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9)
- 2023(10659)
- 2022(9128)
- 2021(8738)
- 2020(7364)
- 2019(17122)
- 2018(17061)
- 2017(32860)
- 2016(18079)
- 2015(20700)
- 2014(20790)
- 2013(20753)
- 2012(19574)
- 2011(17759)
- 2010(17805)
- 2009(16811)
- 2008(16903)
- 2007(15754)
- 2006(13871)
- 2005(12359)
- 学科
- 济(78772)
- 经济(78692)
- 业(53881)
- 农(50529)
- 管理(44197)
- 农业(33490)
- 企(32497)
- 企业(32497)
- 方法(32179)
- 数学(28187)
- 数学方法(27844)
- 业经(21889)
- 中国(19074)
- 地方(18410)
- 财(16745)
- 学(15859)
- 制(15621)
- 贸(14518)
- 贸易(14513)
- 易(14092)
- 发(12780)
- 农业经济(12516)
- 理论(11072)
- 策(11015)
- 银(10882)
- 银行(10851)
- 体(10729)
- 和(10549)
- 行(10314)
- 发展(10244)
- 机构
- 学院(264719)
- 大学(261536)
- 济(104809)
- 经济(102354)
- 管理(99181)
- 研究(88260)
- 理学(85450)
- 理学院(84420)
- 管理学(82847)
- 管理学院(82343)
- 中国(68735)
- 农(65872)
- 科学(56682)
- 京(55516)
- 农业(50838)
- 业大(46595)
- 财(46055)
- 所(45660)
- 中心(43540)
- 江(42122)
- 研究所(41330)
- 范(37214)
- 师范(36882)
- 财经(36267)
- 北京(34275)
- 州(33501)
- 经(32740)
- 农业大学(31751)
- 经济学(30670)
- 院(30184)
- 基金
- 项目(172824)
- 科学(134548)
- 研究(127599)
- 基金(123222)
- 家(106954)
- 国家(105919)
- 科学基金(89963)
- 社会(79669)
- 社会科(74794)
- 社会科学(74768)
- 省(69805)
- 基金项目(66453)
- 教育(57655)
- 自然(57472)
- 划(57171)
- 自然科(56078)
- 自然科学(56062)
- 自然科学基金(55045)
- 编号(54723)
- 资助(49164)
- 成果(44389)
- 发(38362)
- 重点(38166)
- 部(38068)
- 课题(36364)
- 农(36324)
- 创(35049)
- 科研(33001)
- 创新(32677)
- 国家社会(32140)
- 期刊
- 济(124469)
- 经济(124469)
- 研究(72868)
- 农(69686)
- 中国(55410)
- 农业(47366)
- 学报(45250)
- 科学(40837)
- 财(35529)
- 大学(34332)
- 学学(32315)
- 管理(30051)
- 教育(28092)
- 业经(27112)
- 融(25354)
- 金融(25354)
- 业(22738)
- 技术(22560)
- 问题(18087)
- 财经(17139)
- 版(17013)
- 经济研究(16474)
- 农业经济(15115)
- 农村(15112)
- 村(15112)
- 经(14760)
- 图书(14630)
- 资源(13870)
- 世界(13588)
- 技术经济(13364)
共检索到397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德山
本文以网络事件"不嫁(娶)农村人"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几则典型帖文为具体分析案例,从城乡婚姻观的视角分析了蕴含于中国社会几十年的城乡差别、农民身份认同和农民形象的塑造传播等问题。研究发现,"不嫁(娶)农村人"问题从一个真实的、日常生活的层面蕴含着民族心态、国家历史和国家政策的重大主题,表现了农民这一重要阶层所蕴含着的真实性格的张力、隐密话题的活力与弱者武器的韧性,进一步揭示出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变与传统婚嫁观念变迁的时代之惑。
关键词:
身份认同 农民形象 弱者武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景维 钟涨宝
中印两国不同的政治架构与行政生态,使两国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治理中呈现出不同的理念、模式和策略。印度自由放任型的迁移体系强调迁移作为基本人权的要素与地位,在城市化过程中采取了包容性和以服务为驱动的治理范式。中国规制型的迁移体系突显了户籍制度及其背后的城乡利益分配与二元保障结构的体制约束,形成了以城市利益为中心和注重政策供给的治理特征。两国应相互借鉴各自治理模式中的优点,在政府角色定位、城乡利益关系调节和公共服务供给策略等方面进行优化与重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城镇化 治理 差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胜利 付少雄
[目的/意义]文章将定性比较分析(QCA)引入到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对于创新图书情报领域的实证研究方法,提升学科水平都是大有裨益的。[方法/过程]对QCA的概念及原理进行详细阐述,运用QCA方法与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网络社区健康信息搜寻影响因素,对比了QCA方法与相关性分析的差异性。[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工具,QCA方法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的优势,打破了传统图书情报领域实证分析中对案例孤立化的研究,有利于探索同类案例中的潜在机制与问题成因。[局限]文章作为研究方法的引入,以网络健康社区健康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胜利 付少雄
