后者位于外套腔内。发光器不仅具有照明、求偶、诱捕食物、迷惑和警告捕食者的作用,也在科、属、种的分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重点以科、属为基本单元,描述头足类发光器的类型、部位、大小、数量以及排列方式等特征,同时列举其在分类中的应用。最后,建议有必要细化不同科、属间的发光器特征,建立发光头足类的检索表,以便为国内外头足类研究者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