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50)
2023(14554)
2022(12510)
2021(11741)
2020(9758)
2019(22248)
2018(22567)
2017(42158)
2016(23239)
2015(26355)
2014(26439)
2013(25724)
2012(23900)
2011(21477)
2010(21447)
2009(19678)
2008(19487)
2007(17460)
2006(15342)
2005(13668)
作者
(68325)
(56561)
(56252)
(53514)
(36230)
(27304)
(25697)
(22412)
(21595)
(20514)
(19447)
(19047)
(18131)
(18089)
(17617)
(17363)
(17150)
(17105)
(16316)
(16026)
(14188)
(14107)
(13811)
(12979)
(12801)
(12721)
(12551)
(12424)
(11476)
(11301)
学科
(89570)
经济(89463)
管理(71521)
(67000)
(57826)
企业(57826)
方法(39491)
数学(33026)
数学方法(32548)
中国(24279)
(23873)
(21838)
(21746)
业经(20710)
技术(19396)
地方(18945)
(17963)
理论(17898)
(17385)
贸易(17377)
(16877)
农业(15770)
(15240)
(14219)
银行(14169)
(13851)
(13783)
财务(13763)
财务管理(13735)
教育(13724)
机构
大学(331516)
学院(329671)
管理(130205)
(123957)
经济(120900)
理学(112448)
研究(111211)
理学院(111116)
管理学(109031)
管理学院(108425)
中国(81652)
(71859)
科学(70771)
(56555)
(56315)
(54399)
研究所(51487)
业大(50332)
中心(49773)
(49317)
北京(45525)
(45500)
师范(45033)
财经(44864)
农业(42631)
(40663)
(40541)
(40120)
技术(38898)
师范大学(36116)
基金
项目(223102)
科学(174194)
研究(163572)
基金(159294)
(139093)
国家(137910)
科学基金(117752)
社会(99911)
社会科(94442)
社会科学(94417)
(88360)
基金项目(84399)
自然(77518)
教育(76051)
自然科(75721)
自然科学(75704)
自然科学基金(74318)
(74256)
编号(67840)
资助(65604)
成果(55640)
重点(49793)
(48301)
课题(47556)
(47263)
(46781)
创新(43506)
科研(42232)
项目编号(42139)
大学(41114)
期刊
(141007)
经济(141007)
研究(97855)
中国(68198)
学报(55230)
管理(50322)
科学(50038)
(49671)
教育(44643)
(42386)
大学(41485)
学学(38651)
农业(34629)
技术(32048)
(25591)
金融(25591)
业经(23645)
经济研究(21894)
财经(21373)
图书(20329)
(18244)
科技(18037)
(17948)
问题(17467)
技术经济(16957)
(16107)
理论(16062)
(14989)
论坛(14989)
现代(14870)
共检索到491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斌  吴荻菲  
在中国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进程中,作为推动方和协商主体的工会因没能较好代表工人利益进行协商以及协商中的形式化而饱受学界批评。回顾和总结已有的文献,本文尝试梳理分析出工会参与集体协商的角色、战略和技术,并阐述全国总工会、地方工会、企业工会等各级工会在集体协商中发挥的作用,总结归纳出目前工会在集体协商中存在缺乏代表性、谈判力和技巧以及面临协商僵局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黎黎  
立法上,地方政府以"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在工资集体协商的筹备启动和协商商谈阶段发挥辅助作用,在协议审查和协议履行阶段发挥主导角色。实践中,地方政府以"推广者"的实际运行,着力于工资集体协商的筹备启动和协商商谈,而对协议审查和协议履行相对忽视。地方政府的角色偏差会导致工资集体协商协调劳资关系、完善工资决定机制的功能发生扭曲。回归"监督者"的定位,需要恪守协约自治下的政府角色,对协商过程各阶段的行为进行规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葛家欣  熊晖  
工资集体协商作为一种工资决定机制,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平衡劳资双方利益以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软法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方式,与工资集体协商在制度表现、治理方式、价值导向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是弥补硬法治理模式下工资集体协商缺陷的有效制度安排。构建以软法治理为核心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强化工会职能、培育协商公共空间以及构建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敏  乔朋华  李爱萍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源于西方工资集体谈判制度,是在社会分配不均衡的背景下,协调企业和员工利益的一种手段。本文就工资集体协商的开展情况和员工的组织认同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有关于企业开展工资协商情况与员工组织认同感之间,以及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发挥作用对组织认同感影响的三个假设,以齐齐哈尔市的工资集体协商开展情况为例来验证假设,并且结合假设的验证结果从政府、行业和企业层面提出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来提高员工组织认同感的策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玉华  苏策  张媚  杨玉芳  
集体协商推行多年实效甚微,亟待提高集体协商质量。国内没有对集体协商评价的研究,西方集体谈判评价理论和指标体系都不适合中国的实践。因此,从集体协商代表、集体协商程序、工会组织、集体合同和集体协商效果五个方面建立企业集体协商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三家不同性质的企业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以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显示:该评价指标不同于集体谈判重产出效果的评价,它兼顾了协商效果和协商组织的健全及协商过程的规范,是对集体协商和集体谈判理论的补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留禄  