[目的/意义]文章将定性比较分析(QCA)引入到国内图书情报领域,对于创新图书情报领域的实证研究方法,提升学科水平都是大有裨益的。[方法/过程]对QCA的概念及原理进行详细阐述,运用QCA方法与相关性分析研究了网络社区健康信息搜寻影响因素,对比了QCA方法与相关性分析的差异性。[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工具,QCA方法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的优势,打破了传统图书情报领域实证分析中对案例孤立化的研究,有利于探索同类案例中的潜在机制与问题成因。[局限]文章作为研究方法的引入,以网络健康社区健康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华斌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向城市涌入,其中一部分人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在城市社会形成了特殊的聚集区(村),由此给当前城市发展与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中的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变迁的过程,这类群体的流动所产生的特殊社会行为过程,赋予社会网络更为广泛的内涵。分析农村人口流动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构筑动因、网络空间适用,对城市人口的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的城市社会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锦博 张聪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网络平台涌现出一批以乡村扶贫为题材的网络电影,对我国农民形象的塑造、乡土情感话语的表达以及新农村故事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该类电影对农民形象“模范化”、性格单一化等塑造特征进行了全新改变:通过设置与农民具有自然联系的乡土诗性空间,来观照农民个体的情感话语;通过生动的平民喜剧化农民形象,让观众了解乡土文化。但农民形象边缘化、标签化,新式农民形象模式化等也成了目前乡村扶贫题材网络电影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江霞 文传浩
将农村移民的风险识别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社会网络—风险识别能力—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模型。利用针对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调研数据,研究了农村移民的社会网络对其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影响以及风险识别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风险识别能力与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可持续生计水平显著正相关;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和风险识别能力对两代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代际差异;风险识别能力在社会网络与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江霞 文传浩
将农村移民的风险识别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社会网络—风险识别能力—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模型。利用针对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调研数据,研究了农村移民的社会网络对其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影响以及风险识别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风险识别能力与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可持续生计水平显著正相关;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和风险识别能力对两代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代际差异;风险识别能力在社会网络与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江霞 文传浩
将农村移民的风险识别能力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社会网络—风险识别能力—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模型。利用针对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调研数据,研究了农村移民的社会网络对其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影响以及风险识别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风险识别能力与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可持续生计水平显著正相关;社会网络规模、社会网络密度和风险识别能力对两代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代际差异;风险识别能力在社会网络与农村移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绍辉
"过日子"作为本土性概念,是理解农民日常生活行为的关键词。在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运作实践中,农民的日常维权行动与群体性利益表达因受过日子逻辑的考量而迈向"不情愿的抗争",并在选择行动策略时采取有节制的"出气"与忍声吞气的"认命"行为。认识到过日子逻辑在农民日常利益表达中的价值和影响,对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过日子 维权行动 群体性利益表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凤 刘艳芳 孔雪松 傅征博 田雅丝
村层次的社会空间联系反映了农村聚落生产生活的现实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农村综合质量测度的改进重力模型,以武汉市黄陂区李集镇为例,构建农村社会空间联系模拟网络,并验证其在村层次的适用性;同时借助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李集镇实际空间联系网络,评价网络总体特征及核心—边缘、凝聚子群等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基于改进重力模型构建的模拟网络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村与村之间的空间联系,模拟网有缩小现实生活中村与村之间发展差距的效果。2模拟网络对道路的依赖性强,网络中节点联系以道路驱动为主,而实体网络中节点联系以社会经济活动驱动为主。3李集镇农村社会空间联系网络密度较小,网络整体紧密度较低,核心边缘结构表现出"中部高,西部低,东部缺联"的联系格局;整个镇包含4个凝聚子群,子群内部联系不强,子群之间联系更弱,"极核心村"对子群之间的联系影响较大。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村层次社会空间联系的网络特征,能够为村镇建设和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国明 禹倩倩 周建鹏
在以散养为主的少数民族牧区,现行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中心"防疫体系存在着政府失灵的缺陷。本文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牧区进行考查,以多中心治理的视角分析了牧区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政府防疫部门+防疫产品生产企业+畜牧合作社"三个主体构成的牧区动物防疫网络系统的建议方案,以提高牧区动物防疫的效率,促进西北地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欢 张亮 马敬东 苏锦英
目的:了解农村贫困家庭所处的健康风险分担网络的结构与功能,以期为政府优化健康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贵州省贵定县某村庄40户家庭作为样本,采用整体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用Ucinet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将健康风险分担网络分为经济、情感和信息支持3个维度,被调查地的情感支持网络结构完整,经济支持网络的整体结构松散,联系紧密而又高效的信息支持网络结构在本次调研中并未出现。结论:以较完整的情感支持网络为基础,以在网络内传播有效的信息为手段,是政府利用社会网络进行健康风险管理的策略选择,最终农村贫困家庭的健康风险化解的主要途径仍然要依靠政府加快建立和完善正式的保障制度,非正式的健康风险分担机制作为补充,形成一个综合的健康风险管理体系。
关键词:
健康风险管理 整体社会网 农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艳 霍晓姝
对于新创农村网络零售企业而言,资源不足是制约其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构建科学的创业网络,有助于为新创农村网络零售企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土壤,这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通过调研处于电商产业园的农村新创网络零售企业,并收集了相关数据,采用AMOS软件检验变量间的直接作用关系,采用SPSS软件检验带有调节效应的变量关系,旨在为新创农村网络零售企业提升企业绩效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蓉英 常茹茹 李丹阳 戴祎璠
[目的/意义]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构建中国话语权评价科学理论、方法及应用体系的研究成为当下重要而紧迫的命题。对专利权人话语权进行评价研究有利于明确我国技术发展态势,辅助国家、企业决策,推动科技发展。[方法/过程]文章在对专利权人话语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设计专利权人话语权评价体系,并基于ATM模型从网络与基础设施安全、数据存储与交换安全、应用安全、威胁情报监控、终端设备安全与云安全5类主题对专利权人进行分类评价。[结果/结论]发现使用ATM模型对专利权人进行主题分类并在各主题内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的评价方法更具有全面行和科学性。利用该评价方法不仅挖掘了英特尔、火眼、国家电网等表现优异的标杆企业,还明确了我国在网络安全领域提高话语权的方向。我国在保持网络与基础设施安全、数据存储与交换安全、应用安全三类技术方向的优势外,还要努力加强专利权人的引导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双重认同”逻辑——以云村人居环境治理实践为例
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培育我国新型农民——基于巴中地区案例的分析
农民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力资本关系分析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的相关性分析
我国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变动趋势分析——兼析农村人力资本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社会突发性事件中面向农民的应急型社会保障研究——从“非典”事件中社会保障对农村人群的支持作用谈起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以万名农民素质工程为例
治理认同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建构——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例
农村人才空心化与新生代职业农民培育机制探析——以河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