企业因工资分配不合理激化劳资矛盾,引发劳动争议事件不断上升,已成为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资决定机制,对于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现状着手,总结了当前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特点,并通过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对策:一是应尽快完善与工资集体协商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培育和发展多层次的协商主体,三是强化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四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艳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制率、覆盖面大幅提高,初步形成了区域、产业和企业多元化工资集体协商格局,在提高劳动者工资、缓和劳资矛盾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我们看到,集体协商模式的选择不清、政府角色定位不准、工会独立性和代表性的缺失,制约了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为此,应分别确立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制定规则、协调劳资纠纷与监督等职能,改革基层工会的资金来源与组织结构,以此推动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质性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玉华  苏策  张媚  杨玉芳  
集体协商推行多年实效甚微,亟待提高集体协商质量。国内没有对集体协商评价的研究,西方集体谈判评价理论和指标体系都不适合中国的实践。因此,从集体协商代表、集体协商程序、工会组织、集体合同和集体协商效果五个方面建立企业集体协商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三家不同性质的企业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以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显示:该评价指标不同于集体谈判重产出效果的评价,它兼顾了协商效果和协商组织的健全及协商过程的规范,是对集体协商和集体谈判理论的补充。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恋  李敏  
基于组织支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产业民主理论,文章探讨了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对员工态度的跨层次影响。以广东省42家企业和1 374名员工的匹配数据为分析对象,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正向影响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组织支持感正向影响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和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最后文章讨论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鲁竞夫  
个体当责对于组织运行至关重要,然而学界对企业工会主席的个体当责关注较少。同时,学界过多关注工资集体协商的组织绩效,对于其对企业工会主席的个体层面的影响研究尚少。基于一个企业工会主席的个体案例研究,本文通过个体当责理论和认知评价理论,探究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秉持个体当责的企业工会主席为何会产生工作倦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企业工会主席的个体当责与工作倦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第二,控制评价在二者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当控制评价较高时,二者负相关,当控制评价较低时,二者正相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鲁竞夫  
个体当责对于组织运行至关重要,然而学界对企业工会主席的个体当责关注较少。同时,学界过多关注工资集体协商的组织绩效,对于其对企业工会主席的个体层面的影响研究尚少。基于一个企业工会主席的个体案例研究,本文通过个体当责理论和认知评价理论,探究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秉持个体当责的企业工会主席为何会产生工作倦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企业工会主席的个体当责与工作倦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第二,控制评价在二者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当控制评价较高时,二者负相关,当控制评价较低时,二者正相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湘丽  
国有企业在减员过程中,如果只是采取常规的沟通、参与、补偿与支持性服务措施,难以使员工心理平衡,甚至会遭遇员工的强烈抵抗。由于企业与员工的立场差异、员工利益获取上的攀比心态、国有企业员工较强的长期雇用观念等因素的作用,会使减员措施丧失充分的说服力,不能让员工对减员形成公正认知。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协商成为化解企业与员工之间矛盾,消除员工群体中的差别,改变长期雇用观念,促使员工对减员形成程序公正、分配公正和互动公正认知的有效方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在军  
文章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考察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机制,认为交易成本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尤其"风险交易成本"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先分析了职工与企业就工资进行一对一协商交易成本过高,缺乏现实可行性。一般情况下,企业单方提供工资合约的行政决定制交易成本最低,因此这种工资决定机制在市场经济早期一度受到青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单方制定工资合约掩盖的矛盾逐步显化,发生巨额风险交易成本的概率剧增,使劳资双方和国家都面临巨额风险交易成本,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遂成为各方的理性选择。并据此就我国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倪雄飞  
集体协商制度可以弥补劳动基准的不足,提升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水平。小微企业由于工会的组建率较低,还不能开展有效的集体协商。应采取强化对劳资双方谈判主体的培育、进一步完善县级以下行业性、区域性集体谈判制度、构建不当劳动行为等创新性措施促,进小微企业集体协商的开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陆海  汪淼  
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是建全现代企业制度、理顺企业内部分配关系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目前,企业在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及难点,建议从完善机制、加强培训、扩大宣传、提高质量、重点突破等五方面,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